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优势是企业以技术和品牌为核心的竞争优势。本文指出,知识产权产业化背景下强化区域品牌保护,有助于实现区域知识产权资源潜力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增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提升区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助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关键词 知识产权 产业化 区域品牌 核心竞争力
作者简介:孙智,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法学院知识产权中心教师,研究方向:知识产权、商标与品牌。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7-164-02
2013年7月,满怀对知识产权学术研究的憧憬,满怀对南湖之畔中国知识产权学术研究圣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的向往,满怀内心难以抑制的兴奋和激昂,很荣幸地投入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的“2013年全国研究生知识产权暑期学校”学习环境。在那里,笔者真切地体会到了知识产权的力量及学术研究的魅力,感受到了学者的风采和大家的典范,领悟到了学问的深邃和学识的广度。短暂而饱含丰收的时光,对于一位来西部偏远之地的知识产权学人,实乃受益匪浅。暑期学习期间,每一门专题讲座、每一项集体活动,与每一位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互动,都弥足珍贵,难以忘怀。尤其以我国知识产权界泰斗吴汉东教授所作的关于“知识产权:中国创新发展的力量”的专题讲座,感触最大,以此执笔,浅阐知识产权产业化与区域品牌保护的发展及意义。
一、关于“知识产权:中国创新发展的力量”专题讲座的简要回顾
吴汉东教授关于“知识产权:中国创新发展的力量”专题讲座中提到,知识产权优势就是国家实力优势,知识产权战略就是强国实现战略。并提出,创新型国家的综合实力主要体现在国家科技竞争力、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品牌影响力三个方面,而这三者都与知识产权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研读吴教授的讲座内容发现,不管是在专利战略与国家科技竞争力部分,版权产业与国家文化软实力部分,抑或商标战略与国家品牌影响力部分,皆强调产业的重要性。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产业化的发展以及相关产业之创新,事关创新型国家的进程。随着知识产权转化为生产力的普遍程度不断提升,在科技进步与信息飞升的当下,知识产权产业化已经成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关键环节,发明者、企业家更加追求知识产权产业化的规模程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可能程度,作为知识产权运用、管理与创新循环发展的重要表现,知识产权产业化建基于良好的知识产权市场运行环境和运作机制之上。目前,在“技不如人”、“文不胜人”、“貌不惊人”的现实境况下,我们更应当强调相关行业知识产权产业化的进程,把知识产权产业化发展的问题置放到相应的战略高度,以推进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促进本土产业的发展和相应产品知名度的提升,助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二、知识产权产业化背景下强化区域品牌保护的价值探寻
在知识产权产业化过程中,技术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是不可或缺的。某一项新的技术创新成果的出现,最终都会落实到具体的产品或某种制造工艺上,然后才能推向市场。在这样的过程当中,知识产权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是具有先导性的。如果一项技术或一种产品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或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很难参与市场竞争的,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领先地位,更难谈及自主创新和发展。知识产权优势主要体现为企业以技术和品牌为核心的竞争优势。技术固然重要,但如果缺乏品牌的有效保护和产业化安排,品牌竞争优势就得不到保障,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能。知识产权产业化是知识产权由静态保护到动态运用的过程,产业化背景下的区域品牌保护则是基于动态运用过程中的活态制度保障安排,是动态的制度机理、运作模型和保护路径整合。因此,知识产权产业化背景下的区域品牌保护,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维度。
(一)有助于提升本土传统产业的知识产权产业化水平
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产业化领域主要集中在版权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通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促进产业化链条的生成,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品牌的创造、培育与保护围绕新技术和新兴产业正在逐步拓展。我们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需要更多的注重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品牌培育和保护,提升区域传统品牌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对于西部少数民族特色浓厚、地方性知识显著、地方名优产品突出的省域,应更加注重对传统资源的技术开发和区域品牌搭建。通过提升本土企业的知识产权产业化水平,构建强大的区域品牌产业集群,拓展保护力度、保护范围和保护方式,有助于推动本土企业的产能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有助于本土品牌市场竞争力的生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围绕消费者的需求来构建的。区域品牌的动态保护与活态运作,能够提升当地品牌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支持,塑造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吴汉东教授在《试论知识产权的无形资产价值及其经营方略》一文中指出,在核心竞争力的几大构成要素中,最易为一般消费者所感知的就是技术和品牌。因为对于一名普通消费者而言,他们不会去关心某企业的内部组织和经营战略,他们所关注的重心在于特定的产品,尤其是该产品是否具备他说想象或认知的技术含量和品牌价值。