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话剧剧本《矿山的主人》简介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f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剧剧本《矿山的主人》是新中国成立后较早的煤矿题材剧本。该剧本于1950年1月由上海杂志公司出版。一年后,即1951年6月又出了第二版。骆文、海默编剧,海默执笔。32开本,平装,竖排,132页。剧本封面上印有“华中文工团文艺丛书”,但版权页上却印为“中南文工团文艺丛书”。
  全剧共四幕,其中第二幕为两场。全剧的背景为华北的东山煤矿。人物有领导罢工的矿工领袖梁永禄,罢工积极分子白瑞峰,解放军军事代表梁陲亭、单鉴石,东山煤矿总经理吴道熊,矿警局长项养甫等21人,另有保安队士兵、矿警、群众等角色。
  剧本第一幕就把东山煤矿工人的悲惨遭遇展现在观众面前。矿工梁永禄(罢工领袖)的家是一片破败景象:“草房门口挂着一个破布片和麻布缀起来的门帘”“一个歪斜的破窗子”,“风吹来时,窗子就发出咯噔咯噔的震动声”。“一个建筑在农村破产基础上的工人之家”,“生活在无衣无食、天寒地冻、东北风透屋的苦况里”。矿工的罢工已经开始,矿警队大肆殴打矿工,连罢工矿工办的粥厂也被砸了,千方百计哄骗工人上工。梁永禄告诉大家:“下大窑的兄弟们呀,咱们吃煤末子,喝黑水,熏死人,砸折腿。”“反倒叫他们吃肥了,咱们饿趴下来了,你们说这公平不公平?”“一天不涨工钱咱们一天不上工,杀脑袋抹脖子咱们不怕他,“一定干到底!”此时,矿警队开枪打死了梁永禄。矿工们更加痛恨暗无天日的旧煤矿及反动派,提高了政治觉悟。
  第二幕则以1948年解放军大反攻时的东山煤矿发电厂为背景。矿工们得到解放军要攻占煤矿的消息,按党组织的要求,组织纠察队,保卫矿山,迎接解放军。而矿警局长、董事长项养甫却要求把矿山机器拆下来,送到海边码头,再运到南方去。运不走的连同发电厂一块儿炸掉。凡是不服从命令的,“就是共产党,有意煽动”,予以严办。而总经理吴道熊收到了解放军前线司令部的布告。矿工们早已把矿警放置的炸药卸掉了,矿山完好地保存下来了。想逃跑的经理也走不了了。那个一心想炸厂的矿警局长项养甫也被矿工们抓了起来,有的矿警加入了矿工队伍。
  第三幕写解放军开进煤矿,广大矿工热烈欢迎解放军入城。矿工纠察队在街上巡逻。在第一幕中牺牲的矿工罢工领袖梁永禄的儿子梁陲亭此时已是解放军代表,与经理吴道熊进行交接。军代表动员他为矿山恢复生产出力献策,参加矿山管理。
  第四幕是在矿山解放一个月之后,依靠工人的努力,煤矿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取消了包工大柜,那些一贯剥削工人的反动势力“都被咱们一脚踢进茅厕坑去了”!为了解决矿工生活困难,运来了粮食,补发了工资。工人们挂上了毛主席像,大家劲头更足了,每个班都超产,三个月的工程,25天就完成了。原总经理吴道熊也深受教育,他对军代表和矿工说:“我今天才知道只有你们才是矿山的主人、新中国的主人,这么短的几十天居然复工了,并出现了从来没有的产量。请原谅,过去我错了。”画面上一群矿工正以主人翁的身份在井下大干,他们表示:“来吧,咱们挖吧,挖透了天也叫太阳照到窑里来”。“大家都拥进坑内,抡起镐头”,“外面车声近,里面挖煤紧”。全剧落幕。
  此话剧当时由中南文工团演出,不仅是当地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煤矿话剧,而且剧本也被有关文艺团体使用,在矿山工厂演出,因而1950年1月第一版印了3000册不够用,1952年6月第二版又印了2000册。此剧是大受欢迎的,人们不应忘记编剧及演员们的努力与奉献。
  该剧编剧骆文(1915—2003),江苏句容人。不仅是剧作家,也是著名诗人。1933年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1938年毕业于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戏剧文学系。1941年到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曾任中央实验话剧团导演。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随军南下,历任中南局武汉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国剧协武汉分会主席、湖北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协湖北分会主席、《长江文艺》主编等。有多种剧本、诗集、散文集出版。
  该剧的另一位编剧(执笔)海默(1923—1968),本名张泽藩、张一凡(海默是笔名)。山东黄县(今龙口)人,1942年畢业于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1944年进入延安鲁艺学习,1945年在冀察热辽文工团创作室工作。1950年任中南文工团创作部主任,后为文化部电影局创作所编剧。1956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1968年被迫害致死,年仅45岁。海默才思敏捷,创作的剧本较多,人们称他是“多产、快产”的剧作家,有评论认为他“具有炽烈的革命热情,旺盛的创作潜力,敏捷的艺术才思”。
  (2019年12月8日)
