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普里什文作品中,自然是其永恒的主题。自然与人的亲密交融,始终是他作品的着力点。他尊重自然万物的个性,强调人与自然万物的对话与互动,以亲人般的态度关注自然,最终求得与自然和谐共处。尽管普里什文并没有系统的生态思想,但他的创作却无意中彰显了朴素的生态美学思想。从生态美学的视角进入普里什文的作品,能够深入剖析他文学创作的价值。他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懈思索与实践,无疑是人类精神史上的一笔财富。
关键词:普里什文 自然 生态批评 生态美学 价值重估
一、普里什文与生态批评
相比于其他20世纪的俄罗斯作家,米·米·普里什文在中国的知名度并不高。他虽然被誉为“伟大的牧神”“世界生态文学和大自然文学的先驱”,但他在中国却在一定意义上是被忽略、被低估的作家。近年来,中国关于普里什文的研究虽然有一定的进展,但是并不够充分。以刘文飞先生为代表,其对普里什文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相关论文也结集成书《普里什文面面观》,虽是“面面”俱到,但仍有很多值得深入探究的地方。由此可见,普里什文研究还亟待深化。
普里什文对于自然永恒的亲人般的关注是我们能够借助生态批评的工具进入其文本的重要原因。这里,生态审美的视角仅仅为我们提供理解普里什文的一种向度,而不是以生态批评的框式去图解普里什文的作品。“生态批评是在生态主义、特别是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指导下探讨文学与自然之关系的文学批评。”{1}后工业时代,随着人与自然矛盾的日益激化,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受到重视。普里什文将生态学与文学(以及文学批评)结合,期冀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普里什文不少著作如《人参》《灰猫头鹰》《大自然的日历》等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敬畏生命、尊重自然的旨归,超出时代的生态观念与环保意识,是研究者将普里什文称作“生态文学之父”的重要原因,在世界生态文学历史中,普里什文“无疑应该占据重要的一席”{2}。
二、普里什文作品中的生态审美原则
普里什文终其一生始终以大自然为关注点,“一个主题贯穿着他所有的作品,这一主题就是——伟大的牧神”{3}。虽然他并未形成系统的生态文学思想,但他始终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他提出的诸多论断对于后来的生态作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将普里什文的作品与生态美学相对照,对其进行爬梳把握,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普里什文著作对于俄罗斯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重要意义。本文将借用王诺提出的生态审美四个原则“自然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生态主体间性原则”“交融性原则”对普里什文作品进行分析。{4}
1.“体认自然”——自然性原则
“自然性原则”首先是要突出自然审美对象,具体地感受和表现自然本身的美。自然性的审美不仅要对自然祛魅,同时也要排除功利性审美态度,做到真正超功利的审美,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然。此外,在传统的审美理论和实践中,功利性的审美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自然被客体化、他者化,满足人的物质需要或是自我表达的需要被看作是自然存在的意义。要取消这种虚伪的功利性审美态度,就需要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具体地去感受审美对象,用心去聆听自然,体验自然,感受自然,从而“透过自己体认着自然”{5}。
普里什文生态文学的视点是自然与人的亲密融合,强调作家自我与自然的心理对话和情感交流,而这种交流是以平等为前提的。仅从人类自身利益出发去观照自然,是无法把握和体会大自然的真正价值和自然之美的。因此,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应该抛弃人高于自然的等级观念,以平等的方式对待自然。普里什文以博爱与平等对待周围的事物,他将自然的一切视为老乡和好友,感觉植物的生活和动物的智慧。在他看来,万事万物都有“生存权”以及“参与生活的权利”,他“承认每一个事物的绝对价值”,“生命自具价值、不能为了整体而牺牲个别,这一思想对作家而言是最重要的”{6}。
具体地感受和表现自然本身的美,需要融入性地体验感受自然,在体验中突出万事万物的“个性”。个性对于普里什文来说,乃是其创作的主题和毕生的目标,“我的全部生命从襁褓开始就是一场为了争取个性的奋斗,这也是作为作家的我的创作主题”。对于他来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一个人都有着他自己独特的、仅仅属于他一人的词语”{7}。他总能以新奇的目光发现自然界的新鲜面貌,在他的文中也多次出现“第一眼”的字样,即是对于这些难以复制、充满个性的瞬间的描绘。普里什文的作品中,“每一个瞬间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模样,不论这有多么令人难以置信,但都是它在传递着充实的存在”{8}。