对于企业来说,无论其组织机构多么科学合理,无论其企业文化多么浓厚,如果其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牌知名度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同,相应产品就不会有太大的购买力,企业的其市场地位就不可能显现。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缔造,最终必然落实到具体的技术创新和品牌运营上来。而且,现代消费市场的趋势伊然表明,消费者的消费已经从产品的消费上升为品牌的消费。具体表现为消费市场上的崇尚品牌和追求品牌现象。某个产品一旦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了品牌地位,取得消费者的认同之后,在相同或近似产品品质和技术含量的情况之下,消费者更青睐于选择自己中意的品牌产品。此时,也就是品牌的声誉而不是价格,成为了消费者选购产品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加强品牌的构建和运营,提升品牌的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和消费者的忠实程度,对于本土市场主体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至关重要。 (三)有助于区域知识产权资源潜力的发掘和利用
知识产权产业化背景下的区域品牌保护,有助于提升本土品牌产品的可识别性,实现区域知识产权资源潜力的发掘、利用,走科学的知识产权经济发展之路。在知识产权产业化视角下,品牌主要是由商标、商号、地理标志等识别性标记和版权、外观设计等共同组成的蕴涵了特定商誉价值的综合体。值得注意的是,在知识产权制度中的商标权,保证了企业的品牌在正常情况下能够保持“唯一性”。知识经济时代,商标作为企业与消费者相联系的中介和桥梁。消费者一般通过产品的商标来认识和了解企业的,而并不直接同企业打交道。消费者对商标的印象直接决定了他们对企业的印象和看法,而一个企业品牌良好形象的树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进而使自己的产品通过商标而与其他的产品区别开来,以免发生混淆,防止他人“搭便车”等现象。区域品牌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对包括商标、商号、地理标志、企业名称等识别性标记和版权、外观设计的综合保护。知识产权产业化背景下,强化区域品牌保护,有助于实现区域知识产权资源潜力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进而从更多的层面实现、维持区域品牌的竞争优势。
三、知识产权产业化与区域品牌保护问题研究综述及展望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作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知识产权的经济引领力和社会触动力日渐显现。随着知识经济的范围和影响力的扩张,知识产权的产业化进程在加快,品牌价值的经济作用力更为彰显,区域品牌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率正在迅猛增长。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知识产权战略跃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我国知识产权事业越发稳健地向前运行,国内有关知识产权产业化与区域品牌问题的研究也呈现一片繁景,方兴未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曹新明教授指出,现阶段我国知识产权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表现为对知识产权产业化的认识,缺少战略考虑,没有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来综合权衡知识产权产业化的成效和目的。我国少有出现依靠知识产权起家的跨国大公司等,尤其在农业产业化方面,由于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相对淡薄,对申请专利、植物新品种、商标以及地理标志的条件、程序、作用等了解甚少,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制约了农业领域的知识产权进程。因此,需要加快推进品牌农业的经营进程,同时还应当强化其知识产权产业化的制度构建和权利保护。武汉大学吴奇凌教授认为,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区域品牌建设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公共品牌效应,对于壮大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武汉工程大学金明浩教授认为,我国的区域品牌战略协同存在区域知识产权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之间的衔接不够等问题,知识产权制度没有能够非常有效地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和区域发展规划,把知识产权政策融入到地方经济发展中去。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要看清区域内不同地方的发展差别,实行统筹差别,同时要注重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的统一,坚持从区域实际出发,建立长效协调机制。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作为传统知识大国,我们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也在注重区域传统知识和传统产品的技术创新、品牌培育和保护。相应领域的研究,可通过不断深化学科间的协力,使知识产权与相关学科相互影响,互为借鉴,协同推进。一方面,要在知识产权产业化的问题上注入新的发展思路和视野;另一方面,通过对强化区域品牌保护方式、保护力度、保护范围的路径探索,为区域品牌的发展搭建新的平台,借以增进区域经济发展活力,提升区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走科学的知识经济发展之路,助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汤跃、孙智.基于知识产权产业化背景下的贵州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2]肖尤丹.知识产权产业化金融支持制度研究——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的制度性融合.知识产权.2007(5).
[3]吴汉东.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知识产权.中华商标.2007(5).
[4]吴汉东.试论知识产权的无形资产价值及其经营方略.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5]孙智、汤跃.南北争鸣奏响学术强音.中国知识产权报.2013-06-21.
