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力,以“就业力”促进“就业率”是缓解当前高校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应通过强化教学基础性地位,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将高校学生的就业力纳入培养目标,发掘学生特殊潜质和能力,拓展实践、应用性教学,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等措施,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就业力。
关键词: 高校学生 就业力 社会实践 高等教育
目前,社会人才就业市场越来越倾向于“能力择业”,同时我国高等教育正由精英化向大众化不断迈进,就业市场上的“能力择业”及毕业生数量的激增随之带来的即是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凸显。如何推出颇有特色的改革措施,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从而带动就业率,是高校、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就业力
(一)就业力的概念
就业力又称就业能力,英国原教育与就业部把就业力解释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讲,指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英国提高学生就业力合作组将就业力定义为:“一组使个人能更好地就业并能使他们成功地胜任所选择的职业的能力,包括成就、理解力和个人特质。”[1]
我认为,就业力就是个人基本的知识、能力、职业素养综合体现,是就业综合竞争力,也即是工作胜任能力和潜力。
(二)就业力产生的原由
在大学生的就业逐渐推向市场的过程中,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之间差距日益显现。我国高校市场化的育人理念欠缺,培养出的人才,实践应用能力缺乏,就业力明显不足,很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因此催生了社会和企业对学生就业力的要求。
二、提升高校学生就业力的措施
(一)强化教学基础性地位
在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旗号下,许多高校重科研而轻教学,教师业绩与发表论文直接挂钩的学术评价系统,促使高校教师在科研论文上投入大量精力,这样不但造成高校教学质量直线下降,进而导致学生就业力的下降,而且教师在学术上的急功近利,也造成了学术造假现象的严重。教学和科研是高校肩负的两大职责,科研对于高校固然重要,高校缺少科研,就很难触及教学的前沿;缺少科研,教师授课内容亦很难更新,然而不能因科研的重要而忽视教学,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大学阶段是人才成长过程的特殊阶段,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键。
近日,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为提高大学教学质量,韩国政府决定对“高教学质量大学”的经济支援由原来的300亿韩元扩大到1200亿韩元,增加到原来的4倍。韩国教科部表示,希望通过经济支援全面提高大学教学质量。与此相对,我国高校应努力推进教学质量再提高工程建设,建立教学与科研两者并重的考核评价体系,及时扭转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教学质量评价应依据公开授课、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统考成绩综合评分并及时公布以激励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此外,教师在组织教学方面要变传统的说教式为问题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另外注重应用性知识的讲学与交流,传授给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计划地邀请企业家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与雇主零距离接触,通过就业能力型教学,让学生尽早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力。
(二)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综合化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职业化教育缺失,高校的课程设置注重基础理论教学,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相对薄弱,培养出的大学生很难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如何进一步优化高校课程结构,设置适应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培育出有特色的高素质的人才,这是长期以来困扰高校的难题。
高校应主动跟进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建立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聘请企业家走进校园参与学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及时调整专业,优化课程结构,将学生就业力教育融入课程,从而拓宽专业的适应性,加强课程的实用性,以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公共基础课程在坚持“必需、够用、管用”的原则下,要适当地减少课程门数和学时数,加大应用性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投入,如外语、法律、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管理技能、职业道德修养等课程。对于专业课程的设置,要体现专业应用能力及迁移、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在坚持“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宽厚”的原则下,加强专业知识、行业知识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的结合,依据市场对人才变化的需求,及时淘汰已滞后于社会发展的专业课程,增加面向社会需求的新课程。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开设多学科渗透交叉的选修课超市,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此外,加大实践、应用性教学的比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三)注重学生特殊潜质和能力的培养与开发
特殊潜质和能力是指人特有的体质、品质、素质和能力。据调查,在体现大学生就业力的因素中,品德素养是用人单位招聘时最为看重的,比例高达70%,而品德素养中,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是大学生的诚信品质,比例达到了50%,对于吃苦耐劳品质的要求同样比较高,比重占到了45%。此外,用人单位对复合型人才的青睐程度要高于专业型人才,许多情况下用人单位所录用的甚至是专业不对口的人才。调查还发现,用人单位越来越关注善于写作、演讲、辩论、交际等特殊素质和能力的毕业生。
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强化品德素养教育,将优秀的品德植入学生的心中;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注重文理渗透,理工结合,横向拓宽,纵向提升,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建立学生特殊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计划,发掘学生的特殊能力,注重特长生的培养,因材施教,以点带面,从整体上激发学生的特殊潜质和能力。