2.“万物统一”——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强调的是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看到万物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持续所起的关键作用。对包含有序和混乱的“生态系统秩序”充满敬畏之情,认识到自然界超越悲喜的大美。整个生态系统有其独特的运作原则,万物都有属于自己的特定位置,按照特定的秩序生存、发展、消亡,经过自然循环而生生不息。自然之美是超越了人类眼中种种对立的大善与大美。
“万物统一”是普里什文创作中的重要思想。万物统一,意味着人和万物都属于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圈,这个整体是有机的生命活体。对他而言,万物皆是被“粉碎的一体存在的组成部分”,“一棵树倒下了,去滋养另一棵树,生活在死亡中诞生,这就是万物相连的规律”{9}。这种生死相互转化的思想,反映了大自然内在的秩序与律令,凋谢的终被新生的代替,必死的生命在根本上是永生的。对于普里什文来说,短暂、衰老、凋谢、死亡等,都是生命和存在的必然,是生态系统内在的规律,大自然的泥土是勇敢的隐忍的肥沃的{10},自然孕育着一切,吞噬着一切,在无限的生死转化循环中实现万物的新陈代谢。“个别的、局部的东西只有与整体相联系才会有意义,人类生命的短暂时光是与星体的、宇宙的、永恒的时间相联系的。”{11}
在普里什文看来,整个自然就是太阳宝库,人类作为自然的一分子,既是自然宝库的拥有者、使用者,也是其保护者和捍卫者,同时,人类自身及其创造也是这座宝库的组成部分。“我感受的是自然界生命的整体……我们和世界都有着血脉亲缘”{12},维护自然界的平衡、稳定、美和持续存有乃是作为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他指出,人们除了关注物质财富之外,还要关注身体健康和心灵健康,人类对自然宝库所采取的非理性态度深层次上反映了人类精神生态的危机。自然保护的首要对象乃是“儿童的生理和精神健康”,而“儿童心灵的健康在很大程度就取决于孩子们与动物和植物的合理交往”{13}。 普里什文坚持自然主题的创作,一定意义上起了延续传统、维持平衡的作用。普里什文的作品在20世纪20至40年代受到广泛的欢迎,对于当时高度意识形态化的革命文学形成了反拨。他进一步发展了俄国文学中的自然主题,他的生物平等的思想,“万物统一论”,等等,都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五六十年代以后,以保护自然生态为主题的作品越来越多,《俄罗斯森林》是苏联生态文学正式形成的标志。{27}普里什文尊重自然万物的个性,注重人与自然的对话与互动,与自然和谐共处。他虽然没有形成系统的生态思想,但是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懈思索与实践,无疑是人类精神史上的一笔财富。
{1}{4}{14} 王诺:《生态思想与生态批评》,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8页,第130—133页,第133页。
{2} 刘文飞:《普里什文文集总序》,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3} 伊万诺夫-拉祖姆尼克:《创作与批评》,转引自《普里什文面面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55页。
{5}{10}{13}{21}{24} 普里什文:《大地的眼睛》,潘安荣、杨怀玉等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18页,第16页,第42页,第141页,第42页。
{6}{11}{26} 阿格诺索夫:《20世纪俄罗斯文学》,凌建侯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3页,第335页,第3页。
{7}{8}{9} 普里什文:《灰猫头鹰》,潘安荣、杨怀玉等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07页,第332页,第207页。
{12} 普里什文:《大自然的日历》,潘安荣、杨怀玉等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15} 刘文飞:《普里什文面面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1页。
{16} 普里什文:《赤裸的春天》,潘安荣、杨怀玉等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39页。
{17} 马克·斯洛宁:《苏维埃俄罗斯文学》,浦立民、刘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112页。
{18}{19} 普里什文:《人参》,潘安荣、杨怀玉等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96—97页,第19页。
{20} 王加兴:《人应该是幸福的——评普里什文的中篇小说〈人参〉》,《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1期。
{22} 普里什文:《林中水滴》,潘安荣、杨怀玉等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32页。
{23} 转引自刘文飞:《普里什文面面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1页。
{25} 杨素梅:《论普里什文随笔中的自然主题》,《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5月第29卷第3期。
