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后,再次提出“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而作为引领社会思维的高校,如何做好法制教育工作是我们每个人应当思考的问题。笔者从新媒体的視角出发,经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指出了当代大学生法制意识亟待提高的现状,通过分析新媒体平台进行法制教育的可行性,提出了做好法制教育创新工作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法制教育;创新研究
一、高校法制教育工作现状
从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
要培养整个社会的法治意识,必须从每个个体的意识入手,高校正是培养个体法治意识的重要对象。高校具有引领社会的功能,高校的思维,往往潜移默化地左右着社会的思维。高校的教师、学生能够知法、懂法,对于周围人群明法、用法就能够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从而在一定范围内提升社会的法治意识。因此高校是普法工作的重要对象。
目前四川省高度重视“法律进高校”的宣传工作,对于高校普法已有多篇文献和课题支撑,但目前涉及新媒体视角下的普法工作的研究还较少,尚不成熟。
二、基于新媒体开展法制教育工作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巨变,而网络对于教育行业的改变相较其它行业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法制教育也还没有充分利用到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普及。本文以新媒体为视角,探究法制教育的创新方法。
以西南石油大学在校大学生为对象,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下放200份调查问卷,了解其对法律方面的知识面,感兴趣的热点话题,以及高频率使用的网络工具。结果显示如下:
1.大学生法制意识亟待提高
在法制意识的自我评价中,仅有10.81%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较强的法制意识,74.32%的学生表示自己的法制意识仍需提高,13.51%的学生认为自己意识淡薄。在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中,有83.4%的学生认为法律与自身密切相关,法制教育的开展十分有必要。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对于法制教育持积极态度,愿意学习相关知识,但实际现状不容乐观,法制意识较为淡薄的情况普遍存在。
2.大学生法律知识多来源于传统媒体
47.30%的学生是通过电视节目学习法律知识,比起学校学习约高出1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相比学校教育,学生更愿意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学习,传统媒体给了学生一个了解法律知识的有效渠道,许多同学都有过收看“今日说法”等相关栏目,纷纷表示从中获得很多法律相关知识,案例分析的方式也使学生能够有兴趣自主观看,既然传统媒体的教育效果良好,那么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利用新媒体进行教育宣传也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3.利用新媒体进行法制教育的可行性
对于网络热议的社会热点话题,62.16%的学生表示会去关注,但不参与评论或转发,22.97%的学生表示会关注,并积极参与转发或评论,仅有2.7%的学生选择了不关注。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对于网络的热点话题是给予关注的,而这些热点话题很多都蕴含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倘若能够结合时事热点,以法律的视角进行分析论述,既能做到公正客观的舆论引导,又能寓教于乐地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宣传。
4.QQ、微博、微信三管齐下,做好法制教育创新工作
现在新媒体百花齐放,那么学生最易接受的平台有哪些呢?结果显示,31.58%的学生选择QQ,26.32%的学生选择微博,18.42%的学生选择微信。因此,可以选取以上3个高频率使用的平台进行。对于上述平台上,发布法律相关热点话题,有64.68%的学生表示较为感兴趣并会主动关注,仅有10.81%的学生表示不感兴趣。由此可见,QQ、微博、微信三管齐下能够达到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三、如何做好法制教育的对策研究
高校都开设有法律基础课,这是针对大学生普法工作的重要平台,除了继续加强法律基础课的建设外,还应当重点针对一些问题进行宣传教育。一是要针对大学生性格养成期间容易出现的问题,发挥法律宣传的警示作用,帮助大学生形成自觉守法的意识。通过普法,使大学生了解一定的刑事法律知识,鼓励大学生通过正确的渠道解决问题,杜绝类似马加爵案件的发生。二是针对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重点对青年学生进行《劳动法》、《合同法》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帮助大学生在择业中避免纠纷。三是在形式上注重实践性,力求创新。普法宣传可以利用高校法学专业的学生力量,开展法律咨询、模拟法庭等活动。既能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又增强了普法工作的生动性。
通过网络平台的消息传送和实时讨论能够锻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法制意识。单一的说教,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为此,学校要通过实践这门课堂之外的教育形式做好法制教育工作,同时把体验式的教育渗透在课外活动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到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除了利用院报、板报等传统媒体的方式,更要利用新媒体来宣传“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理念,利用特殊案例以案说法,提供大量的防范知识和技能技巧,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宣传法律法规活动,营造良好的普法氛围。实践证明,多种形式并用的法制教育要比单纯的法律课程教学效果更有渗透力和震撼力。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法制教育;创新研究
