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双塔,体验社区养老新地标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f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25日,位于双塔街道的姑苏区老年友好社区创建暨大公园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正式启动。作为古城区首家集全新“嵌入式”床位、“互助式”和“智能化”功能于一体的项目,这个面积近3000平方米,设有幸福食堂、社区卫生站、29张全天候家庭式养老床位等多项服务功能的“家门口”的养老乐园,值得我们进行一番探秘。
  “家门口”的智能养老乐园
  只要走进大公园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就会惊叹于它丰富的服务功能:一楼是便民服务驿站,二楼有椿沁园曲艺表演室、双塔书社书画室,三楼为群艺舞蹈房、长者运动之家,四楼是卫生服务站,五楼、六楼则是短期托养中心……在这里,老年人能够全方面地享受到温馨的养老服务。
  若仔细观察,还会发现不少高科技。站在四楼卫生服务站的健康一体机前,老人只要轻轻刷一刷身份证,就能根据语音提示进行身高、体重、体温、血氧、血压的一体化检测,自助检测提供的“体检报告单”更可以帮助他们及时了解身体的最新状态。五楼短期托养中心的养护房间内,非接触睡眠体征检测仪安置完毕,术后康复、轻度失能的老人在睡眠中若产生状况,仪器就会直接反映到监控室,启动报警系统,提示服务人员第一时间前往床位。
  “智能”,正是为老服务中心最突出的亮点。通过智能化监控设备的全面覆盖,中心建立了智能化养老信息平台,发挥人脸识别优势,让整个中心为老服务实现了全方位信息化的体现。同时依托平台,中心可以实时了解在住老人数量、每日助餐情况、今日活动安排等相关信息,更能通过可视化智能抓拍功能实现老年人跌倒损伤的即时预警,用智能化手段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安全。
  最贴心的日常照料服务
  “这里的午饭真格灵,每天一大荤、一小荤、一素菜再加一份例汤,价格实惠,有时候吃不完还能带回去晚上吃。”82岁的独居老人唐阿姨一边吃着午饭,一边称赞这里的饭菜少油少糖,非常适合老年人。她住在离这里仅步行10分钟距离的民治路甫桥下塘,平时日常用餐和生活照料都是子女轮流安排,自从家门口有了为老服务中心,唐阿姨中午和老姐妹一起吃个饭,下午参加社区活动,生活多了丰富滋味。
  楼下解决了老人的午饭问题,楼上的短期托养中心更是帮助周边居民解决了一时的大难题。钱先生的母亲上个月摔跤骨折了,目前还在住院期间,出院后母亲的生活照料问题让他犯了难。“平时我们的工作都很忙,找住家保姆又怕老人不習惯。”得知为老服务中心有短期托养,钱先生立刻前来“打探”,发现服务大大超出预期。这里有专业养护房间,且全部进行了适老化改造,有可以调节角度的护理床,设计了组团式的共享客厅,让老人在居住期间也不会感到孤单。凡是60岁以上,基本能够自理的老人,都可以报名。“我已经报名了,这里的环境真的比我家里还要好。”钱先生放心地说。
  目前,大公园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通过连接区域丰富的文化、教育、医疗资源,正在为周边锦帆路、沧浪亭等7个社区老人提供贴心服务。中心的启动也是老年友好社区的进一步建立。同一天,苏州市老年大学双塔街道子城教学点、大公园社区“益基金”、大公园社区卫生服务站等三大嵌入式养老项目正式揭牌;苏州市文广旅局“精品文化”进社区项目、苏州市体育局“长者运动之家”进社区项目、苏州公园管理处“评弹表演”进社区项目等更是成为了三个老年友好社区共建项目。
  此外,大公园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建设还得到了苏州市慈善总会和苏州金螳螂公益慈善基金会的支持,项目获得了30万元医疗设备的定向捐赠。“我们还在社区设立了‘益基金’,来访居民、辖区党员可随时献出一份爱心放入基金,中心内各入驻第三方,每单笔消费也都拿出一分钱作为大公园社区基金,用于社区内独居、困难、高龄老人的慰问帮扶。”双塔街道大公园社区书记苏家蓉说。
  最幸福的双塔“夕阳红”
  “老有所学” “老有所依” “老有所养”,是老年居民的共同心愿,姑苏区也于全市率先推进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建设,在全区范围内构建以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为枢纽,以“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为重点,实现设施在“家门口”嵌入、服务在“家门口”做实、资源在“家门口”集聚。此次启动的双塔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即围绕“助餐、助医、助学、助浴、助急、助洁”等功能,整合了周边养老、医疗、文化等资源,深化居家养老和养老顾问两项服务,大大便捷了老年生活。
  近年来,双塔街道通过提高社区治理和服务效能,加快构建具有古城特色、符合“双塔”实际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提升辖区内老人及其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进服务工作,构建居家养老新形势。整洁一点、有趣一点、便利一点、温馨一点、安全一点,街道从这些关键词出发,围绕“美好社区”建设,将社区建设与养老服务同步规划、融合推进。
  “子女都忙,以前担心养老难,现在觉得住在这里不要太幸福,真的再也不怕老了,”正在中心看书的阿姨们笑着说。如今街道已经形成了以3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5个日间照料中心、14个助餐点为架构的“10分钟养老服务圈”,辖区老人就近享受着方便、快捷、有品质的服务,更好地原居安养。古城之内,双塔之畔,这里的夕阳分外美丽。
