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金融是近年来人们对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互联网信息技术和金融相结合的发展潮流下对金融市场业务模式、经营理念和产品服务创新的概括。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发生了重要变化,经济增长转为中高速,经济发展的方式、结构、动力不断发生转变。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新常态和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新金融的发展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金融市场未来的重要趋势。
一、传统金融模式在服务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更加重视经济结构调整,重视改革释放市场活力,不断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的民众。然而,当前我国金融体系发育不够健全,传统金融模式在服务新兴产业发展、创业创新和农业农村等领域还相当薄弱,金融体系防范风险的能力仍相对脆弱。一方面,货币供给总量虽然稳健,但金融机构经营同质化,金融服务单一化,融资结构不合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不能很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另一方面,非正规、甚至违法违规的金融行为十分活跃,民间资金链、影子银行等灰色地带发展,不断累积金融风险和隐患,倒逼金融体系的变革和创新。
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内金融机构的综合经营、交叉经营不断扩大,跨行业、跨市场、跨业务的金融业态日趋增加,金融业和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而高效地实现了深度融合,金融业向全新的形态不断发展。因此,新金融发展顺应了金融市场变革的趋势,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为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提供新活力。
二、发展新金融、激发经济新活力
新金融强调新的发展理念和技术手段,以新业务模式和产品服务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互联网金融、创业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的发展是新金融理念的体现,从不同的角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活力。
互联网金融是信息、通信和互联网科技和金融领域结合的产物,以新的技术手段为交易、支付、投资等方面的金融服务提高了效率,降低了金融交易的成本,并产生了P2P网贷、众筹、第三方支付等全新的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使人们的金融交易变得更加便捷,不再拘泥于时间、空间和身份的限制,交易效率不断提升、成本不断下降,既拓宽了居民投资理财的渠道,又产生了大量利于创业创新的业务模式。
创业金融专注于创业和创新领域的投资,为创业者和投资者之间实现资金融通。创业创新项目具有固定资本少、投资风险大、周期长、回报率高等方面的特点,以信贷为代表的传统金融在服务创业创新项目方面有局限,以风险投资、私募基金、众筹等为代表的新金融手段则具有独特优势。
绿色金融是在金融服务当中注重绿色环保的理念,将金融资源更多分配到有利于生态保护、环境污染治理等有关的领域,是经济新常态下新发展理念的体现。
普惠金融则以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等为主要目标和市场,注重于金融资源惠及更广大的群体。
发展新金融有利于提升金融市场运行效率,增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通过金融手段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创新创业的动能,使金融服务覆盖更广泛的群体,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
三、以改革创新加快新金融的发展
改革开放是推动金融发展的强大动力。新金融是新发展环境下金融创新的体现,因此发展新金融就要以改革创新的方式推进,突破体制机制障碍,营造创新环境,推动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金融体系建设,放宽金融行业准入,加快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和民营银行,鼓励互联网金融规范有序发展。健全金融产品市场化定价机制,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完善金融市场的体制机制,丰富金融产品种类和交易手段,鼓励金融产品研发和创新,拓宽居民投资理财的渠道。
鼓励互联网金融、创业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为代表的新金融模式发展,完善新金融发展的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金融理念创新,将金融资源更多地配置到绿色环保、创新创业、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的领域。建设有利于创新的金融制度,将备案制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更多引入金融业,完善对新金融模式的支持和管理。加大互联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大数据相关设备和服务,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使金融创新的基础环境更加完善。
四、警惕新金融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金融创新总是与风险相伴随的,在发展新金融、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的同时,还应当时刻警惕金融风险。坚持维护金融稳健运行,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引导和稳定社会预期。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框架,加强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加强对新金融业务模式与产品的研究和认识,消除金融监管的盲点、盲区,提高金融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公共和民间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和加强金融信用评级市场和机构发展。加快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评估、防范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对于民间金融的持续关注,严厉查处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居民金融知识普及和宣传,力争使居民金融知识水平提升与新金融发展同步。
一、传统金融模式在服务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更加重视经济结构调整,重视改革释放市场活力,不断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的民众。然而,当前我国金融体系发育不够健全,传统金融模式在服务新兴产业发展、创业创新和农业农村等领域还相当薄弱,金融体系防范风险的能力仍相对脆弱。一方面,货币供给总量虽然稳健,但金融机构经营同质化,金融服务单一化,融资结构不合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不能很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另一方面,非正规、甚至违法违规的金融行为十分活跃,民间资金链、影子银行等灰色地带发展,不断累积金融风险和隐患,倒逼金融体系的变革和创新。
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内金融机构的综合经营、交叉经营不断扩大,跨行业、跨市场、跨业务的金融业态日趋增加,金融业和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而高效地实现了深度融合,金融业向全新的形态不断发展。因此,新金融发展顺应了金融市场变革的趋势,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为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提供新活力。
二、发展新金融、激发经济新活力
新金融强调新的发展理念和技术手段,以新业务模式和产品服务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互联网金融、创业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的发展是新金融理念的体现,从不同的角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活力。
互联网金融是信息、通信和互联网科技和金融领域结合的产物,以新的技术手段为交易、支付、投资等方面的金融服务提高了效率,降低了金融交易的成本,并产生了P2P网贷、众筹、第三方支付等全新的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使人们的金融交易变得更加便捷,不再拘泥于时间、空间和身份的限制,交易效率不断提升、成本不断下降,既拓宽了居民投资理财的渠道,又产生了大量利于创业创新的业务模式。
创业金融专注于创业和创新领域的投资,为创业者和投资者之间实现资金融通。创业创新项目具有固定资本少、投资风险大、周期长、回报率高等方面的特点,以信贷为代表的传统金融在服务创业创新项目方面有局限,以风险投资、私募基金、众筹等为代表的新金融手段则具有独特优势。
绿色金融是在金融服务当中注重绿色环保的理念,将金融资源更多分配到有利于生态保护、环境污染治理等有关的领域,是经济新常态下新发展理念的体现。
普惠金融则以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等为主要目标和市场,注重于金融资源惠及更广大的群体。
发展新金融有利于提升金融市场运行效率,增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通过金融手段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创新创业的动能,使金融服务覆盖更广泛的群体,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
三、以改革创新加快新金融的发展
改革开放是推动金融发展的强大动力。新金融是新发展环境下金融创新的体现,因此发展新金融就要以改革创新的方式推进,突破体制机制障碍,营造创新环境,推动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金融体系建设,放宽金融行业准入,加快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和民营银行,鼓励互联网金融规范有序发展。健全金融产品市场化定价机制,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完善金融市场的体制机制,丰富金融产品种类和交易手段,鼓励金融产品研发和创新,拓宽居民投资理财的渠道。
鼓励互联网金融、创业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为代表的新金融模式发展,完善新金融发展的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金融理念创新,将金融资源更多地配置到绿色环保、创新创业、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的领域。建设有利于创新的金融制度,将备案制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更多引入金融业,完善对新金融模式的支持和管理。加大互联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大数据相关设备和服务,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使金融创新的基础环境更加完善。
四、警惕新金融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金融创新总是与风险相伴随的,在发展新金融、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的同时,还应当时刻警惕金融风险。坚持维护金融稳健运行,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引导和稳定社会预期。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框架,加强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加强对新金融业务模式与产品的研究和认识,消除金融监管的盲点、盲区,提高金融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公共和民间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和加强金融信用评级市场和机构发展。加快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评估、防范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对于民间金融的持续关注,严厉查处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居民金融知识普及和宣传,力争使居民金融知识水平提升与新金融发展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