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问题研究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w1988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创建的目的在于弥补过错配偶的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慰抚无过错配偶的精神创伤,预防、制裁有过错配偶一方的违法行为,以维护婚姻的稳定及无过错配偶的合法权益。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该制度的适用存在诸多问题,如举证难、认定难和适用范围过窄等问题。分析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适用问题,结合我国法律确定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为当事人提供有效的法律救济径。
  关键词:离婚损害赔偿;举证难;认定难;适用范围
  一、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立法概述
  (一)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概念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请求权基础规定在我国《婚姻法》第46条,其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主体是无过错方配偶,赔偿义务主体是过错方配偶。《婚姻法解释(一)》第28条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离婚损害赔偿一般需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
  1、配偶一方有过错且过错形式必须故意;
  2、有侵害事实,即存在着法定的过错行为;
  3、配偶一方的过错与另一方所受到的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有损害后果发生。
  《婚姻法解释(三)》第17条规定夫妻双方均有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几种情形时,一方或者双方向对方提出离婚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也表明在离婚损害赔偿诉讼中,一定要求其中一方无过错而另一方存在过错。
  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问题
  (一)典型案例分析
  在2015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典型案例中,关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指导案例有三个,也代表了三类案件。
  1、家暴案件
  典型案例“王某诉江某离婚案”其中有一项诉求是离婚损害赔偿请求,其请求权基础是《婚姻法》第46条第3项实施家庭暴力的。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其典型意义是夫妻应当互敬互爱,和睦相处,但遗憾的是,夫妻之间实施暴力给其中一方造成人身伤害和精神痛苦的现象仍然存在,家庭暴力问题作为离婚的重要诱因,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家庭的稳定与和谐。所以人民法院依法支持无过错方的离婚请求和赔偿请求。
  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典型案例“陆某诉陈某离婚案”其中有一项诉求是离婚损害赔偿请求,其请求权基础是《婚姻法》第46条第2项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其典型意义是我国《婚姻法》第4条规定了夫妻的互相忠实义务。婚姻应当以感情为基础,夫妻之间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以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维护夫妻之间的相互忠诚,不仅仅是道德义务,更是法律义务。本案中陈某与她人存在不正当男女关系,陈某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亦违反了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夫妻的忠实义务。陆某作为无过错方,有权提起离婚诉讼并同时请求损害赔偿,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3、离婚后始知有损害的
  典型案例“周某诉张某离婚后损害责任纠纷案”周某在离婚后两年才知道张某在两人婚姻存续期间有外遇并有一子,在本案中原告有一项诉求是离婚损害赔偿请求,其请求权基础是《婚姻法解释(二)》第27条之规定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提出从当事人离婚后一年内,无过错方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有过错方赔偿。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其典型意义是夫妻双方互相忠实,不仅仅是道德义务,更是法律义务。对婚姻的不忠实,是难以容忍的不诚信,它不仅破坏夫妻关系,拆散了家庭,也伤及无辜的子女,而且败坏了社会风气,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因此,在离婚后发现被告的婚姻期间出轨行为,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以彰显法律的公正和道德的力量。
  (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举证难
  法院在受理此类案件中要求无过错方证明有过错方与“第三者”同居或存在出轨情况都是很难的。一方面,婚姻家庭生活屬于公民的个人隐私,他人负有禁止窥探的克制义务,无过错方负有该义务证人也同样负有该义务,很多证人怕招惹是非,所以无过错方很难找到证人。另一方面,有过错方与他人共同生活或者发生性关系是很隐蔽的,无过错方很难知晓,即使知晓也很难取证。而且一旦时间经过,就失去取证的有利时机,直接导致可用证据的流失。
  2、认定难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对于无过错方在秘密跟踪、秘密拍照、当场捉奸、请私家侦探进行“侦查”这些手段取得的证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8条明确规定,如果当事人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所获得的证据,是非法证据,法院不予采纳该证据作为认定案件的事实依据。对于家庭暴力的,法院要求无过错方举证时应当拿出证明力极高的证据,具体而言,警察的出警记录,而且必须是已经有出警后的警方处理结果认定书,如果只是有周围邻居的证人证词或者村委会、居委会的证明,法院是不予采纳或者认定该证据证明力弱。
  3、适用范围过窄
  首先立法上,离婚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主要来源于《婚姻法》第46条,在司法实践中,案例运用《婚姻法》第4条违反夫妻忠实义务也很多,但是立法上没有对违反的结果做出具体的法律规定。但是按照现行法却还没达到重婚、与他人同居的程度。无过错方是无法通过提起离婚损害赔偿之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离婚损害赔偿难的司法破解
  (一)破解“举证难”
  法律在赋予婚姻无过错方救济权利的同时也令其承担极重的举证责任,但也忽视了无过错方取证的手段和途径存在极大的局限性。所以破解“举证难”,首先应当在无过错的证明力的大小上要要求稍低一点,如果有过错方提出反驳的,要求有过错方证明。这样既保护了无过错方,又对有过错方进行了公平公正的处理。
  (二)破解“认定难”科学设置证据的认定规则。
  1、应当降低婚姻侵权事实的证明标准。目前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实行的是“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这就实际上就法官应根据逻辑上的高度可能性来审查认定案件的相关证据和事实。法官应当从当事人双方诉辩能力的实际出发,对此类案件证据和事实的审查认定采用采用“较高程度的盖然性”的证明标准,并依职权对案件具体事实和当事人提交的证据的真伪进行综合判断与采纳。
  2、明确瑕疵证据的认定规则。由于举证难度较大,无过错方在收集证明对方存在法定赔偿事由的证据是,经常采取一些法律上规定是非法的手段去获取的证据。但是法官在认定证据时,应当遵循“比例原则”两权相害取其轻,对于存在瑕疵的证据经过质证环节之后可以用的,法官应当采纳并作为案件事实依据。
  (三)扩大离婚损害赔偿法定适用范围。
  1、违反法律规定的夫妻忠实义务,如在较长时期内的通奸、卖淫、嫖娼、包养情人等行为,如果是配偶一方故意所为,对方却无过错或无生理缺陷,可以成为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定事由。虽然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婚外性行为没有达到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那么严重的程度,但是该行为同样会伤害配偶的感情,给无过错方带来精神伤害。
  2、违反法律规定的家庭成员互助义务,如长期赌博、吸毒等不良行为,可以成为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定事由。婚姻法规定,实施家庭暴力的,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而离婚的,无过错方可以提起损害赔偿。那么赌博和吸毒这两种恶劣的行为不但影响家庭的经济使全家人陷入挨饿困顿的生活,还同样影响子女的教育和老人的身心。由此可见赌博和吸毒的危害同实施家庭暴力和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危害给无过错方同样的打击和伤害。
  参考文献
  [1]马忆南,贾雪.婚姻法第四十六条实证分析--离婚损害赔偿的影响因素和审判思路[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6,(2).
