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织滴虫病是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的肝脏和盲肠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多发生于火鸡和雏鸡。传播媒介为盲肠体内的异刺线虫虫卵。由于该病主要侵害鸡的盲肠和肝脏,因此又称为“盲肠肝炎”;因鸡发病时鸡冠呈暗黑色,故该病也称为“黑头病”。该病的传染性极强,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笔者现将一例雏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治与体会综述如下,以供参考。
1.发病情况 2013年8月3日,河南省驻马店市王某养鸡场饲养的500只100日龄雏鸡先后发病。患鸡先表现为两翅下垂,排灰绿色稀便,随后出现消瘦,部分雏鸡排黑色稀粪。该场技术员用庆大霉素拌料、阿莫西林饮水,并添加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连续治疗3天,雏鸡群病情没有得到控制,发病数和死亡数逐渐增加,截至8月7日发病一百多只,死亡三十多只,损失严重,遂前来就诊。
2.临床症状 患病雏鸡表现为精神不振、倦怠、翅下垂、步态僵硬、闭眼、头下垂贴胸或卷入翅下、厌食;早期排浅黄色或灰绿色的稀粪,随着病情的发展,个别严重病例排血便;部分鸡头部皮肤呈黑色或蓝紫色。
3.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雏鸡12只,特征性病变是盲肠炎和肝炎,但仅见一侧盲肠肿大有病变;肝脏表面散发或密集有黄豆大小的黄色或黄绿色圆形坏死灶,病灶中央稍凹陷,边缘稍隆起。肠壁肥厚、充血,肠腔内充满浆液性和出血性渗出物,个别病死雏鸡有干酪样肠芯。在肠黏膜固有层发现虫体。个别病死雏鸡肺、肾、脾和肠系膜上也出现白色圆形坏死区。
4.实验室检验 ①细菌分离培养。无菌取病死雏鸡心、肺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未发现任何病菌;将上述病料接种于普通肉汤和鲜血琼脂平板,37℃培养24小时,未发现任何病菌生长。②病原学检测。取发病症状典型的病死雏鸡肺脏、肝脏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鸡新城疫核酸病毒、禽流感核酸病毒,结果均为阴性。③盲肠内容物镜检。除去盲肠内容物和肠黏膜坏死与健康交界处的痂皮,然后取其黏膜表面的刮取物,用40℃生理盐水稀释后滴在载玻片上,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单个或多个近似圆形的虫体。另外,取病死鸡的肝脏和盲肠做病理切片,结果显示肝细胞有变性坏死和裂解。
5.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可诊断为组织滴虫病。
6.治疗措施 ①迅速封锁鸡场,搞好舍内环境卫生,加强对饲料和饮用水的管理,同时用氢氧化钠和双链季铵盐络合碘进行紧急消毒。对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发病鸡群进行隔离治疗。②对全群雏鸡,每千克饲料中添加地美硝唑预混剂2.6克,连用6天;在饮用水或饲料中添加电解多维、黄芪多糖等,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抗病能力,同时在饮用水中添加维生素K和维生素C,以抑制肝脏出血和促进肝脏解毒功能恢复。③在治疗的第五天用左旋咪唑按鸡体重25毫克/千克饮水,以便有效驱除体内异刺线虫治疗。治疗3天后,除5只病情严重的雏鸡死亡外,再没有出现病鸡和死鸡,5天后鸡群的采食量有所增加,排血便的雏鸡数量逐渐减少,7天后鸡群恢复正常。
7.体会 ①该病的发生与鸡场的饲养方式有直接关系,由于该鸡场饲养管理条件粗放,鸡粪到处堆放,环境卫生不良,遂引发组织滴虫病。因此,加强饲养管理,改散养为笼养或网养,搞好环境卫生是预防该病的方法之一。另外,由于该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季,在该病即将发生或流行初期进行药物预防是目前最有效和切实可行的方法。②该病传播媒介是异刺线虫虫卵,因其受到卵壳的保护,存活时间较长,鸡食入后易感染发病。因此,定期驱除异刺线虫,切断传播媒介是预防该病的关键。一旦以上措施不到位,可能会造成该病的反复感染。③发生该病时,及时用药治疗是关键。当内脏器官被损害后,治疗效果不佳。在平时饲养中,要在经严格消毒后的鸡舍内育雏,并与成年鸡分开饲养,还应避免从外界输入患鸡,尽量做到自繁自养。确需引种时,选择正规的种禽场,引进前还要做好检疫,防止疫病的传入,引入后隔离1个月确认健康后方可合群。④该病在临床上常与大肠杆菌、球虫病、毛滴虫病、异刺线虫和隐孢子虫病等混合感染,在症状上有所相似,在诊断时应注意鉴别,必要时可做实验室检验,防止误诊而耽搁治疗的最佳时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作者联系地址:贾林亚 河南省遂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邮编:463100;楚峥培 河南省遂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邮编:463100;李永彬 河南省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邮编:463000)
