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一所三流的一本高校执教,主教领域经济学。刚过去的毕业答辩季,一位学生(不是本人带的论文)因论文查重两次没过,按规定被延期半个月答辩,当晚就从宿舍5楼跳下,第二天上午才被发现……
这件事让我心里很痛。想请教下心理方面的专家,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以及交流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弃生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有没有好的方法把抗压能力的培养融入日常教学中。
很荣幸受邀回答这个问题,看到有老师这么用心为学生提问,很感动。
目前绝大部分的老师是受过教育心理和普通心理课程的培训的,但是依旧无法承担教学之外的心理干预。虽说老师是否有这样的角色要求还需要讨论,但如果老师能有这样的能力还是能对学生提供很大的帮助。
您所希望了解的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的一些方法我分为两个部分回答:
平时:提高心理弹性
小红和小明两人这次考试都没有及格,他们都很难过。小明难过了两天就快快乐乐地继续玩耍了,小红却一直郁闷了半个学期,并且一想到考试就害怕。
这两个人表现的差异就叫作心理弹性差异。心理弹性能力不同,事件造成的影响不同,也就是所谓的抗压能力不同。
那如何建立良好的心理弹性?
a.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说白了就是多交朋友。给学生介绍这个概念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例如:
我在咨询课程中讲合理的咨询心态时,经常被问:“您也失败过,失败之后不难过吗?”我当然失败过,并且有很多次。直到现在我失败了还会非常难过,但是我不像最初那样害怕失败。如果第一次咨询时我失败了,那是我的全部,因为我只做了那一次。如果第二次成功了,那么那次失败就只是我的二分之一了——成功的次数越多,失败对我的影响就会变得越小。虽然每次失败我依旧会难过,但是我能更快地调整自我,因为失败不是我的全部。
那么,支持系统也是一样的道理,当你的痛苦有一个人愿意与你承担时,那只是你的一半,如果每次痛苦和压力有很多人分担呢?你可以自己举你的学生都能听懂的例子,告诉他们支持系统的重要。
b.合理的归因方式
小红和小明考试都没及格,小明没太在意,但是小红却耿耿于怀,吃不下饭。这种差异还来自于归因,也就是:在你的眼里,这次考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因素?
抑郁焦虑期:注重情绪疏导、自我训练
a.情绪疏导
情绪需要的是疏导而不是压抑,所有情绪的存在都有原因和意义。而疏导,就是找到情绪产生的意义在何方,并且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前几天一个学生电话联系我说最近因为找工作压抑到不吃饭不睡觉。
我们的对话如下:
“老师,我最近非常焦虑,因为找工作的事情,失眠好几天了。”
“确实找工作蛮难的,你焦虑的时候都做些什么?”
“打游戏,或者和朋友聊一聊,能好一些,但是很短暂。”
你看,问题就在这里了。之所以会焦虑,是因为你处在应该焦虑的状态,因为你的未来还未确定。因此你现在需要做很多事情让未来确定下来,而焦虑的意义正是促使你去做事。
但是,因为焦虑,你感到不安和恐惧,为了逃避焦虑,你找朋友聊天、打游戏,试图压制焦虑。但是你的焦虑源还在啊,你的工作仍然没有落实,因此你的焦虑感越来越强烈,你的身体在时刻提醒你,还有问题没解决。
所以你好好理一理,找工作需要准备什么?比如写简历,了解投简历的公司,把整件事情的每个步骤细化好。当你知道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并且依次完成了制定的计划,你的身体就不会这么督促你了。
所以我们得记住,所有的情绪都有它的意义,当情绪来的时候找到为什么。
b.自我训练
抑郁和焦虑的情绪是我们情绪的基本组成元素,被抑郁和焦虑折磨的人,是因为把这两种情绪变成习惯固定了下来,而打破习惯是需要训练的。
训练属于私人定制式的,第一步需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方式之一:
① 自我对话
最近在你脑中浮现次数最多的词汇是什么?就这个词汇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例如:
● 最近多次在我脑中浮现“寝室关系”这个词汇。
●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词?因为和舍友吵架了。
● 为什么吵架?她总是乱用我的东西。
● 为什么她乱用你的东西?她就是这样的人吧……
打住,自我对话是将问题往自己这里总结,回归到外部又会陷入无能为力的状况。
● 为什么她乱用你的东西而不用别人的?她也用别人的。
● 为什么别人不像我这么痛苦在意?我是不是太敏感了?
