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间隔年”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实践方式,正在中国兴起。它提倡利用升学前或工作前的间隔时间进行长途旅行或义工旅行,以服务社会、锻炼个人能力。但由于经济、观念和能力等原因,中国的间隔年实践与西方国家有还着巨大的差距,社会接受度低,学生普遍责任意识差、独立能力差。不过,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脚步以及世界独立旅行市场的繁荣,间隔年将会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实践的选择。
关键词:间隔年;旅行;大学生;社会实践
一、间隔年总述
“2006年12月1日,我带着一张仅存有21000元人民币的国际银行卡,离开自己生活多年的城市,带着一个不知道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的‘间隔年’主题。殊不知从原来计划的三个月走到十三个月,从原来计划的目的国印度变成一次横跨亚洲的旅途,从澳门经泰国、老挝、云南、缅甸、印度、巴基斯坦、新疆、到西藏、尼泊尔,一路上边旅行,边以义工的身份服务于非政府组织,帮助当地需要帮助的人……”
上述文字摘自孙东纯的《迟到的间隔年》一书。2009年该书的出版第一次在中国引入“间隔年”概念,而后网络平台迅速聚集起一批提倡自助旅行、义工旅行的网友,使“间隔年”旅行的潮流在中国开始发展壮大。
“间隔年”(Gap Year)是指青年利用毕业升学或工作之前的间隔时间,做一次长期的旅行。期间,学生通常进行跨国旅行,单纯地穷游——住民宿、搭火车、吃便饭,或者为食宿及旅费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不同于走马观花的短期旅游和纯粹的工作旅行,大多数学生在间隔年旅行中,会花上相当长一段时间在非发达国家的小城镇上,深度体验异域文化。
二、中西间隔年现状对比
然而根据我们的调查,在我校利用假期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大学生群体中,超过80%的学生选择企业实习、工厂打工的方式,而约90%的学生对“义工旅行”“间隔年旅行”等概念从未耳闻。
笔者在大一的暑假去到了尼泊尔进行了人生的第一次义工旅行,期间结识了来自英国、美国、瑞士和西班牙的志愿者,大家工作和吃住都在加德满都郊区的一间寺庙。同屋18岁的英国女孩Charlotte攒够钱,利用上大学前的暑假独自来到亚洲做义工,在尼泊尔之前,已经在印度的一间孤儿院工作过一个月。隔壁18岁的英国帅哥Kim也是高中毕业后尼泊尔做两个月的志愿者,每日不管课上课下都和庙里的小和尚们闹成一片。而同期年龄最长的是29岁的美国女孩Carolina,来尼泊尔之前是波士顿一名收入颇丰的数学老师,在寺庙里她负责了所有班级的数学课。Carolina说,她并不知道自己回国后会做一份什么新工作,在尼泊尔的几个月时间就是她和内心对话的时候。
在后来的多次跨国旅行中,笔者也陆续遇见了一些间隔年旅行的中国学生,但令人失望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学生的间隔年似乎并不如那些发达国家同龄人过得愉快和有意义。来自欧美的义工们的志愿服务时间通常不短于一个月,一些人甚至一呆半年,而绝大多数中国学生的服务时间仅为两个星期甚至更短;绝大多数欧美青年选择义工旅行,仅仅是出于帮助贫困地区的考虑,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笔者遇见的多数中国志愿者都汲汲于那一纸志愿者实习证明,以作为出国留学的申请材料;在东南亚旅行和做义工的时间里,和欧美背包客一起宿青旅、睡上下铺、冷水洗澡、被蚊虫叮咬早已习以为常,但是这些青年旅舍里却很少见中国学生的身影,笔者甚至在做义工的时候亲见过有位中国女生,因为不习惯寺庙简陋的食宿条件,每天去寺庙外的酒店吃住。
以上种种现象就像一道无形的墙,将“间隔年”旅行的中国青年和外国青年分隔开,以致于常常听到这样的困惑:即便英语水平并不差,为什么在间隔年旅行时中国学生很难融入到欧美学生的群体中呢?
三、中国大学生进行间隔年旅行的可行性分析
据网络数据显示,在2009年“间隔年”概念传入中国之初,中国仅有0.05%的学生选择间隔年旅行,而截至2013年,这一数据为0.3%。而在美国,每年有近6万名中学毕业生选择间隔年,推迟进入大学。那么,是哪些因素制约了间隔年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大学生选择间隔年旅行的可行性有多大呢?
