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概述,然后简要介绍了利用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处理的基本流程和工艺设计,最后对其应用实例进行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人工湿地; 污水治理; 解决方案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镇的人口日益增多,城镇生活污水也就越来越多,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难度不断提高,污水处理所需的成本日益增多,因此,作为城镇污水处理部门应不断创新污水处理,加强对污水的循环回收和充分利用。在丘陵地区的城镇生活污水中,可以充分地应用人工湿地治理污水技术,为城镇污水处理打开新的天地。
一、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概述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是一种绿色环保,经济实惠,简单方便, 效果良好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主要是模拟自然湿地中生物作用、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的相互协作,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这种人工湿地是指:在一个洼地中,设计合适的长度和宽度以及地面的坡度,将土壤和填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坡度组成,将一些植物如茳芏、芦苇种植在湿地的表面。这些种植的植物必须具有的特点包括:易成活、生长周期较长、抗水性能较好、外形美观和具有经济价值等。这些种植的植物与湿地中的动物、微生物和其它植物等,构建成一个独具湿地特色的动植物生存的环境系统。当污水从湿地表面和下面的填料缝隙中流过时,通过湿地表面和填充料过滤作用、沉淀作用、吸附作用、离子交换作用、植物吸收作用和微生物分解作用等,达到高效净化处理污水的目的。
二、人工湿地在城镇污水处理中的工艺设计的探讨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影响人工湿地设计的因素非常多,如湿地床的结构、工艺流程、布置方式、进(出)水系统类型和湿地植物等。下面以丘陵地区城镇污水处理中人工湿地的工艺设计问题,与大家进行探讨。
一是合理设计湿地床的深度。进行湿地床深度的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丘陵地区的地形特点,分析污水的水质状况,对所种植的植物类型及根系状况进行研究。 在植物根系中,必须确保绝大多数污水具有足够的流动性。同时,在湿地床中,还应具备一定的好氧条件。综合分析以上因素进行确定。
二是选择好湿地植物种植的物种。在丘陵地区城镇污水处理的湿地系统中,如何选择种植的植物物种,应重点考虑植物的耐污能力强弱、成活率高低、生长周期长短,分析所选择种植的植物根系是否发达、是否美观又是否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等。通过对上述各种因素的分析,最后确定栽种的湿地植物。从现在的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系统来看,在丘陵地区一般以栽种芦苇为宜,构建成芦苇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我们知道,芦苇具有根系发达的优势, 它的根系范围广而深,其根系一般可以延长到地下0.6米、 0.7米左右,在它的周围所拥有活性物质非常丰富,加上芦苇的输氧性能优良,芦苇是城镇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最常见的植物,也是丘陵地区城镇污水处理中湿地栽种植物的首要选择。
三是在城镇污水处理中,应根据实际确定好湿地床的底坡、长宽尺度。其中,湿地床的填充料决定湿地床的底坡,通常按照2%—8%的比例来建造其底坡。污水处理程度和水力作用时间的长短来决定湿地床的长度,水力停留通常控制在20米—50米之间。湿地床的长度设计过长, 非常容易使湿地床中形成难以进行水位调节的死区,对植物的栽培十分不利。在丘陵地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中,通常采用潜流湿地,其湿地床的长度与宽度的比值一般是小于或等于3: 1 , 这样才能确保湿地床中的水流能够保持一定的流动性,以推移的方式进行流动。
四是搞好雜草的控制。采取湿地处理后的出水或污水淹没是最成功的杂草控制法。在实际中,建议湿地床先用除草剂处理, 然后再用淹没法除去死掉的杂草。
五是设计好进水和出水管线。湿地床的进水系统应保证配水的均匀性, 一般采用多孔管和三角堰等配水装置。出水系统一般根据对床中水位调节器的要求,设置在出水区末端的砾石填料层底部。
三、人工湿地治理污水在我国应用
在我国的丘陵地区城镇生活污水中,人工湿地的污水处治理技术得到了比较成本的应用。如属于丘陵地区的某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为:原污水通过格栅, 通过集水井、沉淀池, 进入一级碎石床后, 再进入二级的碎石床, 从二级碎石床流出处理水, 排入天然河道。在一级碎石床栽植芦苇, 在二级碎石床栽植香蒲。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有效地改善了该城镇的生态环境, 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总之,人工湿地治理技术是丘陵地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重要方法。人工湿地治理技术在丘陵地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中得到了较成功的应用。我们应当高度重视丘陵地区城镇生活污水人工湿地治理技术的探讨和应用,不断创新人工湿地治理污水的方法,提高丘陵地区城镇生活污水的治理水平,为丘陵地区城镇建设创建环保、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家园。
参考文献:
[1] 周琪. 人工湿地技术在污水处理与水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 给水排水动态, 2009,(05) .
[2] 吴建强,姚建杰,王敏. 2种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效果及其耐污染负荷冲击能力研究[J]. 上海环境科学, 2009,(04) .
