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首先探讨了情感教育的含义,以及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之后,经过分析,提出了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融入的主要思路,包括: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培养学生良好审美观的形成;认真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找到情感教育的切入点;创设情感氛围,唤醒学生潜在的内心情感;拓宽沟通渠道,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关键词】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课堂 融入 思路
1、引言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尤其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行,情感教育作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越来越多的融入了许许多多科目的课堂之上。而且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情感教育越发的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陶冶情操、密切师生关系、健全学生个性以及因材施教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对于小学生日常交流、写作、思考等生活的各方面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一直都是最频繁的。但由于过于重视考试成绩,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处在唯成绩最重的层次上,而对于学生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则重视较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对于促使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都有重要意义。
2、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融入的主要思路
2.1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培养学生良好审美观的形成
俗话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过程开展的第一责任人,也是把握课堂进行的关键人物,其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因此,要想教育好学生,首先教师自身就需要提高自身素养,通过自己的良好素养,包括严谨的课堂教学思路,工整的板书与多媒体设计,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等等,通过这些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将情感教育工作溶于课程教学中,给学生以美的感染。正如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教师自身的修养提高了,才能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学生,才能真正的以一种无形的情感动力促进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与人生观的形成。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有很多种途径,比如锻炼使自己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教学实践中与学生共同进步、严以律己,以身作则等很多方面。
2.2认真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找到情感教育的切入点
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学生的需求也是一样,他们每个人对于情感的需求是不同的,有的学生需要的是教师不断的鼓励和赞扬,有的学生则需要的是教师更多的关注,有的学生则需要的是学生耐心的引导等等,教师需要全面的了解不同学生不同的需求,这样才能有更多更加有效的情感投入。所以,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需要走入学生的情感世界,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找到学生情感的投入点。具体操作时,可以结合不同年级教材的特点,在教材中找到和学生心理相通的篇章,通过文章的故事或者人物唤起学生对教师情感投入的反馈。重点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在教材中寻找、检索、提取与学生情感需求相对应、甚至共通的信息,让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进而引起心理共鸣。
2.3创设情感氛围,唤醒学生潜在的内心情感
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得罗说的,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在教学实践中,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可以让学生处在“我要学”的状态下愉悦地学习,而且学习的每个过程都充满着潜在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对知识的渴望。相比较其它科目而言,语文是最适宜利用情感环境,创设学习情感氛围的学科,很多文章,尤其一些故事、散文、古诗等都可以利用。比如学习《锄禾》,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几幅有关农民耕作的图片,创造“汗滴禾下土”的那种情景,让学生一瞬间就被这种劳动的场面所震撼,也就很快发自内心的产生了珍惜粮食的想法。学习写作时,比如写记叙文我的妈妈,可以让学生认真观察妈妈劳动时的情景,照顾家人时的场面,让学生看看妈妈操劳的手,额头越来越深的皱纹,由此,来唤醒做为子女内心深处对妈妈的感激之情,这样的氛围中,所写出的必然会更加情真意切。
2.4拓宽沟通渠道,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本身,语文教育,就是一个情感与感性教育的集合体,而情感是语文的灵魂,要想学好语文,教好语文就必须有足够多的情感融入其中。而这种情感的融入,需要教师的投入,同时也需要学生更多的投入,当然教师的投入是主要的,首先要有教师的投入,才能引导学生情感的投入。其中,教师的情感投入,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之外,不容忽视。本身,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实际上也是教师增加对学生情感投入的过程,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还是很强的,因此,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尤其是哪些思想、生活、学习中有问题的学生,更是需要教师的更多关心。正如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状态产生一种巨大的循环力,影响少年的智慧和全部智力活动。”教师对学生更多的情感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构成影响,启迪他们智力的开发,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良好的道德品质,之后再将这些应用到语文的学习之中,才会真正的推动整体素质的提升。
3、结语
情感,是人们内心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感觉和反应。情感教育是丰富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手段,通过情感教育,用善良的、美好的、温暖的、正面的、积极的引导方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从心灵、道德层面给与指导,给与帮助。当然,把情感教育完美的融入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之中,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这需要长期的摸索,找出最佳的适合学生,同时也适合教师开展教学的方法。把情感教育融入于语文教学之中,这也是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教学水平一种极大的锻炼和提高,对丰富语文教学方法大有裨益。
