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电视访谈的话题结构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cy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电视访谈话语作为一种常见的话语形式有其独特的话题结构特点,既不同于日常对话又异于书面语言。本文结合相关理论,以一期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会客厅》访谈节目作为语料,从话轮转换、互动模式等方面分析了该访谈的话题结构,以期对电视访谈这种独特的语篇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关键词 电视访谈 话题结构 《新闻会客厅》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跨越,电视访谈节目在各电视台蓬勃发展,成为观众或听众喜闻乐见的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容忽视。电视访谈作为众多语篇类型中的一种,既有与其他语篇相通的属性又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于是,对于这一语篇类型的研究也日渐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国内外许多学者专家都对此进行过研究,如Mezler(2003)、Clayman(1991)、Clayman和Heritage(2002)、郝朴宁(2005)、代树兰(2008)、黄国文和廖海青(2008)等。
  本文根据话语分析和话题结构的有关理论,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2008年10月16日播出的一期《新闻会客厅》节目作为语料,对该访谈节目的话题结构及话题推进方式进行讨论,以期加深参与者对该类语篇的理解。
  二、对话题结构的研究
  话题这一思想作为语用功能的提出可以追溯到法国学者韦尔(H.Weil)的《古代语和现代语词序比较》(1844)一书。他在该书中首次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提出了句子的二分论:一个句子包含一起始点和一话语目的。起始点是说话人和听话人共知的信息,话语目的是被传递的新信息(转引自文旭:123)。
  Clark、Svenevig试图将话题的引入和展开放在参与者互动的过程中进行研究(转引自代树兰:108)。Clark认为话题是在互动过程中确立的,话题的确立有赖于交谈双方的互动,一方提出话题,另一方予以确认;Svenevig认为话题的引入对随后的话语结构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话题引入之后,参与者会依据话题将随后的话语看作一个整体来组织和理解。同时他还依据自己的研究,捉出了话题结构的四个基本原则:可说性(reportability),预示性(projeet-ability),衔接性(connectedness)和延续性(progressivity),用以识别在题的与不在题的话语。话题的可说性应在话语开始之际在参与者的互动过程中确立,一方提出话题,另一方予以确认;预示性指参与者对随后的话语事先达成的共识。因此话题引入时便确立了该话题随后的走向及其作为话题的可接受性。话题的预示性包括话题的内容和话语类型两部分;衔接性指话轮与话轮之间的衔接、连贯关系。衔接性一方面对说话者具有限制作用,另一方面又为听话者提供理解的基础;延续性是指在有话可说的情况下,话题可以一直持续下去,即话语在形式上是连续的,尽量避免停顿和间隔,在内容方面则可以小断追加新信息,以扩大双方的共识。作者认为这一理论在电视访谈语篇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三、语料及分析
  本文所使用的语料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2008年10月16日播出的一期名为“邹涛:要买房 来团购”的《新闻会客厅》节目(因原始材料为录音版本,故在语轮转换前以“,”隔开,结束用“。”,明显是问句的用“?”,“1)”表示语轮1, 文中引用“......”表示此处有省略内容。)
  一期访谈节目一般可以分为开始、主体、结束三部分。各部分对访谈话题的展开都是不可或缺的。下面就以所引语料为例说明该访谈话题的展开结构。
  (一)开始部分。
  访谈的开始部分指主持人与嘉宾面对面进行实际交谈之前的部分。多数访谈节目的开始部分都由录像画面资料和主持人口头介绍组成。这一部分的发话对象主要是现场或电视机前的观众。本期《新闻会客厅》的开始部分也由两部分构成:主持人的现场语言和预先录制的资料画面。节目一开始在片头之后是主持人的一段话,并由她引出资料画面的插入。这一部分的主要功能在于对本期访谈的情景构建,具体表现在:(1)提供访谈背景;(2)介绍嘉宾;(3)介绍访谈内容;(4)导入访谈主体部分。本部分的最终目的当然是引起观众的注意。
  (二)主体部分。
  访谈的主体指位于访谈开始与结束之间主持人与嘉宾的互动交流部分。它是访谈过程中所占篇幅最大的部分,是访谈展开话题、推进主题、完成任务、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部分,也是整个访谈过程中交流主体间的互动体现得最为充分的部分。主持人和嘉宾之间一问一答的话语互动构成该階段话语结构的主要特征。
  1、话轮转换机制。
  在电视访谈的语境中,由于预先设定的话语角色和话轮分配方式,受到限制的参与者的话语角色,形成了以主持人提问、嘉宾回答,以及主持人与嘉宾共同完成访谈任务的话轮转换机制为特征的互动性话语结构特征。
  本期节目的主体部分占据了整个语篇的绝大部分(1-106)。本部分由主持人和嘉宾的第一轮言语交换(即相互问好)开始,由于时间及栏目性质的限制,访谈在主持人的引导下立即进入正题。接下来的话语主要以主持人问、嘉宾答的互动模式向前推进。当然这并不是说主持人的每一句话都是提问,但或多或少有疑问的意义在里面。例如
  35)李小萌:稍等一下,我再理解一下您这个意思,就是......
