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公司僵局”?

来源 :现代工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i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情】
  案例一:
  北京市XXX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与上海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北京某餐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资公司),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50万元,其中,甲公司出资100万元,占股权比例为40%,乙公司出资150万元,占股权比例为60%,执行董事兼经理由乙公司指派,并担任合资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甲公司派员担任监事。
  然而,令股东双方均未想到的是,合资公司成立后,经营惨淡,长期不能扭亏。开业短短9个月,合资公司拖欠的租金、物业费等累计已经超过70万元。乙公司多次致函甲公司,要求召开合资公司股东会,讨论处理方案。经过多番磋商未果,面对越来越大的债务负担,乙公司提出解散合资公司,并以合资公司现有资产清偿债务。两股东因此矛盾激化,致使合资公司无法继续经营。
  由于甲公司未出席股东会,乙公司以大股东身份单方面做出解散公司的股东会决议,并以此前往北京市海淀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公司解散注销,被告知程序违法。后乙公司起诉申请法院强制清算,亦被法院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其理由是,公司在合法运营情况下,需根据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章程的规定,经作为公司权力机构的股东会决定方可解散公司,单个股东无权单方面解散公司。最终,甲乙双方不得不将合资公司歇业,并给双方留下了潜在的隐患。
  案例二:
  杨某与张某合资在上海设立了一家咨询公司,张某为大股东,担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并任法定代表人,负责公司的实际运营,杨某任公司监事。公司开业后两年时间内生意红火,小股东杨某多次提议召开股东会,公开公司财务状况查阅账册并分配利润,但均遭到张某拒绝。杨某以张某和公司为共同被告提起诉讼,诉称张某控制公司并损害公司利益,要求召开股东会。法院虽然判决应该召开股东会,可是对于股东会能否形成决议无法干涉,最后杨某不得不以较大的代价退出了公司。
  【法律分析及问题解决】
  所谓“公司僵局”是指在公司内部治理过程中,公司因股东间或公司管理人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一切决策和管理机制均陷入瘫痪,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由于对方的拒绝参加而无法召集,任何一方的提议都不被其他方接受或认可,或者即使能够举行会议,也因各方成员持有不同的见解,而无法通过任何决议的一种状态。在实践中,“公司僵局”时有发生,尤其是那些股东人数较少、规模较小的公司。“公司僵局”一旦形成,不及时打破僵局的话,则可能会对公司本身、股东以及债权人等利害关系人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害。因此,探究“公司僵局”形成的原因及其危害,寻求预防和破解“公司僵局”的途径就显得愈发重要。
  一、预防为主
  股东可以通过发挥公司章程中“约定性条款”的作用为预防公司僵局、破解公司僵局、确保公司正常运营提供有效的途径。
  1、对公司治理机构进行合理设置,采取诸如利害股东表决回避、表决权最高数额限制、类别表决等制度,使得公司在面临重大决策时可以权利制衡。
  2、制定退出机制,当公司股东之间发生分歧或纠纷时,由控制一方股东以合理的价格(协商或中介机构评估)收买相对方股东股权或股份,从而让弱势一方股东退出公司,以此达到预防僵局的目的。
  3、对公司的解散权进行合理规定,在公司章程中具体约定法定解散事由之外的其他解散公司事由,这样,当股东会无法就解散公司达成决议时,提出解散公司的股东可根据章程的具体约定,直接提出解散公司,从而避免公司僵局的出现。
  二、救济为辅
  一旦“公司僵局”已经形成,则应当迅速采取措施,打破“公司僵局”。我国新《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根据目前通行的做法,在通过司法途径寻求打破“公司僵局”时,实践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何为“经营管理严重困难”?
  根据新《公司法》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出现严重困难的情形包括:基于“资本多数决”导致公司的经验管理出现严重困难,即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因在表决中无法达成法定或者公司章程约定的资本多数而不能做出决议;基于“人数多数决”导致公司的经验管理出现严重困难,即董事会在表决中无法达成法定或者公司章程约定的表决人数而不能做出决议;基于“全体一致决”导致公司的经验管理出现严重困难,即股东会或者董事会因在表决汇总无法达成全部表决股份或者全体成员一致通过而不能做出决议。
  2、如何用尽其他救济途径?
