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慢行交通作为一种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方式正在日益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青睐。本研究以乌鲁木齐市民为研究对象,进行影响其选择慢行交通出行方式的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17.0对调查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影响因子,得到4个主要因子分别为交通安全因子、出行便利性因子、环保健身因子以及天气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一直以来困扰乌鲁木齐市发展慢行交通的因素之一:道路坡度大,并没有成为居民选择慢行交通出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另一个困扰因素:季节及天气的影响,虽然其影响程度较为明显,但是较季节及天气的影响,出行者更关注交通安全及道路环境的状况,可见安心及舒适的出行环境更能吸引交通参与者选择慢行交通出行方式。
【关键词】慢行交通系统;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乌鲁木齐
1.引言
中科院的统计数据表明,因为交通拥堵,我国15座城市每天损失近10亿元人民币,而美国一年的经济损失达到630亿美元[1];因为堵车美国每年燃料浪费260亿升燃油[1];据公安部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自2001年至2010年的10年间,有近90万人死于各类交通事故[2]。由此可见,机动化交通的高速发展使城市面临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能源损耗以及交通事故频发等城市弊病的严峻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慢行交通作为一种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正在日益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青睐,如上海、杭州、珠海等城市陆续完成了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从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3]。
城市慢行交通指的是城市中的步行或自行车等以人力为空间移动动力的交通,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由步行交通系统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两大部分构成,一般定义其出行速度不超过15km/h[4]。慢行交通既是短距离出行中一种独立的出行方式,又是中长距离出行中衔接机动化出行方式不可或缺的部分。
乌鲁木齐市近年来机动车保有量持续以年均17%的势头增长,截止2012年7月已突破50万辆,超出了乌鲁木齐市道路网承载能力的极限,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乌鲁木齐市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乌鲁木齐由于冬季冰雪天气长,并且城市占地南高北低地势不平坦导致道路坡度较大,因此一直以来认为不适宜发展慢行交通。本研究通过对乌鲁木齐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入手,分析影响乌鲁木齐市居民选择慢行交通方式的因素,进而提出乌鲁木齐市发展慢行交通的策略。
2.问卷调查及基础分析
2.1 慢行交通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因素获取
本研究的对象是乌鲁木齐市居民,选择了20位不同职业的居民构成样本,用于生成问卷条目。每个人要求完成一份仅包含一个开放式问题的问卷,即:你认为影响市民选择慢行出行方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共收集了85个条目(包含重复条目), 然后分别独立地对85个条目进行合并归类,对条目进行增加与删除, 最后共确定了12个题项(见表1)。本研究采用Likert五分量表,划分为很重要、比较重要、一般、不太重要、完全不重要等五个量级, 分值依次从5 分到1 分进行赋值。
2.2 调查对象和数据采集
调查对象为居住在乌鲁木齐的市民,调查地点在乌鲁木齐红山公园和人民公园,调查时间为2012年4月6日,调查方式为由受过训练的调查员随机询问在公园游玩的市民,调查对象自愿接受调查。实际发放问卷200份,全部回收,有效问卷183份,有效率达91.5%,调查结果令人满意。
2.3 问卷信度检验
