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肥料的合理运用,对于粮食的增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水稻作为重要的农作物,对水稻管理施肥技术的探讨,有利于提升水稻产量,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农民收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利支持。本文就水稻管理施肥技术展开分析,总结水稻管理施肥的基本原则,并就水稻管理施肥技术要点进行探究,希望对于水稻管理施肥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水稻;施肥技术;作物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131034
水稻作为重要的农作物,水稻产量与施肥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施肥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施肥效果,提升水稻整体产量。然而,目前国内水稻管理施肥技术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施肥不合理,不但无法发挥肥料功效,甚至对水稻的正常生产构成较大影响。加强对水稻管理施肥的研究至关重要。
1 水稻管理施肥的基本原则
1.1 适量施肥
水稻施肥,需要强调适量施肥原则。因为少量施肥则会造成肥料不足,难以满足水稻的生长需求,而过量施肥则会造成肥料浪费,甚至会造成烧苗问题。水稻施肥之前,需要对水稻肥料用量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针对土壤情况选择适合的肥料,增强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保证水稻茁壮生长。部分水稻种植户认为肥料越多越好,加上对施肥时机的把握存在一定问题,导致水稻施肥效果不尽理想,水稻产量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在实际施肥过程中,必须要做到适量施肥,以真正保证水稻产量。
1.2 均衡施肥
均衡施肥,是指水稻施肥时要注意对氮磷钾肥等肥料的合理配比,不要盲目施肥,合理的配合施肥才能真正做到高产增收,避免水稻植株的倒伏和病虫害问题。水稻施肥需要对配比进行合理计算,兼顾土地的特点以及肥力,按照科学的配方进行施肥,这样才能够避免肥料的浪费,保持肥料功效,还能够提升水稻的整体产量。
2 水稻管理施肥技术分析
2.1 确定整地产量
在水稻施肥之前,要对目标整地产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产区进行布点实验以及检测,从而明确产量值,并做好增产预期。不同产区水稻产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土地肥力较强的产区,水稻对于肥料的需求也相对较低。而对于肥力较低的产区,水稻对于肥料的需求也相对较高。在施肥作业之前,要做好整地产量的试验和检测作业,真正把握产区产量,使施肥管理工作能够在合理的范围内展开。
2.2 确定施肥总量
水稻施肥总量的确定,需要从水稻品种、水稻长势以及土质情况等方面来综合评定。最佳的施肥总量,将保持水稻的增产效果,满足水稻生产需求,也是控制肥料用量的有效手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先确定整地的氮肥用量,之后通过比例计算来确定磷肥和钾肥等肥料的用量。当然,随着水稻的生长以及气候的变化,肥料的用量需要适时调整,特别是水田中氮素化肥的吸收利用率较低,在降雨量较大得情况下应调整氮肥的使用量,以保持水稻增产效果。
2.3 深层施肥
对于氮素化肥等肥料吸收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可以采取深层施肥作业,以增强固氮效果。水田中氮素化肥施用之后,容易发生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从而造成氮素的大量流失。深层施肥,就是以固氮为主,最大程度地减少硝化反应对氮素的影响,一般是以铵离子增强突然胶粒对氮素的吸附,降低渗漏等现象的发生。深层施肥还可以有效防止反硝化反应,减少脱氮而造成的氮素损失。目前,深层施肥在水稻施肥管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能够有效提升氮肥的利用率,减少肥料投入,保证水稻长势。
2.4 缓减施肥
稻田追肥是水稻施肥的重要环节,稻田追肥要讲求全程施肥、稳定缓减,在保证肥料充足的基础上,降低肥料用量。氮肥作为最基础的肥料,蘖肥第1次追肥可以在水稻返青之后追施,第2次追肥可以根据水稻的长势情况,在6叶期追施。至于穗肥可以在倒2叶生长1半时追施氮肥总量的20%,钾肥总量的30%,粒肥可以在齐穗期追施氮肥总量的10%。这种递减的追施方式,规避了以往集中施肥所造成的肥料流失,还能够在水稻不同的生长期给予足量的养料支持,防止水稻早衰等病症的发生,充分保证水稻籽粒的充实。在追肥过程中,还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肥料都适用于根外施肥,如含钙镁肥料等都溶于水,而挥发性的肥料,如碳酸氢铵、氨水等有毒挥发性肥料,都不适合根外施肥。
3 总 结
水稻作为重要的农作物,水稻施肥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合理的施肥技术,不但能够节约肥料用量,还能够有效提升水稻产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在传统施肥基础上,水稻施肥要根据合理配比、适当追肥和缓减施肥的施肥原则,尽可能地保证肥力,同时也确保稻田的科学生长。
参考文献
[1] 连传义.施肥管理对害虫密度及水稻產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1(01).