{27} 马晓华:《自然与人的神性感应——满都麦与普里什文生态文学的比较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1月36卷第1期。
作 者:张宇,文学硕士,南京大学文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
关键词:普里什文 自然 生态批评 生态美学 价值重估
一、普里什文与生态批评
相比于其他20世纪的俄罗斯作家,米·米·普里什文在中国的知名度并不高。他虽然被誉为“伟大的牧神”“世界生态文学和大自然文学的先驱”,但他在中国却在一定意义上是被忽略、被低估的作家。近年来,中国关于普里什文的研究虽然有一定的进展,但是并不够充分。以刘文飞先生为代表,其对普里什文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相关论文也结集成书《普里什文面面观》,虽是“面面”俱到,但仍有很多值得深入探究的地方。由此可见,普里什文研究还亟待深化。
普里什文对于自然永恒的亲人般的关注是我们能够借助生态批评的工具进入其文本的重要原因。这里,生态审美的视角仅仅为我们提供理解普里什文的一种向度,而不是以生态批评的框式去图解普里什文的作品。“生态批评是在生态主义、特别是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指导下探讨文学与自然之关系的文学批评。”{1}后工业时代,随着人与自然矛盾的日益激化,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受到重视。普里什文将生态学与文学(以及文学批评)结合,期冀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普里什文不少著作如《人参》《灰猫头鹰》《大自然的日历》等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敬畏生命、尊重自然的旨归,超出时代的生态观念与环保意识,是研究者将普里什文称作“生态文学之父”的重要原因,在世界生态文学历史中,普里什文“无疑应该占据重要的一席”{2}。
二、普里什文作品中的生态审美原则
普里什文终其一生始终以大自然为关注点,“一个主题贯穿着他所有的作品,这一主题就是——伟大的牧神”{3}。虽然他并未形成系统的生态文学思想,但他始终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他提出的诸多论断对于后来的生态作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将普里什文的作品与生态美学相对照,对其进行爬梳把握,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普里什文著作对于俄罗斯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重要意义。本文将借用王诺提出的生态审美四个原则“自然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生态主体间性原则”“交融性原则”对普里什文作品进行分析。{4}
1.“体认自然”——自然性原则
“自然性原则”首先是要突出自然审美对象,具体地感受和表现自然本身的美。自然性的审美不仅要对自然祛魅,同时也要排除功利性审美态度,做到真正超功利的审美,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然。此外,在传统的审美理论和实践中,功利性的审美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自然被客体化、他者化,满足人的物质需要或是自我表达的需要被看作是自然存在的意义。要取消这种虚伪的功利性审美态度,就需要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具体地去感受审美对象,用心去聆听自然,体验自然,感受自然,从而“透过自己体认着自然”{5}。
普里什文生态文学的视点是自然与人的亲密融合,强调作家自我与自然的心理对话和情感交流,而这种交流是以平等为前提的。仅从人类自身利益出发去观照自然,是无法把握和体会大自然的真正价值和自然之美的。因此,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应该抛弃人高于自然的等级观念,以平等的方式对待自然。普里什文以博爱与平等对待周围的事物,他将自然的一切视为老乡和好友,感觉植物的生活和动物的智慧。在他看来,万事万物都有“生存权”以及“参与生活的权利”,他“承认每一个事物的绝对价值”,“生命自具价值、不能为了整体而牺牲个别,这一思想对作家而言是最重要的”{6}。
具体地感受和表现自然本身的美,需要融入性地体验感受自然,在体验中突出万事万物的“个性”。个性对于普里什文来说,乃是其创作的主题和毕生的目标,“我的全部生命从襁褓开始就是一场为了争取个性的奋斗,这也是作为作家的我的创作主题”。对于他来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一个人都有着他自己独特的、仅仅属于他一人的词语”{7}。他总能以新奇的目光发现自然界的新鲜面貌,在他的文中也多次出现“第一眼”的字样,即是对于这些难以复制、充满个性的瞬间的描绘。普里什文的作品中,“每一个瞬间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模样,不论这有多么令人难以置信,但都是它在传递着充实的存在”{8}。
2.“万物统一”——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强调的是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看到万物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持续所起的关键作用。对包含有序和混乱的“生态系统秩序”充满敬畏之情,认识到自然界超越悲喜的大美。整个生态系统有其独特的运作原则,万物都有属于自己的特定位置,按照特定的秩序生存、发展、消亡,经过自然循环而生生不息。自然之美是超越了人类眼中种种对立的大善与大美。
