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正> 建文帝(1399—1402在位)是明太祖孙,名允(火攵),生于洪武十年(1377年),洪武二十五年(1392)九月,因其父懿文太子死,立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1398)太祖崩,即皇帝位,时年21岁。 当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玫陷金川门时,“宫中起火,帝不知所终。”(《明史·恭闵帝纪》)有“死于大火”和“由地道出亡”之说。本文据《明史纪事本末》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建文帝(1399—1402在位)是明太祖孙,名允(火攵),生于洪武十年(1377年),洪武二十五年(1392)九月,因其父懿文太子死,立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1398)太祖崩,即皇帝位,时年21岁。 当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玫陷金川门时,“宫中起火,帝不知所终。”(《明史·恭闵帝纪》)有“死于大火”和“由地道出亡”之说。本文据《明史纪事本末》的
其他文献
试释“愚人以天地文理圣”许寿霖北宋著名学者张伯端(983~1082)集内丹功法(气功)之大成,其《悟真篇》中卷第58首:“《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止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诠”。他对《阴符经》之推崇,于此可见。《阴符》全文只三百多字...
梅花香自苦寒来──介绍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澧瑜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是1980年9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的,迄今已有14个年头。以中国道教研究为主,同时还开展中国佛教,西南少数民族宗教,宗教理论与当代宗教研究,设有以上四个固定研究方向。有科研辅助人...
<正> 贾善翔的《高道传》 《高道传》10卷,贾善翔撰。贾善翔,字鸿举,号“蓬丘子”,蓬州(今四川蓬安、仪陇一带)人。北宋道士。曾任道官左亍都监同签书教门公事,赐号“崇德悟真大师”。宋哲宗朝(1086—1100)作《犹龙传》和《高道传》,另有《南华真经直音》和《太上出家传度仪》传世。大臣张商英撰《真遊记》编载其事。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有传。
<正> 《正统道藏》系明北京内府经厂刻本,刻于英宗正统九年(1444),十年工竣,凡五千三百零五卷,四百八十函,梵夹装,每半页十行,行十七字。据《大明道藏经目录》卷之四太玄部竟字号载“《山海经》卷一之十八,共十卷,原缺十四、十五。” 明白云霁《道藏目录详注》云:“郭噗传。”可知所收《山海经》十卷,实以残存十六卷(原本十八卷)重新分合而成。
<正> 一种政策的制定既不能脱离对象的实际情况,也与决策者对客观现象的认识水平有关,即是说政策的制定必须有其认识根据。宗教政策的制定也是如此,它建立在决策人对宗教问题的认识之上。那么,晋南北朝封建政府的决策者们对宗教问题的认识究竟怎样呢?
<正> 羌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最悠久、文化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新中国建立前,羌族社会虽已进入封建制,但羌族地区仍普遍地保留着原始宗教的痕迹。羌族原始宗教产生于羌族氏族制社会,是作为羌族原始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而出现的。尽管羌族原始社会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由于宗教作为社会上层建筑之一的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加上其他人为因素,故羌族原始宗教得以延续下来。
<正> 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民族之中,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层次结构和不同的时空特点;并有维系自己生存的条件和基础,以及持续发展的潜能和动力。因此,它象一条多彩多姿的文化长河,从历史的初期流淌至今,形成了固有的原则与演变发展规律,因而对人类文化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牢固地和民族的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从而在一定范围内使自己变成规范人们思想、言论与行动的准则,起着警世导众、惩恶劝善、协调关系,慰籍心灵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我国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正> 《太平经》是道教的早期重要经典,在道教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于该书并非成于一时一地一人之手,因而内容庞杂,有的观点也互为矛盾,这就给研究《太平经》造成一定困难,对《太平经》的评价也产生了完全相反的看法,有的认为它是农民起义的经典,有的认为它处处为封建统治阶级着想,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各据其理,相争不下。目前,研究《太平经》的文章不少,但从经济思想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的却不多。从本质上讲,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各阶级的利益冲突归根结底还是经济利益的冲突,政治特权只不过是经济利益的保护伞和护身符,
<正> 天道观是指人们对天(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观点。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先秦时代,天道观往往是人们世界观的集中表现,同时又是有神论与无神论斗争的焦点。当然,人们的天道观也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本文拟对中国先秦天道观的变迁作一概略的叙述。
<正> 编修地方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优良传统,建国以后,编修地方志曾列入国家科学十二年规划的重点项目,1985年国务院正式将编修地方志列入国家“七五”规划。在四川省地方志的“七五”规划中,又提出了编写《哲学社会科学志》的工作,这个志是无前人经验可鉴的一项新工作,据了解在全国各地编修该志者也不多,因此,如何编好《哲学社会科学志》是一个新的课题。其编写体例,共分三编,第一编概述,第二编各学科志(约30多个学科),第三编社会科学研究的组织管理。《宗教学志》是《哲学社会科学志》第二编中的一个学科志。其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