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培养质量的提升是职业教育的主要问题,而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力量。本文对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与研究,深刻剖析了一体化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本质、一体化课程开发的内容和程序,并对课程改革的实施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形成了一套较系统的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指导方案,计划进一步在学院所设专业实践教学中进行具体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职业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和本质特征;一体化课程体系内容与结构;开发程序及实施
近年來,职业院校的生源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初中阶段成绩较差的群体,学生普遍存在学习主动性不足、缺乏兴趣、理论基础薄弱等不利因素。同时受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存在课程设计不够合理,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脱节,教学方式方法陈旧,以及学校教学实训设施资源配备不足等问题,导致毕业生就业时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不能满足企业技术岗位的实际需求。针对以上这些教学中确实存在和毕业生就业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学院领导多次组织专业教师召开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议,要求结合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对学院设置的各专业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
一、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和本质特征
(一)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强调“以学生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做合一”的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我们的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教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教是为学服务的理念,所有的教必须服从服务于学,构建一个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行动模式。突出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增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和应用性,以此达到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本质特征
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本质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改革行为。一体化课程改革旨在体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的本质特征。
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内容与结构
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内容应由“一体化课程方案”和“一体化课程资源”两部分构成,其内容与结构见图1。
三、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开发程序及实施
一体化课程改革中课程的开发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确定相应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第二阶段:制定专业一体化课程方案;第三阶段:建设专业一体化课程资源。
(一)一体化课程体系的确定
以职业标准嵌入课程内容为目的构建课程体系。深入校企合作企业进行“职业与工作调研分析”,通过实践专家访谈会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由典型工作任务转换成“专业领域一体化课程”,形成一体化课程体系。
1、职业与工作调研分析
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能力分析→知识结构转换”构建建设课程体系的思路,深入校企合作的企业生产一线,向企业专家和一线技术人员进行专业“职业与工作任务”的调研工作,了解行业、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调研相应专业的技能人才数量、等级需求状况,岗位能力方面需求和岗位知识和技能要求方面等情况。对照国家职业标准,分析各等级技能人才综合职业能力要求,撰写调研报告,以此定位本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与层次。
2、典型工作任务提炼
通过实践专家访谈会来提炼典型工作任务,专家访谈会人员由企业专家、技术骨干、课程开发骨干教师组成。典型工作任务是指一个职业的具体工作领域,是具有完整工作过程的一类工作。一个职业一般由10~20个典型工作任务构成,典型工作任务是一体化课程框架确立的基础。
3、一体化课程体系确立
由典型工作任务转换成领域课程,进而形成一体化课程体系。
(二)一体化课程方案的制定
一体化课程方案要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该环节主要描述专业基本信息,各等级人才培养目标,指导性教学计划表(规定每门一体化课程、设置课程进度及学时分配),每门课程的一体化课程标准(包含基准学时、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工作内容分析、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参考性学习任务的目标、内容及教学建议等),设计各等级综合职业能力评价方案。一体化课程方案为课程资源建设和课程改革实施提供了极为详尽具体的依据。
(三)一体化课程资源建设
一体化课程资源需依据一体化课程方案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学材建设、学习环境建设等,是一体化课程实施的条件和支撑。
1、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需培养教师的专业理论能力、企业工作实践能力和一体化课程开发与教学组织实施能力。
首先更新教职工教改理念。面对企业管理理念、工艺、技术、设备及用工需求不断更新、变化的机遇与挑战,通过集中宣教、深入学习、交流讨论等形式,引导教师了解并掌握专业进行一体化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方式方法和操作流程等。转变教师的职教理念,逐步在全体教师中建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教学做合一”的一体化课改理念。其次实现“教师一体化”,让教师在校是教学行家,在企业是岗位技术能手,实现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相融合。
2、学材建设
学材指用于直接帮助学生学习的学习材料,包括专业课程一体化教材、任务驱动工作页、作业指导书、工具书及企业技术资料等。学材建设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体现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
一体化课程建设教师团队要深入实践,认真分析课程技术发展现状和特点,随时更新教学内容,制作与实践零距离接触的一体化教材、任务引领工作页、多媒体课件、施工案例、视频、图片等课程资源,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3、一体化教学设施环境建设
