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的朋友圈里肯定有这样一类人:他每天都在晒自己看了一本畅销书的多少页,或者是用某记单词App又记住了多少单词,用某健身软件完成了一轮insanitv或者腹肌撕裂者;他的个人签名总是充满着“有志者,事竟成”或者“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论调——当然,这种论调通常会用在网上搜到的英文或者拉丁文格言来体现;他总在朋友圈里分享一些“不努力就会被时代淘汰,有钱人都这样努力”之类的东西;如果今天他拿到了一个富二代或高管的微信,不管别人会不会联系他,他都会觉得这是点开了“人际关系”的技能树,而看了几页编程书就是点开了“电脑科学”的技能树。
像打游戏一样,他的人生就好像是为了把技能树点满,成为“最强的人”。
他每天都在跟你聊一万小时定理,自己的性格又是哪个象限;他总是很焦虑,一直在学习,可学习的东西却常与本职工作无关;他好像很自律,每天都在朋友圈里跑步看书……总之,你感觉他全身都写满了“努力”二字。
你约他逛街,他说他在学习新知识;你跟他聊天,他必跟你苦大仇深地说社会变革,现在不努力、中年被淘汰;他每天都在跟身边的人说宣扬他的世界观:努力,不然就要被淘汰,你看二十多年前的纺织工人、这几年的钢铁工人和未来的金融民工就是例子。未来可悲惨了呢,要避免这样的未来,只能靠现在努力。
这样的人,你肯定认识不止一个。
努力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成功人士也更乐于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为努力一一与“运气致富”或“父母致富”等因素相比,“努力致富”更易让社会接受。可是这么一个广为人接受的美德,到了他们这儿,怎么就那么让人厌烦呢?
原因是,他们在秀“努力”或者宣扬“努力致富”的理念时,不停地让旁观的你感到焦虑。
他们在贩卖自己的“努力”理念之时,都会告诉你前30年中国的故事,必定会提到的就是上海的小贩和东北的国企工人,文艺一点的还会提到万能青年旅店那首脍炙人口的《杀死那个石家庄人》:经济的巨变让原本安稳的生活在一瞬间荡然无存,当你被华为或阿里巴巴裁员的时候,你该何去何从?
一番“居安思危”的探讨后,他们就会给出酝酿已久的答案一一“努力”:加班就要加到晚上十一点半再发朋友圈、空闲时间不是健身就是看书、背背单词学学外语、学点演讲术冷读术泡妞术当个社交达人……每天恨不得把24小时掰成48小时来学习、工作和健身,言语里完全受不了任何休闲活动。
“只有这样,你才能在未来30年里不被淘汰。”他们既跟自己也跟旁观者这么说。
的确,从事实角度上说,中国这30年来的经济腾飞造就了大量财富,也带来了很多牺牲,很多行业或人群都是一夜之间就从社会中坚跌落回底层,这与中国与世界经济飞速变化有关;同样,也不难估计,随着全球化、机器学习的深入,社会结构仍将发生脉冲式巨变,引导人们的社会阶层发生动荡。
但是努力真的是个好选择吗?先不说已有研究指出:长期自律和缺乏休息会导致人效率低下,做出决定更加鲁莽;就从社会统计的角度看,努力虽然是阶级跃迁的要素之一,却不是最具决定性的那一个——十数年前在北京买房致富的人们,你告诉我他们是在努力点哪根技能树?
很多时候,选择都比努力重要得多——在命运看来,我们就像是培养皿里的草履虫,甩动鞭毛的方向而不是甩动鞭毛的力量和频率就已经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不过,关于选择这件事,就好像2008年初你决定把钱投人股市还是买房那样,很多时候就是上帝掷骰子而已,而且在做选择的时候,你很难准确把握到这个决定对你今后的影响。
一个贩卖焦虑而且自己也十分焦虑的人,你以为他不懂这个道理?恰恰是懂这个道理,他才会焦虑到用秒来计算自己的时间,在朋友圈里晒看书跑步。
学这学那,本质上依然是“习得屠龙术,货与帝王家”的古典思维——这里学是自己主动,买那就是“帝王”主动了。说穿了,他们只不过是把选择的权利让渡给了资本。只能通过不断学习来增强自己的吸引力,而一旦自己的努力吸引不到资本给出更高的价格,焦虑就产生了。
美国心理学家Festinger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组学生做同样的、无意义且繁琐的工作,只不过实验组的学生给出的报酬为1美元,而对照组給出的报酬则为10美元,并让他们在实验结束后向其他人介绍自己所参与的工作。
实验结束后,对照组的学生在介绍其T作时,如实讲起这个工作是多么繁琐且毫无意义;但实验组,也就是只领到1美元的学生却大谈这个工作如何的有意义。
Festinger把这个现象称作“认知失调”。当人们被迫从事收益与成本不匹配的工作时,会倾向于制造一个虚拟的因素来让认知系统感到平衡一一换言之,对于那些发现自己的努力没有办法获得应有报酬的人来说,努力就会变得非常痛苦,因此,他们的认知系统也会创造一个新的平衡:通过在朋友圈晒看书、跑步、健身和学习等,对社会焦虑进行广泛传播——“还是努力看书学习吧,这是很有意义的。”
可这种朋友圈的努力真的有意义吗?哪个方向的努力才是有意义的?回答完这两个问题之后的努力,恐怕才真的能在“帝王家”那儿卖个好价钱吧?
