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民和县现状水平年(2007年)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为基础,对该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青海民和
中图分类号 S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4-0201-01
以民和县现状水平年(2007年)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为基础,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1 现状水平年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1.1 现状水平年用水水平
以2007年作为现状水平年,当年民和县生产、生活、生态的用水比例为93.6∶6.2∶0.2,生产用水在总用水中占的比例最大。生产用水中第一、二、三产业间的用水比例为94.4∶5.3∶0.3,农林牧灌溉用水是最大的用水户。
2007年民和县总人口39.11万人,GDP 17.62亿元,总用水量12 420.17万m3,人均GDP 0.45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93万元)76.2%,低于青海省平均水平(1.426万元)68.4%;人均用水量362 m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42 m3)18.1%,低于青海省平均水平(564 m3)35.8%;万元GDP用水量为805 m3,较全国平均水平(229 m3)高2.5倍,较青海省平均水平(409 m3)高0.97倍。
将民和县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指标和全省、湟水进行对比,具体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民和县的万元GDP用水指标高于全省、湟水,其中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低于全省、湟水,城镇生活用水定额低于全省、湟水,农村生活用水定额高于全省,与湟水持平。说明民和县生产用水水平相对低下,用水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从人均用水量的角度看,与全省、湟水对比,进一步分析民和县的用水水平,具体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民和县人均生活用水量、人均工业用水量、人均总用水量低于全省、湟水,人均农业用水量低于全省、高于湟水。
1.2 现状水资源供需
民和县现状年供水量为14 173.31万m3,现状年农田灌溉中有效灌溉面积的需水量为18 194.28万m3,缺水量为4 020.97万m3,其中湟水缺水量为1 726.89万m3,黄河流域缺水量为2 338.45万m3,大通河流域缺水量为44.38万m3,由此可以看出供矛盾是农业灌溉缺水,主要在湟水和黄河流域的浅山地区。
现状年农田灌溉包括实际灌溉面积和未灌溉浅山耕地的需水量为30 574.44万m3,缺水量为16 401.13万m3,其中湟水缺水量为8 981.44万m3,黄河流域缺水量为7 312.82万m3,大通河流域缺水量为106.86万m3,由此看出是农业灌溉缺水,主要在湟水和黄河流域的浅山地区[1-2]。
2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民和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以过境水资源为主,其自产水资源量仅占过境水资源量的1.13%,民和县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量14 173.31万m3,水资源总量为22 771万m3。供水以地表水为主,约占总供水量的93.4%,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62.2%,超过了世界公认的合理开发利用警戒线(40%)。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与其他流域相比,也属较高水平。
2.1 地表水资源开发率
地表水资源开发率是指地表水源供水量占地表水资源量的百分比。2007年民和县地表水源供水量为13 239.12万m3,地表水资源量为22 771万m3,地表水资源开发率为58.1%。
2.2 浅层地下水开采率
浅层地下水开采率是指浅层地下水开采量占地下水补给量的百分比。民和县是山丘区,浅层地下水开采量很小,不考虑[3-5]。
2.3 水资源利用消耗率
水资源利用消耗率是指用水消耗量占水资源总量的百分比。2007年民和县用水消耗量为9 513.11万m3,水资源总量为22 771万m3,水资源利用消耗率为41.8%。
3 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水资源贫乏,为资源性缺水县
民和县水资源总量为22 771万m3,即地表水资源量为22 771万m3。全县人口为39.11万人,耕地为3.09万hm2,人均、平均河川径流占有量分别为582 m3/人、7 365 m3/hm2,人均河川径流占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 509 m3/人),约为全国的23.2%,平均河川径流占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6 115 m3/hm2),约为全国的28.2%,故民和县水资源相对是比较贫乏的,属贫水县。
3.2 水资源分配不均,蓄水工程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民和县境内的河流,受降雨径流形成的地表水资源,流程短,水量小,河道坡降大,故地表水资源的年内、年际分配主要受降水的影响,大约有1/3的降水量可形成地表径流。降水年内分配很不均匀,6—9月占全年的68%以上,灌溉季节4—5月仅占全年的18%左右,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民和县的大部分水库都是在1990年以前修建的,受当时条件限制,标准低,隐患多,又严重失修,现在工程老化现象严重,大部分水库都是带病运行,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造成了年内旱季和枯水年缺水,供需矛盾突出[6]。
3.3 水利工程基础设施薄弱,供水效率低,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近年来,通过工程建设如灌区改造、水土流失治理、河道整治及集雨节水等使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因水利工程建设过去欠帐过多,致使水利工程基础设施薄弱和配套率不高,水利设施大多存在年久失修问题,各级渠系建筑物老化破损严重,渠道衬砌率和供水效率低,灌溉技术落后,多为大水漫灌,灌溉水利用系数低,现状为0.4左右,造成水资源浪费;城镇供水管网不配套,管理水平低,跑、冒、滴、漏现象普遍存在。 3.4 湟水干流水污染严重,水资源安全有隐患
通过湟水干流监测,民和县境内湟水干流水质属于劣Ⅴ类水质,污染严重。民和县城在湟水干流区,县城的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道和地下,还有农田用的化肥和农药带来的残留污染,致使湟水干流水体污染加剧,不仅影响地表取水,而且还污染地下水,水资源安全存在隐患。