● 我为什么这么敏感……
就这样自己问自己,直到问不下去了,然后回头看这个过程, 你会看到很多你不了解的自己。
② 模型法
目前有很多模型,从人格大五(指大约有五种特质可以涵盖人格描述的所有方面)的发现开始,我们开始层出不穷地试图以模型的方式概括人格类型,比如控制型、安全型……
找一个你自己愿意相信的模型方式,就算是星座也可以,以那个为支点了解自己。
当然你也可以以人格大五的五大类型自己总结(外倾性、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 。
请注意,训练自己是在了解了自己的基础上的,不要拿别人的眼光要求自己,别人的眼光是追求而不是枷锁。
TIPS
不同类型的人有不同的训练方式,我在此举一个例:
比如,自我烦恼型:生活被各种烦恼搞得一团糟。
首先,分析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1.对未来混乱的预先担忧。
2.我们总是试图控制那些我们觉得不安全的东西。
3.我们时常通过破坏的方式确认是否安全(例如,为了确定桌子是不是稳定,我们会尝试着摇晃一下;女孩子在觉得男生不爱自己的时候,会试探着去提出分手以观察对方反应)。
自我烦恼型最大的问题就是总试图用想象来代替现实,并且行为都是對想象的表达,而非现实的应对。
训练就一个原则:把你所担心的事情,用希望对方采取的对待方式记录下来。
例如:我怀疑恋人不爱我了,但是我希望TA是爱我的。那么你的行为就始终围绕“我希望TA爱我”这件事去做。
训练方式:现实化。
1.将烦恼写下来。
2.将自己的看法写下来。
3.请参与该事件的朋友帮你写出他眼中的事件。
将一张纸叠成三份,并列写出上述三条,从中找出差异性。
这件事让我心里很痛。想请教下心理方面的专家,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以及交流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弃生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有没有好的方法把抗压能力的培养融入日常教学中。
很荣幸受邀回答这个问题,看到有老师这么用心为学生提问,很感动。
目前绝大部分的老师是受过教育心理和普通心理课程的培训的,但是依旧无法承担教学之外的心理干预。虽说老师是否有这样的角色要求还需要讨论,但如果老师能有这样的能力还是能对学生提供很大的帮助。
您所希望了解的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的一些方法我分为两个部分回答:
平时:提高心理弹性
小红和小明两人这次考试都没有及格,他们都很难过。小明难过了两天就快快乐乐地继续玩耍了,小红却一直郁闷了半个学期,并且一想到考试就害怕。
这两个人表现的差异就叫作心理弹性差异。心理弹性能力不同,事件造成的影响不同,也就是所谓的抗压能力不同。
那如何建立良好的心理弹性?
a.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说白了就是多交朋友。给学生介绍这个概念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例如:
我在咨询课程中讲合理的咨询心态时,经常被问:“您也失败过,失败之后不难过吗?”我当然失败过,并且有很多次。直到现在我失败了还会非常难过,但是我不像最初那样害怕失败。如果第一次咨询时我失败了,那是我的全部,因为我只做了那一次。如果第二次成功了,那么那次失败就只是我的二分之一了——成功的次数越多,失败对我的影响就会变得越小。虽然每次失败我依旧会难过,但是我能更快地调整自我,因为失败不是我的全部。
那么,支持系统也是一样的道理,当你的痛苦有一个人愿意与你承担时,那只是你的一半,如果每次痛苦和压力有很多人分担呢?你可以自己举你的学生都能听懂的例子,告诉他们支持系统的重要。
b.合理的归因方式
小红和小明考试都没及格,小明没太在意,但是小红却耿耿于怀,吃不下饭。这种差异还来自于归因,也就是:在你的眼里,这次考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因素?
