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ALTF)联合健侧足底内侧皮瓣(MPF)移植修复前中足脱套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5月至2019年11月,采用游离ALTF联合健侧MPF修复前中足脱套伤共6例,男4例,女2例;年龄35~55岁,平均43岁。创面大小15cm×12cm~19cm×14cm,MPF切取面积8cm×5cm~10cm×6cm,ALTF切取面积16cm×7cm~20cm×8cm。采用ALTF覆盖足背及足侧方创面,皮瓣动脉与足背动脉吻合,采用MPF修复足底负重区,皮瓣动脉与患侧足底内侧动脉吻合。所有患
【机 构】
:
浙江省舟山医院骨科,浙江 舟山 316021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足踝外科,江苏 无锡 214062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足踝外科,江苏 无锡 214062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足踝外科,江苏 无锡 21406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ALTF)联合健侧足底内侧皮瓣(MPF)移植修复前中足脱套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2016年5月至2019年11月,采用游离ALTF联合健侧MPF修复前中足脱套伤共6例,男4例,女2例;年龄35~55岁,平均43岁。创面大小15 cm×12 cm~19 cm×14 cm,MPF切取面积8 cm×5 cm~10 cm×6 cm,ALTF切取面积16 cm×7 cm~20 cm×8 cm。采用ALTF覆盖足背及足侧方创面,皮瓣动脉与足背动脉吻合,采用MPF修复足底负重区,皮瓣动脉与患侧足底内侧动脉吻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门诊或微信随访,并记录皮瓣外观及肢体恢复情况。
结果6例MPF及ALTF均顺利成活,供、受区创面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9~18个月,平均14个月。末次随访时,皮瓣外形良好,质地柔软,并恢复部分保护性感觉,足部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足功能Maryland评分优秀(90~100分)4例,良(75~89分)2例,平均91.2分。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BMRC)感觉评定标准对足底皮瓣感觉功能进行评定,1例S1,3例S2,2例S3。
结论应用ALTF联合MPF移植修复前中足脱套伤效果良好,功能满意。
其他文献
骨关节炎(OA)是种以关节软骨退变为特征的疾病,其缺乏干预性药物,对于晚期OA患者往往通过关节置换术以维持生活质量。外泌体(exosomes)是一种由不同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可以传递DNA、微小RNA(microRNA,miRNA)、mRNA、蛋白质等多种信息,并以此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细胞间信号传递和功能调节。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SC-exos)被认为在OA的炎性反应及软骨代谢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可以促进软骨细胞增殖,抑制软骨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外基质(ECM)降解并维持软骨稳态,在动物模型也
网膜素-1是一种新型脂肪细胞因子,广泛表达于血管基质细胞、间皮细胞、气道杯状细胞等。近年来,在许多组织和器官中发现了网膜素-1的特殊功能。值得注意的是,网膜素-1在脂代谢相关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研究结果显示,网膜素-1在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和脂质代谢等的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其具体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进一步研究网膜素-1在脂代谢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机制至关重要。现对网膜素-1及其在脂代谢相关疾病中的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脂代谢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单髁置换术(UKA)对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来说是一种可选择的术式。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比较,UKA的优势包括手术风险低、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住院时间短等。然而,与TKA比较,UKA的翻修率更高,假体生存率更低。假如能提高传统UKA的假体生存率和降低其翻修率,UKA将会发挥独特的优势。目前,机器人辅助UKA正引起人们的关注。机器人系统在UKA中已被用于提高骨准备、部件对齐和量化韧带平衡等方面,最终目的是改善术后运动学和提高假体生存率,以及降低翻修率。本文将介绍目前可用的两种机器人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机器人
间皮-间充质转化(MMT)是一类发生于胸膜、腹膜等间皮细胞的Ⅱ型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在腹透致腹膜纤维化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MT在胃癌、结直肠癌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和转移过程中也具有重要功能,但是目前对这一独特的病理类型在恶性肿瘤进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尚未阐明。本文针对间皮的结构和功能、MMT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在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方面取得了进展,但经根治性切除等治疗后,HCC患者的临床预后仍不佳,复发率高。因此,在HCC患者中识别准确可靠的预后标志物是必要的。作为一种新的免疫营养生物标志物,控制营养状态(CONUT)评分已被报道用于预测癌症患者的预后。本文将对术前CONUT评分与HCC肝切除术后预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评价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筋膜瓣结合皮片移植修复手和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效果。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采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筋膜瓣结合皮片移植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创面10例,切取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筋膜瓣面积5.0cm×8.0cm~12.0cm×15.0cm,筋膜瓣移植覆盖创面成活后取皮片移植于筋膜瓣上,供区直接缝合。术后定期随访,观察修复术后受区及供区外形及功能。最末次随访时参照英国医学研究会(BMRC)的指定方法评价感觉恢复。结果10例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筋膜瓣均成活,6~10d待
目的探讨带感觉神经的游离贵要静脉皮瓣移植修复手指和拇指指腹缺损的疗效。方法从2017年8月至2020年12月,应用带感觉神经的游离贵要静脉皮瓣移植修复26例单指指腹缺损,其中指腹缺损23例,指腹合并指背软组织缺损3例;拇指11例,手指15例;软组织缺损面积3.0cm×2.0cm~5.0cm×3.5cm,皮瓣面积3.5cm×2.5cm~5.5cm×4.5cm,前臂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均电话预约来医院随访,随访内容为皮瓣外观、质地、感觉、对指持物稳定性及供区。结果术后26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28个月,平均
目的探讨应用中指桡侧指掌侧固有动脉皮瓣带蒂转移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自2006年6月至2020年5月,对拇指指腹缺损的患者17例17指,采用中指桡侧指掌侧固有动脉皮瓣带蒂转移的方式进行修复,皮瓣的切取面积为1.5cm×1.5cm~4.2cm×2.0cm,其中采用中指中节桡侧指掌侧固有动脉顺行带蒂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2例2指,采用中指近节(或近中节)逆行带蒂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15例15指。皮瓣切取后,供区切取腕部或者肘横纹处中厚皮片植皮覆盖,植皮不需打包,皮瓣内携带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
目的探讨应用保留供区部分连续性骨膜及骨皮质的腓骨瓣在股骨头坏死保髋手术中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9月至2020年11月,应用腓骨瓣修复股骨头坏死13例,腓骨瓣均采用保留供区部分连续性骨膜及骨皮质的改良方法切取,供区创面均直接缝合,腓骨采用单段或双段折叠支撑方法塞进股骨头内,采用自体髂骨联合血小板浓缩物(PRP)进行股骨头内游离打压植骨,腓骨瓣均吻合1条动脉和2条静脉。术后通过微信、电话、门诊、上门等方式随访所有患者,获得全部随访资料,包括X线及CT检查结果,记录骨生长愈合及髋关节、供区功能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