[3] 王晖文,韩会玲. 人工湿地污水净化处理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1) .
关键词:人工湿地; 污水治理; 解决方案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镇的人口日益增多,城镇生活污水也就越来越多,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难度不断提高,污水处理所需的成本日益增多,因此,作为城镇污水处理部门应不断创新污水处理,加强对污水的循环回收和充分利用。在丘陵地区的城镇生活污水中,可以充分地应用人工湿地治理污水技术,为城镇污水处理打开新的天地。
一、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概述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是一种绿色环保,经济实惠,简单方便, 效果良好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主要是模拟自然湿地中生物作用、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的相互协作,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这种人工湿地是指:在一个洼地中,设计合适的长度和宽度以及地面的坡度,将土壤和填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坡度组成,将一些植物如茳芏、芦苇种植在湿地的表面。这些种植的植物必须具有的特点包括:易成活、生长周期较长、抗水性能较好、外形美观和具有经济价值等。这些种植的植物与湿地中的动物、微生物和其它植物等,构建成一个独具湿地特色的动植物生存的环境系统。当污水从湿地表面和下面的填料缝隙中流过时,通过湿地表面和填充料过滤作用、沉淀作用、吸附作用、离子交换作用、植物吸收作用和微生物分解作用等,达到高效净化处理污水的目的。
二、人工湿地在城镇污水处理中的工艺设计的探讨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影响人工湿地设计的因素非常多,如湿地床的结构、工艺流程、布置方式、进(出)水系统类型和湿地植物等。下面以丘陵地区城镇污水处理中人工湿地的工艺设计问题,与大家进行探讨。
一是合理设计湿地床的深度。进行湿地床深度的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丘陵地区的地形特点,分析污水的水质状况,对所种植的植物类型及根系状况进行研究。 在植物根系中,必须确保绝大多数污水具有足够的流动性。同时,在湿地床中,还应具备一定的好氧条件。综合分析以上因素进行确定。
二是选择好湿地植物种植的物种。在丘陵地区城镇污水处理的湿地系统中,如何选择种植的植物物种,应重点考虑植物的耐污能力强弱、成活率高低、生长周期长短,分析所选择种植的植物根系是否发达、是否美观又是否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等。通过对上述各种因素的分析,最后确定栽种的湿地植物。从现在的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系统来看,在丘陵地区一般以栽种芦苇为宜,构建成芦苇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我们知道,芦苇具有根系发达的优势, 它的根系范围广而深,其根系一般可以延长到地下0.6米、 0.7米左右,在它的周围所拥有活性物质非常丰富,加上芦苇的输氧性能优良,芦苇是城镇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最常见的植物,也是丘陵地区城镇污水处理中湿地栽种植物的首要选择。
三是在城镇污水处理中,应根据实际确定好湿地床的底坡、长宽尺度。其中,湿地床的填充料决定湿地床的底坡,通常按照2%—8%的比例来建造其底坡。污水处理程度和水力作用时间的长短来决定湿地床的长度,水力停留通常控制在20米—50米之间。湿地床的长度设计过长, 非常容易使湿地床中形成难以进行水位调节的死区,对植物的栽培十分不利。在丘陵地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中,通常采用潜流湿地,其湿地床的长度与宽度的比值一般是小于或等于3: 1 , 这样才能确保湿地床中的水流能够保持一定的流动性,以推移的方式进行流动。
四是搞好雜草的控制。采取湿地处理后的出水或污水淹没是最成功的杂草控制法。在实际中,建议湿地床先用除草剂处理, 然后再用淹没法除去死掉的杂草。
五是设计好进水和出水管线。湿地床的进水系统应保证配水的均匀性, 一般采用多孔管和三角堰等配水装置。出水系统一般根据对床中水位调节器的要求,设置在出水区末端的砾石填料层底部。
三、人工湿地治理污水在我国应用
在我国的丘陵地区城镇生活污水中,人工湿地的污水处治理技术得到了比较成本的应用。如属于丘陵地区的某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为:原污水通过格栅, 通过集水井、沉淀池, 进入一级碎石床后, 再进入二级的碎石床, 从二级碎石床流出处理水, 排入天然河道。在一级碎石床栽植芦苇, 在二级碎石床栽植香蒲。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有效地改善了该城镇的生态环境, 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总之,人工湿地治理技术是丘陵地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重要方法。人工湿地治理技术在丘陵地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中得到了较成功的应用。我们应当高度重视丘陵地区城镇生活污水人工湿地治理技术的探讨和应用,不断创新人工湿地治理污水的方法,提高丘陵地区城镇生活污水的治理水平,为丘陵地区城镇建设创建环保、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家园。
参考文献:
[1] 周琪. 人工湿地技术在污水处理与水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 给水排水动态, 2009,(05) .
[2] 吴建强,姚建杰,王敏. 2种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效果及其耐污染负荷冲击能力研究[J]. 上海环境科学, 2009,(04) .
[3] 王晖文,韩会玲. 人工湿地污水净化处理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