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一个永久的话题,如果处理不当也会使信息技术课变成“四不像”,引来了一些“信息技术课是不是可以取消了”的争议。从不同学科角度来看,课程整合是为了更好地实施学科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实现课程目标。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学科整合的过程中,要在教学中力求凸显信息技术课程的本体性,避免在整合过程中使信息技术学科沦为其他学科的“辅助工具”。
● 构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新模式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要关注信息技术学科的本体价值。有效整合的关键是将学科课程进行优化重组,选择学科间可以优势互补或相互渗透的部分,形成有效的学习主题。我们从区域的角度进行了实践研究,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构建了“异本同构·优化过程”这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新模式。
“异本同构·优化过程”是指由各学科的本体价值出发,依照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以跨学科互动的方式,实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文化资源的整合,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构建一系列有效的学习主题(如下表)。其基本理念是:将学科教学观由平面静态向多维动态转变,这是整合的价值认知;开放并保持各学科的本体价值的优势,形成学科间教学的协同性;从课程内在结构选择可利用的整合功能,以达成形式与内容的一致性;由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出发,体现出现实性和操作性。
“异本同构·优化过程”部分学习主题
学科整合 新学习主题
信息技术/
美术 《做拼图》、《成长记录册封面设计》、《动感瞬间》、《专刊封面设计》、《制作宣传海报》、《我的铺子我做主》等
信息技术/
科学 《我每天摄入的能量合理吗》、《我们的祖先》、《蚕宝宝成长记》、《地震》等
信息技术/
语文 《诗情画意——为古诗配画》、《美丽的海底世界》、《花钟》、《风筝》、《给予树》、《我心中的秋天》等
信息技术/
生活 《运动的人》、《创意信纸秀》、《杭州一日游》、《名片DIY》等
● 在整合中凸显信息技术课程的本体价值的实践
跨学科开展主题学习活动,可以实现技术学习与技术应用之间的整合,将学科内容与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进行融合重组,让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增强对信息技术在学科学习过程中的价值体验,深化对信息技术课程本体价值的理解。
1.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立足于课程标准,注重本体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在设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异本同构·优化过程”主题学习方案时,要着眼于于不同学科的课标与教材,全面考虑学情、资源等因素,在立足学科本体价值的基础上,将不同学科原有的教学目标加以取舍、适当融合,形成基于新的学习主题的教学目标,以突出不同学科的特点。
例如,《做拼图》一课是将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教材第八册《将自己的画变成拼图》和Windows画图程序相结合重新构建的学习主题,经过学情分析后,将主要学习内容确定为了解图案的构成规律并能初步设计,在画图程序中制作拼图切割方案,最后将美丽的画剪成拼图,再玩一玩自己做拼图。由美术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共同执教。
从美术学科的角度来看,其教学目标为:认识常见的基本图形,发现图案的构成规律;掌握利用基本图形构成拼图切割方案的基本方法;能够徒手绘制出拼图切割方案,并将美丽的画剪成拼图。教学重点为:在纸上画出基本图样,再利用基本图样画出拼图方案。教学难点为:发现图案的构成规律,选择合适的工具表现自己的独特构思。
从信息技术学科角度来看,其教学目标为:能够在画图程序中画出自己事先设计的基本图样;能够在画图程序中利用复制、翻转等技巧制作拼图切割方案;在制作拼图过程中感受信息技术在学习、生活的应用。教学重点为:在画图程序中画一个基本图样,并制作出完整的拼图方案。教学难点为:将基本图样变成完整的拼图切割方案的方法。
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如下基于整合的教学目标,突出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应用价值。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与分析图形范例,发现给定图案的构成规律;能够利用基本图形,在纸上构思个性化的拼图切割方案;能够利用Windows画图中的复制、翻转等技巧制作出拼图切割方案。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几组给定图形的观察与分析,发现图形组成的规律;在电脑中设计个性化的拼图切割方案,并将美丽的画剪成拼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制作拼图的过程中感悟利用电脑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独特魅力,提高艺术创作的表现能力;在玩拼图过程中体验信息技术给学习生活带来的帮助与便捷。
重点、难点:发现给定图形的构成规律;在电脑中制作拼图切割方案。
2.教学内容的建构要立足于学习生活,体现生成性