  主持人似乎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但她说话的目的与其说是陈述不如说是想从嘉宾那里得到证实;
  41)李小萌:就是可以偷偷地卖,但是你不能够说出去。
  既是对嘉宾所说的“为什么?”的答复又是对嘉宾前一轮话语的总结。另一方面,嘉宾也并非在交谈中就不能提问。例如
  28)邹涛:所以我会告诉他这个道理,一支十块钱的笔,炒到一百块钱以后,现在是80块钱了,你觉得应不应该买呢?
  34)邹涛:……,为什么一定要填手机号码呢?就是因为三万多人的沟通,那么多人,……
  106)邹涛:……比如我们北京这个平台,这个企业家,他是做矿业的老板,那他也愿意拿出钱来做,他为什么?他就觉得邹涛,开始我们还怀疑你,……   要么问主持人要么自问自答,但同样这些话语的目的不在问而在表明观点。因此可以说这些“例外”并没有破坏访谈的问答式的话轮转换机制。
  2、互动模式。
  正如前面所说,访谈任务的完成有赖于主持人和嘉宾的互动,而互动的形式是多样的。黄国文和廖海青将这些互动归纳为三大模式:合作型、挑衅型和回避型(2008:4)。在语料所选取的节目中,这三种互动模式都有所体现。
  合作型互动模式强调的是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关系,这是访谈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互动模式。我们的语料也不例外。如
  3)李小萌:你现在这个购房平台叫万人购房平台啊?
  4)邹涛:准确的一个称呼应该是邹涛万人住房团购网,……
  5)李小萌:这个购房团、购房平台、购房网有什么区别呢?
  6)邹涛:在我们这个平台上面我们本身是不参与任何的交易的,我们只负责搭建一个沟通的一个平台,……
  19)李小萌:一个是买,一个是不买,怎么一致呢?
  20)邹涛:它的背后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不买房是因为买不起房,……
  21)李小萌:那为什么你没有等到2009年4月份以后才开始搭建这个购房平台,而是提前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22)邹涛:这个市场是千变万化的,只要对老百姓有益的事情,……
  3)到4)、5)到6)、19)到20)、21)到22)的话语轮换都是主持人提出具体问题、嘉宾针对性地进行回答,体现了提问起始型合作互动模式;35)到36)、47)到48)的话语轮换则由主持人进行陈述、嘉宾作出合作性回应,
  35)李小萌:稍等一下,我再理解一下您这个意思,就是说有三万人报名了,你们要把这三万人的购房需求,在他所相中的区域或者什么去进行详细分类,然后再去看有多少人适合某一个楼盘的条件,再去让他去吻合,然后你们再去出手和那个开发商去谈价钱,讨价还价。
  36)邹涛:哦,其实我们不需要跟他谈价钱,谈判不是我们最重要的工作,……
  47)李小萌:好,那我们就等待,我到你那个网站上去看了一下,我发现它有一个比如说你可以注册、登陆啊各种按键,但是中间有一个写着是如果你是赞助或者提供支持的,可以点击这里,我点进去看了,您上面说上面全部的费用都是邹涛先生个人出的,但是如果您出于对公益事业的关心,想要赞助的话,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48)邹涛:对。在深圳的十二年,我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
  体现了陈述起始型合作互动模式;
  81)中主持人先陈述背景再提出问题,82)中嘉宾作出合作性回应,
  81)李小萌:因为有很多有疑问啊,所以我有些问题问得比较直接,而且我也相信有很多人会问更尖锐的问题,当你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你有一种无奈的感觉吗?
