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化发展,现在城市的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而高层建筑物遭到雷击的几率要比低层建筑物高很多。因为高层建筑物里面的设备还有线路非常的多,刚好雷电对这些设备和线路都会造成一定的破坏。所以,怎样做好高层建筑物的防雷工作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雷电防护工作其中最重要一个步骤就是雷检查电防护装置,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检测工作质量的好坏对建筑物雷电防护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将从采取雷电防护措施的几种方式进行阐述,并分析了新建高层建筑物雷电跟踪检测的要点,以便于为以后的防雷检测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雷;检测要点
0. 引言
目前,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城市高层建筑物在不断地刷新历史高度,而雷电喜欢攻击高层建筑物,雷电多发季节对高层建筑的破坏将给经济造成重大损失。所以,此时高层建筑雷电的防护系统管理就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高层建筑雷电防护系统里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对新建工程中雷电防护工程的跟踪检测。由于我国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制作过高层建筑雷电防护工程跟踪检测的相关检测方法,并且各个地区高层建筑雷电防护工程跟踪检测的实施时间不一样,检测人员的检测能力有区别,还有检测设备落后等的影响,这也就造成了雷电防护装置的检测质量也参差不齐。
1. 高层建筑物的定义与类型
1.1高层建筑的定义
所谓的高层建筑指的是超过了一定的高度和层数的多层建筑,就称之为高层建筑,具体指的是十层以上(包括十层)或者是在高度上超过28米的钢筋混泥土结构的建筑,高度超过了100米时就称为超高层建筑。现如今根据相关规定,6层以及6层以上的房屋就必须要配电梯,10层以上在防火措施上还有特殊的要求。
1.2高层建筑的基本类型
根据建筑物的层数将其进行划分的话,层数在9-16层之间高度达到50米的就属于第一类型范围,层数在17-25层高度达到75米的属于第二类,层数在26-40层高度达到100米的属于第三类,层数在40层以上高度超过100米以上的属于第四类。高层建筑的基本类型有很多种,其中包括有片筏基础、条形及十字交叉基础和独立柱基础等,在实际的雷电检测中遇到最多的是片筏基础类型,再就是装基础与独立柱基础。
2. 高层建筑物防雷系统的构造和防雷分类
2.1防雷系统的构造
如今高层建筑物的防雷系统以及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外部防雷变为今天的综合防雷系统,整个系统的组成部分分别是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系统,传统的外部防雷系统一般是由基础接地体、接闪器等电位连接导体所组成,它的作用原理就是把雷电流通过一个接闪器(相当于雷电的接收器)直接引到地下。而内部防雷系统一般是由基础接地体、屏蔽系统及等电位连接导体等构成,它的作用原理其实和外部雷电系统差不多,一个是将雷电引到建筑的地下,另一个是将雷电挡在建筑的外面,要想确保内部设备和人员能得到安全,两个系统应紧密相连、相互合作。这些装置的性能对建筑物的整个防雷效果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建筑物的防雷工程在建设之初就要考虑周全。
2.2防雷的分类
表一 年预计雷击次数与防雷类别的关系
根据现在国家实行的标准,建筑物的特殊性、使用性质,还有建筑在遭到雷电攻击发生事故后的影响,现把防雷分成三个类别,普通的公共和民用建筑属于第二类,第三类是防雷建筑,它是以建筑物在一个年数范围内可能遭到雷击的次数来决定的。详见表一所示。
经过2001至2008年防雷图纸审核的9到32层高度在100米范围内的新建建筑物。进行了防雷类别的统计工作,其中二类防雷建筑大概占总数的59%,三类防雷建筑大概占总数的39%。
3. 新高层建筑物防雷跟踪检测的要点
明确了防雷的类别,防雷系统的构造,以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新建高层建筑物防雷性能的跟踪检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测其到底有没有真正达到国家规定的范围和设计标准。
3.1对基础接地体进行检测
基础接地一般是用建筑物内正中的一根钢筋作为接地体,它的整体接地散流的效果非常好,因为,建筑物内的主钢筋会影响接地的性能,所以,在焊接上一定要注意,绑扎一定要紧,它是跟踪检测内容中最平常的一个要点之一。要检测基础主钢筋的材料质量和焊接绑扎没有有达到规定范围的要求,地梁内的接地短路环与整个基础的段位平衡也有很大关系,对其材料规格进行检测、看它与地梁主筋的焊接搭接长度有没有达到设计要求,运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来对基础接地阻进行测量时,通常要求不能低于2Ω,用回路电阻测试仪对地梁接地短路环阻进行测量时,其值通常不能超过0.05Ω。检测基础的同时,还要检测塔吊、龙门架等架体有没有和建筑物的基础接地相连接,还要分南纬、西经、北纬、东经四个方向去测量土壤的电阻率。对江西地区2001至2008年进行检测的几千座建筑物基础,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之后,发现了基础类型与防雷接地电阻的联系[1]。详见表二所示。