其他文献
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也是一座红色资源丰厚、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之城。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色文化熠熠生辉,红色,象征着革命和胜利,这份力量永远是那么坚实,那么掷地有声。而最好的怀念,一定是铭记,在这建党百年之际,不妨沿着红色足迹,重温峥嵘岁月,拜谒、瞻仰、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打卡点:苏州革命博物馆  【对话历史】革命文物来“说话”  4月27日是苏州解放72周年纪念日。在苏州革命博物馆的展
期刊
中街路102号附近的紫藤长廊,近日成了辖区居民交流沟通和开展社区活动的最爱公共空间。通过“清—美—护”三步计划,中街路社区党委让这个街心小公园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期间,连点成线,连线成面,通过持续不断的 “我为群众办实事”问题的解决,金阊街道党工委构筑出社区治理的新空间新格局。  “全域”整合资源,思想教育“基础面”打牢  近日,在一场主题为“铁铃关下话运河,红色文化振精神
期刊
“看到这里换上了73个360度高清监控设备,监控室的屏幕上呈现清晰的实景,改善了老旧小区安防设施瘫痪的状况,心里感到无比欣慰。”姑苏区人大代表张海菁说道。她的一条建议惠及了吴门桥街道三个社区上万居民的生活安宁。  人大代表,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老百姓。这两年来,吴门桥街道为了让代表们真正走到百姓身边,让倾听的耳朵凑得更近些,让履职的步伐迈得更有力些,研究探索了各种接访方案。2021年更是围绕民生
期刊
多年前,我沉迷于吴中山水访古探幽,每逢周末,必去山里,风雨无阻。尤其热衷于摩崖石刻,常常发动一群人进山寻找,大有找不到一方誓不罢休之势。差不多五年间,共找到600多方古摩崖,其中最多的当属民国元老李根源,不过还有一个黄安涛,居然有12方之多。  黄安涛(1777-1847),浙江嘉善人,字凝舆,号霁青,医家黄凯均之子。嘉庆十四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广东潮州知府,护理广东惠潮嘉道。  黄安涛旅游好留“
期刊
“这是2012年韩雪来苏州拍戏的场景,这是侯勇主演的《下辈子你还是我的父亲》……”近日,家住同益里12号的马建平向人们展示了众多与明星的合照,说起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他笑着表示,作为古城内的民国时期建筑,他家曾接待过十几个剧组的拍摄。  同益里内风情足,老宅颇受剧组“宠”  走进姑苏区双塔街道锦帆路社区的同益里,精美的雕花门头极具民国特色,朱红色的大门上挂着两个铜制的把手,在清水砖墙和石板路的映衬
期刊
一说起江南,脑海里就响起耳熟能详的“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茉莉花是江南的代表,也是苏州人的骄傲,更是虎丘的荣光。  古城街巷间,卖花谣唤起从前记忆  对于苏州人而言,茉莉花首先是童年的记忆。尤对当年的“小娘鱼”,唯有听到“阿要买栀子花、白兰花”的卖花谣,从卖花阿婆手中接过白兰花别在包上,或将一串茉莉花手串美滋滋地戴上,才算是真正到了姑苏的夏季。穿梭在市井街巷里的卖花阿婆身影,是苏州城里最别致的文化
期刊
欧洲著名政治家托马斯·莫尔说:“在人生中最艰难的是选择。”  人的一生,面临着無数选择。小到一日三餐吃什么,大到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读书时选择学校专业,到成年后择偶就业,可以说,无时无刻都在做选择。  选择,有时候是困难的。莎翁笔下的哈姆雷特,在“生存还是毁灭”中纠结过;《西游记》中的唐僧,面对美丽单纯的女国王,在“爱一个人”和“爱众生”中纠结过。  选择,有时候也是无奈的。面对升学竞争的压力
期刊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升学校党支部服务家庭的能力和水平,帮助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效果,与学校教育形成强有力的“家校连心桥”,成大实小党支部认真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作用,以“五心”服务为理念,以“互助互赢”为共建方法,创建“家校共建·和顺共享”的“书记项目”党建共
期刊
逃离了马路的喧闹,走在环古护城河健身步道上,隐约能听到从远处传来一段段悠扬的旋律。沿着河边循声而去,一位老人在亭子里吹奏口琴,12把口琴一字排放,各种口琴在他的口中演绎出不同风格的旋律,他几乎每天都会来这里吹上几十首曲子,他就是姑苏区双塔街道二郎巷社区居民周根荣。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随时都能上台演奏的周根荣,并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完全是自学,靠自己研究技巧。”周根荣今年70岁,从小时候开始自学
期刊
792年前,一张南宋时期的《平江图》将姑苏的古巷镌刻在了岁月的长河之中。古城有姑苏,姑苏看平江。今天,“双棋盘”式纵横的平江古巷依旧是保存得最完整的,最典型的古城缩影。而这个春天,在一场“净美街巷·百日奋战”行动中,平江街道打了一套“漂亮”的街巷环境综合整治“组合拳”,让一条条姑苏小巷更加“靓丽”了起来。  不遗余力,清除街巷“老顽固”  最近,在观前街、平江路附近游玩的人们,一定会惊叹于周边的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