  吴晓煜:河北滦县人,1944年3月生。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科学史学会会员,中国煤矿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煤炭工业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总纂。已出版《华夏与海国游记》《欧非见闻录》《中国古代咏煤诗》《夜耕村杂记》《学林漫笔》《纠正错别字》《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中国煤矿史读本(古代部分)》《中国煤矿安全史话》《煤史钩沉》《修志指要》《矿业史事杂俎》《中国煤炭碑刻》《名人与煤炭》《酒史钩沉》《瘟疫纵横谈》《向善的轨迹》等。
其他文献
轻轻的 我再次举起右手  冰雪消融  枝头吐绿  青春的梦想摇曳风流  轻轻的 我再次举起右手  长空雁叫  雨润明眸  春天的旋律撞响歌喉  轻轻的 我再次举起右手  南湖的游船驶向心头  光明的火种  遍撒神州  轻轻的 我再次举起右手  孔繁森 任长霞 牛玉儒……  众多英贤  春日的阳光 夏夜的星斗  轻轻的 我再次举起右手  责任与使命重负肩头  瘠薄的土地还滋生着贫穷  偏僻的山沟仍聚
期刊
我们期待着您的寿诞,那是走过艰辛闪耀着光华的百年!这一刻,我们看到了红旗漫卷,我们听到了惊涛拍岸。是啊,你听,你看……  是谁 在这里上船  扼南湖风云滚滚硝烟  一场大戏在巨人的创作中  轰隆隆地 开演  是谁 从这里登山  树井冈战旗红色经典  采集火种种绘蓝图  看准方向期待燎原  是谁缔造了  举世闻名的神奇  那不仅仅是距离  对于世界的震撼  攀援铁索渡江跨河  冒着围追堵截的炮火、枪
期刊
我一直相信,阿来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奇迹,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馈赠。没有阿来,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成色会降低很多,拥有阿来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幸运和福分。从《尘埃落定》开始,阿来与生俱来的文学气质,他的世界观、人生观、生命观、自然观,他书写灵魂、宗教、历史、文化、自然时独一无二的小说品质,就一直给我们带来惊喜。长篇新作《云中记》又是一部中国当代文学的“神来之笔”,是一部只有他才能写出来的、足以标示我们
期刊
握紧拳头举起右手  咚咚直跳的心呀  进入庄严 举起  一只鹰闪电的理想  我看见  铁锤镰刀的旗帜上  增添了新的血液  增添了新的阳刚  那鲜艳的旗帜  飘扬着火一样的思想  在钢铁的誓言中  表达神圣的使命  忠贞不渝  锻造崇高的理想  一  一九二一年的那束光芒  让铁锤与镰刀  闪现在历史的舞台  信仰的力量  让铁锤与镰刀升华了刚强  南湖的碧波中  红色的旋律荡漾着铿锵  阳光的骨
期刊
党旗的声音,是一首神圣的歌。旗的颜色,就是心和血的颜色。在党旗的每一根丝线里,都浸透着献身者的热血。  在严冬的土地里,总是深埋着迎春的根茎。党旗就在中国的漫漫长夜中高高举起,它映红了世界的东方。  要根除贫困,要擦拭奔向科学现代化的车身,每一个零件必须是锃亮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召开,是党旗的声音。  党旗飘扬的是庄严,也是炽热的意志。要保护这面旗,保护对这面旗的崇高信任,这是比最初举旗更艰
期刊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住在燕郊九里香堤的老郭——郭建东一家那本最难念的经就是宝贝女儿郭秀的婚事了。  按说郭秀今年才二十六岁,还没有进入大龄剩女的行列,老郭家又属于燕郊的坐地户,九里香堤小區在燕郊属于花园别墅,植有梧桐树,不愁引不来金凤凰,郭秀虽无闭月羞花之貌,但也没有无盐之丑,这本经不该如此难念才对。但这郭秀从小娇生惯养,读书不努力,大学没考上,做事又不着调,正经的工作是没指望了。老郭年
期刊
莲儿是屯子里最美的女人。  六十年代初期,十里八村的小伙子没少追莲儿,可是莲儿的父母谁都没看上,早早儿就把女儿嫁给了县城附近的富裕村老王家的二小子。老王家的二小子大号王敬祥,是公社的拖拉机手。王敬祥爱莲儿,生产队的活儿都舍不得让她干。后来农村实行承包制,王敬祥没回村,而是跑到县上的运输公司找了一份开汽车的活儿,跑起了长途,家里钱多了,莲儿更是不太干地里的活儿了。  莲儿年轻的时候活的是丈夫,丈夫把
期刊
一百年风雨兼程,一百年披荆斩棘。一百年的光荣与梦想,一百年的曲折与坚强。这是自强不息的过往,这是和衷共济的历程。一百年间中华民族从屈辱中觉醒、从衰败中崛起;一百年间人民中国意志坚定走向富强、走向和谐。这极不平凡的岁月,这值得自豪的纪念,让我把心中的热爱唱给您听。  一百年前,当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中华民族陷入水深火热的时候,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人民送来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当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
期刊
见过王维的书法作品,感觉到的是他的一颗心,于此用心,面貌自然就讲究得体,精神也端严而有生气。王维兄是地地道道的淮北人,也就是古相子民。《诗经》里说这个地方“相土烈烈”,出过嵇康、桓谭,发生过四侯列旌,古来有云“濉涣文章地,两岸多奇才”。王维出生在濉涣之地,多年浸淫,只不须心慕手追,尚不知于起居行止之间、箪壶蓑笠之上,便已沉染了多少汉魏流响、东晋风华。  王维的书法,有魏骨晋风之装,承“二王”一脉,
期刊
山东泰安新泰人,现为中国煤矿美术家协会会員。  山水画、油画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省级、全煤展览并获奖,刊发介绍于《中国青年报》《中国体育报》并收藏于艺术机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