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绘本是通过形象、色彩、构图等因素来表现作者意图、目的的艺术形式,它以循序渐进的叙述为主导,综合绘画、设计与视觉表现,用丰富的视觉语言将读者带入连续、生动的图像世界。将绘本融于美术活动中是以美术为切入点,选择有价值的绘本美术内容,通过情境阅读和有效的课堂教学,引导幼儿学习绘本的表现方法,以及美术技能与技法。培养幼儿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丰富的审美情感、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审美创造潜能。
关键词:绘本 幼儿园 美术教育活动 整合
绘本以独有精妙的语言文字和明快引入的画面,引领着孩子们遨游在一个个神奇梦幻般的空间里,享受文化带来的快乐,为他们的想象插上了翅膀,也给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带来鲜活的生机。从美术的角度说,绘本有美术表达形式的多样性、物像形态的生动性、色彩鲜明的协调性等特点。将绘本投入到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能生成出怎样的风景呢?
一、以课题研究为平台,寻找美术绘本的突破点
我们幼儿园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研究的课题是“绘本应用于幼儿美术教学的策略研究”。《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 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那么我们怎么通过绘本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和表现美呢?
我们在进行研究的同时也发现了很多问题:一是,选取的绘本没有吸引力,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二是,绘本中的切入点不好找,与要整合的美术活动不能融合。三是,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全园教师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我们了解到:一是,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他们感兴趣的绘本,如《蚂蚁和西瓜》《自己的颜色》,图大而且色彩鲜明,让幼儿一目了然。二是,要找准绘本中幼儿感兴趣的切入点进行整合活动,如《小黄和小兰》色彩融合的美丽、《彩虹色的花》增强幼儿探索的欲望等。三是,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如《啊——蜘蛛》以线描画的形式把绘本与美术有机结合展现线条的美,《花格子大象——艾玛》以水粉画的形式展现美丽的大象形象。
二、依据发展水平不同选择绘本,对绘本与美术研究的定位也不同
如小班幼儿特点是能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大体画出自己想画的人或事物。我们会选用《彩虹色的花》《自己的颜色》《啊——蜘蛛》《小黄和小兰》……以绘本《小黄和小兰》为例。以“一个问题多种问法”的提问方式进行提问,幼儿的思维马上被老师调动,联系他们的以往经验进行猜想,想象到了“小黄和小蓝”两个好朋友去什么地方玩耍,做什么游戏……运用开放式的提问方式让幼儿想象“小黄和小蓝”再相遇后会做什么事情?幼儿都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老师的引导幼兒对“小黄和小蓝”相遇后的结果产生兴趣,萌发好奇心,再通过利用颜料大胆的玩色操作,有了美术操作活动经验的幼儿就能很好地理解绘本中“小黄和小蓝”拥抱后会变成绿色的这一现象。
我们又针对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中班孩子的绘本进行研究。《指南》中明确指出:“4-5岁的幼儿能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表现自己观察到或想象的事物。”我们结合中班幼儿为大班线描画做基础这一特点,选用了《啊——蜘蛛》——线描画、《我的连衣裙》——粘贴画、《糟糕的生日聚会》——泥工作品、《奇妙的蛋》——水彩画,等等,通过绘本主题墙和美工区的环境布置的形式来体现绘本与美术活动的整合,使幼儿在平时的区域活动和生活活动中感受、欣赏、创造和表现绘本为我们带来的美的体验。
针对还不是很成熟的绘本与美术活动整合这一问题,我们中班组又进行了组长模仿应彩云老师的绘本与美术活动整合的活动《奇妙的蛋》和绘本《我的连衣裙》的“一课三研”活动,每次教研都会有新的收获。
通过长时间的研究我们大体上对于“绘本与美术教育活动的巧妙整合”有以下见解:一是,选择的绘本要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幼儿感兴趣。二是,巧妙选择绘本中有价值的资源作为切入点,为美术教学活动增色添彩。三是,利用多种提问方式把幼儿的思维、想象、创造能力和好奇心充分调动起来。四是,选择适合幼儿表现表达的美术形式进行绘本整合。
绘本是美丽的,展示着不同艺术家的风格及艺术追求。虽然简单,却堪称“完美”。美丽的绘本给幼儿打开了一扇窗,也给幼儿打开了一个心灵花园的奇妙世界。在美术活动中,幼儿的作品只是活动的痕迹,而过程才是真正的教育实施,在过程中实现教育目的,是老师的根本追求。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以绘本为载体开展的美术活动,更容易引起儿童的共鸣,激发他们创作的兴趣。绘本中绘画技巧的丰富,多样化的表现手法让绘本拥有了迷人的外貌,这些精美的画面、构图、色彩运用、想象与创意为儿童的美术活动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帮助孩子们走向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的艺术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学东. 绘本与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整合的实践探索[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7(02):91-92.