(四)拓宽大学生实践经验获得的路径
当前大学毕业生普通动手能力较弱,难以解决实际问题,不能满足企业用人的需要。麦可思《浙江省2008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招聘大学生时,最看重社会经验的企业占到50%,而认为专业实践是最需要的社会经验的企来的比例则高达71.74%,另有45.13%的企业认为人际交往能力是社会经验最重要的体现。
高校在面对当今人才市场不唯文凭,不唯学历,只唯能力的发展趋势,应着力强化实践育人意识,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实践教学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2]。高校应坚持“学校的大门就是企业的大门,企业的车间就是学校的教室;请进来,走出去”的办学理念,聘请企业家或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实践教学,指导毕业设计。同时,积极与单位联系,加强与行业、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建立稳定的教学实训基地。此外,加强人才培养的产学研结合,推进高校毕业生进企业工作锻炼计划,大四下学期鼓励毕业生进入企业完成带有职业培训性质的毕业实习,并成立由雇主参与的高校答辩小组,对毕业生在企业实习情况进行全面综合地考核。通过在企业实习,大学生可以更透彻地认识自身的能力、特性、就业潜能等,有助于毕业后很快地胜任本职工作。
(五)提升就业指导质量
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塑造大学生的就业综合竞争力。学生的就业综合竞争力并非通过毕业前几节就业指导课的“速成教育”所能形成,它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将就业指导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组建一支由学校老师和雇主参加并能及时跟进市场需求、紧扣时代发展的专业化就业指导队伍,同时坚持就业指导全程性原则,将就业教育贯穿于大学学习生活的始终。
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就把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内容渗透到“两课”的教学中去,通过课堂辅导结合职业咨询等方式,帮助学生制定出符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职业目标。此外,积极引导学生尽早接触社会,让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及现场招聘会中明白,具有良好的品德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及创新能力,身体健康的毕业生最受用人单位的青睐,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的职业发展能力和素质,提高核心就业能力。最后,对毕业生重点开展就业政策、如何制作求职简历、应聘技巧、如何签订劳动合同等方面的指导。
培养出适应市场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也是高校承担的社会责任。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由精英化向大众化不断推进,高校应及时跟进市场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尽早制定出学生就业力开发和提升的战略计划,将就业力植入具体的学科建设、培养方案中,强化实践性、应用性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综合竞争力,从而实现毕业生“好就业”、“就业好”。
参考文献:
[1]邹治,陈万明.英国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的经验与借鉴[J].煤炭高等教育,2008,26,(5):44-46.
[2]胡爱民.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8,(3):8-11.
关键词: 高校学生 就业力 社会实践 高等教育
目前,社会人才就业市场越来越倾向于“能力择业”,同时我国高等教育正由精英化向大众化不断迈进,就业市场上的“能力择业”及毕业生数量的激增随之带来的即是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凸显。如何推出颇有特色的改革措施,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从而带动就业率,是高校、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就业力
(一)就业力的概念
就业力又称就业能力,英国原教育与就业部把就业力解释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讲,指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英国提高学生就业力合作组将就业力定义为:“一组使个人能更好地就业并能使他们成功地胜任所选择的职业的能力,包括成就、理解力和个人特质。”[1]
我认为,就业力就是个人基本的知识、能力、职业素养综合体现,是就业综合竞争力,也即是工作胜任能力和潜力。
(二)就业力产生的原由
在大学生的就业逐渐推向市场的过程中,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之间差距日益显现。我国高校市场化的育人理念欠缺,培养出的人才,实践应用能力缺乏,就业力明显不足,很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因此催生了社会和企业对学生就业力的要求。
二、提升高校学生就业力的措施
(一)强化教学基础性地位
在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旗号下,许多高校重科研而轻教学,教师业绩与发表论文直接挂钩的学术评价系统,促使高校教师在科研论文上投入大量精力,这样不但造成高校教学质量直线下降,进而导致学生就业力的下降,而且教师在学术上的急功近利,也造成了学术造假现象的严重。教学和科研是高校肩负的两大职责,科研对于高校固然重要,高校缺少科研,就很难触及教学的前沿;缺少科研,教师授课内容亦很难更新,然而不能因科研的重要而忽视教学,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大学阶段是人才成长过程的特殊阶段,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键。
近日,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为提高大学教学质量,韩国政府决定对“高教学质量大学”的经济支援由原来的300亿韩元扩大到1200亿韩元,增加到原来的4倍。韩国教科部表示,希望通过经济支援全面提高大学教学质量。与此相对,我国高校应努力推进教学质量再提高工程建设,建立教学与科研两者并重的考核评价体系,及时扭转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教学质量评价应依据公开授课、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统考成绩综合评分并及时公布以激励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此外,教师在组织教学方面要变传统的说教式为问题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另外注重应用性知识的讲学与交流,传授给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计划地邀请企业家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与雇主零距离接触,通过就业能力型教学,让学生尽早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力。