排在首位的限制因素当然是经济。西方国家中学生兼职赚钱已成风气,而同龄的中国学生在考试的压力下少有喘息之机,故能够自己负担间隔年旅行的人群被大大限制。其次根据笔者的亲身了解,国内的大多数国际义工中介收费远高于一些欧美中介,动辄近两千元一周的项目费用(含食宿但不含机票及游览费用),让大多数学生将项目时间选择在一两个星期。
国内的就业体制让许多学生对间隔年望而却步。简单说,国内大学不像国外会为高中毕业生保留一年的录取资格,这意味着选择在高中毕业后间隔年旅行的学生,要想上大学就只有第二年重新参加高考;而对大学毕业生来说更是一寸光阴一寸金,投简历、参加面试、实习、工作,就业市场人人争先恐后,如果在就业前先间隔年旅行一年,那么再找工作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应届生”的资格。
由于“间隔年”概念传入晚、普及度低,整个社会对其的认知度和心理接受度都不够,所以许多人难以说服自己放弃蒸蒸日上的工作学业,更难以告知家人自己要去贫穷国家、地区的原因。
英语水平和独立性是无形的门槛。长时间的深度游历不仅有经济方面的硬性条件,更需要的良好的沟通技巧、较好的语言功底、积极开放的心态、吃苦耐劳的品质以及独立生活的能力,而这正是许多中国学生所欠缺的品质。不过,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中国对外开放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已经开始具备这些品质。
四、间隔年的展望
笔者曾经在火车上遇见过一位刚结束间隔年旅行的研三男孩,他的旅行从成都开始,独自徒步到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而后搭火车去了北京和济南,回到成都的学校后略加休整,又乘火车去了云南和西藏。在我们的对话中他谈到,
所谓间隔“年”,并不非得是连续不断的一整年,因为重要的不是它的时间甚至形式,而是其不同于其他时间的作用。长途旅行中变化不断,所以旅行者必须有意识地去接纳新信息、接触不同的人,然后临时做出一些决定。但也因此能在路上本能地带着好奇,所以每一点发现都是惊喜。最重要的是体验感,这对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实践形式,间隔年旅行使涉世未深的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有机会能深度体验与自己迥乎不同的生活方式,培养国际观念,学习生存技能,从而让他们在回归社会的时候,能够有一个更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更积极的人生态度。环境的变化让他们从固定不变的生活模式中暂时地超脱出来,以一种轻松的状态长期地融入当地生活,进行一种深度的文化体验和交流。
参考文献:
[1]《迟到的间隔年》 孙东纯.
[2]《中国大学生实施间隔年旅游的可行性分析》 中国知网 郑有艾 2014-04-09.
[3]《行走间隔年:当代中国青年的人生阶段性选择》 中国知网 敖成兵 2013-0805.
关键词:间隔年;旅行;大学生;社会实践
一、间隔年总述
“2006年12月1日,我带着一张仅存有21000元人民币的国际银行卡,离开自己生活多年的城市,带着一个不知道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的‘间隔年’主题。殊不知从原来计划的三个月走到十三个月,从原来计划的目的国印度变成一次横跨亚洲的旅途,从澳门经泰国、老挝、云南、缅甸、印度、巴基斯坦、新疆、到西藏、尼泊尔,一路上边旅行,边以义工的身份服务于非政府组织,帮助当地需要帮助的人……”
上述文字摘自孙东纯的《迟到的间隔年》一书。2009年该书的出版第一次在中国引入“间隔年”概念,而后网络平台迅速聚集起一批提倡自助旅行、义工旅行的网友,使“间隔年”旅行的潮流在中国开始发展壮大。
“间隔年”(Gap Year)是指青年利用毕业升学或工作之前的间隔时间,做一次长期的旅行。期间,学生通常进行跨国旅行,单纯地穷游——住民宿、搭火车、吃便饭,或者为食宿及旅费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不同于走马观花的短期旅游和纯粹的工作旅行,大多数学生在间隔年旅行中,会花上相当长一段时间在非发达国家的小城镇上,深度体验异域文化。
二、中西间隔年现状对比
然而根据我们的调查,在我校利用假期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大学生群体中,超过80%的学生选择企业实习、工厂打工的方式,而约90%的学生对“义工旅行”“间隔年旅行”等概念从未耳闻。
笔者在大一的暑假去到了尼泊尔进行了人生的第一次义工旅行,期间结识了来自英国、美国、瑞士和西班牙的志愿者,大家工作和吃住都在加德满都郊区的一间寺庙。同屋18岁的英国女孩Charlotte攒够钱,利用上大学前的暑假独自来到亚洲做义工,在尼泊尔之前,已经在印度的一间孤儿院工作过一个月。隔壁18岁的英国帅哥Kim也是高中毕业后尼泊尔做两个月的志愿者,每日不管课上课下都和庙里的小和尚们闹成一片。而同期年龄最长的是29岁的美国女孩Carolina,来尼泊尔之前是波士顿一名收入颇丰的数学老师,在寺庙里她负责了所有班级的数学课。Carolina说,她并不知道自己回国后会做一份什么新工作,在尼泊尔的几个月时间就是她和内心对话的时候。