表二 基础类型与防雷接地阻值合散流性能比较
3.2对人工接地体的检测
人工接地体指的是为了减少接地电阻,而由人来做成的垂直和水平接地体,要是基础接地体的接地电阻没有达到设计要求的时候,就必须要将人工接地体进行补充,从而形成一个联合的接地网。同样要对检测垂直和水平接地体的材料进行检查,如材料的规格、垂直接地体的长度等,还有焊接质量、埋地深度、防腐处理等都要进行检测,联合接地网的接地电阻有没有达到规定范范的要求。为了预防地电位的反击,必须要检测联合接地网有没有与其他临近接地设施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规定范围,通常情况下一定要超过3米,不然就要使用隔离或者连接办法[2]。
3.3对引下线的检测
检查从建筑物主钢筋上引出的引下线的材料进行检测,因为引下线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着雷电流引到地面的通道,检测的要点主要包括引下线的间距、材料规格、焊接质量等有没有达到规定范围和设计要求,一般引下线之间的距离于二类防雷建筑来讲不能超过18米,引下线之间的距离于三类防雷建筑来讲不能超过25米[3]。
3.4对均压器的检测
均压器的作用分为两种,第一是预防侧击雷直接攻击到建筑物上而造成的破坏,第二是让接闪的雷电流同过引下线来泄掉。其主要检测要点包括均压器环的最初导读、间距、材料质量等,还有焊接搭接的长度达不达标。一般二类防雷建筑是45米开始设置,三类防雷建筑的设置是60米起步,之间的距离大概6米,及时每层都要设置一次,用回路电阻测试仪来检测均压环的环阻,环阻值不能超过0.05Ω。
3.5对接闪器的检测
接闪器主要有三种,即针、带、网三种,它的作用是直接收集雷电,让雷电的电流随着主钢筋完全地引到地下释放,从而使得建筑物不会直接遭到雷击。其检测要点包括闪电器的质量规格、抗拉力、网格尺寸、防腐处理等,还有接地电阻有没有达到规定要求和设计要求等。对网格的尺寸要求,一般二类建筑不能大于10×10米或者是12×8米,三类防雷建筑一般不能超过20×20米或者是24×16米。另外要看被保护的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再采用滚球法计算接闪器的保护范围有没有达到规范要求。
4. 结语
新建高层建筑物的防雷设施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了解了高层建筑的定义、类别、防雷系统的构造等,并且理解了防雷跟踪检测的重点,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跟踪,仔仔细细地检测,注意每个环节直到工程完工并通过了验收。所以,确保检测设备的准确性、操作要规范,只有这样才能让高层建筑的整体防雷性能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宗美,郭金良,龚家军. 防雷装置跟踪检测中常见问题的分析[J].现代建筑电气,2013,(12):43
[2] 周岳建. 防雷工程施工跟踪检测[J]. 科技创新导报,2012,(4):56
[3] 杨成山,朱新健. 浅析新建高层建筑物防雷跟踪检测要点[J]. 青海科技,2011,(6):64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雷;检测要点
0. 引言
目前,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城市高层建筑物在不断地刷新历史高度,而雷电喜欢攻击高层建筑物,雷电多发季节对高层建筑的破坏将给经济造成重大损失。所以,此时高层建筑雷电的防护系统管理就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高层建筑雷电防护系统里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对新建工程中雷电防护工程的跟踪检测。由于我国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制作过高层建筑雷电防护工程跟踪检测的相关检测方法,并且各个地区高层建筑雷电防护工程跟踪检测的实施时间不一样,检测人员的检测能力有区别,还有检测设备落后等的影响,这也就造成了雷电防护装置的检测质量也参差不齐。
1. 高层建筑物的定义与类型
1.1高层建筑的定义
所谓的高层建筑指的是超过了一定的高度和层数的多层建筑,就称之为高层建筑,具体指的是十层以上(包括十层)或者是在高度上超过28米的钢筋混泥土结构的建筑,高度超过了100米时就称为超高层建筑。现如今根据相关规定,6层以及6层以上的房屋就必须要配电梯,10层以上在防火措施上还有特殊的要求。
1.2高层建筑的基本类型
根据建筑物的层数将其进行划分的话,层数在9-16层之间高度达到50米的就属于第一类型范围,层数在17-25层高度达到75米的属于第二类,层数在26-40层高度达到100米的属于第三类,层数在40层以上高度超过100米以上的属于第四类。高层建筑的基本类型有很多种,其中包括有片筏基础、条形及十字交叉基础和独立柱基础等,在实际的雷电检测中遇到最多的是片筏基础类型,再就是装基础与独立柱基础。
2. 高层建筑物防雷系统的构造和防雷分类
2.1防雷系统的构造
