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企合作是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教育界的共识。独立学院通过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达到“共赢”的目的。同时也要注意合作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及时进行解决。
【关键词】实践教学基地 多元化模式 创新能力培养
根据学院“两强”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我校信息工程系一直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同学建立校内、外软件实习、实训基地,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的经验和教训,在这里与大家进行分享。
一、企业的选择
在校企合作中,学校的地位类似于红娘,负责企业与学生的配对。既然是红娘,就既要对企业负责,也要对学生负责,所以对合作企业的选择要慎之又慎。校企合作是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教育界的共识,现在萦绕在校企合作中最大的问题,是信息的不对称。一方面有些企业需要实习生,但是学校不知道。学校有生源,但是企业却无法联系到学校。所以学校要坚持积极合作,主动服务。主动寻求合作伙伴,实行开门办学,以服务求合作,以合作促发展。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作为校企共谋发展的着力点,通过宽口径、多渠道、深层次的合作,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与企业人才素质的同步提高。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我校专业和人才优势,主动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充分利用企业工作环境、先进设备、专业人才等资源,为学校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
二、探索创新校企合作的多元化模式
通过几年与企业的合作,信息工程系基本摸索出几种与企业合作的方式,针对于不同企业,制定出不同的合作方案。第一种:企业定制方式。与企业合作,采取订单式培养。我们在2011年,与大连简伯特公司合作。根据企业的需求,改变教学计划,设置企业需要的课程,并高薪聘任企业认可的教师,设立特别班,专门为其培养软件人才。历经两届的时间,不但为优秀的同学,打开了进入跨国企业的大门,同时,也修改了自身的教学计划,摒弃了很多传统并过时的课程。我们坚信,应该用未来的技术培养现在的学生,不能用现在甚至过时的技术培养未来的学生。第二种:与培训企业合作。有部分学生,在低年级没有认真学习,基础不牢固,等到专业实训时,感觉自己跟不上,或者没有底气去独立找工作。针对这样的学生,我们采取与实训企业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到实训企业再培训3-6个月,并在企业的帮助下来找工作。这种合作方式,比较适合三本院校的学生,近几年来,帮助不少同学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并且我们在软件比较发达的省份都建立和合作企业,让学生们有充分选择的余地。第三种:直接与软件企业合作。企业对于招收实习生,还是有一定顾虑的。有的实习生,只是把企业作为一个跳板,不能安心在企业实习工作。企业浪费了时间和精力,相当于帮助别人培养了人才。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了实现“双赢”的目的,学校现在采取“3+1”的教学模式,前3年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最后1年,到企业进行实训。这样,学生至少有6-8个月的时间,能够安心在企业实习,还是能够为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因为该政策刚刚实行,现在仅有2-3家企业,明确表态准备招收实习生。
三、合作中要注意的问题
校企合作有蜜月期,同时也有平淡期,甚至有冷战期。随着与越来越多的企业合作,中间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问题,学校要对这些问题,及时掌控,力争让双方合作更加长久、更加稳固。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大概有几种。第一种:课程置换时,部分企业不能有一个负责的态度。因为学生第四学期不在学校上课。但是,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他们的课程还是需要成绩的。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与部分企业进行了课程置换。期末,由企业给学生打出分数,作为他们期末考试、评优、评奖学金的基准。但是,有部分企业,给学生打分没有原则,给分过高,存在水分。针对这样的企业,我们及时给与了反馈,让企业正确对待学生的分数。第二种:平时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学生在学校时,严格按照学校的作息制度,到点按时熄灯睡觉,这样可以保证第二天上课的精神状态。当系里考察某些企业时发现。他们对学生的作息制度,没有任何要求,凌晨1、2点钟,还有学生在上网看电影不睡觉,这样怎么保证第二天的工作效率,针对这样的企业,我们也对他们进行的通报,希望他们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第三种:学生的安全问题。这点对于软件行业的学生还不太严重。对于其他工科专业,是个实际存在的问题。学生在实习实训中,万一发生某些事故,学校和企业都要负一定的责任,所以,当学生离校,进入企业实习时,我们都会要求企业为学生购买意外人生保险,防患于未然。
四、将来的发展方向
现阶段的校企合作中,企业定制方式,企业的人才需求量较少,对人才的要求也高,不适合大部分普通同学。与培训企业合作的方式,首先需要学生再支付一定的培训费用,本身独立学院学费就比较昂贵,再加上培训的费用,必将增加家长的负担。对于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对学生的培养,不能单单依靠企业。不但要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也要大力发展校内实训基地。让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实训中,争取把企业的先进技术,管理方法,融合到教学计划中。同时,多与软件企业直接合作,让学生到企业中实习一年的时间,真正学到一定的实际应用。学校在各个方面,为学生和企业提供方便,让校企合作能够真正长久的发展下去,为祖国培养出更多合格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尹庆民.校企合作研究-基于应用型高校的模式及保障机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2]方德英.校企合作创新——博弈·演化与对策[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王润芳,(1976.9),女,汉族,吉林长春人,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硕士,副教授,从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算法、软件工程。