一、高校法制教育工作现状
从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
要培养整个社会的法治意识,必须从每个个体的意识入手,高校正是培养个体法治意识的重要对象。高校具有引领社会的功能,高校的思维,往往潜移默化地左右着社会的思维。高校的教师、学生能够知法、懂法,对于周围人群明法、用法就能够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从而在一定范围内提升社会的法治意识。因此高校是普法工作的重要对象。
目前四川省高度重视“法律进高校”的宣传工作,对于高校普法已有多篇文献和课题支撑,但目前涉及新媒体视角下的普法工作的研究还较少,尚不成熟。
二、基于新媒体开展法制教育工作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巨变,而网络对于教育行业的改变相较其它行业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法制教育也还没有充分利用到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普及。本文以新媒体为视角,探究法制教育的创新方法。
以西南石油大学在校大学生为对象,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下放200份调查问卷,了解其对法律方面的知识面,感兴趣的热点话题,以及高频率使用的网络工具。结果显示如下:
1.大学生法制意识亟待提高
在法制意识的自我评价中,仅有10.81%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较强的法制意识,74.32%的学生表示自己的法制意识仍需提高,13.51%的学生认为自己意识淡薄。在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中,有83.4%的学生认为法律与自身密切相关,法制教育的开展十分有必要。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对于法制教育持积极态度,愿意学习相关知识,但实际现状不容乐观,法制意识较为淡薄的情况普遍存在。
2.大学生法律知识多来源于传统媒体
47.30%的学生是通过电视节目学习法律知识,比起学校学习约高出1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相比学校教育,学生更愿意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学习,传统媒体给了学生一个了解法律知识的有效渠道,许多同学都有过收看“今日说法”等相关栏目,纷纷表示从中获得很多法律相关知识,案例分析的方式也使学生能够有兴趣自主观看,既然传统媒体的教育效果良好,那么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利用新媒体进行教育宣传也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3.利用新媒体进行法制教育的可行性
对于网络热议的社会热点话题,62.16%的学生表示会去关注,但不参与评论或转发,22.97%的学生表示会关注,并积极参与转发或评论,仅有2.7%的学生选择了不关注。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对于网络的热点话题是给予关注的,而这些热点话题很多都蕴含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倘若能够结合时事热点,以法律的视角进行分析论述,既能做到公正客观的舆论引导,又能寓教于乐地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宣传。
4.QQ、微博、微信三管齐下,做好法制教育创新工作
现在新媒体百花齐放,那么学生最易接受的平台有哪些呢?结果显示,31.58%的学生选择QQ,26.32%的学生选择微博,18.42%的学生选择微信。因此,可以选取以上3个高频率使用的平台进行。对于上述平台上,发布法律相关热点话题,有64.68%的学生表示较为感兴趣并会主动关注,仅有10.81%的学生表示不感兴趣。由此可见,QQ、微博、微信三管齐下能够达到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三、如何做好法制教育的对策研究
高校都开设有法律基础课,这是针对大学生普法工作的重要平台,除了继续加强法律基础课的建设外,还应当重点针对一些问题进行宣传教育。一是要针对大学生性格养成期间容易出现的问题,发挥法律宣传的警示作用,帮助大学生形成自觉守法的意识。通过普法,使大学生了解一定的刑事法律知识,鼓励大学生通过正确的渠道解决问题,杜绝类似马加爵案件的发生。二是针对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重点对青年学生进行《劳动法》、《合同法》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帮助大学生在择业中避免纠纷。三是在形式上注重实践性,力求创新。普法宣传可以利用高校法学专业的学生力量,开展法律咨询、模拟法庭等活动。既能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又增强了普法工作的生动性。
通过网络平台的消息传送和实时讨论能够锻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法制意识。单一的说教,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为此,学校要通过实践这门课堂之外的教育形式做好法制教育工作,同时把体验式的教育渗透在课外活动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到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除了利用院报、板报等传统媒体的方式,更要利用新媒体来宣传“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理念,利用特殊案例以案说法,提供大量的防范知识和技能技巧,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宣传法律法规活动,营造良好的普法氛围。实践证明,多种形式并用的法制教育要比单纯的法律课程教学效果更有渗透力和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