[2]林舒怡. 幼儿园中班绘本与音乐活动相结合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3]徐建华. 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研发[D].四川师范大学,2016.
[4]雷姣. 儿童绘本在幼儿园启发式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温州大学,2016.
关键词:绘本 幼儿园 美术教育活动 整合
绘本以独有精妙的语言文字和明快引入的画面,引领着孩子们遨游在一个个神奇梦幻般的空间里,享受文化带来的快乐,为他们的想象插上了翅膀,也给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带来鲜活的生机。从美术的角度说,绘本有美术表达形式的多样性、物像形态的生动性、色彩鲜明的协调性等特点。将绘本投入到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能生成出怎样的风景呢?
一、以课题研究为平台,寻找美术绘本的突破点
我们幼儿园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研究的课题是“绘本应用于幼儿美术教学的策略研究”。《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 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那么我们怎么通过绘本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和表现美呢?
我们在进行研究的同时也发现了很多问题:一是,选取的绘本没有吸引力,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二是,绘本中的切入点不好找,与要整合的美术活动不能融合。三是,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全园教师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我们了解到:一是,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他们感兴趣的绘本,如《蚂蚁和西瓜》《自己的颜色》,图大而且色彩鲜明,让幼儿一目了然。二是,要找准绘本中幼儿感兴趣的切入点进行整合活动,如《小黄和小兰》色彩融合的美丽、《彩虹色的花》增强幼儿探索的欲望等。三是,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如《啊——蜘蛛》以线描画的形式把绘本与美术有机结合展现线条的美,《花格子大象——艾玛》以水粉画的形式展现美丽的大象形象。
二、依据发展水平不同选择绘本,对绘本与美术研究的定位也不同
如小班幼儿特点是能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大体画出自己想画的人或事物。我们会选用《彩虹色的花》《自己的颜色》《啊——蜘蛛》《小黄和小兰》……以绘本《小黄和小兰》为例。以“一个问题多种问法”的提问方式进行提问,幼儿的思维马上被老师调动,联系他们的以往经验进行猜想,想象到了“小黄和小蓝”两个好朋友去什么地方玩耍,做什么游戏……运用开放式的提问方式让幼儿想象“小黄和小蓝”再相遇后会做什么事情?幼儿都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老师的引导幼兒对“小黄和小蓝”相遇后的结果产生兴趣,萌发好奇心,再通过利用颜料大胆的玩色操作,有了美术操作活动经验的幼儿就能很好地理解绘本中“小黄和小蓝”拥抱后会变成绿色的这一现象。
我们又针对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中班孩子的绘本进行研究。《指南》中明确指出:“4-5岁的幼儿能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表现自己观察到或想象的事物。”我们结合中班幼儿为大班线描画做基础这一特点,选用了《啊——蜘蛛》——线描画、《我的连衣裙》——粘贴画、《糟糕的生日聚会》——泥工作品、《奇妙的蛋》——水彩画,等等,通过绘本主题墙和美工区的环境布置的形式来体现绘本与美术活动的整合,使幼儿在平时的区域活动和生活活动中感受、欣赏、创造和表现绘本为我们带来的美的体验。
针对还不是很成熟的绘本与美术活动整合这一问题,我们中班组又进行了组长模仿应彩云老师的绘本与美术活动整合的活动《奇妙的蛋》和绘本《我的连衣裙》的“一课三研”活动,每次教研都会有新的收获。
通过长时间的研究我们大体上对于“绘本与美术教育活动的巧妙整合”有以下见解:一是,选择的绘本要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幼儿感兴趣。二是,巧妙选择绘本中有价值的资源作为切入点,为美术教学活动增色添彩。三是,利用多种提问方式把幼儿的思维、想象、创造能力和好奇心充分调动起来。四是,选择适合幼儿表现表达的美术形式进行绘本整合。
绘本是美丽的,展示着不同艺术家的风格及艺术追求。虽然简单,却堪称“完美”。美丽的绘本给幼儿打开了一扇窗,也给幼儿打开了一个心灵花园的奇妙世界。在美术活动中,幼儿的作品只是活动的痕迹,而过程才是真正的教育实施,在过程中实现教育目的,是老师的根本追求。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以绘本为载体开展的美术活动,更容易引起儿童的共鸣,激发他们创作的兴趣。绘本中绘画技巧的丰富,多样化的表现手法让绘本拥有了迷人的外貌,这些精美的画面、构图、色彩运用、想象与创意为儿童的美术活动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帮助孩子们走向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的艺术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学东. 绘本与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整合的实践探索[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7(02):91-92.
[2]林舒怡. 幼儿园中班绘本与音乐活动相结合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3]徐建华. 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研发[D].四川师范大学,2016.
[4]雷姣. 儿童绘本在幼儿园启发式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温州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