  82)邹涛:没有,我觉得一个人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的时候,我经常讲一句话,我觉得就是,哦,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找鞋,为什么呢?……
  体现的是背景陈述+提问起始型合作互动模式。
  挑衅型互动模式强调的是主持人一方的提问方式。从礼貌原则来说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言语行为,但这样的问题常常正是观众们最关心的问题,因此,在访谈节目中这种互动模式也屡见不鲜。如语料中
  11)李小萌:是不是可以说你在06年发起的行动本身是失败的,或者说没有达到您想要达到的预期的效果?
  17)李小萌:好,06年发起的不买房行动,究竟是成功是失败,肯定是见仁见智啊,你说的是三年不买房,可是刚刚两年过去你又号召大家买房了,这是不是自食其言呢?
  主持人提出的问题都是质疑嘉宾行为的敏感话题,
  43)李小萌:明白这个意思了,这是一个秘密,看来你不愿意公开。 我到你的网站去看了一下……
  44)邹涛:我们会去公开的,下一步会公开的。
  45)李小萌:什么时间?
  46)邹涛:我想在今年年底之前。
  69)李小萌:我问你卖了多少套房子你都不告诉我。
  70)邹涛:这个,我觉得这是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因为我想最后我所有的东西我觉得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和质疑。 我经常说……
  45)对嘉宾似乎不愿说明的细节追加盘问,
  69)对嘉宾有意避开的问题再次追问,这些都是挑衅型互动模式的体现。当然对于这类问题嘉宾可能作出合作性回应也可能作出回避性回应。
  回避型互动模式强调的是嘉宾一方的回答方式。访谈节目中多数情况下嘉宾会作出合作型的回应,但有时候出于某些原因对一些问题也会进行回避。如语料中主持人在39)中提出的问题嘉宾在40)中就没有作出答复,而是说明回避的原因;
  39)李小萌:你从7月4号发起这个万人购房,到现在三个月过去了,有签过单没有?
  40)邹涛:其实有很多市民已经通过我们这个平台买到房子了,但是我为什么不去宣传,我希望把这些事 情做完以后再公布出来,因为第一次做的一个事情,他们买了以后,那么后来我们在网上公布了一些东西,那么这个发展商就非常气愤,因为,为什么呢?
  到了69)主持人又一次以陈述的语气提出同一问题,应该说有着强烈的挑衅意味,在70)中嘉宾仍然没有正面答复,此后的互动一直纠缠于这个问题,直到78)主持人改变话题主动放弃。
  本期的《新闻会客厅》的主题部分正是在以上各种互动模式中发展、推进的。大多数的互动都是合作性的,但同时也穿插了部分挑衅性的提问和回避性的回应。正是这种互动模式的多样性使这期节目并不沉闷。
  (三)结束部分。
  访谈的结束部分指主体部分结束后的末尾部分。一般来说,这一部分包括总结、致谢、预告、告别等,意在为整个节目划上一个句号。语料中的结束部分从107)到115)。主持人没有直接对主体部分的内容进行总结,而是通过邀请另外三位嘉宾发表观点的方式完成了总结和评价的任务,同时介绍了下一期节目的访谈对象及内容,并直截了当地进行了告别。至此,本期《新闻会客厅》结束。
  四、结语
  经过对语料的分析我们得出,该电视访谈节目由开始、主体和结束部分组成。访谈话题从背景介紹开始,在主持人提问、嘉宾回答的话轮转换机制中进行,在多种互动模式中发展和推进,在对下一期节目的预告中结束。对电视访谈语篇各个方面的把握将有利于更好地理解访谈语言、更好地利用这一常见的语言资源。
  (作者单位:云南省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
  参考文献:
  [1]Clayman S. E. News Interview Openings: Aspects of Sequential Organization // P. Scannell. Broadcast Talks. London: Sage: 1991.48-75.
  [2]Clayman S. E. & J. Heritage. The News Interview: Journalists and Public Figures on the ai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3]Mezler K. Creative Interviewing. Boston: Allyn & Bacon /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2003.
  [4]代树兰.电视访谈的话题结构研究. 东岳论丛 (4): 2008. 108-111.