  解决公司僵局的“其他途径”,并不是指程序意义上的替代审判的纠纷解决机制,而主要是指避免解散公司的解决公司僵局的某些救济方式,如请求变更公司章程、请求判决公司决议无效及请求回购股份等。司法实务中,下列三种具体情形应视为“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其一是控制股东严重压制、损害其他股东利益后无合适退出渠道;其二是公司股东形成僵局无其他打破僵局的渠道;其三是一方严重违反章程致使股东设立公司的目的无法实现又无其他合适的退出渠道。
  3、原告主体资格的确定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新《公司法》规定,提起解散之诉的原告主体必须是“持有公司10%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此外如果公司章程中对于提起公司解散之诉的股东持股比例做出低于“表决权百分之十”的特别规定,应当视为约定有效,法院应当受理。
  三、国内实务面临的问题
  我们国家的公司制度建立的时间远远无法与欧美国家相比,在国内实施的时候仍然有一些可能发生的问题需要解决。
  1、尽量保证司法干预的合理性。
  法律赋予股东通过诉权解散公司的途径,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当然是在公司僵局发生的时候最大可能的保护了股东的权益。可是,首先对于诉讼前提的“经营管理严重困难”,原告在起诉时的举证责任就比较复杂了,如何证明“决议”无法做出,还是原告起诉的行为本身就已经证明了股东无法做出“决议”?其次,法律赋予“持有公司10%表决权股份的股东”的原告主体资格,可是作为国家司法机关的人民法院,对于法律的把握固然是准确无误,但其并非经济专家,通过司法途径干预经济活动,尤其是公司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涉及各行各业,遇到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形成“公司僵局”仅仅是最后的结果,这对于司法干预提出了极高的挑战。
  2、接管人或者监管人的商业和道德风险控制。
  接管人和监管人均系法庭指派,无论执行的是接管任务,出售公司全部财产,还是监管任务,继续经营公司的商事事业,“公司僵局”形成后其权利均超越了作为公司权力机构的股东会,其出售公司财产或者经营公司商事事业的行为均应进行必要的监管。同时,由于其系法庭指派,其对“公司僵局”的成因以及后果不一定有全面的认识,亦可能无法体会和执行股东会的意愿,这种行为是否违背了公司成立的动因?更为重要的是,作为被法庭指派的接管人或者监管人,由于其享有超越了股东会的权利,其任何决定都将对公司的未来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于接管人或者监管人的道德风险控制亦成为司法干预需认真思索的问题。
  3、实现强制股权置换的执行。
  “执行难”是我国司法体系由来已久且目前尚无有效方法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在司法干预选择股权强制置换的方式后,如何支付收购股份所应支付的对价就成为收购方和被收购方的焦点问题。法庭解决公司僵局时更多考虑的是公司的稳定存续,并最大可能的保护小股东合法权益,在收购方无力支付全部收购价款的时候,应将剩余收购价款作为被收购方的未实现债权予以确认,并应允许将作为股东之一的收购方在目标公司的股权所得的分红等股东权益一并作为可供执行的标的。如此,既解决了公司僵局,又使得解决方案得以顺利履行。
  (作者系上海天尚律师事务所律师)
  小贴士
  天尚律师事务所是一家综合性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立足中国大陆地区,面向海内外客户提供行业性法律服务。在北京、深圳、广州、天津等处设有联络处和合作伙伴。
  天尚所注重行业法律服务的研究和投入,目前,拥有在娱乐传媒行业、海关法律事务、高端劳资纠纷解决领域、金融行业领域、网络与高新技术领域、海外投资(美国、巴西与台湾地区)领域、能源法律服务领域等提供综合性法律服务的丰富经验,在业界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并不断创新。
  天尚律师事务所一贯秉承“诚信、高效、敬业、守责”的态度为客户提供法律服务,“信赖天尚,超越您的最高期望”!
