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趋势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520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解放前仅培养过少量的研究生,授予很少的硕士学位,没有授过博士学位。解放后,由于国家建设的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并实行研究生制度,培养了一批研究生。在我国学位制度实施初期,一直把培养大学教师与科学研究人员作为我们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乃至唯一目标。因此,培养模式主要采用的美国的“教学—科研”型模式。但随着现有学位制度和培养模式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各界要求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培养研究生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从80年代末开始,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如何实现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发展,也是近年来讨论比较多的问题。
  
  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动因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意指以满足社会多种需求的多种类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存、兼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研究生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趋势,其主要驱动因素为:一是社会和经济的需要的多样化。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阶段,科技、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经济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使得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二是个人要求的多样化。不同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个性特征的学生对学习内容、研究掌握的程度和进度也是有差异的,他们达到共性要求的时间、途径也会有别,因而导师要对他们“因材施教”。三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哪怕是同一领域,其方法与其模式也是不尽相同的,甚至大相径庭。如同样是法学领域,培养一个法学家和培养一个法官或律师,其途径、要求、方法是不同的。因此,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是社会需求的必然结果,是一种建立在多样化培养目标基础之上,由多维质量观及其多层学位来支持,由不同类型培养模式组成的体系。
  
  多样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表现
  
  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核心就是突出创新人才的培养,这就必须打破单一化的培养模式,尝试个性化,多样化的培养模式。而个性培养和成长又离不开多样化的背景。研究生教育近年来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培养模式多样化趋势。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
  1.生源的多样化。现在研究生的生源既有脱产研究生(包括免试生),也有不脱产研究生的在职研究生,工程硕士生等。生源的多样化,特别是在实践性、应用性、工程类研究生招生中加大对在职人员的招收比例,是一种值得探讨的模式。
  2.培养类型的多样化。现行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主要以培养传统的学术型人才为主。为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应加大工程型、应用型课程研究生培养的力度。加大与社会、工程实践及企事业单位实际工程的结合,应是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的主要内涵。同时,这也是多渠道、多种形式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3.课程设置的多样化。不论哪种形式,课程教学都是不可或缺的。生源类别不同,培养目标不一,学习条件各异,要求就也不同,因此要求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设置。
  4.教学管理的多层次、多方位。由于学校办学条件的限制及招生规模的大幅度增加,加上国家财力有限,故今后采用在职、不脱产、交费上学攻读学位的人员将大大增加。伴随着培养类型和规格的多样化,必然造成教学安排的复杂化。所以,应加大教学管理的灵活性,以适应研究生规格的多样性,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5.教师队伍的多样化。现行的导师负责制将很难保障完全落实,传统的一对一的师傅带弟子的方式可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导师组。导师组比单一的导师更有利于研究生的素质教育。而且更能适应多样化的生源、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和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当然,聘请校外导师参与研究生的培养,使导师队伍向社会延伸,这也是教育社会化趋势的一种重要模式。
  
  实现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的途径—大学分层
  
  纵观一些研究生教育发达的国家,其培养模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便是通过对大学的分层,合理定位来实现的。我们鼓励不同层次的大学办出自己的特色,以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因此我们就应该大力改善大学的结构,这其中最关键的一方面便是需要大学自身的合理定位,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的分层就是对大学的类型、水平的定位,近几年,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单一化”现象正在逐步改变,在培养规格、类型、层次、科类等方面都进行了很大的改革,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与发展趋势。此外,政府还要继续加大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理顺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并明确权责,为高校办学的多样化定位创造一个好的制度环境,逐步形成公平竞争的教育机制,建立针对不同层次大学的多维质量的科学的评估机制,给各大学以宽松的空间,发挥各大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多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融合与创新,最终实现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变革中应避免的几个误区
  
  1.“固守多样化将有损于质量提高”的认识误区。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一直以研究生所达到的学术水平作为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这种观念和做法虽有合理之处,客观上为我国培养了大量学术研究型人才。但在目前的现实情况下,仅将研究生教育定位于学术型与理论型,而“将培养目标的多样化视为新野蛮主义”,顽固承袭传统,名义上是维护质量,实际上是为捍卫自己的传统特权,拒绝培养模式的调整与更新。
  2.“重蹈单一化”的操作误区。在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从“单一”向着“多样”的变革中,出现了新的“单一化”现象。一是在大力加强应用研究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同时,有的培养单位漠视研究生教育的传统使命,忽视自身的特色,片面地利用扩大规模的大好机会,将主要精力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上,大有取代研究型培养模式而形成新的单一化模式的趋势。二是一些培养单位一方面重视传统培养模式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又强调复合型、应用型培养模式的发展,但由于缺乏经验,新的培养模式沿袭着旧的培养模式的套路,导致“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因而,在处理“新”“旧”培养模式的关系上,要持慎重的态度,以防陷入“新单一化”的培养模式之中。
  3.“追求大而全”的发展误区。鲜明的个性是大学形象的重要特征,从校园环境、教风、学风到历史传统、学科设置都散发出“个性”的魅力。在“积极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许多研究生培养单位却渐渐淡忘了学校、学科的特色与形象,一味追求“大而全”“无我”地追赶潮流,迷失了发展方向,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千人一面,学科建设雷同。因此,大学在“多样化”的进程中,应当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不要追求“大而全”,应重点抓好最能体现学校自身形象的因素,如教育质量、办学水准、科研成果等。找准了突破点,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云坤.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变革趋势与改革对策[J].上海高教研究,1996,(2).
  [2]王战军,廖湘阳.关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战略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4).
  [3]刘鸿.论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J].江苏高教,2002(6).
  [4][美]Frank.AnkH.Rodes,美国大学使命变化的原因和结果.史宗恺译[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3,(2).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先兆流产、促排卵、胚胎移植术后患者在常规注射黄体酮后,使用传统的方法如热水袋、马铃薯片、按摩+马铃薯片加湿热敷等护理措施来预防臀部硬结的效果.方法 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60例,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预防臀部硬结,观察3组肌肉注射后硬结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有效率为53.7%,B组有效率为73.6%,C组有效率为91.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促进全社会科技创新活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和凝聚高层次人才、建设创新型辽宁,最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保障。
迅速崛起的互联网,它给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带来了巨大影响,本文试图从社会化角度来分析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概括起来这些影响可以归纳为三方面。    网络文化给大学生知识学习带来的影响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产业集群建设是盘锦市委、市政府在统筹推进向海发展、全面转型大业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抓手,一直加大扶持力度,促进集群发展。在此过程中,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支点,不仅是产业集
文章阐述了公务卡制度的内涵,推行公务卡制度的必要性,对高校当前在推行公务卡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客观分析,提出了解决公务卡结算制度的措施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