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改进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强调多媒体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网络教学和教师检测四结合,顺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体现大学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融合的原则。
应用型人才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 “四位一体”教学模式
一、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体现在教学法上,而且体现在教学手段上,即各高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向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把教学评估分成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把学生自我评估,学生相互间的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估,教务部门对学生的评估等“形成性评估”与期末课程考试和水平考试等“终结性评估”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的记录、网上学习记录等形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估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教学评估标准的人文化,对发挥教师创造力、实施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的。
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的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从而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四位一体”教学模式
针对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各高校在不断的改进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四位一体”教学模式顺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体现大学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融合的原则,能够更好的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四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及内涵
“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指出,单纯把听、说、读、写、译作为大学英语课堂的培养目标是片面的,教师应该改变传统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把英语教学的目标“提高语言素养”建立在语言知识的坚实基础上,按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能力、语言素养的顺序,循序渐进,环环紧扣。另外,“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终极目标应该着眼于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只有应用型的人才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下图是对“四位一体”教学的目标的充分诠释。
“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在微观上强调课堂教学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能力、语言素养方面,这一模式要求广大教师应该首先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实现授人以渔。在宏观上主要指多媒体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网络教学和教师检测四结合的模式,它主要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整合及优化,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宏观和微观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教学评价,过于注重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而淡化了学生的学期表现。“四位一体”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强调教学实践,阶段性学习成果的评价,有效整合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和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将评价成绩按比例分配,增加平时成绩的比例,将平时成绩又细化到每一个教学活动的评价中,实现考核多样化和多次化。通过多样多次化考核全面考查学生对该课程在知识、技能等多方面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能体现该课程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具体来说,“四位一体”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活动,是对学生整个学期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等情况的评价。其中,课内评价包括学生要参加的常规课堂单元测试、词汇测试和期末测试等;课外学习情况包括很多方面,如课外实践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实践学习评价包括课后作业、参加英语口语角、参加各种英语社团、参加各种英语类比赛等;自主学习评价包括学生所参加的网络自测,自测成绩可以反映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网络系统所提供的学生自主学习次数与在线学习时间,可以为平时成绩的评定提供参考依据;合作学习评价,则是对每学期给学生安排的合作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的评价,从而最终计算给出学生的学期总评成绩。“四位一体”把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提高语言素养”建立在语言知识的坚实基础上,因此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是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
三、教学模式的转变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根据欧美等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提出了在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应用型人才被定义为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人才类型。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来看,应用型人才应具备较强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并且要有较强的熟练运用外语的实践能力。
教学模式的转变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大学英语教学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转变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英语交际能力培养为主,突出岗位能力培养,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希望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和合作学习形式突出学生团队意识培养,形成以基础知识扎实、综合能力强、高素质并极具特色的应用型大学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总之,根据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高校改革中一项至关重要的课题。改变传统工具型外语教学观念,倡导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和推动综合素质型外语教育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必由之路,同时也符合个性化教学的潮流。
参考文献:
[1] 何健.大学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讨——多媒体课堂教学、学生自学、网络辅导和教师检测相结合[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华章.综合英语课堂“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10,(2).
[3]贾国栋.宏观教学要求与微观教学实施的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施效果评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7,(1).
[4]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王守仁.解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J].中国大学教学,2004,(2).
[6]王愿.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与研究[J].高教前沿,2011,(7).
[7]姚志英.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创新[J].滁州学院学报,2011,(8).
应用型人才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 “四位一体”教学模式
一、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体现在教学法上,而且体现在教学手段上,即各高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向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把教学评估分成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把学生自我评估,学生相互间的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估,教务部门对学生的评估等“形成性评估”与期末课程考试和水平考试等“终结性评估”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的记录、网上学习记录等形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估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教学评估标准的人文化,对发挥教师创造力、实施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的。
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的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从而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四位一体”教学模式
针对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各高校在不断的改进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四位一体”教学模式顺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体现大学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融合的原则,能够更好的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四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及内涵
“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指出,单纯把听、说、读、写、译作为大学英语课堂的培养目标是片面的,教师应该改变传统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把英语教学的目标“提高语言素养”建立在语言知识的坚实基础上,按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能力、语言素养的顺序,循序渐进,环环紧扣。另外,“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终极目标应该着眼于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只有应用型的人才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下图是对“四位一体”教学的目标的充分诠释。
“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在微观上强调课堂教学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能力、语言素养方面,这一模式要求广大教师应该首先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实现授人以渔。在宏观上主要指多媒体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网络教学和教师检测四结合的模式,它主要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整合及优化,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宏观和微观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教学评价,过于注重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而淡化了学生的学期表现。“四位一体”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强调教学实践,阶段性学习成果的评价,有效整合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和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将评价成绩按比例分配,增加平时成绩的比例,将平时成绩又细化到每一个教学活动的评价中,实现考核多样化和多次化。通过多样多次化考核全面考查学生对该课程在知识、技能等多方面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能体现该课程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具体来说,“四位一体”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活动,是对学生整个学期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等情况的评价。其中,课内评价包括学生要参加的常规课堂单元测试、词汇测试和期末测试等;课外学习情况包括很多方面,如课外实践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实践学习评价包括课后作业、参加英语口语角、参加各种英语社团、参加各种英语类比赛等;自主学习评价包括学生所参加的网络自测,自测成绩可以反映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网络系统所提供的学生自主学习次数与在线学习时间,可以为平时成绩的评定提供参考依据;合作学习评价,则是对每学期给学生安排的合作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的评价,从而最终计算给出学生的学期总评成绩。“四位一体”把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提高语言素养”建立在语言知识的坚实基础上,因此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是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
三、教学模式的转变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根据欧美等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提出了在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应用型人才被定义为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人才类型。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来看,应用型人才应具备较强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并且要有较强的熟练运用外语的实践能力。
教学模式的转变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大学英语教学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转变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英语交际能力培养为主,突出岗位能力培养,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希望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和合作学习形式突出学生团队意识培养,形成以基础知识扎实、综合能力强、高素质并极具特色的应用型大学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总之,根据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高校改革中一项至关重要的课题。改变传统工具型外语教学观念,倡导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和推动综合素质型外语教育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必由之路,同时也符合个性化教学的潮流。
参考文献:
[1] 何健.大学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讨——多媒体课堂教学、学生自学、网络辅导和教师检测相结合[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华章.综合英语课堂“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10,(2).
[3]贾国栋.宏观教学要求与微观教学实施的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施效果评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7,(1).
[4]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王守仁.解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J].中国大学教学,2004,(2).
[6]王愿.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与研究[J].高教前沿,2011,(7).
[7]姚志英.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创新[J].滁州学院学报,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