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背景材料的运用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u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在采写新闻的时候,往往只注重对新闻事实的采访,而忽视对新闻背景材料的了解,写出来的新闻显得单薄,没有深度。大家知道,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即用最典型的新闻事实迅速地传播给广大读者(听众或观众)。然而,新闻事实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一定的环境下发生的。也就是说,每一个新闻事实都包含一定的背景材料在内,而有的背景材料虽不是新闻事实本身,却起着衬托和说明新闻事实的作用,在新闻表达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新闻写作中,用好背景材料对于更好地交待新闻事实、写出有深度的新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交待背景材料的重要性
  
  新闻背景是有关新闻事件的历史的环境的材料。它是对新闻的说明和注释。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新闻事实需要交待背景材料。只有将所报道的事物的经过、与事物的联系和影响交待给读者(观众或听众),才能把新闻的事实说明白,才不至于给读者(观众或听众)留下盲点和疑点。
  (一)交待新闻背景材料是将材料与事实的最佳组合方式,也是记者写出有深度报道的一个重要方法。例如:塔斯社在江泽民出访苏联时的一则消息《江泽民参观利哈乔夫汽车厂》这样写道:"塔斯社莫斯科(1991年)5月17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江泽民今天的日程是从参观利哈乔夫工厂这家莫斯科最大的汽车厂开始的。中国领导人对这家企业感兴趣不是偶然的:50年代他曾在这里实习过……"其中"50年代他曾在这里实习过"不仅说出了江泽民同志经历中的这一重要片断,而且说明了中国人民和苏联人民的传统友谊与合作关系。如果没有这一背景体现出其重要的新闻价值,就是一般的外交活动的报道了。
  (二)交待背景材料是为了避免孤立地报道某个表面现象,以便向读者交待清楚产生这种现象的环境和历史条件。如:中央电视台1992年9月30日《新闻联播》中播发的《北京二环路改造工程竣工通车》的消息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过去的北京二环路是指老北京内城城墙圈的环路,现在北京二环路的概念已经有了变化,它是指西北二环路向南连接东厢、南厢和西厢的环路,全长33公里,过去20多个红绿灯路口,如今已被29座立交桥代替了……"紧接着作者采访了一位市民(大娘):"因为我是老北京人,我这么一看:左安门、右安门,这几个门变化非常大。我小的时候(这些地方)全都是黄土坡,今天这么一看,我都不认识了!"这条总长度只有550字的消息,却用了80多个字来交待背景材料。使观众详尽地了解了改造前的状况,以及改造后对于缓解北京交通拥挤所带来的好处。一位北京市民的同期声采访说明了从"黄土坡"到今天"立交桥"林立的变化,背景材料的运用恰到好处。
  
  二、背景材料的类别和作用
  
  (一)对比性背景材料。这种背景材料是对事物进行前后、左右、正反的对比衬托,以突出新闻事件的意义,或阐明一定主题、表明某种观点的背景材料。仍以《北京二环路改造竣工通车》这一电视新闻为例,其中有这样一段采访。记者问一汽车司机:"师傅,咱们要转一圈以前要走多长时间?"汽车司机:"这二环路要转一圈,以前得走1小时40分钟左右,如果要塞车的话这时间就没谱了!当时交通非常拥挤,拥挤的情况从咱小街豁口,有时堵到东直门桥南,有时将近东直门。"然后,记者乘车沿新改造的二环路行驶,转了一圈后,又回到起点,记者以现场报道的形式说:"我们又回到了东四十条桥,转一圈正好是33公里,用了29分钟。"这里,"……以前得1小时40分左右……"与改造后"用了29分钟"是一个鲜明的对比。将背景材料的铺垫与现在既成的事实形成鲜明的对比,背景材料的运用恰到好处。由此可见,对比性背景材料在新闻中起到了衬托的作用,即用背景材料来与主要新闻事实对比,对于突出新闻意义、加强主题表达、显露新闻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说明性背景材料。说明性背景材料是用来说明和解释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条件和环境、人物的行为活动的背景材料。其作用在于能使新闻内容更容易理解、全面深刻,新闻的意义显得清楚、突出。说明性背景材料分为历史背景材料、地理背景材料、人物背景材料和事物背景材料。历史背景材料既可以用来对比衬托新闻事实,也可以用来说明和解释新闻事实。如:中央电视台1995年5月23日《新闻联播》中播发的《塔里玛干--希望之海》中,"塔克拉玛干位于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中心面积达33.76万平方公里。"使观众一下就了解了这里的地理状况。
  (三)注释性背景材料。它是用以帮助读者看懂新闻内容,增长知识和见闻的背景材料。它包括产品其他物品性能特点的说明,科技成果的通俗介绍,技术性问题的解释。名词术语的注释,文史记载的知识,风土人情的介绍等。有些历史、地理和事物背景材料也属于这一类。如中央台1995年6月18日《新闻联播》中播发的《打开侏罗系地层大门的人》中,导语一开始就写道:"侏罗系,是一个多年来被认为只产煤不产油的地层……"消息一开始就对"侏罗系"这一地质术语向观众进行了解释,对于观众更好地了解报道的内容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运用背景材料时应注意的问题
  