在后来的多次跨国旅行中,笔者也陆续遇见了一些间隔年旅行的中国学生,但令人失望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学生的间隔年似乎并不如那些发达国家同龄人过得愉快和有意义。来自欧美的义工们的志愿服务时间通常不短于一个月,一些人甚至一呆半年,而绝大多数中国学生的服务时间仅为两个星期甚至更短;绝大多数欧美青年选择义工旅行,仅仅是出于帮助贫困地区的考虑,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笔者遇见的多数中国志愿者都汲汲于那一纸志愿者实习证明,以作为出国留学的申请材料;在东南亚旅行和做义工的时间里,和欧美背包客一起宿青旅、睡上下铺、冷水洗澡、被蚊虫叮咬早已习以为常,但是这些青年旅舍里却很少见中国学生的身影,笔者甚至在做义工的时候亲见过有位中国女生,因为不习惯寺庙简陋的食宿条件,每天去寺庙外的酒店吃住。
以上种种现象就像一道无形的墙,将“间隔年”旅行的中国青年和外国青年分隔开,以致于常常听到这样的困惑:即便英语水平并不差,为什么在间隔年旅行时中国学生很难融入到欧美学生的群体中呢?
三、中国大学生进行间隔年旅行的可行性分析
据网络数据显示,在2009年“间隔年”概念传入中国之初,中国仅有0.05%的学生选择间隔年旅行,而截至2013年,这一数据为0.3%。而在美国,每年有近6万名中学毕业生选择间隔年,推迟进入大学。那么,是哪些因素制约了间隔年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大学生选择间隔年旅行的可行性有多大呢?
排在首位的限制因素当然是经济。西方国家中学生兼职赚钱已成风气,而同龄的中国学生在考试的压力下少有喘息之机,故能够自己负担间隔年旅行的人群被大大限制。其次根据笔者的亲身了解,国内的大多数国际义工中介收费远高于一些欧美中介,动辄近两千元一周的项目费用(含食宿但不含机票及游览费用),让大多数学生将项目时间选择在一两个星期。
国内的就业体制让许多学生对间隔年望而却步。简单说,国内大学不像国外会为高中毕业生保留一年的录取资格,这意味着选择在高中毕业后间隔年旅行的学生,要想上大学就只有第二年重新参加高考;而对大学毕业生来说更是一寸光阴一寸金,投简历、参加面试、实习、工作,就业市场人人争先恐后,如果在就业前先间隔年旅行一年,那么再找工作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应届生”的资格。
由于“间隔年”概念传入晚、普及度低,整个社会对其的认知度和心理接受度都不够,所以许多人难以说服自己放弃蒸蒸日上的工作学业,更难以告知家人自己要去贫穷国家、地区的原因。
英语水平和独立性是无形的门槛。长时间的深度游历不仅有经济方面的硬性条件,更需要的良好的沟通技巧、较好的语言功底、积极开放的心态、吃苦耐劳的品质以及独立生活的能力,而这正是许多中国学生所欠缺的品质。不过,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中国对外开放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已经开始具备这些品质。
四、间隔年的展望
笔者曾经在火车上遇见过一位刚结束间隔年旅行的研三男孩,他的旅行从成都开始,独自徒步到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而后搭火车去了北京和济南,回到成都的学校后略加休整,又乘火车去了云南和西藏。在我们的对话中他谈到,
所谓间隔“年”,并不非得是连续不断的一整年,因为重要的不是它的时间甚至形式,而是其不同于其他时间的作用。长途旅行中变化不断,所以旅行者必须有意识地去接纳新信息、接触不同的人,然后临时做出一些决定。但也因此能在路上本能地带着好奇,所以每一点发现都是惊喜。最重要的是体验感,这对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实践形式,间隔年旅行使涉世未深的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有机会能深度体验与自己迥乎不同的生活方式,培养国际观念,学习生存技能,从而让他们在回归社会的时候,能够有一个更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更积极的人生态度。环境的变化让他们从固定不变的生活模式中暂时地超脱出来,以一种轻松的状态长期地融入当地生活,进行一种深度的文化体验和交流。
参考文献:
[1]《迟到的间隔年》 孙东纯.
[2]《中国大学生实施间隔年旅游的可行性分析》 中国知网 郑有艾 2014-04-09.
[3]《行走间隔年:当代中国青年的人生阶段性选择》 中国知网 敖成兵 2013-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