[2] 拱国庆,赵文友,费淑莲.水稻施肥量化管理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2011(10).
关键词:水稻;施肥技术;作物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131034
水稻作为重要的农作物,水稻产量与施肥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施肥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施肥效果,提升水稻整体产量。然而,目前国内水稻管理施肥技术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施肥不合理,不但无法发挥肥料功效,甚至对水稻的正常生产构成较大影响。加强对水稻管理施肥的研究至关重要。
1 水稻管理施肥的基本原则
1.1 适量施肥
水稻施肥,需要强调适量施肥原则。因为少量施肥则会造成肥料不足,难以满足水稻的生长需求,而过量施肥则会造成肥料浪费,甚至会造成烧苗问题。水稻施肥之前,需要对水稻肥料用量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针对土壤情况选择适合的肥料,增强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保证水稻茁壮生长。部分水稻种植户认为肥料越多越好,加上对施肥时机的把握存在一定问题,导致水稻施肥效果不尽理想,水稻产量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在实际施肥过程中,必须要做到适量施肥,以真正保证水稻产量。
1.2 均衡施肥
均衡施肥,是指水稻施肥时要注意对氮磷钾肥等肥料的合理配比,不要盲目施肥,合理的配合施肥才能真正做到高产增收,避免水稻植株的倒伏和病虫害问题。水稻施肥需要对配比进行合理计算,兼顾土地的特点以及肥力,按照科学的配方进行施肥,这样才能够避免肥料的浪费,保持肥料功效,还能够提升水稻的整体产量。
2 水稻管理施肥技术分析
2.1 确定整地产量
在水稻施肥之前,要对目标整地产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产区进行布点实验以及检测,从而明确产量值,并做好增产预期。不同产区水稻产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土地肥力较强的产区,水稻对于肥料的需求也相对较低。而对于肥力较低的产区,水稻对于肥料的需求也相对较高。在施肥作业之前,要做好整地产量的试验和检测作业,真正把握产区产量,使施肥管理工作能够在合理的范围内展开。
2.2 确定施肥总量
水稻施肥总量的确定,需要从水稻品种、水稻长势以及土质情况等方面来综合评定。最佳的施肥总量,将保持水稻的增产效果,满足水稻生产需求,也是控制肥料用量的有效手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先确定整地的氮肥用量,之后通过比例计算来确定磷肥和钾肥等肥料的用量。当然,随着水稻的生长以及气候的变化,肥料的用量需要适时调整,特别是水田中氮素化肥的吸收利用率较低,在降雨量较大得情况下应调整氮肥的使用量,以保持水稻增产效果。
2.3 深层施肥
对于氮素化肥等肥料吸收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可以采取深层施肥作业,以增强固氮效果。水田中氮素化肥施用之后,容易发生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从而造成氮素的大量流失。深层施肥,就是以固氮为主,最大程度地减少硝化反应对氮素的影响,一般是以铵离子增强突然胶粒对氮素的吸附,降低渗漏等现象的发生。深层施肥还可以有效防止反硝化反应,减少脱氮而造成的氮素损失。目前,深层施肥在水稻施肥管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能够有效提升氮肥的利用率,减少肥料投入,保证水稻长势。
2.4 缓减施肥
稻田追肥是水稻施肥的重要环节,稻田追肥要讲求全程施肥、稳定缓减,在保证肥料充足的基础上,降低肥料用量。氮肥作为最基础的肥料,蘖肥第1次追肥可以在水稻返青之后追施,第2次追肥可以根据水稻的长势情况,在6叶期追施。至于穗肥可以在倒2叶生长1半时追施氮肥总量的20%,钾肥总量的30%,粒肥可以在齐穗期追施氮肥总量的10%。这种递减的追施方式,规避了以往集中施肥所造成的肥料流失,还能够在水稻不同的生长期给予足量的养料支持,防止水稻早衰等病症的发生,充分保证水稻籽粒的充实。在追肥过程中,还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肥料都适用于根外施肥,如含钙镁肥料等都溶于水,而挥发性的肥料,如碳酸氢铵、氨水等有毒挥发性肥料,都不适合根外施肥。
3 总 结
水稻作为重要的农作物,水稻施肥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合理的施肥技术,不但能够节约肥料用量,还能够有效提升水稻产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在传统施肥基础上,水稻施肥要根据合理配比、适当追肥和缓减施肥的施肥原则,尽可能地保证肥力,同时也确保稻田的科学生长。
参考文献
[1] 连传义.施肥管理对害虫密度及水稻產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1(01).
[2] 拱国庆,赵文友,费淑莲.水稻施肥量化管理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