在“异本同构·优化过程”这一学科整合教学中,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所选内容要有利于帮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在真实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信息技术的作用与优势,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信息技术的学习需要一定的载体,而这些载体选择得是否恰当,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与感悟,影响到学生的信息意识。《做拼图》、《成长记录册封面设计》、《运动的人》、《诗情画意》等课例的学习内容的选择都是取材于美术、科学、语文等学科内容,通过综合分析与设计,很自然地产生了相应的信息技术学习内容,学生在实际需要中学习或使用信息技术,激发了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体验到信息技术给学习生活带来的方便快捷。
3.认知活动与动手操作要前后呼应,突出实践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无序性向有序性过渡的阶段,信息技术学习既要通过认知活动来建构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原理和方法,也要通过动手操作来表达自己的创意想法,体现认知活动的结果,这也是由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所决定的。 在《动感的瞬间》这一主题学习中就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先由美术教师带领学生从美术学的角度学习动感表现的基本知识,通过对艺术作品赏析,使学生初步了解艺术作品中动感的表现手法,并对这些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帮助建构知识体系。接着,由信息技术教师引导学生顺着刚刚建构起来的动感表现手法的认知,进一步思考如何在电脑中表现出动感的效果,从而让学生复现以往所学的图片的复制粘贴、调整亮度和调整叠放次序操作技能(如图1),并利用这些技能将一张张运动的图片表现出动感的效果。学生在主题学习过程中掌握了新知,解决了美术学科的实际问题,同时也根据实际需要巩固了相关的操作技能(如图2)。
图1 认知活动与实践操作相互支持
4.学习任务的设计要注重趣味与挑战,培养创新性
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除了掌握知识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创新与实践,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主题学习,设计丰富有趣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电子作品创作,无疑是一种可行的办法。在此过程中要向学生展示一些新技术的强大功能和新软件的独特魅力,在保持趣味性的基础上,适度增加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类、综合等方式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并通过理解、分析、推理等高水平思维过程来解决问题,促进学生从直观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不断地探究学习信息技术的欲望。
《运动的人》这一学习主题是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的一次主题学习活动。当时正值奥运会时段,结合美术教材的相关内容,曲线工具的学习与运动场景的创作相融合,基本任务是在画图中完成简单的运动姿态,挑战任务是“结合学校大课间活动创作出各种各样的运动场景”。曲线与运动的有机融合,给知识注入了生命的活力。这个任务学生非常喜欢,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创作出一幅幅生动活泼的作品(如图3)。在作品创作中,学生掌握了利用信息技术描绘生活的方法,感受到信息技术的独特魅力,培养了创新精神。同样,《花钟》、《诗情画意——为古诗配画》、《创意信纸秀》、《我的铺子我做主》等学习主题中的活动都突出了创新性。
5.教学评价要跨学科综合设计,突出发展性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要本着整体性、过程性、激励性和多样化的原则,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在“异本同构·优化过程”主题学习中,不同学科的教师针对学习主题、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共同设计跨学科的评价标准,组织开展跨学科的互动评价活动。从以往的评价零散的事实、概念的积累和独立的技能转变为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注重学生的表现与进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在《成长记录册封面设计》一课中,学生在美术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的共同指导下设计完成了自己的成长记录册封面,两位教师设计和组织了跨学科的评价活动,根据评价表先个人自评,再组内评价推荐出优秀作品,最后进行全班展示。作者要阐述自己的设计思想、技术技巧和特色之处。这样跨学科的评价不仅发挥了团体的作用,也让学生在多元评价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得到更好的发展。
《我每天摄入的能量合理吗》是基于校园网络平台的Blog“笑脸—评论”形成性评价,构建了自评、互评、师评及家长评论的网络平台,教师、学生、家长都可以参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形成一个多方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促进了学生的多元成长。
《低碳新生活杂志封面设计》一课,教师在学生初步制作了作品后,组织开展了评价活动。从审美角度来评价作品的素材选择、色彩搭配、版面布局等,从信息技术角度评价素材处理、技能运用等,再整体评价作品的构思与创意,最后结合这些评价信息,学生对作品进行修改与再创作,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进步。
“异本同构·优化过程”是一项区域研究课题,以学科整合为基础,从不同学科的本体价值出发,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教育资源、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建构了一系列有效的学习主题,涌现出一些有价值的课例。我们认为,学科整合不是学科的简单叠加,学科整合需要构建新学习主题,学科整合需要合理选择资源,学科整合需要有恰当的切入点,学科整合需要教师的协同工作,需要教师的智慧与创新。
