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必须加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本文重点说明了,我国目前大多数高校所存在的人力资源的特点,以及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力争开拓思路,提出创新性研究,引用新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的现代人力资源的管理理念。
关键词: 高校 人力资源 创新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c)-0000-00
新经济时代,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创新,以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衡量整个高校整理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评价高校管理系统中,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和创新能力强弱。所以我们致力于提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我们不断吸收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来面向未来的教育事业,以及更好的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1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伴随着整个社会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不断升级,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发生了只能转变,它已经不再是过去简单的行政管理工作。我们已经慢慢的转变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高校教学管理的中角色。让他们真正的参与到部门管理工作中去,使他们的管理工作真真实实的发挥到作用。
首先,现代高校教育系统中,受到传统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管理模式的影响,还是以往的简单的一般的人事管理工作,依旧停留在传统的行政权力型。其实,高校人力资源现状决定。普遍高校人力资源不管是从年龄结构还是知识水平以及结构配比方面都存在不合理性,而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更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其改革的力度。最后,我国高校院自古以来肩负着重要的职责。他们要为社会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为我们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以及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这就使得创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成为重中之重。
2存在问题
2.1思想陈旧,机制不健全
高校发展的关键是高素质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具有现代管理思想的管理人员。目前大部分高校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理解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工作,并没有把他们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基本点来抓。人力资源管理仍建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基础上,高校人力资源部门大多仍称“人事处”,顾名思义,人事处本身就像是劳动人力管理,并没有发挥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一些制度设计制约了人才的合理流动,造成了部分人才的浪费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缺少长期的规划与研究,盲目引进没有落实到实处,不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设置,所以就造成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2.2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教师是搞笑最宝贵的第一人力资源,高校教师结构的状况,是高校人力资源结构是否合理的决定性因素。大多数高校在人力资源问题上都会表现出过剩或者不足的状况。而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管理人员中,从事一般性事物管理的人比较多,他们大多数不具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素质。一般他们文化水平不高,对待问题的看法比较传统,对于人力资源工作的服务意识不强,所以这就造成了人力资源过剩的局面。,
2.3严重的人力资源的流失
现代高校管理也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发生着变化和更新,从事教师工作的人员也得不断发展,这样就造成一个问题,人才流动与流失问题的就显现出来。首先,越来越多额高校人力资源涌向国外。其实,高校人力资源想拥有更好的平台和发展前景转向外资机构和跨国机构。再次,国内猎头公司或者民营个体企业不断的高薪挖掘。最后,经济发达地区根据其自身优势可以吸引不发达地区人力资源。
2.4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以及进步,高校教育事业的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更新,高等学校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的引进和培养,大多数高校越来越看重人才资源,但是对于引进之后的服务保障,没有建立起明确而合理机制。
3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对策
3.1更新人力资源的管理理念
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人力资源管理要强调以人为本、人本管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求发展,这就是是现代人力资源的重要理念。那么,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引入柔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体现和弘扬“以人为本”的理念。
3.2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一是量才而用,人尽其用。为不同的岗位配备人员时,对应的选择不同德才水平。二是扬长避短,各取所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规律。在高校中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俗话说的好,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才能发挥其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3.3有效解决教师流失问题
要有合理的薪酬设计。设计出符合高校教师工作性质的薪酬制度和福利制度,保障教师经济地位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提高。
3.4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体系
人才是学校最大的资本和财富,是否拥有具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实现创新效果的人才将成为学校发展的关键。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应由行政领导部门转变为对人力资源进行规划、组织、管理、开发和激励的管理服务部门,全面进行素质管理、岗位管理、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不断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方面寻求创新以促进学校全面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俞明祥.略论新时期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法制与社会,2009
[2] 陈守银、张文超,以制度创新为抓手着力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9
[3] 郑成林: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3)
[4] 万秋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07(1)
关键词: 高校 人力资源 创新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c)-0000-00
新经济时代,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创新,以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衡量整个高校整理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评价高校管理系统中,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和创新能力强弱。所以我们致力于提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我们不断吸收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来面向未来的教育事业,以及更好的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1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伴随着整个社会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不断升级,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发生了只能转变,它已经不再是过去简单的行政管理工作。我们已经慢慢的转变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高校教学管理的中角色。让他们真正的参与到部门管理工作中去,使他们的管理工作真真实实的发挥到作用。
首先,现代高校教育系统中,受到传统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管理模式的影响,还是以往的简单的一般的人事管理工作,依旧停留在传统的行政权力型。其实,高校人力资源现状决定。普遍高校人力资源不管是从年龄结构还是知识水平以及结构配比方面都存在不合理性,而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更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其改革的力度。最后,我国高校院自古以来肩负着重要的职责。他们要为社会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为我们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以及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这就使得创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成为重中之重。
2存在问题
2.1思想陈旧,机制不健全
高校发展的关键是高素质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具有现代管理思想的管理人员。目前大部分高校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理解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工作,并没有把他们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基本点来抓。人力资源管理仍建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基础上,高校人力资源部门大多仍称“人事处”,顾名思义,人事处本身就像是劳动人力管理,并没有发挥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一些制度设计制约了人才的合理流动,造成了部分人才的浪费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缺少长期的规划与研究,盲目引进没有落实到实处,不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设置,所以就造成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2.2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教师是搞笑最宝贵的第一人力资源,高校教师结构的状况,是高校人力资源结构是否合理的决定性因素。大多数高校在人力资源问题上都会表现出过剩或者不足的状况。而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管理人员中,从事一般性事物管理的人比较多,他们大多数不具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素质。一般他们文化水平不高,对待问题的看法比较传统,对于人力资源工作的服务意识不强,所以这就造成了人力资源过剩的局面。,
2.3严重的人力资源的流失
现代高校管理也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发生着变化和更新,从事教师工作的人员也得不断发展,这样就造成一个问题,人才流动与流失问题的就显现出来。首先,越来越多额高校人力资源涌向国外。其实,高校人力资源想拥有更好的平台和发展前景转向外资机构和跨国机构。再次,国内猎头公司或者民营个体企业不断的高薪挖掘。最后,经济发达地区根据其自身优势可以吸引不发达地区人力资源。
2.4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以及进步,高校教育事业的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更新,高等学校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的引进和培养,大多数高校越来越看重人才资源,但是对于引进之后的服务保障,没有建立起明确而合理机制。
3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对策
3.1更新人力资源的管理理念
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人力资源管理要强调以人为本、人本管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求发展,这就是是现代人力资源的重要理念。那么,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引入柔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体现和弘扬“以人为本”的理念。
3.2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一是量才而用,人尽其用。为不同的岗位配备人员时,对应的选择不同德才水平。二是扬长避短,各取所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规律。在高校中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俗话说的好,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才能发挥其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3.3有效解决教师流失问题
要有合理的薪酬设计。设计出符合高校教师工作性质的薪酬制度和福利制度,保障教师经济地位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提高。
3.4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体系
人才是学校最大的资本和财富,是否拥有具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实现创新效果的人才将成为学校发展的关键。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应由行政领导部门转变为对人力资源进行规划、组织、管理、开发和激励的管理服务部门,全面进行素质管理、岗位管理、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不断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方面寻求创新以促进学校全面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俞明祥.略论新时期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法制与社会,2009
[2] 陈守银、张文超,以制度创新为抓手着力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9
[3] 郑成林: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3)
[4] 万秋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