如今高层建筑物的防雷系统以及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外部防雷变为今天的综合防雷系统,整个系统的组成部分分别是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系统,传统的外部防雷系统一般是由基础接地体、接闪器等电位连接导体所组成,它的作用原理就是把雷电流通过一个接闪器(相当于雷电的接收器)直接引到地下。而内部防雷系统一般是由基础接地体、屏蔽系统及等电位连接导体等构成,它的作用原理其实和外部雷电系统差不多,一个是将雷电引到建筑的地下,另一个是将雷电挡在建筑的外面,要想确保内部设备和人员能得到安全,两个系统应紧密相连、相互合作。这些装置的性能对建筑物的整个防雷效果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建筑物的防雷工程在建设之初就要考虑周全。
2.2防雷的分类
表一 年预计雷击次数与防雷类别的关系
根据现在国家实行的标准,建筑物的特殊性、使用性质,还有建筑在遭到雷电攻击发生事故后的影响,现把防雷分成三个类别,普通的公共和民用建筑属于第二类,第三类是防雷建筑,它是以建筑物在一个年数范围内可能遭到雷击的次数来决定的。详见表一所示。
经过2001至2008年防雷图纸审核的9到32层高度在100米范围内的新建建筑物。进行了防雷类别的统计工作,其中二类防雷建筑大概占总数的59%,三类防雷建筑大概占总数的39%。
3. 新高层建筑物防雷跟踪检测的要点
明确了防雷的类别,防雷系统的构造,以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新建高层建筑物防雷性能的跟踪检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测其到底有没有真正达到国家规定的范围和设计标准。
3.1对基础接地体进行检测
基础接地一般是用建筑物内正中的一根钢筋作为接地体,它的整体接地散流的效果非常好,因为,建筑物内的主钢筋会影响接地的性能,所以,在焊接上一定要注意,绑扎一定要紧,它是跟踪检测内容中最平常的一个要点之一。要检测基础主钢筋的材料质量和焊接绑扎没有有达到规定范围的要求,地梁内的接地短路环与整个基础的段位平衡也有很大关系,对其材料规格进行检测、看它与地梁主筋的焊接搭接长度有没有达到设计要求,运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来对基础接地阻进行测量时,通常要求不能低于2Ω,用回路电阻测试仪对地梁接地短路环阻进行测量时,其值通常不能超过0.05Ω。检测基础的同时,还要检测塔吊、龙门架等架体有没有和建筑物的基础接地相连接,还要分南纬、西经、北纬、东经四个方向去测量土壤的电阻率。对江西地区2001至2008年进行检测的几千座建筑物基础,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之后,发现了基础类型与防雷接地电阻的联系[1]。详见表二所示。
表二 基础类型与防雷接地阻值合散流性能比较
3.2对人工接地体的检测
人工接地体指的是为了减少接地电阻,而由人来做成的垂直和水平接地体,要是基础接地体的接地电阻没有达到设计要求的时候,就必须要将人工接地体进行补充,从而形成一个联合的接地网。同样要对检测垂直和水平接地体的材料进行检查,如材料的规格、垂直接地体的长度等,还有焊接质量、埋地深度、防腐处理等都要进行检测,联合接地网的接地电阻有没有达到规定范范的要求。为了预防地电位的反击,必须要检测联合接地网有没有与其他临近接地设施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规定范围,通常情况下一定要超过3米,不然就要使用隔离或者连接办法[2]。
3.3对引下线的检测
检查从建筑物主钢筋上引出的引下线的材料进行检测,因为引下线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着雷电流引到地面的通道,检测的要点主要包括引下线的间距、材料规格、焊接质量等有没有达到规定范围和设计要求,一般引下线之间的距离于二类防雷建筑来讲不能超过18米,引下线之间的距离于三类防雷建筑来讲不能超过25米[3]。
3.4对均压器的检测
均压器的作用分为两种,第一是预防侧击雷直接攻击到建筑物上而造成的破坏,第二是让接闪的雷电流同过引下线来泄掉。其主要检测要点包括均压器环的最初导读、间距、材料质量等,还有焊接搭接的长度达不达标。一般二类防雷建筑是45米开始设置,三类防雷建筑的设置是60米起步,之间的距离大概6米,及时每层都要设置一次,用回路电阻测试仪来检测均压环的环阻,环阻值不能超过0.05Ω。
3.5对接闪器的检测
接闪器主要有三种,即针、带、网三种,它的作用是直接收集雷电,让雷电的电流随着主钢筋完全地引到地下释放,从而使得建筑物不会直接遭到雷击。其检测要点包括闪电器的质量规格、抗拉力、网格尺寸、防腐处理等,还有接地电阻有没有达到规定要求和设计要求等。对网格的尺寸要求,一般二类建筑不能大于10×10米或者是12×8米,三类防雷建筑一般不能超过20×20米或者是24×16米。另外要看被保护的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再采用滚球法计算接闪器的保护范围有没有达到规范要求。
4. 结语
新建高层建筑物的防雷设施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了解了高层建筑的定义、类别、防雷系统的构造等,并且理解了防雷跟踪检测的重点,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跟踪,仔仔细细地检测,注意每个环节直到工程完工并通过了验收。所以,确保检测设备的准确性、操作要规范,只有这样才能让高层建筑的整体防雷性能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宗美,郭金良,龚家军. 防雷装置跟踪检测中常见问题的分析[J].现代建筑电气,2013,(12):43
[2] 周岳建. 防雷工程施工跟踪检测[J]. 科技创新导报,2012,(4):56
[3] 杨成山,朱新健. 浅析新建高层建筑物防雷跟踪检测要点[J]. 青海科技,2011,(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