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打造高效课堂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着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课堂的努力方向,是促进学生学得轻松的前提条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谈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有效性的几点策略,亦抛砖引玉.
【关键词】 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 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 ”课堂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上应当有收获、有提高和有进步. 那么我们如何以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有效的课堂教学呢?
一、全面把握教材,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的学习面临的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 新课标强调,教材不再是“高高在上的”. 它只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因此对教材的把握自然成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正确地解读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教学活动高效的开展才能得以保障. 那么如何把握教材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是吃透理念. 新课标的诞生,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观念已经逐渐淡出了教学阵地. 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生为本”的思想,就是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 要做到这些,一定要认真研读,把握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其次是领会意图. 新课标要求教师使用教材,不仅仅是教教材. 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必须经过再加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过程中. 笔者曾听过一节“认识整时”的课. 讲课的老师从主题图引出了课题,接着在师生互动中认识整时,动手操作拨“整时”,之后教师指导正确写整时,最后以书中的插图来巩固对整时的认识. 整节课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落实得很扎实. 就知识层面来看似乎无可挑剔. 但是老师对插图并没有物尽其用,只是看一幅说一幅. 实际上,教材中的插图都是经过编写教材的老师精挑细选的,每一幅图都有它的作用.
二、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教学是一个师生多边统一的活动过程. 学生在走进课堂之前,都不是一张白纸. 建构主义的观点认为,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每个人的领受是不同的,学习者在认知、解释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了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作为师者,我们所面临的每一名学生的情况都不尽相同. 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更高效?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注重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也是教师们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也经常出现低效的、重复的提问,以问代讲,形成满堂问现象还经常见到.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所以,我们要尽量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减少问题的“量”,努力提高问题的“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笔者的具体做法是:
1. 合理设计问题
问题可划分为两个层次:一般问题和提高问题. 前者是用来检测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理解程度,一般不会引发他们的深入思考. 后者则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深度,促使学生主动思考. 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精心:不仅要注意难易程度,使多数学生经过思考后能正确答出,还必须问题明确,不能引起学生疑惑、误解和猜测,当然还要充分估计学生的可能答案,准备对策.
2. 把握合理的时机
教师在课堂上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提问,才能使教学有效. 教学开始时,学生的情绪大多处于平静、期待的状态,想让学生马上进入情境之中,就要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的问题来导入,诱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探讨新知时,在学生尚不明确新知或对新知未知的时候,代表性的问题可以指明学生探究的方向,突出重点. 课堂教学任务即将完成时,拓展性的问题可以启示他们的不断探索和研究,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同时,教师提问还需注意,课堂提问要讲究明确的目的,提问必须为教学要求服务. 讲究启发,要有针对性. 问题的设计应尽量做到难易适中.
(二)注重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有效性
书本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在把从书本上学得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时,肯定会产生一些疑问,从而把数学学习从书本拓展到了生活中. 如:我们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时,应该联系生活中的一些物体进行教学. 像教室中的课桌、粉笔盒等,联系身边的物体给学生讲课会使他们更容易接受,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尤其是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并得到解决.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把科学的思维方法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使学生产生更广泛的迁移,多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能力. 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摆长方形,动手操作,发现规律. 这就充分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让学生经历知识探索的全过程.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
综上所述,当下的课堂,“高效”、“轻负”是主旋律. “轻负”必先“高效”. 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务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们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促使我们的课堂成为灵动的课堂,智慧的课堂,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小学教学参考,2010(2).
【关键词】 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 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 ”课堂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上应当有收获、有提高和有进步. 那么我们如何以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有效的课堂教学呢?
一、全面把握教材,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的学习面临的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 新课标强调,教材不再是“高高在上的”. 它只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因此对教材的把握自然成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正确地解读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教学活动高效的开展才能得以保障. 那么如何把握教材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是吃透理念. 新课标的诞生,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观念已经逐渐淡出了教学阵地. 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生为本”的思想,就是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 要做到这些,一定要认真研读,把握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其次是领会意图. 新课标要求教师使用教材,不仅仅是教教材. 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必须经过再加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过程中. 笔者曾听过一节“认识整时”的课. 讲课的老师从主题图引出了课题,接着在师生互动中认识整时,动手操作拨“整时”,之后教师指导正确写整时,最后以书中的插图来巩固对整时的认识. 整节课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落实得很扎实. 就知识层面来看似乎无可挑剔. 但是老师对插图并没有物尽其用,只是看一幅说一幅. 实际上,教材中的插图都是经过编写教材的老师精挑细选的,每一幅图都有它的作用.
二、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教学是一个师生多边统一的活动过程. 学生在走进课堂之前,都不是一张白纸. 建构主义的观点认为,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每个人的领受是不同的,学习者在认知、解释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了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作为师者,我们所面临的每一名学生的情况都不尽相同. 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更高效?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注重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也是教师们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也经常出现低效的、重复的提问,以问代讲,形成满堂问现象还经常见到.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所以,我们要尽量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减少问题的“量”,努力提高问题的“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笔者的具体做法是:
1. 合理设计问题
问题可划分为两个层次:一般问题和提高问题. 前者是用来检测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理解程度,一般不会引发他们的深入思考. 后者则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深度,促使学生主动思考. 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精心:不仅要注意难易程度,使多数学生经过思考后能正确答出,还必须问题明确,不能引起学生疑惑、误解和猜测,当然还要充分估计学生的可能答案,准备对策.
2. 把握合理的时机
教师在课堂上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提问,才能使教学有效. 教学开始时,学生的情绪大多处于平静、期待的状态,想让学生马上进入情境之中,就要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的问题来导入,诱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探讨新知时,在学生尚不明确新知或对新知未知的时候,代表性的问题可以指明学生探究的方向,突出重点. 课堂教学任务即将完成时,拓展性的问题可以启示他们的不断探索和研究,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同时,教师提问还需注意,课堂提问要讲究明确的目的,提问必须为教学要求服务. 讲究启发,要有针对性. 问题的设计应尽量做到难易适中.
(二)注重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有效性
书本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在把从书本上学得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时,肯定会产生一些疑问,从而把数学学习从书本拓展到了生活中. 如:我们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时,应该联系生活中的一些物体进行教学. 像教室中的课桌、粉笔盒等,联系身边的物体给学生讲课会使他们更容易接受,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尤其是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并得到解决.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把科学的思维方法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使学生产生更广泛的迁移,多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能力. 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摆长方形,动手操作,发现规律. 这就充分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让学生经历知识探索的全过程.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
综上所述,当下的课堂,“高效”、“轻负”是主旋律. “轻负”必先“高效”. 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务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们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促使我们的课堂成为灵动的课堂,智慧的课堂,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小学教学参考,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