抑郁焦虑期:注重情绪疏导、自我训练
a.情绪疏导
情绪需要的是疏导而不是压抑,所有情绪的存在都有原因和意义。而疏导,就是找到情绪产生的意义在何方,并且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前几天一个学生电话联系我说最近因为找工作压抑到不吃饭不睡觉。
我们的对话如下:
“老师,我最近非常焦虑,因为找工作的事情,失眠好几天了。”
“确实找工作蛮难的,你焦虑的时候都做些什么?”
“打游戏,或者和朋友聊一聊,能好一些,但是很短暂。”
你看,问题就在这里了。之所以会焦虑,是因为你处在应该焦虑的状态,因为你的未来还未确定。因此你现在需要做很多事情让未来确定下来,而焦虑的意义正是促使你去做事。
但是,因为焦虑,你感到不安和恐惧,为了逃避焦虑,你找朋友聊天、打游戏,试图压制焦虑。但是你的焦虑源还在啊,你的工作仍然没有落实,因此你的焦虑感越来越强烈,你的身体在时刻提醒你,还有问题没解决。
所以你好好理一理,找工作需要准备什么?比如写简历,了解投简历的公司,把整件事情的每个步骤细化好。当你知道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并且依次完成了制定的计划,你的身体就不会这么督促你了。
所以我们得记住,所有的情绪都有它的意义,当情绪来的时候找到为什么。
b.自我训练
抑郁和焦虑的情绪是我们情绪的基本组成元素,被抑郁和焦虑折磨的人,是因为把这两种情绪变成习惯固定了下来,而打破习惯是需要训练的。
训练属于私人定制式的,第一步需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方式之一:
① 自我对话
最近在你脑中浮现次数最多的词汇是什么?就这个词汇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例如:
● 最近多次在我脑中浮现“寝室关系”这个词汇。
●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词?因为和舍友吵架了。
● 为什么吵架?她总是乱用我的东西。
● 为什么她乱用你的东西?她就是这样的人吧……
打住,自我对话是将问题往自己这里总结,回归到外部又会陷入无能为力的状况。
● 为什么她乱用你的东西而不用别人的?她也用别人的。
● 为什么别人不像我这么痛苦在意?我是不是太敏感了?
● 我为什么这么敏感……
就这样自己问自己,直到问不下去了,然后回头看这个过程, 你会看到很多你不了解的自己。
② 模型法
目前有很多模型,从人格大五(指大约有五种特质可以涵盖人格描述的所有方面)的发现开始,我们开始层出不穷地试图以模型的方式概括人格类型,比如控制型、安全型……
找一个你自己愿意相信的模型方式,就算是星座也可以,以那个为支点了解自己。
当然你也可以以人格大五的五大类型自己总结(外倾性、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 。
请注意,训练自己是在了解了自己的基础上的,不要拿别人的眼光要求自己,别人的眼光是追求而不是枷锁。
TIPS
不同类型的人有不同的训练方式,我在此举一个例:
比如,自我烦恼型:生活被各种烦恼搞得一团糟。
首先,分析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1.对未来混乱的预先担忧。
2.我们总是试图控制那些我们觉得不安全的东西。
3.我们时常通过破坏的方式确认是否安全(例如,为了确定桌子是不是稳定,我们会尝试着摇晃一下;女孩子在觉得男生不爱自己的时候,会试探着去提出分手以观察对方反应)。
自我烦恼型最大的问题就是总试图用想象来代替现实,并且行为都是對想象的表达,而非现实的应对。
训练就一个原则:把你所担心的事情,用希望对方采取的对待方式记录下来。
例如:我怀疑恋人不爱我了,但是我希望TA是爱我的。那么你的行为就始终围绕“我希望TA爱我”这件事去做。
训练方式:现实化。
1.将烦恼写下来。
2.将自己的看法写下来。
3.请参与该事件的朋友帮你写出他眼中的事件。
将一张纸叠成三份,并列写出上述三条,从中找出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