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学生中文名与汉语教学策略探析

来源 :汉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aol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姓名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也往往希望有一个地道的中文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适当引入姓名文化教学与中文名赏析,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对汉字与中国文化的理解.可运用的教学策略包括给学生起名字、帮学生改名字、取名字趣味练习、专题讲座与研讨等.其中,华裔学生群体比较特殊,引导他们真正理解自己的中文名,可更好地帮其认识自己的中华文明之“根”.
其他文献
武清方言存在将普通话舌尖前塞擦音、擦音声母([ts,tsh,s])读为齿间音声母([tθ,tθh,θ])的现象,且在很多字项上二者基本自由变读.文章对武清方言今齿间音存在和发展问题进行探讨,认为齿间音声母的字项分布受到使用频率和声韵母协同发音的双重制约;20世纪70~80年代齿间音在武清方言中应广泛存在,目前新派方言因普通话的影响,齿间音基本消失.
文章一方面立足《峒溪纤志·志余》自身材料,从语言本身寻找探明其未识字符性质的证据;另一方面结合语言、历史背景详细来考察.综合两方面的因素,认为这些未识字符主要是记录当地汉语方言,并不是记录苗语.
镇海方言和海曙方言虽同属甬江小片,行政上都是宁波市的市辖区,可以互相通话,但是也存在明显差别.比如海曙方言有浊擦音[(z)]而镇海方言没有,一等侯韵字的韵腹不同,山摄合口字的韵母也有所差异等.利用方言学和音韵学的方法,对两地方言的语音进行深入的调查,可以发现两地存在的差异是系统性的.文章立足于两地共时的语音,通过分析比较语音的源流及分化情况,试着探寻二者差异产生的内部逻辑.
“干啥啥不行,X第一名”构式通过看似违反逻辑的表达方式传达一种特殊的语用效果.该构式语义上并不否定句子的真值条件,而是通过铺垫否定全部来肯定“X”,突出“X”.从修辞角度看,是欲扬先抑手法的应用;从认知角度讲,是说话人的识解方式不同导致的.语用上,该构式表达出对比、调侃和讽刺的效果.
文章描写研究连云港市赣榆区方言中“很”“血”“能”“死”“怪”“抠”六个特色副词,这些副词相比较于普通话中的副词用法有很大的地方特点.讨论这些程度副词的语法功能和语义特点,不仅能丰富汉语方言的语法语料,也可以深入了解交界地带程度副词的状况.
巨口铺方言文白异读现象非常普遍,文章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分析湖南巨口铺方言的文白异读,并归纳出语音特点.
文章在对“走”进行本体研究的基础上,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分析留学生使用“走”时存在的四种偏误:缺失型、误加型、混淆型、搭配错误型.文章认为其偏误产生的原因包含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并提出扎实教学、快乐教学和多维教学等教学建议,以期帮助学习者正确掌握“走”的用法,减少偏误的产生.
词汇总是具体上下文中的词汇,在具体的语境中,词汇的意义是固定的、具象的、临时的,我们是在要根据词汇在不同上下文中的具体使用情况而做出相应的合理解释,赋予词汇具体的语境意义.高诱《吕氏春秋注》中语境对词义的制约主要体现在对多义词的制约方面,其制约的形式从三个方面体现:对引申义的制约、对词义范围的制约和对临时义的制约.通过对高诱《吕氏春秋注》中语境对词义的制约形式的分析发现,在汉代,这种语境思想就已经渗透进传统的古籍注释中,并将其发展成为我国传统的传注训诂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指导注释实践.
文章研究了在不同情境下,汉语说话者所选择的不同感觉表达的特征及其理据,认为在现代汉语感觉表达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语气,即“事实陈述”语气和“感觉直抒”语气.“事实陈述”语气用于答问、叙述说话者认知的事实等场合,“感觉直抒”语气用于直接抒发说话者即时感受的场合.在形式上,程度副词“很”与感觉词的搭配,用于“事实陈述”语气;程度副词“好”与感觉词的搭配,以及感觉词的重复形式,用于“感觉直抒”语气;光杆形式的感觉词则可进入两种语气.
古代笔记小说保存了大量词语,是研究古汉语词汇之难得语料.其中“艳射”当释为“照耀”“闪耀”;“茫昧”当释为“茫然无知”或“茫然无知貌”,“无知”即“不知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