裴志松,(1978.5),男,汉族,吉林长春人,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硕士,副教授,从事人工智能、图形图像处理等方向的研究。
【关键词】实践教学基地 多元化模式 创新能力培养
根据学院“两强”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我校信息工程系一直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同学建立校内、外软件实习、实训基地,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的经验和教训,在这里与大家进行分享。
一、企业的选择
在校企合作中,学校的地位类似于红娘,负责企业与学生的配对。既然是红娘,就既要对企业负责,也要对学生负责,所以对合作企业的选择要慎之又慎。校企合作是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教育界的共识,现在萦绕在校企合作中最大的问题,是信息的不对称。一方面有些企业需要实习生,但是学校不知道。学校有生源,但是企业却无法联系到学校。所以学校要坚持积极合作,主动服务。主动寻求合作伙伴,实行开门办学,以服务求合作,以合作促发展。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作为校企共谋发展的着力点,通过宽口径、多渠道、深层次的合作,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与企业人才素质的同步提高。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我校专业和人才优势,主动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充分利用企业工作环境、先进设备、专业人才等资源,为学校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
二、探索创新校企合作的多元化模式
通过几年与企业的合作,信息工程系基本摸索出几种与企业合作的方式,针对于不同企业,制定出不同的合作方案。第一种:企业定制方式。与企业合作,采取订单式培养。我们在2011年,与大连简伯特公司合作。根据企业的需求,改变教学计划,设置企业需要的课程,并高薪聘任企业认可的教师,设立特别班,专门为其培养软件人才。历经两届的时间,不但为优秀的同学,打开了进入跨国企业的大门,同时,也修改了自身的教学计划,摒弃了很多传统并过时的课程。我们坚信,应该用未来的技术培养现在的学生,不能用现在甚至过时的技术培养未来的学生。第二种:与培训企业合作。有部分学生,在低年级没有认真学习,基础不牢固,等到专业实训时,感觉自己跟不上,或者没有底气去独立找工作。针对这样的学生,我们采取与实训企业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到实训企业再培训3-6个月,并在企业的帮助下来找工作。这种合作方式,比较适合三本院校的学生,近几年来,帮助不少同学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并且我们在软件比较发达的省份都建立和合作企业,让学生们有充分选择的余地。第三种:直接与软件企业合作。企业对于招收实习生,还是有一定顾虑的。有的实习生,只是把企业作为一个跳板,不能安心在企业实习工作。企业浪费了时间和精力,相当于帮助别人培养了人才。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了实现“双赢”的目的,学校现在采取“3+1”的教学模式,前3年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最后1年,到企业进行实训。这样,学生至少有6-8个月的时间,能够安心在企业实习,还是能够为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因为该政策刚刚实行,现在仅有2-3家企业,明确表态准备招收实习生。
三、合作中要注意的问题
校企合作有蜜月期,同时也有平淡期,甚至有冷战期。随着与越来越多的企业合作,中间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问题,学校要对这些问题,及时掌控,力争让双方合作更加长久、更加稳固。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大概有几种。第一种:课程置换时,部分企业不能有一个负责的态度。因为学生第四学期不在学校上课。但是,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他们的课程还是需要成绩的。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与部分企业进行了课程置换。期末,由企业给学生打出分数,作为他们期末考试、评优、评奖学金的基准。但是,有部分企业,给学生打分没有原则,给分过高,存在水分。针对这样的企业,我们及时给与了反馈,让企业正确对待学生的分数。第二种:平时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学生在学校时,严格按照学校的作息制度,到点按时熄灯睡觉,这样可以保证第二天上课的精神状态。当系里考察某些企业时发现。他们对学生的作息制度,没有任何要求,凌晨1、2点钟,还有学生在上网看电影不睡觉,这样怎么保证第二天的工作效率,针对这样的企业,我们也对他们进行的通报,希望他们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第三种:学生的安全问题。这点对于软件行业的学生还不太严重。对于其他工科专业,是个实际存在的问题。学生在实习实训中,万一发生某些事故,学校和企业都要负一定的责任,所以,当学生离校,进入企业实习时,我们都会要求企业为学生购买意外人生保险,防患于未然。
四、将来的发展方向
现阶段的校企合作中,企业定制方式,企业的人才需求量较少,对人才的要求也高,不适合大部分普通同学。与培训企业合作的方式,首先需要学生再支付一定的培训费用,本身独立学院学费就比较昂贵,再加上培训的费用,必将增加家长的负担。对于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对学生的培养,不能单单依靠企业。不但要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也要大力发展校内实训基地。让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实训中,争取把企业的先进技术,管理方法,融合到教学计划中。同时,多与软件企业直接合作,让学生到企业中实习一年的时间,真正学到一定的实际应用。学校在各个方面,为学生和企业提供方便,让校企合作能够真正长久的发展下去,为祖国培养出更多合格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尹庆民.校企合作研究-基于应用型高校的模式及保障机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2]方德英.校企合作创新——博弈·演化与对策[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王润芳,(1976.9),女,汉族,吉林长春人,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硕士,副教授,从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算法、软件工程。
裴志松,(1978.5),男,汉族,吉林长春人,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硕士,副教授,从事人工智能、图形图像处理等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