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至3月底,宜春市2005年度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圆满结束,已培训劳动力800人,其中电脑专业380人,缝纫专业184人,家政78人,汽车驾驶64人,机械机电54人,烹调专业40人,合格率达100%。实现转移务工768人,转移就业率达96%。我市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要作法是:
一、精心组织发动,提高思想认识
一是进村入户宣传发动。为把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我们组织人员深入32个扶贫开发重点村,上门宣传党和政府的劳动力转移培训政策,使广大贫困户认识到,接受务工技能培训,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增加务工收入,只有学到了专门技术才能走出去创业赚钱脱贫致富。二是摸清培训对象。为增强转移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我市扶贫系统组织人员对全市32个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的劳动力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登记造册,严格把关,确保培训对象的准确性。三是充分发挥培训基地的转移培训功能。由于参训农民培训专业需求不一,我们要求培训基地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采取借鸡生蛋的方式,由基地委托具有培训资质的“宜春市汽运驾校”“万载宾馆”等单位对部分农民进行汽车驾驶和烹调技术培训,充分满足了农民参训要求。
二、加强基地管理,提高培训质量
为全面提高培训质量,市扶贫办切实加强了对培训基地的管理,做到严把“四关”。一是严把科目设置关。我们要求各培训学校增设机械机电、汽车驾驶、烹调等培训科目,聘请合格教师或委托其他有资质的机构,从严把关,保证新设科目培训质量;二是严把培训时间关。坚持以短期培训为主,培训时间30天至60天,但在培训期内坚持满负荷教学,确保学员的理论学习时间和实践操作时间。三是严把培训经费关。要求培训基地对贫困学员实行优惠培训,免收住宿费。据统计,培训基地共为学员减免培训、住宿等各项费用达10多万元;四是严把质量关。各培训基地都严格按照培训目标要求,实行了严格的考试考核,成绩合格的发给合格证。尤其是驾校学员,成绩不合格的学校进行免费培训,直到考取驾照为止,培训合格率达100%。
三、坚持市场导向,确保转移就业
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用工市场要求进行“订单”式培训,并采取多种方式安排转移就业。一是根据沿海发达地区用工需要和学员意愿,推荐了大部分学员赴广州、深圳、浙江、上海等地企业务工,其中缝纫专业的学员大部分推荐在浙江枫叶制衣有限公司工作。二是根据学员的技能水平和本市工业园区用工需求,推荐了一批学员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丰城、万载等县市区工业园务工;三是部分学员自主择业,尤其是汽车驾驶专业的学员,全部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转移就业率达100%。
四、搞好跟踪服务,维护学员利益
一是对参训学员全部建立了档案,有条件的学员都给学校留下了联系地址和电话,学校不定期了解学员在外的工作生活情况,进行异地关怀和指导;二是对学员反馈的生活、工资等待遇情况进行存档,对学员提出的如待遇不高,请求调换工作等合理要求,学校都尽可能帮助解决;三是如果学员在外遇到劳资等纠纷情况,学校将与用工单位联系,尽力协助他们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四是在春节期间,市、县扶贫干部和培训基地对回乡农民进行回访,了解他们在外务工情况,征求对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设。
一、精心组织发动,提高思想认识
一是进村入户宣传发动。为把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我们组织人员深入32个扶贫开发重点村,上门宣传党和政府的劳动力转移培训政策,使广大贫困户认识到,接受务工技能培训,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增加务工收入,只有学到了专门技术才能走出去创业赚钱脱贫致富。二是摸清培训对象。为增强转移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我市扶贫系统组织人员对全市32个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的劳动力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登记造册,严格把关,确保培训对象的准确性。三是充分发挥培训基地的转移培训功能。由于参训农民培训专业需求不一,我们要求培训基地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采取借鸡生蛋的方式,由基地委托具有培训资质的“宜春市汽运驾校”“万载宾馆”等单位对部分农民进行汽车驾驶和烹调技术培训,充分满足了农民参训要求。
二、加强基地管理,提高培训质量
为全面提高培训质量,市扶贫办切实加强了对培训基地的管理,做到严把“四关”。一是严把科目设置关。我们要求各培训学校增设机械机电、汽车驾驶、烹调等培训科目,聘请合格教师或委托其他有资质的机构,从严把关,保证新设科目培训质量;二是严把培训时间关。坚持以短期培训为主,培训时间30天至60天,但在培训期内坚持满负荷教学,确保学员的理论学习时间和实践操作时间。三是严把培训经费关。要求培训基地对贫困学员实行优惠培训,免收住宿费。据统计,培训基地共为学员减免培训、住宿等各项费用达10多万元;四是严把质量关。各培训基地都严格按照培训目标要求,实行了严格的考试考核,成绩合格的发给合格证。尤其是驾校学员,成绩不合格的学校进行免费培训,直到考取驾照为止,培训合格率达100%。
三、坚持市场导向,确保转移就业
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用工市场要求进行“订单”式培训,并采取多种方式安排转移就业。一是根据沿海发达地区用工需要和学员意愿,推荐了大部分学员赴广州、深圳、浙江、上海等地企业务工,其中缝纫专业的学员大部分推荐在浙江枫叶制衣有限公司工作。二是根据学员的技能水平和本市工业园区用工需求,推荐了一批学员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丰城、万载等县市区工业园务工;三是部分学员自主择业,尤其是汽车驾驶专业的学员,全部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转移就业率达100%。
四、搞好跟踪服务,维护学员利益
一是对参训学员全部建立了档案,有条件的学员都给学校留下了联系地址和电话,学校不定期了解学员在外的工作生活情况,进行异地关怀和指导;二是对学员反馈的生活、工资等待遇情况进行存档,对学员提出的如待遇不高,请求调换工作等合理要求,学校都尽可能帮助解决;三是如果学员在外遇到劳资等纠纷情况,学校将与用工单位联系,尽力协助他们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四是在春节期间,市、县扶贫干部和培训基地对回乡农民进行回访,了解他们在外务工情况,征求对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