黄芩素对大鼠神经病理痛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

来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ling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黄芩素对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引起痛行为的抑制作用及初级感觉神经元中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的调控作用,阐明黄芩素对神经病理痛的镇痛机制。方法: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黄芩素组,每组16只。各组大鼠麻醉后,假手术组大鼠仅暴露坐骨神经,模型组和黄芩素组大鼠行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手术建立大鼠慢性缩窄性神经损伤(CCI)模型。造模成功后黄芩素组大鼠腹腔连续注射黄芩素7 d。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患侧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以评价神经损伤引起的痛行为。第11天,每组选取6只大鼠,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脊髓背角组织中c-Fos阳性细胞数;第28天检测各组其余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中GDNF荧光强度。结果:手术前各组大鼠MWT和TW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术后1 d模型组和黄芩素组大鼠MWT和TWL明显降低(P<0.05),给药后3 d黄芩素组大鼠MWT和TWL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背角组织中c-Fos阳性细胞数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芩素组大鼠脊髓背角组织中c-Fos阳性细胞数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DRG中GDNF荧光强度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芩素组大鼠DRG中GDNF荧光强度升高(P<0.05)。结论:黄芩素对大鼠神经病理痛具有镇痛作用。初级感觉神经元中GDNF参与坐骨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痛,黄芩素对神经病理痛的镇痛作用可能与其调控GDNF的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神经免疫的改变及其与智力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10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12名ASD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院体检的112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两组的血清神经免疫指标[白介素6(IL-6)、白介素17A(IL-17A)、抗髓鞘碱性蛋白抗体(anti-MBP)]的表达水平;应用Griffiths发育评估量
<正>近年来由于利益驱使,企业及个别农户追求利益扩张增产,导致农药、生物改良剂及对农作物生长控制干预的药品使用泛滥和不规范,间接导致农作物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食用了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导致中毒逐年上升,为了避免或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有效控制、跟踪排查农药及相关生物改良剂使用后的农药残留情况,农产品前处理操作的技术规范性是非常必要的。农药残留实验的前处理是整个农药残留检测的第一步,如果
期刊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未明,也缺乏安全有效的防治手段。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脾胃功能紊乱和肠道菌群失调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二者相互影响,共同成为诱发孤独症谱系障碍的重要原因。因此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临床治疗或可从调理脾胃、调节肠道菌群入手。
以两部中国扶贫纪录片——由人民日报社推出的纪录片《中国扶贫在路上》以及由美国公共电视台推出的纪录片《前线之声:中国脱贫攻坚》为例,从两部纪录片的“自我陈述”和“他者叙事”讲述角度、语言文本、事件选择、视觉呈现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两部纪录片运用何种传播策略来构建和传递中国形象,从中获取今后中国纪录片在进行国际传播并构建国家形象的传播策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