1.发病情况 2013年8月3日,河南省驻马店市王某养鸡场饲养的500只100日龄雏鸡先后发病。患鸡先表现为两翅下垂,排灰绿色稀便,随后出现消瘦,部分雏鸡排黑色稀粪。该场技术员用庆大霉素拌料、阿莫西林饮水,并添加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连续治疗3天,雏鸡群病情没有得到控制,发病数和死亡数逐渐增加,截至8月7日发病一百多只,死亡三十多只,损失严重,遂前来就诊。
2.临床症状 患病雏鸡表现为精神不振、倦怠、翅下垂、步态僵硬、闭眼、头下垂贴胸或卷入翅下、厌食;早期排浅黄色或灰绿色的稀粪,随着病情的发展,个别严重病例排血便;部分鸡头部皮肤呈黑色或蓝紫色。
3.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雏鸡12只,特征性病变是盲肠炎和肝炎,但仅见一侧盲肠肿大有病变;肝脏表面散发或密集有黄豆大小的黄色或黄绿色圆形坏死灶,病灶中央稍凹陷,边缘稍隆起。肠壁肥厚、充血,肠腔内充满浆液性和出血性渗出物,个别病死雏鸡有干酪样肠芯。在肠黏膜固有层发现虫体。个别病死雏鸡肺、肾、脾和肠系膜上也出现白色圆形坏死区。
4.实验室检验 ①细菌分离培养。无菌取病死雏鸡心、肺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未发现任何病菌;将上述病料接种于普通肉汤和鲜血琼脂平板,37℃培养24小时,未发现任何病菌生长。②病原学检测。取发病症状典型的病死雏鸡肺脏、肝脏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鸡新城疫核酸病毒、禽流感核酸病毒,结果均为阴性。③盲肠内容物镜检。除去盲肠内容物和肠黏膜坏死与健康交界处的痂皮,然后取其黏膜表面的刮取物,用40℃生理盐水稀释后滴在载玻片上,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单个或多个近似圆形的虫体。另外,取病死鸡的肝脏和盲肠做病理切片,结果显示肝细胞有变性坏死和裂解。
5.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可诊断为组织滴虫病。
6.治疗措施 ①迅速封锁鸡场,搞好舍内环境卫生,加强对饲料和饮用水的管理,同时用氢氧化钠和双链季铵盐络合碘进行紧急消毒。对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发病鸡群进行隔离治疗。②对全群雏鸡,每千克饲料中添加地美硝唑预混剂2.6克,连用6天;在饮用水或饲料中添加电解多维、黄芪多糖等,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抗病能力,同时在饮用水中添加维生素K和维生素C,以抑制肝脏出血和促进肝脏解毒功能恢复。③在治疗的第五天用左旋咪唑按鸡体重25毫克/千克饮水,以便有效驱除体内异刺线虫治疗。治疗3天后,除5只病情严重的雏鸡死亡外,再没有出现病鸡和死鸡,5天后鸡群的采食量有所增加,排血便的雏鸡数量逐渐减少,7天后鸡群恢复正常。
7.体会 ①该病的发生与鸡场的饲养方式有直接关系,由于该鸡场饲养管理条件粗放,鸡粪到处堆放,环境卫生不良,遂引发组织滴虫病。因此,加强饲养管理,改散养为笼养或网养,搞好环境卫生是预防该病的方法之一。另外,由于该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季,在该病即将发生或流行初期进行药物预防是目前最有效和切实可行的方法。②该病传播媒介是异刺线虫虫卵,因其受到卵壳的保护,存活时间较长,鸡食入后易感染发病。因此,定期驱除异刺线虫,切断传播媒介是预防该病的关键。一旦以上措施不到位,可能会造成该病的反复感染。③发生该病时,及时用药治疗是关键。当内脏器官被损害后,治疗效果不佳。在平时饲养中,要在经严格消毒后的鸡舍内育雏,并与成年鸡分开饲养,还应避免从外界输入患鸡,尽量做到自繁自养。确需引种时,选择正规的种禽场,引进前还要做好检疫,防止疫病的传入,引入后隔离1个月确认健康后方可合群。④该病在临床上常与大肠杆菌、球虫病、毛滴虫病、异刺线虫和隐孢子虫病等混合感染,在症状上有所相似,在诊断时应注意鉴别,必要时可做实验室检验,防止误诊而耽搁治疗的最佳时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作者联系地址:贾林亚 河南省遂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邮编:463100;楚峥培 河南省遂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邮编:463100;李永彬 河南省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邮编:4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