● 构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新模式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要关注信息技术学科的本体价值。有效整合的关键是将学科课程进行优化重组,选择学科间可以优势互补或相互渗透的部分,形成有效的学习主题。我们从区域的角度进行了实践研究,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构建了“异本同构·优化过程”这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新模式。
“异本同构·优化过程”是指由各学科的本体价值出发,依照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以跨学科互动的方式,实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文化资源的整合,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构建一系列有效的学习主题(如下表)。其基本理念是:将学科教学观由平面静态向多维动态转变,这是整合的价值认知;开放并保持各学科的本体价值的优势,形成学科间教学的协同性;从课程内在结构选择可利用的整合功能,以达成形式与内容的一致性;由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出发,体现出现实性和操作性。
“异本同构·优化过程”部分学习主题
学科整合 新学习主题
信息技术/
美术 《做拼图》、《成长记录册封面设计》、《动感瞬间》、《专刊封面设计》、《制作宣传海报》、《我的铺子我做主》等
信息技术/
科学 《我每天摄入的能量合理吗》、《我们的祖先》、《蚕宝宝成长记》、《地震》等
信息技术/
语文 《诗情画意——为古诗配画》、《美丽的海底世界》、《花钟》、《风筝》、《给予树》、《我心中的秋天》等
信息技术/
生活 《运动的人》、《创意信纸秀》、《杭州一日游》、《名片DIY》等
● 在整合中凸显信息技术课程的本体价值的实践
跨学科开展主题学习活动,可以实现技术学习与技术应用之间的整合,将学科内容与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进行融合重组,让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增强对信息技术在学科学习过程中的价值体验,深化对信息技术课程本体价值的理解。
1.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立足于课程标准,注重本体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在设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异本同构·优化过程”主题学习方案时,要着眼于于不同学科的课标与教材,全面考虑学情、资源等因素,在立足学科本体价值的基础上,将不同学科原有的教学目标加以取舍、适当融合,形成基于新的学习主题的教学目标,以突出不同学科的特点。
例如,《做拼图》一课是将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教材第八册《将自己的画变成拼图》和Windows画图程序相结合重新构建的学习主题,经过学情分析后,将主要学习内容确定为了解图案的构成规律并能初步设计,在画图程序中制作拼图切割方案,最后将美丽的画剪成拼图,再玩一玩自己做拼图。由美术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共同执教。
从美术学科的角度来看,其教学目标为:认识常见的基本图形,发现图案的构成规律;掌握利用基本图形构成拼图切割方案的基本方法;能够徒手绘制出拼图切割方案,并将美丽的画剪成拼图。教学重点为:在纸上画出基本图样,再利用基本图样画出拼图方案。教学难点为:发现图案的构成规律,选择合适的工具表现自己的独特构思。
从信息技术学科角度来看,其教学目标为:能够在画图程序中画出自己事先设计的基本图样;能够在画图程序中利用复制、翻转等技巧制作拼图切割方案;在制作拼图过程中感受信息技术在学习、生活的应用。教学重点为:在画图程序中画一个基本图样,并制作出完整的拼图方案。教学难点为:将基本图样变成完整的拼图切割方案的方法。
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如下基于整合的教学目标,突出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应用价值。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与分析图形范例,发现给定图案的构成规律;能够利用基本图形,在纸上构思个性化的拼图切割方案;能够利用Windows画图中的复制、翻转等技巧制作出拼图切割方案。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几组给定图形的观察与分析,发现图形组成的规律;在电脑中设计个性化的拼图切割方案,并将美丽的画剪成拼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制作拼图的过程中感悟利用电脑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独特魅力,提高艺术创作的表现能力;在玩拼图过程中体验信息技术给学习生活带来的帮助与便捷。
重点、难点:发现给定图形的构成规律;在电脑中制作拼图切割方案。
2.教学内容的建构要立足于学习生活,体现生成性
在“异本同构·优化过程”这一学科整合教学中,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所选内容要有利于帮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在真实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信息技术的作用与优势,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信息技术的学习需要一定的载体,而这些载体选择得是否恰当,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与感悟,影响到学生的信息意识。《做拼图》、《成长记录册封面设计》、《运动的人》、《诗情画意》等课例的学习内容的选择都是取材于美术、科学、语文等学科内容,通过综合分析与设计,很自然地产生了相应的信息技术学习内容,学生在实际需要中学习或使用信息技术,激发了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体验到信息技术给学习生活带来的方便快捷。