本研究应用SPSS17.0 对所得的183份问卷进行了总体信度检验,其Cronbach’sɑ信度系数为0.625,说明问卷整体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基于问卷进行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也是比较可靠的。判断样本充足性的检验系数(Kaiser Meyer Olkin)为0.651,大于0.5的经验值;Bartlett 球形检验近似卡方值为234.92,自由度为66,显著性为0. 000,说明样本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3.调查结果及分析
3.1 样本个体特征描述性统计
在获取的183个有效样本中,男性107位占58.8%,女性76位占41.4%,性别比例适宜。样本中年龄分布在50岁以下的占样本的90%,50岁以下年龄段亦为出行较多的人群;样本的职业分布中学生及退休人员的比例合计占40%,是较多使用慢行交通出行的人群,对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状况也最为了解,同时其他各类职业均有一定比例的样本,符合调查的需求。样本的年龄及职业分布如图1及图2所示。
3.2 影响因素的变量选择与特征分析
调查时,被调查对象被要求按照各决策因素的重要程度高低分别打分。调查的变量及统计特征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知,12个影响因素的均值都大于3,说明调查问卷所提供的因素的确为影响居民选择慢行交通出行的因素。其中各影响因素均值排前四位的依次为:交通安全的影响、健全的交通法规的影响、道路环境的影响以及季节及天气的影响。始终困扰乌鲁木齐市发展慢行交通的影响因素之一,道路坡度的影响在所有的变量中排最后一位,另一个困扰的因素季节及天气的影响排到第四位。由此可见,交通安全及道路环境是居民选择慢行交通出行时最为关心的因素。
4.慢行交通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因子分析
Kaiser-Meyer-Olkin检验Bartlett检验结果表明:相关矩阵不是单位阵,本研究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通過计算结果表明:前4个因子集中了原始12个影响因素的53.156%,效果比较明显,可以充分反映出原始12个因素所包含的信息。计算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结果如表4所示,据此可以得到各因子所包含的影响因素及其表达式。
在第1因子的载荷中,道路环境、交通安全和健全的交通法规的系数较大,并且三个影响因素的得分均值排名也在前三位,是居民选择慢行交通出行的重要影响因素。可将第1因子命名为“交通安全因子”。 在第2因子的载荷中,出行距离、出行目的、出行携带物品的系数较大,其中出行携带物品的得分均值较大为3.79,出行距离与出行目的的得分均值相当分别为3.64和3.63。由此可见,出行时是否携带物品,会较大程度的影响居民是否选择慢行交通出行方式,而出行目的及距离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慢行交通方式的选择。这三个影响因素均反映了出行的便利程度,可将第2因子命名为“出行便利性因子”。
在第3因子的载荷中,健身的影响、环保的影响、政府提倡力度的影响三个变量的系数较大,其中环保的影响的得分均值为3.79略高于健身的影响(3.67),而政府提倡力度的均值仅略高于排名最后一位的道路坡度影响的均值。由此可见,政府是否提倡慢行交通出行对居民选择慢行交通出行的影响是有限的,而慢行交通的主体对慢行出行方式的环保及健身功效的认知反而会更大地影响其选择该出行方式。可将第3因子命名为“環保健身因子”
在第4因子的载荷中,季节及天气的影响系数远远高于其它变量,其得分均值为3.85,排名第四位。可见,季节及天气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居民是否选择慢行交通出行,而乌鲁木齐受气候的影响全年约有4-5个月的时间为冰雪天气,会给以慢行交通方式出行的居民带来诸多不便。可将第4个因子命名为“天气因子”。
5.结论
影响乌市居民选择慢行交通出行的主要因素包括:道路坡度、交通设施、道路环境、交通安全、季节及天气、出行距离、出行目的、出行携带物品、健身、环保、健全的交通法规、政府提倡力度等12个因素;可以提取四个主要因子,分别为交通安全因子、出行便利性因子、环保健身因子以及天气因子,四个主要因子在乌市居民选择慢行交通出行中累计贡献率为53.156%。
乌鲁木齐市在发展慢行交通系统中面临的天气及地势不平坦的问题,通过分析可见,地势不平坦导致的道路坡度大并没有成为居民选择慢行交通出行的主要影响因素。虽然季节及天气的影响较为明显,但是出行者更关注交通安全及道路环境的状况,可见安心及舒适的出行环境更能吸引交通参与者选择慢行交通出行方式。
参考文献:
[1] http://www.chinahighway.com/news/2004/82038.php.
[2] http://news.sina.com.cn/c/2012-01-03/125823740508.shtml.
[3]云美萍,杨晓光,李盛.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简述[J].城市交通,2009(2),Vol.7:57-59.
[4]夏天.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设计策略分析[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5),Vol.28:81-84.