“万物统一”是普里什文创作中的重要思想。万物统一,意味着人和万物都属于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圈,这个整体是有机的生命活体。对他而言,万物皆是被“粉碎的一体存在的组成部分”,“一棵树倒下了,去滋养另一棵树,生活在死亡中诞生,这就是万物相连的规律”{9}。这种生死相互转化的思想,反映了大自然内在的秩序与律令,凋谢的终被新生的代替,必死的生命在根本上是永生的。对于普里什文来说,短暂、衰老、凋谢、死亡等,都是生命和存在的必然,是生态系统内在的规律,大自然的泥土是勇敢的隐忍的肥沃的{10},自然孕育着一切,吞噬着一切,在无限的生死转化循环中实现万物的新陈代谢。“个别的、局部的东西只有与整体相联系才会有意义,人类生命的短暂时光是与星体的、宇宙的、永恒的时间相联系的。”{11}
在普里什文看来,整个自然就是太阳宝库,人类作为自然的一分子,既是自然宝库的拥有者、使用者,也是其保护者和捍卫者,同时,人类自身及其创造也是这座宝库的组成部分。“我感受的是自然界生命的整体……我们和世界都有着血脉亲缘”{12},维护自然界的平衡、稳定、美和持续存有乃是作为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他指出,人们除了关注物质财富之外,还要关注身体健康和心灵健康,人类对自然宝库所采取的非理性态度深层次上反映了人类精神生态的危机。自然保护的首要对象乃是“儿童的生理和精神健康”,而“儿童心灵的健康在很大程度就取决于孩子们与动物和植物的合理交往”{13}。 普里什文坚持自然主题的创作,一定意义上起了延续传统、维持平衡的作用。普里什文的作品在20世纪20至40年代受到广泛的欢迎,对于当时高度意识形态化的革命文学形成了反拨。他进一步发展了俄国文学中的自然主题,他的生物平等的思想,“万物统一论”,等等,都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五六十年代以后,以保护自然生态为主题的作品越来越多,《俄罗斯森林》是苏联生态文学正式形成的标志。{27}普里什文尊重自然万物的个性,注重人与自然的对话与互动,与自然和谐共处。他虽然没有形成系统的生态思想,但是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懈思索与实践,无疑是人类精神史上的一笔财富。
{1}{4}{14} 王诺:《生态思想与生态批评》,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8页,第130—133页,第133页。
{2} 刘文飞:《普里什文文集总序》,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3} 伊万诺夫-拉祖姆尼克:《创作与批评》,转引自《普里什文面面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55页。
{5}{10}{13}{21}{24} 普里什文:《大地的眼睛》,潘安荣、杨怀玉等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18页,第16页,第42页,第141页,第42页。
{6}{11}{26} 阿格诺索夫:《20世纪俄罗斯文学》,凌建侯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3页,第335页,第3页。
{7}{8}{9} 普里什文:《灰猫头鹰》,潘安荣、杨怀玉等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07页,第332页,第207页。
{12} 普里什文:《大自然的日历》,潘安荣、杨怀玉等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15} 刘文飞:《普里什文面面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1页。
{16} 普里什文:《赤裸的春天》,潘安荣、杨怀玉等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39页。
{17} 马克·斯洛宁:《苏维埃俄罗斯文学》,浦立民、刘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112页。
{18}{19} 普里什文:《人参》,潘安荣、杨怀玉等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96—97页,第19页。
{20} 王加兴:《人应该是幸福的——评普里什文的中篇小说〈人参〉》,《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1期。
{22} 普里什文:《林中水滴》,潘安荣、杨怀玉等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32页。
{23} 转引自刘文飞:《普里什文面面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1页。
{25} 杨素梅:《论普里什文随笔中的自然主题》,《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5月第29卷第3期。
{27} 马晓华:《自然与人的神性感应——满都麦与普里什文生态文学的比较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1月36卷第1期。
作 者:张宇,文学硕士,南京大学文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