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知止”紧接上句“止于至善”,意为知道什么是“至善”。亦即知道什么是最完美的思想境界,什么是最高尚的奋斗目标。老子有“知止不殆”之语,意为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两个知止,意思不同。
知止而后有定,指有坚定的心志和心态,一心一意,矢志不渝。定,就是心志或意志坚定。这关乎今之所谓信仰,信仰扎根心中,终生不再改变,力量无比强大。
人心是世间最活跃的东西。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无时不将外界信息传达于心,而心无时不在做出反应。心的奇异还在于能自发产生种种念想,甚至莫名其妙,甚至匪夷所思。而研究学问,修炼自己,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这就是所谓的静。静,不是死寂,而是只专注于一个方面的相对沉静、平静。静,一是排除外界干扰,二是扼止内心杂念。在较长时间里和较大空间内,极难做到心静。而孔子告诉人们,知止之后,心定之后,就能够静下来了。
心定、心静之后,没有迷茫,没有犹豫,没有畏惧,没有焦躁,就能做到心安了。心安,心彻底稳住了。为何静而后能安?古今学者大多一带而过,本文亦不详解。据说,有上乘佛学造诣者自有体会。
虑,就是思考。孟子说“心之官则思”,道出了心的基本功能。这一功能是人区别于禽兽的突出标志,是人为万物之灵的突出标志。不过,这里所说的虑,不是一般的思考,而是有目的的深入思考、独到思考。这种思考只有在心安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和展开。心不安而思考,都是肤浅的胡思乱想。
虑而后能得,思考之后才能有心得。心得,是内心对复杂世界、对高深的“道”的认识、领会、觉悟,是对心之困惑的破解。心得带来精神飞升、自由、喜悦,无以言表。因为,心得有切身性、独特性,只属于思考者个人。
“止于至善”之后的这五句话十分重要。具体说,就是大学士子的目标确定之后,该有什么样的人生状态,特别是心态。没有明确的目标,就不会有良好的心态;没有良好的心态,再明确的目标也实现不了。大学士子通过知止、定、静、安、虑、得六个层次的心理活动,步步深入,与大学之道(亦即圣人之道)贯通、融合。
几百年后,佛教传入中国,译经者为使教义本土化,便借用《大学》的说法,用定、静、虑等来说明佛教的修养功夫。反过来,有现代学者借鉴佛学语言,说《大学》不仅有三纲、八目,还有“七证”的儒家修养功夫。证,指用心求证、验证。但是,将知止分为知、止,成为两证,可与老子的知止有某些联系,与孔子的知止已无关系。若以佛学语言说《大学》讲了修养功夫,似乎只有六证。
这一段文字最后四句话,是带有哲理意味的小结。所有外物都有根本和末节(主要和次要),所有事情都有開始和结束(理想和目的);大学士子们知道这一切的顺序(自己心态由知止到定、静、安、虑、得,以及由明明德——个人修养,到亲民——齐家治国,到止于至善——平天下)就接近大学的宗旨和目标了。
“知止”紧接上句“止于至善”,意为知道什么是“至善”。亦即知道什么是最完美的思想境界,什么是最高尚的奋斗目标。老子有“知止不殆”之语,意为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两个知止,意思不同。
知止而后有定,指有坚定的心志和心态,一心一意,矢志不渝。定,就是心志或意志坚定。这关乎今之所谓信仰,信仰扎根心中,终生不再改变,力量无比强大。
人心是世间最活跃的东西。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无时不将外界信息传达于心,而心无时不在做出反应。心的奇异还在于能自发产生种种念想,甚至莫名其妙,甚至匪夷所思。而研究学问,修炼自己,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这就是所谓的静。静,不是死寂,而是只专注于一个方面的相对沉静、平静。静,一是排除外界干扰,二是扼止内心杂念。在较长时间里和较大空间内,极难做到心静。而孔子告诉人们,知止之后,心定之后,就能够静下来了。
心定、心静之后,没有迷茫,没有犹豫,没有畏惧,没有焦躁,就能做到心安了。心安,心彻底稳住了。为何静而后能安?古今学者大多一带而过,本文亦不详解。据说,有上乘佛学造诣者自有体会。
虑,就是思考。孟子说“心之官则思”,道出了心的基本功能。这一功能是人区别于禽兽的突出标志,是人为万物之灵的突出标志。不过,这里所说的虑,不是一般的思考,而是有目的的深入思考、独到思考。这种思考只有在心安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和展开。心不安而思考,都是肤浅的胡思乱想。
虑而后能得,思考之后才能有心得。心得,是内心对复杂世界、对高深的“道”的认识、领会、觉悟,是对心之困惑的破解。心得带来精神飞升、自由、喜悦,无以言表。因为,心得有切身性、独特性,只属于思考者个人。
“止于至善”之后的这五句话十分重要。具体说,就是大学士子的目标确定之后,该有什么样的人生状态,特别是心态。没有明确的目标,就不会有良好的心态;没有良好的心态,再明确的目标也实现不了。大学士子通过知止、定、静、安、虑、得六个层次的心理活动,步步深入,与大学之道(亦即圣人之道)贯通、融合。
几百年后,佛教传入中国,译经者为使教义本土化,便借用《大学》的说法,用定、静、虑等来说明佛教的修养功夫。反过来,有现代学者借鉴佛学语言,说《大学》不仅有三纲、八目,还有“七证”的儒家修养功夫。证,指用心求证、验证。但是,将知止分为知、止,成为两证,可与老子的知止有某些联系,与孔子的知止已无关系。若以佛学语言说《大学》讲了修养功夫,似乎只有六证。
这一段文字最后四句话,是带有哲理意味的小结。所有外物都有根本和末节(主要和次要),所有事情都有開始和结束(理想和目的);大学士子们知道这一切的顺序(自己心态由知止到定、静、安、虑、得,以及由明明德——个人修养,到亲民——齐家治国,到止于至善——平天下)就接近大学的宗旨和目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