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朱自清创作中自省意识成因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in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朱自清的散文作品情感真挚细腻、艺术构思精巧。他在创作中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老老实实地袒露自己的人格缺陷,他在不断的反省和自责中追寻更加完美的自我。朱自清的创作中呈现出鲜明的自省意识,他创作中自省意识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儒家文化:“吾日三省吾身”; 二、佛学思想:“自贵其心”; 三、文艺观:“表现真我”。
  关键词:自省意识;儒家文化;佛学思想;文艺观
  作者简介:李欣莲(1970-),女,侗族,贵州江口人,铜仁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女性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02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情感真挚细腻、艺术构思精巧,他的散文作品《荷塘月色》、《背影》等入选中学课本,为世人所熟知,引起大家的情感共鸣,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和认可,也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在散文作品中表达自己对亲友的爱恋、对孩子的疼爱、对反动军阀的不满、对文学的关注和探讨。他在创作中真实地抒发自己的爱憎情感,表达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认知,给广大读者呈现了一个完全真实的自我。
  朱自清的散文创作中呈现出鲜明的自省意识,“自省”就是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言行的过程,心理学认为,自省不仅是一种优良的品德,更是一种使人走向幸福的能力。心理学把自省定义为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言行的过程,也就是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调控和自我教育。朱自清在创作中不断地对自己的内心灵魂进行审视和反省。在《背影》、《给亡妇》、《儿女》等作品中表达了对家庭亲人的愧疚之情,在《执政府大屠杀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反思了自己的胆怯和自私,我们从朱自清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真实的内心世界,他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老老实实地袒露自己的人格缺陷,他在不断的反省和自责中追寻更加完美的自我,我们也从中获得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朱自清创作中自省意识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儒家文化:“吾日三省吾身”
  朱自清从6岁时开始在私塾学习,接受的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读古文、诗词,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中,他接受了孔子提出的一种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内自省”就是进行自我反省,要做到自我反省是很难的,一般的人往往会对自己身上的缺点视而不见,为自己所犯的错误寻找各种借口和理由,想方设法地原谅自己,有的人甚至还会把错误推到他人身上,为自己开脱。孔子的学生曾子提出的“吾日三省吾身”可以说是对于“内自省”的最好诠释,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不断反思,提高自己,改变自己。朱自清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主动进行自我解剖,主动发现自己的缺点,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言行,不断修正自身行为,追求完美的自我。在《背影》中,通过回忆的手法表现了“我”为自己当时没有能够真正理解父爱而感到深深的自责和悔恨“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1] 一声无奈的叹息道出了作者深深的悔恨和自责,他为自己年少时不能理解父亲的关爱深感愧疚,也对自己的内心进行了审视。朱自清不仅对父亲满怀愧疚之情,对妻子和儿女也倍感内疚,在《儿女》中他以真切的情感追忆儿女们儿时种种幼稚吵闹的情形,不断追悔自己当时对孩子们粗暴的行为,谴责自己的残酷,在《给亡妇》中流露出自己对妻子武钟谦的深深怀念和内心的愧疚之情,他谴责自己没有尽到丈夫的责任“在短短的十二年里,你操的心比人家一辈子还多,谦,你那样的身子怎么经得住!你将我的责任一股脑儿担负了去,压死了你,我如何对得起你!”[2]朱自清在作品中不断反省自己、警醒自己,真诚地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愧疚与无尽的自责,表现出对完美人性和人格的执着追求。
  二、佛学思想:“自贵其心”