作者简介:
邓洋洋(1990年生人),男,新疆喀什人,本科,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李发恒(1990年生人),男,四川人,本科,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胡帮艳(1989年生人),女,重庆人,本科,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通讯作者:
王立晓(1976年8月),女,新疆石河子人,博士,副教授,毕业于日本名古屋大学 研究方向包括:智能交通系统,交通行为建模分析等,工作单位: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慢行交通系统;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乌鲁木齐
1.引言
中科院的统计数据表明,因为交通拥堵,我国15座城市每天损失近10亿元人民币,而美国一年的经济损失达到630亿美元[1];因为堵车美国每年燃料浪费260亿升燃油[1];据公安部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自2001年至2010年的10年间,有近90万人死于各类交通事故[2]。由此可见,机动化交通的高速发展使城市面临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能源损耗以及交通事故频发等城市弊病的严峻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慢行交通作为一种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正在日益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青睐,如上海、杭州、珠海等城市陆续完成了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从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3]。
城市慢行交通指的是城市中的步行或自行车等以人力为空间移动动力的交通,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由步行交通系统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两大部分构成,一般定义其出行速度不超过15km/h[4]。慢行交通既是短距离出行中一种独立的出行方式,又是中长距离出行中衔接机动化出行方式不可或缺的部分。
乌鲁木齐市近年来机动车保有量持续以年均17%的势头增长,截止2012年7月已突破50万辆,超出了乌鲁木齐市道路网承载能力的极限,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乌鲁木齐市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乌鲁木齐由于冬季冰雪天气长,并且城市占地南高北低地势不平坦导致道路坡度较大,因此一直以来认为不适宜发展慢行交通。本研究通过对乌鲁木齐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入手,分析影响乌鲁木齐市居民选择慢行交通方式的因素,进而提出乌鲁木齐市发展慢行交通的策略。
2.问卷调查及基础分析
2.1 慢行交通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因素获取
本研究的对象是乌鲁木齐市居民,选择了20位不同职业的居民构成样本,用于生成问卷条目。每个人要求完成一份仅包含一个开放式问题的问卷,即:你认为影响市民选择慢行出行方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共收集了85个条目(包含重复条目), 然后分别独立地对85个条目进行合并归类,对条目进行增加与删除, 最后共确定了12个题项(见表1)。本研究采用Likert五分量表,划分为很重要、比较重要、一般、不太重要、完全不重要等五个量级, 分值依次从5 分到1 分进行赋值。
2.2 调查对象和数据采集
调查对象为居住在乌鲁木齐的市民,调查地点在乌鲁木齐红山公园和人民公园,调查时间为2012年4月6日,调查方式为由受过训练的调查员随机询问在公园游玩的市民,调查对象自愿接受调查。实际发放问卷200份,全部回收,有效问卷183份,有效率达91.5%,调查结果令人满意。
2.3 问卷信度检验
本研究应用SPSS17.0 对所得的183份问卷进行了总体信度检验,其Cronbach’sɑ信度系数为0.625,说明问卷整体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基于问卷进行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也是比较可靠的。判断样本充足性的检验系数(Kaiser Meyer Olkin)为0.651,大于0.5的经验值;Bartlett 球形检验近似卡方值为234.92,自由度为66,显著性为0. 000,说明样本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3.调查结果及分析
3.1 样本个体特征描述性统计
