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O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146-02
教学时,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机会,努力改变传统的单一学习方式,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相应的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下面笔者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开展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谈谈一些认识。
1在备课时,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做到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首先,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对课程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适,灵活使用新教材,设计出新颖、易学的教学过程,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刺激物,引发他们的进取心,有针对性地实施因材施教。利用新教材中的“读一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利用“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从中体会学数学的乐趣;利用“想一想”,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试一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在新教材的试用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对新教材的编排产生困惑的问题,新教材习题的配备,并没有注意按难易程度排列,有些课后练习,习题中的问题,比章节复习题中的问题还难。对此,我们应该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创造性地去理解和使用新教材。如,七年级《绝对值》一节的习题中,有提到“∣a∣”的问题。在此之前并未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学生难于理解。对于这个问题,不能采取回避困难的态度,把这类题目挪到下一章去做,这样不利于学生良好意志的养成,有悖于新教材的宗旨。我们应当这样处理:引导学生对a选取不同的值试一试,从这些不同的结果中去探索、去归纳。在尝试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有学习评价的激励机制
学习评价的多样化主要表现在:一是过程评价,以提问、测验、口答、板演等多种检查的形式,及时了解学生在尝试活动过程中的进展和得失,看到他们的能力,发现他们的潜力.二是因人评价,采用“同一试卷,分层要求,差异记分,自然升降”的做法,试题分A、B、c三类,A指基础知识,指中等難度知识,c指较高难度知识.对于20%的优秀生,测试成绩=A×0.2+B×0.4+C×0.4;对于30%的后进生,测试成绩=A×0.6+B×0.2+C×0.2;对于50%的中间生,测试成绩=A×0.4+B×0.4+C×0.2,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只与自己比较,他们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中感到愉快,获得自信与成功.三是自我评价,学生在尝试活动中,对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对问题解决的心态及与学习目标的差距进行评价.实践证明,当教师评价转化成学生自我评价,教师的指导就转化成学生的内心的学习动力.总之,通过学习评价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积极因素,激发勤奋好学的精神,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标.
3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传统的课堂只重视教师教,一进课堂,教师独霸讲台,滔滔不绝地讲。现在的课堂也有这样的情况:你在前面讲得是天花乱坠,口吐莲花,学生依然在下面巍然不动,昏昏欲睡。难怪有老师感慨:我讲得是浑身冒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可学生依旧面无表情,最后考试成绩还是不理想。于是大呼:现在的学生是“一届不如一届”,真难教啊。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效率低下,效果极差。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在教学中合作很重要,但不能流于形式,一味的强调小组合作,这样学生会丧失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小组合作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只有学生经过独立认真地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展开合作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学生才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表述自己的想法,大胆提出问题,在小组交流中也能倾听别人的意见。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曾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一个苹果与一个苹果交换的结果仍然是一个苹果,可一种思想与一种思想交换后我们就能得到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小组合作让学生从学习中学会学习,从探索中学会发现,从参与中得到发展,从交流中收获成果。
4尊重学生的需要,理解和欣赏每一位学生
教师要“打着火把”寻找学生的点滴成绩。欣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欣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欣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不同班级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差异,同一班级的学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好的课堂应当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注意倾听各种学生的回答,即使学生可能回答不对,也应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既要指出不足,也要抓中可取之处给予鼓励,不可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在独立解题的过程中,会出现令老师不满的结果,此时,作为教师的你不要去责备学生,而是要静下心来想这么简单的问题也出现了错误,找出原因所在,并引导学生再次分析,让学生明确错在哪里,以后该怎么做。只有与学生互相尊重,同甘共苦,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别以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一个理解和欣赏学生的教师更能教出“高徒”来。
总之,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教育发展的要求,是数学学科内部规律的体现,应成为每位老师的自觉行为。
教学时,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机会,努力改变传统的单一学习方式,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相应的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下面笔者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开展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谈谈一些认识。
1在备课时,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做到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首先,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对课程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适,灵活使用新教材,设计出新颖、易学的教学过程,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刺激物,引发他们的进取心,有针对性地实施因材施教。利用新教材中的“读一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利用“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从中体会学数学的乐趣;利用“想一想”,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试一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在新教材的试用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对新教材的编排产生困惑的问题,新教材习题的配备,并没有注意按难易程度排列,有些课后练习,习题中的问题,比章节复习题中的问题还难。对此,我们应该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创造性地去理解和使用新教材。如,七年级《绝对值》一节的习题中,有提到“∣a∣”的问题。在此之前并未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学生难于理解。对于这个问题,不能采取回避困难的态度,把这类题目挪到下一章去做,这样不利于学生良好意志的养成,有悖于新教材的宗旨。我们应当这样处理:引导学生对a选取不同的值试一试,从这些不同的结果中去探索、去归纳。在尝试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有学习评价的激励机制
学习评价的多样化主要表现在:一是过程评价,以提问、测验、口答、板演等多种检查的形式,及时了解学生在尝试活动过程中的进展和得失,看到他们的能力,发现他们的潜力.二是因人评价,采用“同一试卷,分层要求,差异记分,自然升降”的做法,试题分A、B、c三类,A指基础知识,指中等難度知识,c指较高难度知识.对于20%的优秀生,测试成绩=A×0.2+B×0.4+C×0.4;对于30%的后进生,测试成绩=A×0.6+B×0.2+C×0.2;对于50%的中间生,测试成绩=A×0.4+B×0.4+C×0.2,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只与自己比较,他们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中感到愉快,获得自信与成功.三是自我评价,学生在尝试活动中,对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对问题解决的心态及与学习目标的差距进行评价.实践证明,当教师评价转化成学生自我评价,教师的指导就转化成学生的内心的学习动力.总之,通过学习评价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积极因素,激发勤奋好学的精神,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标.
3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传统的课堂只重视教师教,一进课堂,教师独霸讲台,滔滔不绝地讲。现在的课堂也有这样的情况:你在前面讲得是天花乱坠,口吐莲花,学生依然在下面巍然不动,昏昏欲睡。难怪有老师感慨:我讲得是浑身冒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可学生依旧面无表情,最后考试成绩还是不理想。于是大呼:现在的学生是“一届不如一届”,真难教啊。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效率低下,效果极差。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在教学中合作很重要,但不能流于形式,一味的强调小组合作,这样学生会丧失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小组合作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只有学生经过独立认真地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展开合作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学生才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表述自己的想法,大胆提出问题,在小组交流中也能倾听别人的意见。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曾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一个苹果与一个苹果交换的结果仍然是一个苹果,可一种思想与一种思想交换后我们就能得到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小组合作让学生从学习中学会学习,从探索中学会发现,从参与中得到发展,从交流中收获成果。
4尊重学生的需要,理解和欣赏每一位学生
教师要“打着火把”寻找学生的点滴成绩。欣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欣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欣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不同班级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差异,同一班级的学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好的课堂应当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注意倾听各种学生的回答,即使学生可能回答不对,也应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既要指出不足,也要抓中可取之处给予鼓励,不可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在独立解题的过程中,会出现令老师不满的结果,此时,作为教师的你不要去责备学生,而是要静下心来想这么简单的问题也出现了错误,找出原因所在,并引导学生再次分析,让学生明确错在哪里,以后该怎么做。只有与学生互相尊重,同甘共苦,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别以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一个理解和欣赏学生的教师更能教出“高徒”来。
总之,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教育发展的要求,是数学学科内部规律的体现,应成为每位老师的自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