  朱自清從五岁开始在家里由父母启蒙读书,他接受的主要是儒家传统文化的教育,在中学学习期间,他开始对佛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中学时他最喜欢读的一本书是《佛学易解》,考入北大哲学系以后仍然喜欢阅读各种佛学书籍,只要有机会,他都会购买许多佛学书籍“那时候佛经流通处在西域卧佛寺街鹫峰寺。那是个阴沉沉的秋天下午,街上只有我一个人。到寺里买了《因明入正理论疏》、《百法明门论疏》、《翻译名义集》等。” [3]从这些佛学经典中,他接受了佛学中“自贵其心”思想的影响,佛学经典禅语中提醒人们不要对别人不满,而是要经常检讨自己。佛学中所倡导的自我觉悟和自觉行为促使朱自清常常进行自我灵魂的剖析,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审视自我人格。在《执政府大屠杀记》中,作者记录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三一八”惨案,他对段祺瑞政府对游行示威的学生和群众进行残酷屠杀的行径表示强烈的愤怒,也对自己面对死亡和危险时的胆怯和自私进行了反思“这正是死的袭来,沉默便是死的消息,事后想起,实在有些悚然,在我上面的不知是谁?我因为不能动转,不能看见他,而且也想不到看他——我真是个自私的人!”[4]朱自清对现实生活中的弱小者满怀同情之心,他敢于呈现真实的自我,他敢于反思自己的人格缺陷,追求更加完美的自我。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作者对那些以卖唱为生的歌妓给予了无限的同情,也渴望聆听她们美妙的歌声,但是由于道德律的约束,他只能拒绝了她们,留下深深的遗憾“这不足之感使我的心盘旋不安,起坐都不安宁了。唉!我承认我是一个自私的人!”[5]朱自清不断地表达自己的愧悔之情,真实地流露出内心深处的种种矛盾和万般无奈。
  三、文艺观:“表现真我”
  朱自清的散文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了每一位读者的心,这与他认可的文艺观有着密切的关系,朱自清在《文艺的真实性》中说“我们所要求的文艺,是作者真实的话。” [6]他坚持在创作中讲真话、抒真情,表现自己内心复杂情绪,呈现内心情感的变化历程。由于受到佛学思想的影响,朱自清曾经刻意远离现实政治,1927年国共分裂,两大政治力量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在国家危亡之际,作为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朱自清开始反思自己,清醒地认识自己“我解剖自己,看清我是一个不配革命的人!这小半由于我的性格,大半由于我的素养,我彻头彻尾,沦肌浃髓是小资产阶级。” [7] 在反思自己的同时,他也在不断地催促自己改变消极的人生态度,面对苦难的民族,他不再保持沉默,在“七七”抗战两周年之际,他创作了《这一天》来歌颂中国人民的觉醒和中华民族的希望。1945年,朱自清对妻子陈竹隐表达了自己思想的转变“以后中间路线是没有的,我们总要把路看清楚,勇敢地向前走。”[8]朱自清在不断反思和探索中,人生观和文学观发生了较大转变,他逐渐走出个人的小天地,开始关注社会现实斗争,加入到解放中华民族的战斗行列之中。
  朱自清敢于将自己的人格缺陷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真实地流露自己的内心情感,不掩饰,不做作,在不断地反思自我、解剖自我的过程中,他的人格也得到了不断的升华,他那真诚无畏的自我反省精神,让广大读者感受到一种撼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2][5][7]朱自清.朱自清作品集[M].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96.125.69.490.
  [3][6]朱自清.朱自清全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353.92.
  [4] 朱乔森.朱自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73.
  [8]何威,徐晨亮.清华名流[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87.
其他文献
水稻种子处理方法石屏县农牧局662200吕竹华种子处理包括晒种、选种、浸种和消毒等内容。种子处理是水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培育水稻壮秧夺取高产的有力保证。通过种子处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益生菌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血浆中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水平的影响,及患者血浆IL-6、IL-10等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来探讨益生菌对CPB引起的肠黏
办公室是一个单位的中枢。充分发挥办公室的工作职能,切实服务好基层工作、服务好机关工作、服务好领导工作,对于提高机关高效运转水平,对于烟草改革与发展的顺利推进,具有十
目的:本研究以护理本科生的情绪管理为切入点,力求编制出适合我国护理本科生群体的情绪管理能力问卷,并利用自编问卷探讨其情绪管理的现状、特点、影响因素及与应对方式的关
性状相关分析在棉花育种上的意义冷苏凤何旭平潘光照张敏健蒋建兴承泓良(江苏省农林厅农业局南京210013)在育种实践中,常对某一性状的选择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另一性状的遗传效果,这是
摘 要:著名藏族作家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向我们展现了在土司制度兴衰交替的背景下,保守的统治阶层、新兴贵族与奴隶等各个等级之间的命运纠葛,体现了落后的土司制度必将走向衰亡这一唯物史观。本文仅从文学角度来分析《尘埃落定》如何从叙事视角、叙事方式上来体现其中所蕴含的这一深刻的唯物史观,是从文学与哲学这两个学科视角来研究阿来作品的一个尝试,以期能够丰富阿来研究的成果。  关键词:阿来;尘埃落定;唯物
日本茶叶生产从60年代以来单位面积氮肥施用量逐年增加,致使生产成本日益上升。目前,日本肥料费用占茶叶总生产成本的20%,占茶叶生产物质成本的40%。此外,由于氮肥用量过高,使茶树根
丁玲作为一个书写在政治边缘的作家,她的作品经历了三个分期、两次转折。我们总是能在她早期作品中发现一些抒发个人情感的佳作,例如《莎菲女士的日记》、《自杀日记》等等,她通
本方法为:在无菌条件下切取山葵顶芽或根状茎上的侧芽,通过对培养基的选择、激素配比及培养条件的改变,进行试管苗诱导、试管苗的快速增殖培养、试管苗壮苗培养、生根培养、驯化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高普及,网络文学大量涌现,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一大批质量较高的文学作品,并拥有了大量读者群,被改编成电视剧便应运而生。  关键词:网络小说;改编;社会效应  作者简介:刘亚利(1980.10-),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博士,内蒙古赤峰学院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