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我校是一所教育资源整合后的学校,因此学生的音乐水平层次不齐,差距很大。我尝试着以欣赏课为切入点,制定有计划的教学过程,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出发,分析研究学生,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实施分层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小组合作探究模式,追踪音乐主题,将学生从无知的层次带入有意识的聆听,进一步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音乐的体验者。
【关键词】 差距 音乐欣赏 分层教学
我校是一所教育资源整合后的学校,少数在城镇中长大的学生对音乐多少有些了解,尤其是他们当中有许多同学从小就学过乐器或声乐,因此他们对音乐的感悟很多。而多一半来自各乡镇移民区的农牧民学生由于地理环境和其他条件的制约,接触音乐相对较少,音乐底子薄,有些连do re mi都不认识,原先的音乐课等同于唱歌课,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极度匮乏。教师面对的是一个复杂多元的局面,学生的学习水平层次不齐,差距太大。
如何改变这种教学现状,缩短城乡同学的音乐水平差距呢?我尝试着以有难度的欣赏课为切入点,制定有计划的教学过程,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分层教学,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量身定做适合各类口味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从无知的层次带入有意识的聆听,进一步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音乐的体验者。具体分析如下:
1.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分析研究学生是进行分层教学的前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学生有了全面的了解,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教师在讲授同一教学内容时,可从一个班级优、中、困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以相应的几个层次的教学深度和广度进行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适合本层次的最佳要求。例如把音乐基础好、乐感强、感受能力好的学生分为甲组,把音乐基础一般、乐感好、感受能力一般的学生分为乙组,而各方面都较差的学生分为丙组。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前做好工作,设计有层次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要求,实行分类推进。甲组学生注重提高技能技巧和发展能力;乙组学生注重培养兴趣,提高技能;丙组学生注重基础能力和激发兴趣。
2.注重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主要方法
主要是教学方法分层使用:针对优生,在体验、比较作品、探究、合作的过程中,层层深入,关注点在专业知识与技能上;对中等生,不能忽略知识技能,但可以设计更多好玩、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提升兴趣;而针对差生,鼓励为主,目的是培养兴趣。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老师的首要任务是多听听你将与学生分享的音乐,找出音乐的表现特点,设计一些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焦点”问题,在每一次聆听乐曲中将问题分层抛出,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聆听,让学生的思维跟随音乐一起行进。
2.1 各小组有相同音乐学习任务时分层互助教学模式
在音乐分层教学的初始阶段,我给每个小组分配相同的任务,这样一方面便于调控,另一方面也可让小组间展开竞争。这时要求学生解决的问题不是很复杂,问题本身都有一定的弹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和评价,缓解了不同层次学生间互相“等”的问题,减少了时间的隐性浪费。
2.2 小组内相同音乐教学内容不同层次学习任务的教学模式
随着教学的推进,教师要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突破。我把重难点问题分解成不同层次具有一定梯度的三个问题,有难度的由甲类生回答,简单问题优待丙类生,中等问题则由乙等生来回答,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答疑并获得成就感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均等地参加课堂活动。另外,我注重小组互助的作用,组织“优秀生教潜能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各自的任务,实现共同达标。
3.追踪音乐主题,熟记音乐主题,是感受与鉴赏音乐作品、完成音乐审美过程至关重要的环节
欣赏一首器乐曲,学生不可能将旋律全部记住,而音乐主题往往是乐曲中最具特色并且出现频率最高的,学生记住了音乐主题就会对整个乐曲印象深刻。同时,音乐主题又是乐曲的精华部分,一般较为集中地表现了音乐的情绪与情感或音乐的形象,抓住了音乐主题,也就把握了作品的要领。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音乐主题,对激发兴趣、引发联想、加深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3.1 追踪听辨音乐主题
音乐主题篇幅短小,在教学中可以反复聆听;又由于音乐主题一般在乐曲中会重复出现,可以让学生追踪听辨乐曲的主题,了解乐曲的结构,把握乐曲的情绪特点。追踪听辨主题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乐曲的主题出现了几次;也可以是根据主题的情绪,设计恰当的动作,听到主题时用动作表现等等。
3.2 演唱、演奏音乐主题
哼唱音乐主题是一种很简单的教学方式,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记忆和理解。哼唱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演唱音乐主题了,从中可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大家的识谱能力,达到理解并喜爱音乐的目的。能力弱的同学可随音乐哼唱,中间能力或能力强的同学可根据节奏视唱旋律,有特长的同学可演奏音乐主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刘恩群 班内分层教学初探.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7).