(二)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综合化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职业化教育缺失,高校的课程设置注重基础理论教学,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相对薄弱,培养出的大学生很难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如何进一步优化高校课程结构,设置适应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培育出有特色的高素质的人才,这是长期以来困扰高校的难题。
高校应主动跟进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建立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聘请企业家走进校园参与学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及时调整专业,优化课程结构,将学生就业力教育融入课程,从而拓宽专业的适应性,加强课程的实用性,以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公共基础课程在坚持“必需、够用、管用”的原则下,要适当地减少课程门数和学时数,加大应用性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投入,如外语、法律、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管理技能、职业道德修养等课程。对于专业课程的设置,要体现专业应用能力及迁移、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在坚持“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宽厚”的原则下,加强专业知识、行业知识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的结合,依据市场对人才变化的需求,及时淘汰已滞后于社会发展的专业课程,增加面向社会需求的新课程。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开设多学科渗透交叉的选修课超市,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此外,加大实践、应用性教学的比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三)注重学生特殊潜质和能力的培养与开发
特殊潜质和能力是指人特有的体质、品质、素质和能力。据调查,在体现大学生就业力的因素中,品德素养是用人单位招聘时最为看重的,比例高达70%,而品德素养中,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是大学生的诚信品质,比例达到了50%,对于吃苦耐劳品质的要求同样比较高,比重占到了45%。此外,用人单位对复合型人才的青睐程度要高于专业型人才,许多情况下用人单位所录用的甚至是专业不对口的人才。调查还发现,用人单位越来越关注善于写作、演讲、辩论、交际等特殊素质和能力的毕业生。
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强化品德素养教育,将优秀的品德植入学生的心中;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注重文理渗透,理工结合,横向拓宽,纵向提升,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建立学生特殊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计划,发掘学生的特殊能力,注重特长生的培养,因材施教,以点带面,从整体上激发学生的特殊潜质和能力。
(四)拓宽大学生实践经验获得的路径
当前大学毕业生普通动手能力较弱,难以解决实际问题,不能满足企业用人的需要。麦可思《浙江省2008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招聘大学生时,最看重社会经验的企业占到50%,而认为专业实践是最需要的社会经验的企来的比例则高达71.74%,另有45.13%的企业认为人际交往能力是社会经验最重要的体现。
高校在面对当今人才市场不唯文凭,不唯学历,只唯能力的发展趋势,应着力强化实践育人意识,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实践教学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2]。高校应坚持“学校的大门就是企业的大门,企业的车间就是学校的教室;请进来,走出去”的办学理念,聘请企业家或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实践教学,指导毕业设计。同时,积极与单位联系,加强与行业、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建立稳定的教学实训基地。此外,加强人才培养的产学研结合,推进高校毕业生进企业工作锻炼计划,大四下学期鼓励毕业生进入企业完成带有职业培训性质的毕业实习,并成立由雇主参与的高校答辩小组,对毕业生在企业实习情况进行全面综合地考核。通过在企业实习,大学生可以更透彻地认识自身的能力、特性、就业潜能等,有助于毕业后很快地胜任本职工作。
(五)提升就业指导质量
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塑造大学生的就业综合竞争力。学生的就业综合竞争力并非通过毕业前几节就业指导课的“速成教育”所能形成,它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将就业指导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组建一支由学校老师和雇主参加并能及时跟进市场需求、紧扣时代发展的专业化就业指导队伍,同时坚持就业指导全程性原则,将就业教育贯穿于大学学习生活的始终。
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就把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内容渗透到“两课”的教学中去,通过课堂辅导结合职业咨询等方式,帮助学生制定出符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职业目标。此外,积极引导学生尽早接触社会,让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及现场招聘会中明白,具有良好的品德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及创新能力,身体健康的毕业生最受用人单位的青睐,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的职业发展能力和素质,提高核心就业能力。最后,对毕业生重点开展就业政策、如何制作求职简历、应聘技巧、如何签订劳动合同等方面的指导。
培养出适应市场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也是高校承担的社会责任。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由精英化向大众化不断推进,高校应及时跟进市场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尽早制定出学生就业力开发和提升的战略计划,将就业力植入具体的学科建设、培养方案中,强化实践性、应用性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综合竞争力,从而实现毕业生“好就业”、“就业好”。
参考文献:
[1]邹治,陈万明.英国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的经验与借鉴[J].煤炭高等教育,2008,26,(5):44-46.
[2]胡爱民.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8,(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