一体化教学设施环境建设需体现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特征,融工作与学习于一体。
学院应有计划投入资金进行专业一体化教学体系建设所需要的实习实训设备、设施、专业机房、实训车间、教室等教学环境的建设。
(四)一体化课程教学方法与实施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专业课程教学应改变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实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做合一”的一体化教育教学理念。建议推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实施要点如下:
1、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日常课堂教学中,课堂组织一般按四步进行,即教师提出任务→学生探讨明确完成任务的思路、实施方法和步骤→在“学中做、做中学”中完成任务→任务评价。首先课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即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教师提前做好课前准备(包括上课用教具、相关授课内容模型、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任务工作页等)。课堂上由教师给出学生学习任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进而引导学生边学边做或边做边学,在校内实训场所和多媒体教室,完成学习任务;期间教师根据情况进行巡回指导和讲解;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对小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小组成员进行互评。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活课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项目导向教学模式
“项目导向”教学模式主要应用于校内实训。例如对于公路工程施工实训中的桥梁施工实训,其方法是引入“项目”,给定同学一套一座桥梁完整的工程施工图,从施工图的识读开始到专项施工组织方案编制、钢筋绑扎、模型制作到安装,实际组织实施,学生通过“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完成整个实训项目。“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紧紧围绕毕业生就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素质,通过专项实训提高毕业生的单位工程实际工作能力,为下一步的顶岗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培养质量的提升是职业教育的主要问题,而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力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就是最好的。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对当前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差、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都有一定改善作用。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构建,可以将课程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技能操作中讲授理论知识,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到技能本领,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出真正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北京: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2012
[2]《道路与桥梁施工》專业中职教学标准.北京:交通教育指导委员.2013
[3]孟潇.新形势下一体化教学思路的探索与分析[J].职业·下旬.2017年第05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和本质特征;一体化课程体系内容与结构;开发程序及实施
近年來,职业院校的生源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初中阶段成绩较差的群体,学生普遍存在学习主动性不足、缺乏兴趣、理论基础薄弱等不利因素。同时受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存在课程设计不够合理,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脱节,教学方式方法陈旧,以及学校教学实训设施资源配备不足等问题,导致毕业生就业时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不能满足企业技术岗位的实际需求。针对以上这些教学中确实存在和毕业生就业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学院领导多次组织专业教师召开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议,要求结合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对学院设置的各专业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
一、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和本质特征
(一)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强调“以学生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做合一”的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我们的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教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教是为学服务的理念,所有的教必须服从服务于学,构建一个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行动模式。突出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增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和应用性,以此达到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本质特征
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本质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改革行为。一体化课程改革旨在体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的本质特征。
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内容与结构
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内容应由“一体化课程方案”和“一体化课程资源”两部分构成,其内容与结构见图1。
三、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开发程序及实施
一体化课程改革中课程的开发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确定相应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第二阶段:制定专业一体化课程方案;第三阶段:建设专业一体化课程资源。