在获取的183个有效样本中,男性107位占58.8%,女性76位占41.4%,性别比例适宜。样本中年龄分布在50岁以下的占样本的90%,50岁以下年龄段亦为出行较多的人群;样本的职业分布中学生及退休人员的比例合计占40%,是较多使用慢行交通出行的人群,对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状况也最为了解,同时其他各类职业均有一定比例的样本,符合调查的需求。样本的年龄及职业分布如图1及图2所示。
3.2 影响因素的变量选择与特征分析
调查时,被调查对象被要求按照各决策因素的重要程度高低分别打分。调查的变量及统计特征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知,12个影响因素的均值都大于3,说明调查问卷所提供的因素的确为影响居民选择慢行交通出行的因素。其中各影响因素均值排前四位的依次为:交通安全的影响、健全的交通法规的影响、道路环境的影响以及季节及天气的影响。始终困扰乌鲁木齐市发展慢行交通的影响因素之一,道路坡度的影响在所有的变量中排最后一位,另一个困扰的因素季节及天气的影响排到第四位。由此可见,交通安全及道路环境是居民选择慢行交通出行时最为关心的因素。
4.慢行交通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因子分析
Kaiser-Meyer-Olkin检验Bartlett检验结果表明:相关矩阵不是单位阵,本研究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通過计算结果表明:前4个因子集中了原始12个影响因素的53.156%,效果比较明显,可以充分反映出原始12个因素所包含的信息。计算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结果如表4所示,据此可以得到各因子所包含的影响因素及其表达式。
在第1因子的载荷中,道路环境、交通安全和健全的交通法规的系数较大,并且三个影响因素的得分均值排名也在前三位,是居民选择慢行交通出行的重要影响因素。可将第1因子命名为“交通安全因子”。 在第2因子的载荷中,出行距离、出行目的、出行携带物品的系数较大,其中出行携带物品的得分均值较大为3.79,出行距离与出行目的的得分均值相当分别为3.64和3.63。由此可见,出行时是否携带物品,会较大程度的影响居民是否选择慢行交通出行方式,而出行目的及距离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慢行交通方式的选择。这三个影响因素均反映了出行的便利程度,可将第2因子命名为“出行便利性因子”。
在第3因子的载荷中,健身的影响、环保的影响、政府提倡力度的影响三个变量的系数较大,其中环保的影响的得分均值为3.79略高于健身的影响(3.67),而政府提倡力度的均值仅略高于排名最后一位的道路坡度影响的均值。由此可见,政府是否提倡慢行交通出行对居民选择慢行交通出行的影响是有限的,而慢行交通的主体对慢行出行方式的环保及健身功效的认知反而会更大地影响其选择该出行方式。可将第3因子命名为“環保健身因子”
在第4因子的载荷中,季节及天气的影响系数远远高于其它变量,其得分均值为3.85,排名第四位。可见,季节及天气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居民是否选择慢行交通出行,而乌鲁木齐受气候的影响全年约有4-5个月的时间为冰雪天气,会给以慢行交通方式出行的居民带来诸多不便。可将第4个因子命名为“天气因子”。
5.结论
影响乌市居民选择慢行交通出行的主要因素包括:道路坡度、交通设施、道路环境、交通安全、季节及天气、出行距离、出行目的、出行携带物品、健身、环保、健全的交通法规、政府提倡力度等12个因素;可以提取四个主要因子,分别为交通安全因子、出行便利性因子、环保健身因子以及天气因子,四个主要因子在乌市居民选择慢行交通出行中累计贡献率为53.156%。
乌鲁木齐市在发展慢行交通系统中面临的天气及地势不平坦的问题,通过分析可见,地势不平坦导致的道路坡度大并没有成为居民选择慢行交通出行的主要影响因素。虽然季节及天气的影响较为明显,但是出行者更关注交通安全及道路环境的状况,可见安心及舒适的出行环境更能吸引交通参与者选择慢行交通出行方式。
参考文献:
[1] http://www.chinahighway.com/news/2004/82038.php.
[2] http://news.sina.com.cn/c/2012-01-03/125823740508.shtml.
[3]云美萍,杨晓光,李盛.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简述[J].城市交通,2009(2),Vol.7:57-59.
[4]夏天.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设计策略分析[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5),Vol.28:81-84.
作者简介:
邓洋洋(1990年生人),男,新疆喀什人,本科,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李发恒(1990年生人),男,四川人,本科,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胡帮艳(1989年生人),女,重庆人,本科,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通讯作者:
王立晓(1976年8月),女,新疆石河子人,博士,副教授,毕业于日本名古屋大学 研究方向包括:智能交通系统,交通行为建模分析等,工作单位: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