  [5]代树兰.电视访谈的话语特色. 扬州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1):2008. 74-79.
  [6]代树兰. 试论电视访谈的职业话语性质. 江西社会科学 (2):2008. 238-42.
  [7]郝朴宁.话语空间——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8]黄国文、廖海青. 2008. 电视访谈节目的言语功能及互动模式. 外语研究 (4):2005. 1-9.
  [9]文旭.话题与话题构式的认知阐释. 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2007. 123-30.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针对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在发展过程中的被动地位所引发的相关问题,以高校研究生党员发展工作中的主客体关系理论为前提,提出换位式党员发展模式,创新性地构建换位式党员发展模式的基本框架,在相关试点的基础上为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党员发展工作提供一条新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 研究生 换位式 党员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本文试图打破原有研究生党
期刊
摘 要 根据房地产预警研究的现状,把房地产预警的研究分为房地产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房地产预警方法的选择和房地产预警系统设计三方面,本文分别讨论了各方面的主要进展和主要优缺点,指出与计算机、人工智能紧密结合,多方法共同预警是房地产预警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房地产 预警指标 预警方法 预警系统  中图分类号:F293.30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房地产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但
期刊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高校保卫部门管理职能,提出优化服务,不断提升效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切实保卫高校稳定发展,为国家安全稳定做出贡献。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保卫部门 服务意识 提升效能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高校保卫机关是高校管理部门之一,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是维护高等学校安全发展稳定的重要部门。作为高校的管理中枢和服务的窗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组
期刊
摘要 近年来,随着城市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入,城管行政执法部门在城市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而随之而来的矛盾和问题也愈来愈多,特别是对行政强制权行使的规范问题。本文拟以长沙市城管综合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实践为例,对其在行政强制权行使中的有益探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针对其在执法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行政强制法》的规定,提出了进一步规范行使强制权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城市管理 行政执法 行政强制
期刊
摘 要 本文选择具有相对完整价格走势的十只权证,通过对影响权证价格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剩余期限是影响权证价格的关键因素,行权价格、标的股票价格和波动率,对权证价格的影响不明显的结论,说明认购权证与标的股票脱离了关系。  关键词 权证 权证价格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一、導言   权证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品,自从美国电灯和能源公司发行第一只权证以来,权
期刊
摘要 票据质押以其高效便捷的特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相关法律的内部不统一,票据质押制度作用的发挥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对于背书在票据质押设定中的作用,理论界与实务界应当承认其为生效要件而非对抗要件。只有统一对票据质押背书的认识,才能真正的发挥出票据质押制度应有的功效。  关键词 票据质押 背书 生效要件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一、
期刊
摘要 因高校校园社会化、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法治意识淡薄等因素,民事侵权、刑事犯罪以及社会治安等事件时有发生,给高校安全保卫与和谐校园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亟需通过培育与弘扬法治文化、增强高校治理法治理念、加强高校学生法治教育等方式,树立高校治理的法治思维,以增强高校治理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 高校安全保卫 和谐校园 法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人们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多元
期刊
摘要 本文由一则案例出发,通过对此案例的分析,最后利用无权处置工地让他人有偿倾倒渣土行为该如何定性?  关键词 无权处置工地 渣土  中图分类号:D612 文献标识码:A  一、案情简介  杭州东新路地铁工程建设产生大量废土,经层层转包,废土外运由阎学军承接。2010年11月下旬至12月20日间,被告人骆某某在未取得白鹭郡南二期工地建设单位杭州良渚文化村开发有限公司同意的情况下,虚构"其
期刊
摘要 按份共有人优先购买权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我国《物权法》第101条规定了此项权利。由于规定的不甚全面,给理论和实践带来了很多困扰,因此厘清按份共有人优先购买权的价值取向与权利属性,明确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按份共有 优先购买权 同等条件  中图分类号:D931 文献标识码:A  优先购买权是指特定的民事主体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先于他人购买某项特定财产的权利。
期刊
摘要 本文力图从法律的视角来看待当前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论证当前我国汇率政策的合理性,以及如何更好的加强和改革在货币方面法律法规的完善,既保持本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又更好地与国际制度有效接轨。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汇率 货币主权 外汇管理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一、人民币升值  (一)人民币升值的背景。  从世界各国经验来看,一个崛起的大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