[6]曹新明.促进我国知识产权产业化制度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关键词 知识产权 产业化 区域品牌 核心竞争力
作者简介:孙智,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法学院知识产权中心教师,研究方向:知识产权、商标与品牌。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7-164-02
2013年7月,满怀对知识产权学术研究的憧憬,满怀对南湖之畔中国知识产权学术研究圣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的向往,满怀内心难以抑制的兴奋和激昂,很荣幸地投入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的“2013年全国研究生知识产权暑期学校”学习环境。在那里,笔者真切地体会到了知识产权的力量及学术研究的魅力,感受到了学者的风采和大家的典范,领悟到了学问的深邃和学识的广度。短暂而饱含丰收的时光,对于一位来西部偏远之地的知识产权学人,实乃受益匪浅。暑期学习期间,每一门专题讲座、每一项集体活动,与每一位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互动,都弥足珍贵,难以忘怀。尤其以我国知识产权界泰斗吴汉东教授所作的关于“知识产权:中国创新发展的力量”的专题讲座,感触最大,以此执笔,浅阐知识产权产业化与区域品牌保护的发展及意义。
一、关于“知识产权:中国创新发展的力量”专题讲座的简要回顾
吴汉东教授关于“知识产权:中国创新发展的力量”专题讲座中提到,知识产权优势就是国家实力优势,知识产权战略就是强国实现战略。并提出,创新型国家的综合实力主要体现在国家科技竞争力、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品牌影响力三个方面,而这三者都与知识产权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研读吴教授的讲座内容发现,不管是在专利战略与国家科技竞争力部分,版权产业与国家文化软实力部分,抑或商标战略与国家品牌影响力部分,皆强调产业的重要性。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产业化的发展以及相关产业之创新,事关创新型国家的进程。随着知识产权转化为生产力的普遍程度不断提升,在科技进步与信息飞升的当下,知识产权产业化已经成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关键环节,发明者、企业家更加追求知识产权产业化的规模程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可能程度,作为知识产权运用、管理与创新循环发展的重要表现,知识产权产业化建基于良好的知识产权市场运行环境和运作机制之上。目前,在“技不如人”、“文不胜人”、“貌不惊人”的现实境况下,我们更应当强调相关行业知识产权产业化的进程,把知识产权产业化发展的问题置放到相应的战略高度,以推进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促进本土产业的发展和相应产品知名度的提升,助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二、知识产权产业化背景下强化区域品牌保护的价值探寻
在知识产权产业化过程中,技术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是不可或缺的。某一项新的技术创新成果的出现,最终都会落实到具体的产品或某种制造工艺上,然后才能推向市场。在这样的过程当中,知识产权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是具有先导性的。如果一项技术或一种产品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或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很难参与市场竞争的,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领先地位,更难谈及自主创新和发展。知识产权优势主要体现为企业以技术和品牌为核心的竞争优势。技术固然重要,但如果缺乏品牌的有效保护和产业化安排,品牌竞争优势就得不到保障,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能。知识产权产业化是知识产权由静态保护到动态运用的过程,产业化背景下的区域品牌保护则是基于动态运用过程中的活态制度保障安排,是动态的制度机理、运作模型和保护路径整合。因此,知识产权产业化背景下的区域品牌保护,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维度。
(一)有助于提升本土传统产业的知识产权产业化水平
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产业化领域主要集中在版权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通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促进产业化链条的生成,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品牌的创造、培育与保护围绕新技术和新兴产业正在逐步拓展。我们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需要更多的注重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品牌培育和保护,提升区域传统品牌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对于西部少数民族特色浓厚、地方性知识显著、地方名优产品突出的省域,应更加注重对传统资源的技术开发和区域品牌搭建。通过提升本土企业的知识产权产业化水平,构建强大的区域品牌产业集群,拓展保护力度、保护范围和保护方式,有助于推动本土企业的产能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有助于本土品牌市场竞争力的生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围绕消费者的需求来构建的。区域品牌的动态保护与活态运作,能够提升当地品牌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支持,塑造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吴汉东教授在《试论知识产权的无形资产价值及其经营方略》一文中指出,在核心竞争力的几大构成要素中,最易为一般消费者所感知的就是技术和品牌。因为对于一名普通消费者而言,他们不会去关心某企业的内部组织和经营战略,他们所关注的重心在于特定的产品,尤其是该产品是否具备他说想象或认知的技术含量和品牌价值。对于企业来说,无论其组织机构多么科学合理,无论其企业文化多么浓厚,如果其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牌知名度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同,相应产品就不会有太大的购买力,企业的其市场地位就不可能显现。