选自《财经天下周刊》
像打游戏一样,他的人生就好像是为了把技能树点满,成为“最强的人”。
他每天都在跟你聊一万小时定理,自己的性格又是哪个象限;他总是很焦虑,一直在学习,可学习的东西却常与本职工作无关;他好像很自律,每天都在朋友圈里跑步看书……总之,你感觉他全身都写满了“努力”二字。
你约他逛街,他说他在学习新知识;你跟他聊天,他必跟你苦大仇深地说社会变革,现在不努力、中年被淘汰;他每天都在跟身边的人说宣扬他的世界观:努力,不然就要被淘汰,你看二十多年前的纺织工人、这几年的钢铁工人和未来的金融民工就是例子。未来可悲惨了呢,要避免这样的未来,只能靠现在努力。
这样的人,你肯定认识不止一个。
努力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成功人士也更乐于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为努力一一与“运气致富”或“父母致富”等因素相比,“努力致富”更易让社会接受。可是这么一个广为人接受的美德,到了他们这儿,怎么就那么让人厌烦呢?
原因是,他们在秀“努力”或者宣扬“努力致富”的理念时,不停地让旁观的你感到焦虑。
他们在贩卖自己的“努力”理念之时,都会告诉你前30年中国的故事,必定会提到的就是上海的小贩和东北的国企工人,文艺一点的还会提到万能青年旅店那首脍炙人口的《杀死那个石家庄人》:经济的巨变让原本安稳的生活在一瞬间荡然无存,当你被华为或阿里巴巴裁员的时候,你该何去何从?
一番“居安思危”的探讨后,他们就会给出酝酿已久的答案一一“努力”:加班就要加到晚上十一点半再发朋友圈、空闲时间不是健身就是看书、背背单词学学外语、学点演讲术冷读术泡妞术当个社交达人……每天恨不得把24小时掰成48小时来学习、工作和健身,言语里完全受不了任何休闲活动。
“只有这样,你才能在未来30年里不被淘汰。”他们既跟自己也跟旁观者这么说。
的确,从事实角度上说,中国这30年来的经济腾飞造就了大量财富,也带来了很多牺牲,很多行业或人群都是一夜之间就从社会中坚跌落回底层,这与中国与世界经济飞速变化有关;同样,也不难估计,随着全球化、机器学习的深入,社会结构仍将发生脉冲式巨变,引导人们的社会阶层发生动荡。
但是努力真的是个好选择吗?先不说已有研究指出:长期自律和缺乏休息会导致人效率低下,做出决定更加鲁莽;就从社会统计的角度看,努力虽然是阶级跃迁的要素之一,却不是最具决定性的那一个——十数年前在北京买房致富的人们,你告诉我他们是在努力点哪根技能树?
很多时候,选择都比努力重要得多——在命运看来,我们就像是培养皿里的草履虫,甩动鞭毛的方向而不是甩动鞭毛的力量和频率就已经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不过,关于选择这件事,就好像2008年初你决定把钱投人股市还是买房那样,很多时候就是上帝掷骰子而已,而且在做选择的时候,你很难准确把握到这个决定对你今后的影响。
一个贩卖焦虑而且自己也十分焦虑的人,你以为他不懂这个道理?恰恰是懂这个道理,他才会焦虑到用秒来计算自己的时间,在朋友圈里晒看书跑步。
学这学那,本质上依然是“习得屠龙术,货与帝王家”的古典思维——这里学是自己主动,买那就是“帝王”主动了。说穿了,他们只不过是把选择的权利让渡给了资本。只能通过不断学习来增强自己的吸引力,而一旦自己的努力吸引不到资本给出更高的价格,焦虑就产生了。
美国心理学家Festinger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组学生做同样的、无意义且繁琐的工作,只不过实验组的学生给出的报酬为1美元,而对照组給出的报酬则为10美元,并让他们在实验结束后向其他人介绍自己所参与的工作。
实验结束后,对照组的学生在介绍其T作时,如实讲起这个工作是多么繁琐且毫无意义;但实验组,也就是只领到1美元的学生却大谈这个工作如何的有意义。
Festinger把这个现象称作“认知失调”。当人们被迫从事收益与成本不匹配的工作时,会倾向于制造一个虚拟的因素来让认知系统感到平衡一一换言之,对于那些发现自己的努力没有办法获得应有报酬的人来说,努力就会变得非常痛苦,因此,他们的认知系统也会创造一个新的平衡:通过在朋友圈晒看书、跑步、健身和学习等,对社会焦虑进行广泛传播——“还是努力看书学习吧,这是很有意义的。”
可这种朋友圈的努力真的有意义吗?哪个方向的努力才是有意义的?回答完这两个问题之后的努力,恐怕才真的能在“帝王家”那儿卖个好价钱吧?
选自《财经天下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