  网址:http://www.tsunlaw.com
其他文献
“弱冠之年”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又见唐《孔颖达·正义》:“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据《仪礼·士冠礼》上所载,古代贵族男子到了二十岁,由父亲或兄长在宗庙里主持冠礼。行加冠礼首先要选定吉日与来宾,并祭祀天地、祖先,然后由来宾依次加冠三次,先加用黑麻布材质做的缁布冠,表示从此有参政的资格,能担负起社会责任;其次再加用白鹿皮做的皮弁,即军帽,表示从此要服兵役以保卫社稷疆
期刊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悠悠五千年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其中酒文化占据了重要的一席,白酒的传统酿造技艺也传承至今。从我国的地理分布来看,长江流域和赤水河流域,是中国最著名的白酒聚集地,更由仁怀、宜宾、泸州相邻三地构造成中国白酒金三角。但“酒是粮食精,此物最有情”——白酒喝的就是个“情”字,好酒再香,也抵不了人们心中挂念的家乡酒,正所谓酒是故乡醇,大概就是这个意思。那么拥有得天独厚人文优势的上海,是否也有
期刊
【案情简介】  曾轰动全国金融界的神秘富豪颜某(2006年曾位列胡润百富榜第56位)、爱建信托公司原总经理马某挪用资金16亿元、合同诈骗20亿元案历经一年半时间终于尘埃落定。庭审当天,虽寒风刺骨,但旁听者却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门口排起了长队。上午9时整,三位身着法袍、神情严肃的年轻法官步入第一法庭,旁听席上早已挤满了各大媒体记者,座无虚席,随着法槌的敲响,庭审正式开始。  上海市检察院第一分院
期刊
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一个口号,他要为美国99%的人群打拼,而对于收入最高的1%者,那就对不起了,奥大总统要劫富济贫了。  那么美国1%收入最高的这些人究竟是何方神圣?人们从事何种职业才能进入收入最高的1%富人家庭俱乐部呢?  收入最高的1%人群是何方神圣?  美国早有学者根据民众报税记录研究了美国收入最高1%人群都从事什么职业,其结果显示美国收入最高1%人群并不都是在华尔街中打拼,哪一个行业都有可
期刊
北京是一个有着三千年悠久历史的古老皇城,一个经历了850年岁月沧桑的大都城。北京商人与政治走得最近,政治就像北京人生活中的盐,没有它,北京人的生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京派新商人,从传统商人和政府官员中脱颖而出,经商方式较多地表现为权力沾边。北京市场不算大,生意场面却最多。权力和信息,构成京商特色之一。  能言善侃 最传神的写照  京商特点:带政治味、打政治牌;能言善侃、口若悬河;以诚相待,不做虚伪;
期刊
北京作为六朝古都,吸引着天南地北客商,造就出与众不同的京商。商业文明的价值,就是从事商业的人所创造的社会进步。皇城下的京商文化,不仅是对现代文明的贡献,也是当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要求。  京商文明 繁荣城市  京商的“仁、和、信、贵”文化造福于民。京商是北京商业的简称,京商信奉儒家文化,坚守选料讲究、做工精细的质量标准,奉行童叟无欺、和气生财的生意原则。京商文明以人性为本,内容丰富、底蕴深厚
期刊
近代北京商人,简称“京商”,从四面八方云集京师,接触达官显贵、文化名流,关注市井文化和文明经商,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代表,开创了诸多传承至今的中华老字号,塑造了精彩的商业文化,许多典故代代相传,成为企业家应当继承和发扬光大的历史瑰宝。全国闻名、历经不衰的京商老字号,靠什么传承至今?  同仁堂经典古训  北京同仁堂是具有300多年历史的举世闻名老药店,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1723
期刊
李开复博士是信息产业的执行官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者,曾担任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他的博士论文《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以世界第一,获得《商业周刊》“最重要科学创新奖”。他在互联网上创立“我学网”,呼吁有志创业的民营企业家:要管好企业,先要学会管理好自已。  积极主动找到自我  人的一生,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自己,最难的是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
期刊
红头阿三,是上海老人在上海公共租界时期,对印度巡捕的俗称,因为印度巡捕头上包着红色头巾,“阿三”来源于对警察的称呼“阿Sir”,上海统称印度人为“红头阿三” ,进而对印度人都这样昵称了。21世纪,红头阿三以惊人的速度占领了全球的服务行业,在国内的金融体制、服务行业、基础设施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人感叹说,“红头阿三”真是今非昔比哦!  经济发展的中印之别  在印度,上市企业更多的是民营企
期刊
史玉柱从第一次创业开发桌面文字处理系统掘得第一桶金,到从失败中站起来改行做保健品的第二次创业,规模超过鼎盛时期的巨人集团,再到经历了大起大落、大落大起之后进军网络游戏并获得成功,他将自己的独特个性一展无遗。最终,史玉柱以讲究诚信的商人、坚韧不拔的企业家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  赊电脑白手起家 脑白金风靡全国  1989年夏天,史玉柱用4000元承包了仅有一张营业执照却没有一台电脑的深圳大学电脑部,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