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缔造,最终必然落实到具体的技术创新和品牌运营上来。而且,现代消费市场的趋势伊然表明,消费者的消费已经从产品的消费上升为品牌的消费。具体表现为消费市场上的崇尚品牌和追求品牌现象。某个产品一旦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了品牌地位,取得消费者的认同之后,在相同或近似产品品质和技术含量的情况之下,消费者更青睐于选择自己中意的品牌产品。此时,也就是品牌的声誉而不是价格,成为了消费者选购产品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加强品牌的构建和运营,提升品牌的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和消费者的忠实程度,对于本土市场主体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至关重要。 (三)有助于区域知识产权资源潜力的发掘和利用
知识产权产业化背景下的区域品牌保护,有助于提升本土品牌产品的可识别性,实现区域知识产权资源潜力的发掘、利用,走科学的知识产权经济发展之路。在知识产权产业化视角下,品牌主要是由商标、商号、地理标志等识别性标记和版权、外观设计等共同组成的蕴涵了特定商誉价值的综合体。值得注意的是,在知识产权制度中的商标权,保证了企业的品牌在正常情况下能够保持“唯一性”。知识经济时代,商标作为企业与消费者相联系的中介和桥梁。消费者一般通过产品的商标来认识和了解企业的,而并不直接同企业打交道。消费者对商标的印象直接决定了他们对企业的印象和看法,而一个企业品牌良好形象的树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进而使自己的产品通过商标而与其他的产品区别开来,以免发生混淆,防止他人“搭便车”等现象。区域品牌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对包括商标、商号、地理标志、企业名称等识别性标记和版权、外观设计的综合保护。知识产权产业化背景下,强化区域品牌保护,有助于实现区域知识产权资源潜力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进而从更多的层面实现、维持区域品牌的竞争优势。
三、知识产权产业化与区域品牌保护问题研究综述及展望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作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知识产权的经济引领力和社会触动力日渐显现。随着知识经济的范围和影响力的扩张,知识产权的产业化进程在加快,品牌价值的经济作用力更为彰显,区域品牌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率正在迅猛增长。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知识产权战略跃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我国知识产权事业越发稳健地向前运行,国内有关知识产权产业化与区域品牌问题的研究也呈现一片繁景,方兴未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曹新明教授指出,现阶段我国知识产权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表现为对知识产权产业化的认识,缺少战略考虑,没有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来综合权衡知识产权产业化的成效和目的。我国少有出现依靠知识产权起家的跨国大公司等,尤其在农业产业化方面,由于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相对淡薄,对申请专利、植物新品种、商标以及地理标志的条件、程序、作用等了解甚少,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制约了农业领域的知识产权进程。因此,需要加快推进品牌农业的经营进程,同时还应当强化其知识产权产业化的制度构建和权利保护。武汉大学吴奇凌教授认为,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区域品牌建设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公共品牌效应,对于壮大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武汉工程大学金明浩教授认为,我国的区域品牌战略协同存在区域知识产权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之间的衔接不够等问题,知识产权制度没有能够非常有效地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和区域发展规划,把知识产权政策融入到地方经济发展中去。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要看清区域内不同地方的发展差别,实行统筹差别,同时要注重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的统一,坚持从区域实际出发,建立长效协调机制。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作为传统知识大国,我们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也在注重区域传统知识和传统产品的技术创新、品牌培育和保护。相应领域的研究,可通过不断深化学科间的协力,使知识产权与相关学科相互影响,互为借鉴,协同推进。一方面,要在知识产权产业化的问题上注入新的发展思路和视野;另一方面,通过对强化区域品牌保护方式、保护力度、保护范围的路径探索,为区域品牌的发展搭建新的平台,借以增进区域经济发展活力,提升区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走科学的知识经济发展之路,助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汤跃、孙智.基于知识产权产业化背景下的贵州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2]肖尤丹.知识产权产业化金融支持制度研究——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的制度性融合.知识产权.2007(5).
[3]吴汉东.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知识产权.中华商标.2007(5).
[4]吴汉东.试论知识产权的无形资产价值及其经营方略.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5]孙智、汤跃.南北争鸣奏响学术强音.中国知识产权报.2013-06-21.
[6]曹新明.促进我国知识产权产业化制度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