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染小说中女性意识解读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h18277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代文坛中, 陈染作为女性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其作品中女性意识的表现十分突出。本文主要论述陈染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爱的困境和在超越困境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陈染小说;生存困境;女性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1
  
  陈染的小说,喜欢用第一人称叙事,这源于她所采用的“私语化”的写作方式,即一种收缩于内心世界的,个性、主观性、陈述性的话语。陈染从80年代初开始发表诗、散文,以小说《世纪病》在文坛脱颖而出,被视为“纯文学”、“先锋小说”严肃文学女作家中的最新代表。曾获首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奖等。正是用这种女性特有的笔触,她在作品中塑造了大量鲜活的女性形象。我们看到了女性的成长过程。本文试图研究小说中女性对存在的思索与追问。通过这些女性对孤独的体味坚守,从而展示她们孤独的存在意义。再者就是陈染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崛起,让人不禁侧目。
  一、追求个体情感
  如果说女人的身体是她在世界上的处境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那么陈染的作品则让女性在与自己的身体遭遇中完成了自我造型。小说中激荡着埃莱娜?西苏“写自己,你的身体必须被听见”的回响。在一个男性中心的社会,女性因自己的身体进入了男性的世界而存在,“身体是女性赖于确立自己,证实自己的存在尺度与价值尺度”。陈染将这种价值尺度进一步凸现为一种解放、自由和摧毁男性伦理的女性欲望的标识。在陈染的绝大部分小说中,女性性经历体验无疑是她写作的重心。
  个体情感还表现为另一个词语——自恋。对男性以及外界的极度失望使她们更多地关注自身,突出表现之一便是对自身躯体的关注与迷恋。《无处告别》中的黛二,“ 把双臂交叉抱在胸前,两膝曲着,侧身而卧,这姿势让她产生某种空虚,由于空虚,又产生某种幻想,又由于幻想,使她感到某种深刻的孤独。”黛二极度自恋以至于她的朋友墨非觉得她不能一个人在河边漫步,怕她因自恋而跳下水拥抱自己的影子。《破开》中的主人公“我”如两棵悠闲柔韧的丁香树散漫随意又稳定自守。当她们孑然一身时,只能退回到自己的内心和自身,因此,产生这些某种意义上的自恋,便能引起我们一定程度上的理解。
  二、强烈的自救意识
  女性在现实中遭遇各种生存困境,而这些生存困境使女性在男权中心社会更难实现女性争取独立地位和主体性的愿望。女性为了摆脱各种困境,实现对自身的救赎,她们希望通过女性写作从精神上摆脱男权中心的压制,其中“个人化写作"对男权中心的反抗最深刻也最有力度,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女性作家以个人化写作作为反抗专制男权的基本手段,在一个独立封闭的空间里自由地表达,拒绝男性的参与,争夺女性的话语权。
  陈染从始至终都代表了一种固定不变的角色——女性的独自私语,她的表白一开始就以一种独立和对抗的姿态出现。因为在这个世界中,男人和女人构成了最基本的二项对立,而陈染的作品恰恰是针对具有权威地位的男性世界而构建的女性存在空间。这种显而易见的写作姿态,并非旨在与之抗衡,而是希望得到一种角色的认同和价值肯定。
  三、对于生命的探求
  (一)孤独的灵魂
  陈染文本中,几乎每一篇都有“孤独”、“忧伤”、“忧郁”的字眼。其主人公不是孤独忧郁就是幽闭多思。其文本处处散发的“孤独意识”,正源自创作主体的孤独心境。比如陈染小说中的“父亲”形象,始终是专横、执拗、暴戾、冷漠的;与此同时,“母亲”形象则大多是温良优雅、才情横溢、聪慧著感的知识女性。但“母亲”尽管充满智性、灵性并有优雅的体貌,却并不能挽救她失败的婚姻,最终只能独守家园。在单亲多感的“母亲”关爱和熏陶下,在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生活中,黛二多思、善感、孤独忧郁的性格特征就自然而然[1]。
  孤独和忧伤奠定了陈染创作的基调。如果说这种基调的产生主要源于陈染孤独的生命意识和孤独的心理状态,那么陈染文本中的孤独和忧伤也正是她生命意识的流淌和心理状态的写照,她与生俱来的忧郁和孤独,使极富文学天赋和艺术才华的陈染创作的一系列形象,如肖蒙、黛二、水水和雨子等,在性格上都有相似之处:纤细敏感、多思、孤独、不谙世俗,都有一种明显的幽闭倾向。在一些人物形象的身世经历上,有着与作者重合的地方,显示出作者创作中的自叙特色。
  (二)女性的成长
  陈染小说文本中,女孩童年的创伤性经历清晰地做着人物的人生底色。家庭的支离破碎常常是她们的童年所无法回避的现实:父母离异、父爱残缺不全,童年的天空布满阴霾。创伤首先来自父亲。
  《私人生活》中童年的“我”就曾怀着恐惧与惬意剪开父亲的毛料裤子,把那累积的对抗性膨胀到了极端。创伤还来自其他成年男性。这些女孩都或多或少遭受到男性的“诱拐”及侵犯,造成自我的确认和对两性的认知存在误区与盲区,于是,女孩成长过程不能自然而然且须付出痛楚的代价。这些创伤性情结渐渐沉淀在女孩的潜意识中,继而移位、异化和裂变,成为其人格发展与建立难以逾越的障碍,其成长过程也由此失去平衡与宁静[2]。
  (三)自我性别的复苏
  在《小镇的一段传说》里,陈染借助第三人称叙述视角将目光投放于远古时代的荒蛮社会中的男女两性之中,虽然主旨在于探索宇宙、生命、意识等重大前沿问题,但作者的女性生命经验及其性别视角导致其天然地对女性人物及其生存的关注与审视,于陈染对女性原欲的神秘和力量进行了形象的揭示。与这篇小说相关的小镇文学,同样是原始欲望受到无比压抑的小镇人物,他们的命运事件,被压缩在了极其精致的构思中。的陈染敏锐地找到了自己创作的关键点,她发现了性别话题并将它之推到文学表现的前沿,其写作笔触直接伸向了男女两性性别关系上,从而将始终处于混沌不清状态的女性性别身份清晰化。
  四、结语
  本文对陈染小说中的女性意识进行了如上分析,只是陈染小说艺术世界的极微小的一个方面。陈染以沉思的女性形象,以对女性生存的追问,对生命的探求,对人性关系本原的展露,为我们打开了生命想象的大门。
  
  参考文献:
  [1]陈染.无处告别[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78.