3.5 缺乏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水资源没有实现统一调度,各种水源、各类用户以及不同时期的水价体系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性,不能较好地起到鼓励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的经济杠杆作用。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发利用民和县水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为了充分发挥民和县水资源的社会经济效益,达到为人们服务的目的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机制,进行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是迫在眉睫的问题[7]。
4 结语
通过对民和县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民和县水资源相对是比较贫乏的,属贫水县。该县生产用水水平相对低下,用水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与其他流域相比,属较高水平。
民和县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解决: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机制,进行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依据水法、水行政许可法、湟水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各部门用水实行指导监督,促使其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规范使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大投入,拓宽融资渠道;科学管水,加强能力建设;解决湟水和黄河流域缺水问题,需要在节水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利用当地水资源的前提下,另外从附近的大通河调水加以解决。
5 参考文献
[1] 周林康,刘虎.长治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山西科技,2014(2):14-15.
[2] 张保祥,黄继文,杨名会.济阳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保护措施[J].水资源保护,2005(5):58-61.
[3] 巨克军.互助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5):246-247,249.
[4] 尚小刚,王存,黄勇,等.大通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初探[J].青海科技,2011(3):42-46.
[5] 马兴武.青海省海东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2(1):81-84.
[6] 刘德力,孔凡谦,林晓,等.平邑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地下水,2006(3):11-12.
[7] 沈存海,高云轩,王发林,等.东明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水利,2004(6):17.
关键词 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青海民和
中图分类号 S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4-0201-01
以民和县现状水平年(2007年)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为基础,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1 现状水平年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1.1 现状水平年用水水平
以2007年作为现状水平年,当年民和县生产、生活、生态的用水比例为93.6∶6.2∶0.2,生产用水在总用水中占的比例最大。生产用水中第一、二、三产业间的用水比例为94.4∶5.3∶0.3,农林牧灌溉用水是最大的用水户。
2007年民和县总人口39.11万人,GDP 17.62亿元,总用水量12 420.17万m3,人均GDP 0.45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93万元)76.2%,低于青海省平均水平(1.426万元)68.4%;人均用水量362 m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42 m3)18.1%,低于青海省平均水平(564 m3)35.8%;万元GDP用水量为805 m3,较全国平均水平(229 m3)高2.5倍,较青海省平均水平(409 m3)高0.97倍。
将民和县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指标和全省、湟水进行对比,具体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民和县的万元GDP用水指标高于全省、湟水,其中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低于全省、湟水,城镇生活用水定额低于全省、湟水,农村生活用水定额高于全省,与湟水持平。说明民和县生产用水水平相对低下,用水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从人均用水量的角度看,与全省、湟水对比,进一步分析民和县的用水水平,具体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民和县人均生活用水量、人均工业用水量、人均总用水量低于全省、湟水,人均农业用水量低于全省、高于湟水。
1.2 现状水资源供需
民和县现状年供水量为14 173.31万m3,现状年农田灌溉中有效灌溉面积的需水量为18 194.28万m3,缺水量为4 020.97万m3,其中湟水缺水量为1 726.89万m3,黄河流域缺水量为2 338.45万m3,大通河流域缺水量为44.38万m3,由此可以看出供矛盾是农业灌溉缺水,主要在湟水和黄河流域的浅山地区。
现状年农田灌溉包括实际灌溉面积和未灌溉浅山耕地的需水量为30 574.44万m3,缺水量为16 401.13万m3,其中湟水缺水量为8 981.44万m3,黄河流域缺水量为7 312.82万m3,大通河流域缺水量为106.86万m3,由此看出是农业灌溉缺水,主要在湟水和黄河流域的浅山地区[1-2]。