【关键词】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课堂 融入 思路
1、引言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尤其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行,情感教育作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越来越多的融入了许许多多科目的课堂之上。而且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情感教育越发的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陶冶情操、密切师生关系、健全学生个性以及因材施教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对于小学生日常交流、写作、思考等生活的各方面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一直都是最频繁的。但由于过于重视考试成绩,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处在唯成绩最重的层次上,而对于学生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则重视较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对于促使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都有重要意义。
2、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融入的主要思路
2.1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培养学生良好审美观的形成
俗话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过程开展的第一责任人,也是把握课堂进行的关键人物,其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因此,要想教育好学生,首先教师自身就需要提高自身素养,通过自己的良好素养,包括严谨的课堂教学思路,工整的板书与多媒体设计,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等等,通过这些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将情感教育工作溶于课程教学中,给学生以美的感染。正如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教师自身的修养提高了,才能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学生,才能真正的以一种无形的情感动力促进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与人生观的形成。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有很多种途径,比如锻炼使自己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教学实践中与学生共同进步、严以律己,以身作则等很多方面。
2.2认真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找到情感教育的切入点
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学生的需求也是一样,他们每个人对于情感的需求是不同的,有的学生需要的是教师不断的鼓励和赞扬,有的学生则需要的是教师更多的关注,有的学生则需要的是学生耐心的引导等等,教师需要全面的了解不同学生不同的需求,这样才能有更多更加有效的情感投入。所以,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需要走入学生的情感世界,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找到学生情感的投入点。具体操作时,可以结合不同年级教材的特点,在教材中找到和学生心理相通的篇章,通过文章的故事或者人物唤起学生对教师情感投入的反馈。重点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在教材中寻找、检索、提取与学生情感需求相对应、甚至共通的信息,让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进而引起心理共鸣。
2.3创设情感氛围,唤醒学生潜在的内心情感
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得罗说的,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在教学实践中,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可以让学生处在“我要学”的状态下愉悦地学习,而且学习的每个过程都充满着潜在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对知识的渴望。相比较其它科目而言,语文是最适宜利用情感环境,创设学习情感氛围的学科,很多文章,尤其一些故事、散文、古诗等都可以利用。比如学习《锄禾》,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几幅有关农民耕作的图片,创造“汗滴禾下土”的那种情景,让学生一瞬间就被这种劳动的场面所震撼,也就很快发自内心的产生了珍惜粮食的想法。学习写作时,比如写记叙文我的妈妈,可以让学生认真观察妈妈劳动时的情景,照顾家人时的场面,让学生看看妈妈操劳的手,额头越来越深的皱纹,由此,来唤醒做为子女内心深处对妈妈的感激之情,这样的氛围中,所写出的必然会更加情真意切。
2.4拓宽沟通渠道,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本身,语文教育,就是一个情感与感性教育的集合体,而情感是语文的灵魂,要想学好语文,教好语文就必须有足够多的情感融入其中。而这种情感的融入,需要教师的投入,同时也需要学生更多的投入,当然教师的投入是主要的,首先要有教师的投入,才能引导学生情感的投入。其中,教师的情感投入,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之外,不容忽视。本身,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实际上也是教师增加对学生情感投入的过程,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还是很强的,因此,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尤其是哪些思想、生活、学习中有问题的学生,更是需要教师的更多关心。正如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状态产生一种巨大的循环力,影响少年的智慧和全部智力活动。”教师对学生更多的情感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构成影响,启迪他们智力的开发,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良好的道德品质,之后再将这些应用到语文的学习之中,才会真正的推动整体素质的提升。
3、结语
情感,是人们内心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感觉和反应。情感教育是丰富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手段,通过情感教育,用善良的、美好的、温暖的、正面的、积极的引导方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从心灵、道德层面给与指导,给与帮助。当然,把情感教育完美的融入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之中,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这需要长期的摸索,找出最佳的适合学生,同时也适合教师开展教学的方法。把情感教育融入于语文教学之中,这也是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教学水平一种极大的锻炼和提高,对丰富语文教学方法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