  [2]程春丽.论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缺失及其完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4).
  [3]卢文捷.论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立法的不足与完善[J].西华大学学报,2016,(6).
  [4]张学军.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辨析[J].政治与法律,2008,(2).
  作者简介
  胡西霞(出生年1991--至今),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省单县,在读研二,民商法专业。
  (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人们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要求也逐步提高。绿地系统规划可以起到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绿地系统规划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本文用对山西乡村的调研来研究乡村旅游背景下的绿地系统规划。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绿地系统;规划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式,是生态与旅游结合的产物[1]。随着时代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逐渐厌倦了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这
期刊
先说一下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的区别,在笔者看来,西方人对建筑是非常敬畏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西方人的建筑可以是神灵的居所。而中国的文化里面,人与鬼神是有距离的,建筑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人。西方人在自然中搞祭祀活动,然后把神请到神庙里短暂休息,也就是说西方的神庙是神灵在人间的‘行宫’。建筑一上来就被赋予了非常重要的使命,所以西方人把它兴建的庞大、华丽是无可厚非的,以至于发展到后来,他们用了好一阵儿才能
期刊
摘 要:亲临故宫,人们或是会被绚丽夺目的色彩所吸引,亦或是被它宏伟磅礴的气势所折服,却会忽略屋脊上那些俯视众生的小兽。吻兽,是中国传统建筑顶部的构件,这些精美的建筑构件以它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独有的文化价值留芳于世。  关键词:吻兽;造型;实用功能;艺术教育  吻兽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龙,作为炎黄子孙的象征,和吻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中,龙文化是其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不但是中华民族敬
期刊
摘 要: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大致可将我国排箫的历史发展脉络分为七个阶段,分别是远古至夏商时期、西周至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以及近现代、当代时期。对排箫的形制演变、历史起源与发展、不同形制排箫的音色等方面作了梳理。  关键词:排箫;发展;演进  随着时代发展,箫这个乐器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但排箫却依然不温不火的存在着。早在古时候,排箫的发展从成为兴盛的朝代主要演奏乐器
期刊
摘 要:山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承,可谓“三晋故土,物阜民丰”。山西煤炭资源丰富,使用地区广泛,一直窑火炽烈。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就有陶器的出现。唐宋辽金元时期的山西古陶瓷别具一格,地方特色鲜明。  关键词:山西;陶瓷艺术;文献  一、山西艺术陶瓷及艺术陶瓷文献研究概述  1、山西艺术陶瓷概述  艺术陶瓷艺术陶瓷也可以称之为陶瓷艺术,为陶艺和瓷器艺术的总称。从新石器时期的印纹陶、彩陶、粗犷
期刊
摘 要:在当代艺术中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当代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表现更加追求自由,以反面形式去批判给当代艺术带来了种种进步与变化。本文通过对批判性思维的深入了解,阐述并举例表现出批判性思维给当代艺术的表现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关键词:批判性;当代艺术;现代社会;进步  引言  当代艺术中的批判性是取决于现代社会的发展的,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可以运用批判性,但能够得到好的效果也是需要有对知识的不断积
期刊
摘 要:汉代陵墓雕塑在中国雕塑史上具有重要位置,其中,大型石狮是其代表,石狮是汉代造型艺术的一大主题,汉代石狮遗存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中的重要篇章,并开创了两千多年来,在重要建筑和陵墓前安置石狮的这一先河。四川作为汉代墓葬现存的墓前石狮最多的地方,可以看作是汉代精神的缩影。本文主要通过对四川地区汉代墓前石狮造型艺术特色的研究,感受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表现特点。  关键词:四川;汉代;墓前石狮;造型  汉
期刊
对于和谐社会的追求,可以说是人类的一个历史性的价值追求,无论是在世界的东方还是在西方,它始终都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状态,在我国古代的各大学派在对和谐社会深刻研究的同时,在西方社会各个学派的思想家也对其进行着深刻的探索与实践。  古希腊哲学开始于公元前6世纪,最初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自然,认为宇宙能够包容万物,万物自身的必然性与规律性,最终形成一个井然有序的和谐宇宙,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期刊
摘 要: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报告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新论断;中国自信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
期刊
摘 要:《走在山水间》展现了极具魅力的壮族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表现了少数民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将壮族传统的民族特色与当下的积极向前融合在了一起,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在我国现代舞蹈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通过对《走在山水间》进行分析和研究,着眼于舞蹈的文化背景,从舞蹈所要表现的主题以及舞蹈的结构出发,结合编导的思路与音乐设置等各方面对其进行舞蹈创作分析。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