3.认知活动与动手操作要前后呼应,突出实践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无序性向有序性过渡的阶段,信息技术学习既要通过认知活动来建构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原理和方法,也要通过动手操作来表达自己的创意想法,体现认知活动的结果,这也是由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所决定的。 在《动感的瞬间》这一主题学习中就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先由美术教师带领学生从美术学的角度学习动感表现的基本知识,通过对艺术作品赏析,使学生初步了解艺术作品中动感的表现手法,并对这些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帮助建构知识体系。接着,由信息技术教师引导学生顺着刚刚建构起来的动感表现手法的认知,进一步思考如何在电脑中表现出动感的效果,从而让学生复现以往所学的图片的复制粘贴、调整亮度和调整叠放次序操作技能(如图1),并利用这些技能将一张张运动的图片表现出动感的效果。学生在主题学习过程中掌握了新知,解决了美术学科的实际问题,同时也根据实际需要巩固了相关的操作技能(如图2)。
图1 认知活动与实践操作相互支持
4.学习任务的设计要注重趣味与挑战,培养创新性
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除了掌握知识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创新与实践,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主题学习,设计丰富有趣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电子作品创作,无疑是一种可行的办法。在此过程中要向学生展示一些新技术的强大功能和新软件的独特魅力,在保持趣味性的基础上,适度增加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类、综合等方式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并通过理解、分析、推理等高水平思维过程来解决问题,促进学生从直观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不断地探究学习信息技术的欲望。
《运动的人》这一学习主题是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的一次主题学习活动。当时正值奥运会时段,结合美术教材的相关内容,曲线工具的学习与运动场景的创作相融合,基本任务是在画图中完成简单的运动姿态,挑战任务是“结合学校大课间活动创作出各种各样的运动场景”。曲线与运动的有机融合,给知识注入了生命的活力。这个任务学生非常喜欢,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创作出一幅幅生动活泼的作品(如图3)。在作品创作中,学生掌握了利用信息技术描绘生活的方法,感受到信息技术的独特魅力,培养了创新精神。同样,《花钟》、《诗情画意——为古诗配画》、《创意信纸秀》、《我的铺子我做主》等学习主题中的活动都突出了创新性。
5.教学评价要跨学科综合设计,突出发展性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要本着整体性、过程性、激励性和多样化的原则,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在“异本同构·优化过程”主题学习中,不同学科的教师针对学习主题、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共同设计跨学科的评价标准,组织开展跨学科的互动评价活动。从以往的评价零散的事实、概念的积累和独立的技能转变为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注重学生的表现与进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在《成长记录册封面设计》一课中,学生在美术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的共同指导下设计完成了自己的成长记录册封面,两位教师设计和组织了跨学科的评价活动,根据评价表先个人自评,再组内评价推荐出优秀作品,最后进行全班展示。作者要阐述自己的设计思想、技术技巧和特色之处。这样跨学科的评价不仅发挥了团体的作用,也让学生在多元评价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得到更好的发展。
《我每天摄入的能量合理吗》是基于校园网络平台的Blog“笑脸—评论”形成性评价,构建了自评、互评、师评及家长评论的网络平台,教师、学生、家长都可以参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形成一个多方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促进了学生的多元成长。
《低碳新生活杂志封面设计》一课,教师在学生初步制作了作品后,组织开展了评价活动。从审美角度来评价作品的素材选择、色彩搭配、版面布局等,从信息技术角度评价素材处理、技能运用等,再整体评价作品的构思与创意,最后结合这些评价信息,学生对作品进行修改与再创作,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进步。
“异本同构·优化过程”是一项区域研究课题,以学科整合为基础,从不同学科的本体价值出发,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教育资源、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建构了一系列有效的学习主题,涌现出一些有价值的课例。我们认为,学科整合不是学科的简单叠加,学科整合需要构建新学习主题,学科整合需要合理选择资源,学科整合需要有恰当的切入点,学科整合需要教师的协同工作,需要教师的智慧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