[3] 谢嘉幸 郁文武 编著 音乐教育与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 差距 音乐欣赏 分层教学
我校是一所教育资源整合后的学校,少数在城镇中长大的学生对音乐多少有些了解,尤其是他们当中有许多同学从小就学过乐器或声乐,因此他们对音乐的感悟很多。而多一半来自各乡镇移民区的农牧民学生由于地理环境和其他条件的制约,接触音乐相对较少,音乐底子薄,有些连do re mi都不认识,原先的音乐课等同于唱歌课,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极度匮乏。教师面对的是一个复杂多元的局面,学生的学习水平层次不齐,差距太大。
如何改变这种教学现状,缩短城乡同学的音乐水平差距呢?我尝试着以有难度的欣赏课为切入点,制定有计划的教学过程,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分层教学,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量身定做适合各类口味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从无知的层次带入有意识的聆听,进一步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音乐的体验者。具体分析如下:
1.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分析研究学生是进行分层教学的前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学生有了全面的了解,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教师在讲授同一教学内容时,可从一个班级优、中、困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以相应的几个层次的教学深度和广度进行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适合本层次的最佳要求。例如把音乐基础好、乐感强、感受能力好的学生分为甲组,把音乐基础一般、乐感好、感受能力一般的学生分为乙组,而各方面都较差的学生分为丙组。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前做好工作,设计有层次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要求,实行分类推进。甲组学生注重提高技能技巧和发展能力;乙组学生注重培养兴趣,提高技能;丙组学生注重基础能力和激发兴趣。
2.注重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主要方法
主要是教学方法分层使用:针对优生,在体验、比较作品、探究、合作的过程中,层层深入,关注点在专业知识与技能上;对中等生,不能忽略知识技能,但可以设计更多好玩、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提升兴趣;而针对差生,鼓励为主,目的是培养兴趣。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老师的首要任务是多听听你将与学生分享的音乐,找出音乐的表现特点,设计一些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焦点”问题,在每一次聆听乐曲中将问题分层抛出,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聆听,让学生的思维跟随音乐一起行进。
2.1 各小组有相同音乐学习任务时分层互助教学模式
在音乐分层教学的初始阶段,我给每个小组分配相同的任务,这样一方面便于调控,另一方面也可让小组间展开竞争。这时要求学生解决的问题不是很复杂,问题本身都有一定的弹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和评价,缓解了不同层次学生间互相“等”的问题,减少了时间的隐性浪费。
2.2 小组内相同音乐教学内容不同层次学习任务的教学模式
随着教学的推进,教师要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突破。我把重难点问题分解成不同层次具有一定梯度的三个问题,有难度的由甲类生回答,简单问题优待丙类生,中等问题则由乙等生来回答,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答疑并获得成就感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均等地参加课堂活动。另外,我注重小组互助的作用,组织“优秀生教潜能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各自的任务,实现共同达标。
3.追踪音乐主题,熟记音乐主题,是感受与鉴赏音乐作品、完成音乐审美过程至关重要的环节
欣赏一首器乐曲,学生不可能将旋律全部记住,而音乐主题往往是乐曲中最具特色并且出现频率最高的,学生记住了音乐主题就会对整个乐曲印象深刻。同时,音乐主题又是乐曲的精华部分,一般较为集中地表现了音乐的情绪与情感或音乐的形象,抓住了音乐主题,也就把握了作品的要领。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音乐主题,对激发兴趣、引发联想、加深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3.1 追踪听辨音乐主题
音乐主题篇幅短小,在教学中可以反复聆听;又由于音乐主题一般在乐曲中会重复出现,可以让学生追踪听辨乐曲的主题,了解乐曲的结构,把握乐曲的情绪特点。追踪听辨主题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乐曲的主题出现了几次;也可以是根据主题的情绪,设计恰当的动作,听到主题时用动作表现等等。
3.2 演唱、演奏音乐主题
哼唱音乐主题是一种很简单的教学方式,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记忆和理解。哼唱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演唱音乐主题了,从中可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大家的识谱能力,达到理解并喜爱音乐的目的。能力弱的同学可随音乐哼唱,中间能力或能力强的同学可根据节奏视唱旋律,有特长的同学可演奏音乐主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刘恩群 班内分层教学初探.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7).
[3] 谢嘉幸 郁文武 编著 音乐教育与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