(一)一体化课程体系的确定
以职业标准嵌入课程内容为目的构建课程体系。深入校企合作企业进行“职业与工作调研分析”,通过实践专家访谈会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由典型工作任务转换成“专业领域一体化课程”,形成一体化课程体系。
1、职业与工作调研分析
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能力分析→知识结构转换”构建建设课程体系的思路,深入校企合作的企业生产一线,向企业专家和一线技术人员进行专业“职业与工作任务”的调研工作,了解行业、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调研相应专业的技能人才数量、等级需求状况,岗位能力方面需求和岗位知识和技能要求方面等情况。对照国家职业标准,分析各等级技能人才综合职业能力要求,撰写调研报告,以此定位本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与层次。
2、典型工作任务提炼
通过实践专家访谈会来提炼典型工作任务,专家访谈会人员由企业专家、技术骨干、课程开发骨干教师组成。典型工作任务是指一个职业的具体工作领域,是具有完整工作过程的一类工作。一个职业一般由10~20个典型工作任务构成,典型工作任务是一体化课程框架确立的基础。
3、一体化课程体系确立
由典型工作任务转换成领域课程,进而形成一体化课程体系。
(二)一体化课程方案的制定
一体化课程方案要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该环节主要描述专业基本信息,各等级人才培养目标,指导性教学计划表(规定每门一体化课程、设置课程进度及学时分配),每门课程的一体化课程标准(包含基准学时、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工作内容分析、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参考性学习任务的目标、内容及教学建议等),设计各等级综合职业能力评价方案。一体化课程方案为课程资源建设和课程改革实施提供了极为详尽具体的依据。
(三)一体化课程资源建设
一体化课程资源需依据一体化课程方案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学材建设、学习环境建设等,是一体化课程实施的条件和支撑。
1、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需培养教师的专业理论能力、企业工作实践能力和一体化课程开发与教学组织实施能力。
首先更新教职工教改理念。面对企业管理理念、工艺、技术、设备及用工需求不断更新、变化的机遇与挑战,通过集中宣教、深入学习、交流讨论等形式,引导教师了解并掌握专业进行一体化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方式方法和操作流程等。转变教师的职教理念,逐步在全体教师中建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教学做合一”的一体化课改理念。其次实现“教师一体化”,让教师在校是教学行家,在企业是岗位技术能手,实现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相融合。
2、学材建设
学材指用于直接帮助学生学习的学习材料,包括专业课程一体化教材、任务驱动工作页、作业指导书、工具书及企业技术资料等。学材建设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体现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
一体化课程建设教师团队要深入实践,认真分析课程技术发展现状和特点,随时更新教学内容,制作与实践零距离接触的一体化教材、任务引领工作页、多媒体课件、施工案例、视频、图片等课程资源,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3、一体化教学设施环境建设
一体化教学设施环境建设需体现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特征,融工作与学习于一体。
学院应有计划投入资金进行专业一体化教学体系建设所需要的实习实训设备、设施、专业机房、实训车间、教室等教学环境的建设。
(四)一体化课程教学方法与实施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专业课程教学应改变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实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做合一”的一体化教育教学理念。建议推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实施要点如下:
1、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日常课堂教学中,课堂组织一般按四步进行,即教师提出任务→学生探讨明确完成任务的思路、实施方法和步骤→在“学中做、做中学”中完成任务→任务评价。首先课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即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教师提前做好课前准备(包括上课用教具、相关授课内容模型、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任务工作页等)。课堂上由教师给出学生学习任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进而引导学生边学边做或边做边学,在校内实训场所和多媒体教室,完成学习任务;期间教师根据情况进行巡回指导和讲解;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对小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小组成员进行互评。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活课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项目导向教学模式
“项目导向”教学模式主要应用于校内实训。例如对于公路工程施工实训中的桥梁施工实训,其方法是引入“项目”,给定同学一套一座桥梁完整的工程施工图,从施工图的识读开始到专项施工组织方案编制、钢筋绑扎、模型制作到安装,实际组织实施,学生通过“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完成整个实训项目。“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紧紧围绕毕业生就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素质,通过专项实训提高毕业生的单位工程实际工作能力,为下一步的顶岗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培养质量的提升是职业教育的主要问题,而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力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就是最好的。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对当前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差、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都有一定改善作用。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构建,可以将课程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技能操作中讲授理论知识,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到技能本领,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出真正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北京: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2012
[2]《道路与桥梁施工》專业中职教学标准.北京:交通教育指导委员.2013
[3]孟潇.新形势下一体化教学思路的探索与分析[J].职业·下旬.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