  [2]陈染.另一只耳朵的敲击声[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129.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对裘徳的悲剧描写,哈代从伦理道德角度分析,揭示了不合伦理和道德的爱情,只能是幸福的坟墓,不会为社会所认,世俗所容。同时也指出,正是这种违反伦理的倾慕,为裘徳和苏的未来生活种下了苦果,以致后来发生了儿女间的被缢与自缢。哈代用这种独特的悲剧式写作手法和技巧,反衬出了不合伦理道德的婚姻必遭惩罚的悲剧性结局。同时,也从伦理学角度为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敲响了警钟。  关键词:《无名的裘德》
期刊
摘要:维吾尔语是黏着语,具有比较复杂的形态变化。不管是维吾尔文词典的编纂,还是搜索引擎的开发,或机器翻译系统的研究,都需要对已变形的单词进行形态还原。形态还原或词干提取算法是具有形态变化的所有语言必须研究的课题。本文中比较详细地描述了维吾尔语名词词干提取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有限状态自动机和词典查询相结合的维吾尔语名词词干提取算法,从而实现了以较高的准确率处理未登录词的词干提取
期刊
摘要:环境破坏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引起了众多学科的重视。心理学认为环境破坏行为的产生与行为者的态度、动机、消极社会心理和非理性决策等密切相关。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如态度理论、社会影响技术和责任归因等有助于改变人们的环境破坏行为。  关键词:环境破坏行为;环境态度;行为动机;社会心理;非理性决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01    
期刊
摘要: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动力是辅导员不断进步,激励其达到工作目标的所有合力,它能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工作潜能。辅导员的工作动力系统呈现出阶梯状、分层化的特点,分为前沿动力系统、中间动力系统、深层动力系统,每个系统内部都包含若干要素。这一动力系统按照“深层动力系统——中间动力系统——前沿动力系统”的顺级转化循环的模式运行。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为构建健康的辅导员工作动力系统提供了新的视角,具体措施
期刊
摘要:从公文命题、公文撰写、公文传递及使用三个大的环节进行分析,提出了呈现于上述各环节的“真与善”、“节制与和谐”、“秩序”之美。  关键词:公文;制作;审美  中图分类号:I1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02    公文作为公文处理的重要工具,在组织社会生产、规范社会行为、管理各项事物、沟通各方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的发挥无疑是
期刊
摘要:产品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确定在处理缺陷产品纠纷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在不同的国家和时代背景有着不一样的适用原则。随着产品侵权事件的不断发生,很多国家在该领域的归责原则方面有较普遍的认识,但由于我国立法的不完善等原因,学者对产品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的理解有不同的观点,这不利于缺陷产品纠纷的解决及法价值的实现。本文立足我国国情,同时借鉴在产品责任规定先进的发达国家经验,就产品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适用做了论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是从晴雯在《红楼梦》中的地位和她的身世以及性格出发,重点与大观园中的三位身世、地位以及性格不同的女性进行比较,显示出晴雯作为一个出身低下但有着强烈反抗精神的女性在大观园中的不易,她身为奴才却不谄媚,不奉承,在大观园中是个特殊并且孤单的角色。她用自己的生命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她骨子里有着一种平等自由的观念,向往着平等的生活和爱情,可一个人不可能超越她所处的历史阶段而存在。晴雯的悲剧恰恰说
期刊
摘要:《宠儿》是美国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巅峰之作。本文从女性主义和种族主义的角度出发,运用女性角色分析,探讨了作品中的三代女性在奴隶制背景下承受的肉体和精神伤痛,积极寻求疗救之路并获取重生的心路历程,揭示黑人女性的自我解救之道。  关键词:黑人女性;女性主义;伤痛;疗救;重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2    
期刊
摘要:口译中有大量数字要处理,但由于英汉语言表达的差异,译员们为此耗费大量精力。数字处理不好,直接影响译出质量和效果。本文将梳理口译中数字处理的几个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以供译员和爱好者参考。  关键词:口译;数字处理;办法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5-0-01    虽然英汉口译中涉及的因素和环节很多,且因英汉两种语言在数字表达上的巨大差异
期刊
摘要:《猫城记》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饱受争议的一部作品,本文选取了几种能够代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发展各个阶段的文学史著作,试图通过比较这些著作对《猫城记》的不同评价来勾勒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发展的整体脉络,分析差异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猫城记;评价;比较;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1    《猫城记》是老舍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