  背景材料在新闻中固然十分重要,但应用不当或运用太多就会掩盖或冲淡了新闻主题,甚至喧宾夺主,不利于新闻事实的表达。因此,将背景材料恰当运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背景材料要为突出主题反映新闻事实服务。运用背景材料的目的是为突出主题服务,利于表达新闻事实。如果起不到这种作用,就会显得多余,而运用得好则对人们了解新闻事实有所帮助。如:中央电视台1994年6月22日晚间新闻播发的《广西梧州军民抗洪救灾》消息中,介绍的梧州发生洪水的有关背景材料是这样写的:"梧州,是一个有30万人口的工业城市。6月17日,肆虐的西江洪峰在一夜之间便吞没了梧州市。洪峰水位近26米,超过警戒水位10米91,是近百年来未遇的特大洪水,市区部分三层楼房都被洪水淹没……"其中……"是近百年来未遇的特大洪水,市区部分三层楼房都被洪水淹没"。既交待了历史背景,又说明了洪水之大。使不生活在梧州的人,也能了解梧州洪水肆虐的情形,起到了突出主题的作用。
  (二)要言简意赅,一语中的。背景材料不易过多、过长。要在关键问题上交待背景。要选取典型的背景材料来突出主题,删除对表达主题无用的背景材料,并注意文字的简洁精练,防止冗长口罗 嗦,特别是用数字说明背景时,切忌堆砌罗列,让人厌读,要用读者(观众或听众)易于理解的语言。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背景材料在新闻表达中的重要作用,选取恰当的方法善于运用背景材料,为新闻事实的表达服务。
其他文献
大河报自1997年始实行广告自主经营和自办发行,同时也拉开了高速发展的序幕:1997年到2003年,广告收入由320万元增加到3亿元,发行量由6.5万份增加到80万份,报纸综合利润由122万元增加到8615万元,累计广告收入超过10亿元,平均综合利润率高达36%,最高期曾达50%以上,综合利润率高居全国各主流媒体前列。大河报的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综合影响力与广告收入、发行排名位居全国同业前列,已成
随着新闻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新闻报道策划越来越受到各级媒体的广泛重视。新闻报道策划是在媒介产品投入生产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续而持续进行的一种策划,它包括对报道选题的
“博客”英文为“weblog”,简称为“blog”,就是发布在网络上的日志。blog的中文名称并不统一,较常用的是方兴东和王俊秀提出的“博客”,我们也就沿用这一译法。随着博客的应用和
1994年7月,在我参加革命工作47年、坚持写新闻稿40年的时候,经上级组织批准,我正式离职休养了。在办理离休手续时,有的同志讲,“你离休后,可以整天在家打打小麻将,哄哄孙子,听听戏曲,好好享受晚年幸福了”。也有的同志劝我说:“你要是下海做买卖,再多挣些钱,好丰富晚年幸福生活。”而我在暗暗地想工作有年龄限制,到年龄了就得退下来,而采写新闻没有年龄限制和要求,越是老通讯员,采写新闻,具有经验多、质量
1992年,我来到深圳蛇口,在一家外资服装公司找到了一份“车工”的工作。我当时作为本车间最优秀选手,在业务经理的着力推荐下,成为参加公司“预提生产厂长”6名候选人当中的一员。面试中,我过五关斩六将,一举进入了前两名。在角逐的关键时刻,我自信“厂长”这个位置非我莫属了,因为另一名选手在工作中很多方面与我相比有差距。但现实却是很残酷的,只因自己在最后笔试中没能写好铀口何使生产流水线进入系统化》这个主题
台军高官气坏了。近日,台湾媒体披露了一条引入关注的消息:9月25日,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在台军屏东九鹏湾导弹试验基地,首度秘密试射了其自行研制的中程导弹。据称,该导弹射程
梅益同志在2003年9月13日永远告别人世,倏忽过去一年了.从1946年6月开始,我就在他的领导下工作,风雨沧桑半个多世纪,往事桩桩、件件,特别是在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在危险的环境
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的地位已被业内广泛接受,一种新的比其更快捷的传播方式又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那就是手机短信.当前,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已经介入新闻传播并向
为了提升高职院校党课的教学效果,针对高职院校传统党课教学方式的缺点,提出了基于VR虚拟现实技术的体验式网络教学平台,使学习者能以第一视角沉浸到虚拟的体验式学习内容和
传统的集装箱多式联运课程内容已不适合高职高专食品贮运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根据专业培养目标 ,修订课程标准,重构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完善教学资源 ,建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