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本文就中等职业学校怎样展开会计课的教学,培养出适合市场需要的会计专业人才展开讨论。
关键词:中职学校; 会计; 教学
中图分类号:F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124-00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企业对会计专业的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目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都开设了会计专业。与本科院校四年制的教学模式相比,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仅有两年在校学习时间,第三年面临实习。因此若在中等职业院校中采用传统会计学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显然无法与本科生竞争。那么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应怎样展开,使得学生毕业后立即能够适应岗位需求?本文在此拟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课程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一、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是胜任会计岗位的基础
会计是公司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因此,成为一名优秀的会计必须掌握扎实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会计专业理论知识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基础。目前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主要通过教师课堂教学的方式讲解会计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即“传道、授业、解惑”。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会计专业作为一门传统的专业,在现有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模式下,从人才培养模式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呈现出滞后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学方式过于依靠书本,教学方式单一。有的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师资力量不强,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过于薄弱,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通过灌输式的专业词汇、术语的讲解与诠释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忽略了与学生的交流,不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的培养,而是把教学内容主要放在应试技巧的提高方面。从而造成教学课堂氛围的死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
笔者认为,在中等职业学校会计课教学的过程中,考虑到中职学校学生动手能力强于动脑能力的特点,根据不同的会计学教学内容和班级中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去掌握会计工作实际操作的方法,领悟会计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1.增强教学互动,激发学生兴趣
由于学历这个“敲门砖”在社会中越来越多的被公司企业所重视,大部分的学生以及家长都希望能够考取高中、大学,选择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成绩远不如普高的学生,这造成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素质也大大降低。因此,在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纪律松散、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现象。笔者认为,在会计课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互动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演示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互动方式。在课堂中,不再单纯的依靠教师板书、学生笔记的方法,教师通过采用操作示范,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去体会和领悟会计专业知识。这种方法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让学生加深了对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理解。例如讲解“会计凭证”这个专业词汇时,教师不必通过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以及解说,让学生去理解。可以让学生收集自己生活中用完的发票,在课堂中对这些原始凭证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讲解和分类,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应用中直观的体会“会计凭证”的概念,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拓展会计教学知识,注意与其他专业结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企业对会计专业岗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会计人员不仅是技能型、应用型、实用型的专业人才,还应该是了解其他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学生除了会计专业知识基础扎实外,应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专业技能,掌握处理与财务会计工作相关的技能,以适应未来的市场需求。例如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作为一名会计人员,不仅要懂得会计知识,还应该掌握必备的计算机知识,从而实现会计办公的计算机化;又如对于增值税、所得税等交叉学科的知识,学生不仅应学会如何计算增加值、所得税,还应了解如何缴纳增值税、所得税。
二、过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是胜任会计岗位的关键
会计专业作为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会计人员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应有过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具体来说,会计专业的动手操作技能指的是在从事财务会计工作时,涉及到相关的手动操作技能,比如编写财务报表、填制会计凭证等工作。
中职学校的学生在掌握了会计专业必要的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增加了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就业上岗进行必要的准备。而会计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完成。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通过亲手填写、鉴别、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粘贴附件、装订凭证、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和总账、填制报表等,依次完成整个会计工作流程,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能够改正在做作业时马虎、书写不规范等不良习惯,养成办事认证负责的良好习惯,增强了责任心,提高了会计的职业道德素养,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通过实践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加深学生对会计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样,对会计专业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促进学生会计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这种通过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来提高专业知识的反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总的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对财务会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会不断出现新的财务会计业务需求。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会计专业基础知识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基础,是处理各种财务工作的通用方法。因此,面对市场瞬息万变的需求,作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应以市场为基准,积极调整适合于中职院校学生的会计教学模式与方法,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市场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高景卫.会计课教学应注重实践性[J].交通财会,2008,2:92
[2]张向葵.抓好会计课教学,培养学生能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1:168