2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民和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以过境水资源为主,其自产水资源量仅占过境水资源量的1.13%,民和县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量14 173.31万m3,水资源总量为22 771万m3。供水以地表水为主,约占总供水量的93.4%,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62.2%,超过了世界公认的合理开发利用警戒线(40%)。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与其他流域相比,也属较高水平。
2.1 地表水资源开发率
地表水资源开发率是指地表水源供水量占地表水资源量的百分比。2007年民和县地表水源供水量为13 239.12万m3,地表水资源量为22 771万m3,地表水资源开发率为58.1%。
2.2 浅层地下水开采率
浅层地下水开采率是指浅层地下水开采量占地下水补给量的百分比。民和县是山丘区,浅层地下水开采量很小,不考虑[3-5]。
2.3 水资源利用消耗率
水资源利用消耗率是指用水消耗量占水资源总量的百分比。2007年民和县用水消耗量为9 513.11万m3,水资源总量为22 771万m3,水资源利用消耗率为41.8%。
3 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水资源贫乏,为资源性缺水县
民和县水资源总量为22 771万m3,即地表水资源量为22 771万m3。全县人口为39.11万人,耕地为3.09万hm2,人均、平均河川径流占有量分别为582 m3/人、7 365 m3/hm2,人均河川径流占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 509 m3/人),约为全国的23.2%,平均河川径流占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6 115 m3/hm2),约为全国的28.2%,故民和县水资源相对是比较贫乏的,属贫水县。
3.2 水资源分配不均,蓄水工程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民和县境内的河流,受降雨径流形成的地表水资源,流程短,水量小,河道坡降大,故地表水资源的年内、年际分配主要受降水的影响,大约有1/3的降水量可形成地表径流。降水年内分配很不均匀,6—9月占全年的68%以上,灌溉季节4—5月仅占全年的18%左右,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民和县的大部分水库都是在1990年以前修建的,受当时条件限制,标准低,隐患多,又严重失修,现在工程老化现象严重,大部分水库都是带病运行,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造成了年内旱季和枯水年缺水,供需矛盾突出[6]。
3.3 水利工程基础设施薄弱,供水效率低,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近年来,通过工程建设如灌区改造、水土流失治理、河道整治及集雨节水等使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因水利工程建设过去欠帐过多,致使水利工程基础设施薄弱和配套率不高,水利设施大多存在年久失修问题,各级渠系建筑物老化破损严重,渠道衬砌率和供水效率低,灌溉技术落后,多为大水漫灌,灌溉水利用系数低,现状为0.4左右,造成水资源浪费;城镇供水管网不配套,管理水平低,跑、冒、滴、漏现象普遍存在。 3.4 湟水干流水污染严重,水资源安全有隐患
通过湟水干流监测,民和县境内湟水干流水质属于劣Ⅴ类水质,污染严重。民和县城在湟水干流区,县城的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道和地下,还有农田用的化肥和农药带来的残留污染,致使湟水干流水体污染加剧,不仅影响地表取水,而且还污染地下水,水资源安全存在隐患。
3.5 缺乏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水资源没有实现统一调度,各种水源、各类用户以及不同时期的水价体系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性,不能较好地起到鼓励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的经济杠杆作用。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发利用民和县水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为了充分发挥民和县水资源的社会经济效益,达到为人们服务的目的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机制,进行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是迫在眉睫的问题[7]。
4 结语
通过对民和县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民和县水资源相对是比较贫乏的,属贫水县。该县生产用水水平相对低下,用水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与其他流域相比,属较高水平。
民和县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解决: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机制,进行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依据水法、水行政许可法、湟水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各部门用水实行指导监督,促使其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规范使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大投入,拓宽融资渠道;科学管水,加强能力建设;解决湟水和黄河流域缺水问题,需要在节水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利用当地水资源的前提下,另外从附近的大通河调水加以解决。
5 参考文献
[1] 周林康,刘虎.长治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山西科技,2014(2):14-15.
[2] 张保祥,黄继文,杨名会.济阳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保护措施[J].水资源保护,2005(5):58-61.
[3] 巨克军.互助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5):246-247,249.
[4] 尚小刚,王存,黄勇,等.大通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初探[J].青海科技,2011(3):42-46.
[5] 马兴武.青海省海东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2(1):81-84.
[6] 刘德力,孔凡谦,林晓,等.平邑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地下水,2006(3):11-12.
[7] 沈存海,高云轩,王发林,等.东明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水利,20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