[3]杨建珍.谈中专财会专业的会计实践课教学[J].新西部,2009,25:41
关键词:中职学校; 会计; 教学
中图分类号:F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124-00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企业对会计专业的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目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都开设了会计专业。与本科院校四年制的教学模式相比,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仅有两年在校学习时间,第三年面临实习。因此若在中等职业院校中采用传统会计学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显然无法与本科生竞争。那么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应怎样展开,使得学生毕业后立即能够适应岗位需求?本文在此拟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课程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一、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是胜任会计岗位的基础
会计是公司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因此,成为一名优秀的会计必须掌握扎实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会计专业理论知识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基础。目前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主要通过教师课堂教学的方式讲解会计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即“传道、授业、解惑”。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会计专业作为一门传统的专业,在现有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模式下,从人才培养模式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呈现出滞后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学方式过于依靠书本,教学方式单一。有的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师资力量不强,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过于薄弱,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通过灌输式的专业词汇、术语的讲解与诠释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忽略了与学生的交流,不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的培养,而是把教学内容主要放在应试技巧的提高方面。从而造成教学课堂氛围的死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
笔者认为,在中等职业学校会计课教学的过程中,考虑到中职学校学生动手能力强于动脑能力的特点,根据不同的会计学教学内容和班级中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去掌握会计工作实际操作的方法,领悟会计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1.增强教学互动,激发学生兴趣
由于学历这个“敲门砖”在社会中越来越多的被公司企业所重视,大部分的学生以及家长都希望能够考取高中、大学,选择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成绩远不如普高的学生,这造成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素质也大大降低。因此,在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纪律松散、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现象。笔者认为,在会计课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互动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演示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互动方式。在课堂中,不再单纯的依靠教师板书、学生笔记的方法,教师通过采用操作示范,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去体会和领悟会计专业知识。这种方法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让学生加深了对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理解。例如讲解“会计凭证”这个专业词汇时,教师不必通过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以及解说,让学生去理解。可以让学生收集自己生活中用完的发票,在课堂中对这些原始凭证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讲解和分类,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应用中直观的体会“会计凭证”的概念,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拓展会计教学知识,注意与其他专业结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企业对会计专业岗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会计人员不仅是技能型、应用型、实用型的专业人才,还应该是了解其他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学生除了会计专业知识基础扎实外,应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专业技能,掌握处理与财务会计工作相关的技能,以适应未来的市场需求。例如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作为一名会计人员,不仅要懂得会计知识,还应该掌握必备的计算机知识,从而实现会计办公的计算机化;又如对于增值税、所得税等交叉学科的知识,学生不仅应学会如何计算增加值、所得税,还应了解如何缴纳增值税、所得税。
二、过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是胜任会计岗位的关键
会计专业作为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会计人员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应有过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具体来说,会计专业的动手操作技能指的是在从事财务会计工作时,涉及到相关的手动操作技能,比如编写财务报表、填制会计凭证等工作。
中职学校的学生在掌握了会计专业必要的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增加了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就业上岗进行必要的准备。而会计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完成。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通过亲手填写、鉴别、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粘贴附件、装订凭证、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和总账、填制报表等,依次完成整个会计工作流程,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能够改正在做作业时马虎、书写不规范等不良习惯,养成办事认证负责的良好习惯,增强了责任心,提高了会计的职业道德素养,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通过实践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加深学生对会计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样,对会计专业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促进学生会计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这种通过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来提高专业知识的反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总的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对财务会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会不断出现新的财务会计业务需求。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会计专业基础知识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基础,是处理各种财务工作的通用方法。因此,面对市场瞬息万变的需求,作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应以市场为基准,积极调整适合于中职院校学生的会计教学模式与方法,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市场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高景卫.会计课教学应注重实践性[J].交通财会,2008,2:92
[2]张向葵.抓好会计课教学,培养学生能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1:168
[3]杨建珍.谈中专财会专业的会计实践课教学[J].新西部,2009,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