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育的改革热潮中,新形式、新手段、新方法大量产生。本文认为现如今的语文课堂关于语文的东西少了,过量涌入了一些华而不实的招数,而模糊了教学的目标,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华而不实 文本 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如今在语文教育,各种新手段、新形式、新技巧甚嚣尘上,形形色色的活动、研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等教育观念应运而生。外行人大叫好,内行人也拍手鼓掌,我也自然是这种新方法的拥护与实行者。但往往热热闹闹的课堂之后,我总反省:这真的达到了教学的目标吗?我自己或同事的几个案例是可以反映这个问题的。
一、引入音乐、美术和表演等与“立足文本”
教学片断:《我的空中楼阁》
师:同学们,你们向往拥有自己的房子吗?如果你们自己为自己建一所房子,你们想把它建在哪里?建成什么样子呢?
生:我想要建在大树上,建在月球,建在海底,建在大海边,建在高山上,建在远离城市的深山老林……想要豪华的大房子,想要带游泳池的别墅,想要一座像比尔盖茨家那样的高科技的房子……
师:好,那么现在看看谁能把自己的房子画的最漂亮,最想吸引老师住进去呢?
(学生笑,画了十来分钟。)
师点评图画作品,与学生们热烈互动。
评析:这是一位同事上的《我的空中楼阁》课的导入环节。下课后,同学们还很兴奋的围住老师:“今天老师真好玩啊”,“其实我的树屋多好,环境优雅有情调,空气清新视野开阔”,“老师,以后我有钱了,你一定到我大别墅来作客啊”。这位老师很是开心,学生们热烈的参与了课堂。
这次教学抛弃了教学的重点和目标,缺少对文本的真正解析、对情感的领会、对语言美的品讀,而更多的是让学生根据画面或者音乐的形式去描述理想中的房子,去听一首流行歌曲。学生是兴趣高涨,精神专注。但他们所谓的图画作品和体验并不是从文本语言和内容中进行个体感悟而得出来的。也就是说,学生们因为音乐、图画还包括表演等流行、直观性、煽动性的元素,而失去了与文本本身、语言本身的魅力交流的机会,这样即使课堂的气氛再好也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二、“我选择,我喜欢”和“尊重主体”
教学片断:《读<伊索寓言>》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在文中选择你喜欢的段落或寓言或观点,读一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师:(十分钟后)请大家在四人小组内朗读、交流你喜欢的段落或者观点。
生汇报、回答。(此处从略。)
(好几个学生都提到第九段的“世界上没有自认为一无可爱的女人,没有自认为百不如人的男子”,从而讨论开了。主要观点有:“这样才能不自卑,这是很正确的态度”“本来就是这样,女孩子胖是有福气,瘦是苗条;高是模特身材,矮是娇小玲珑:长的漂亮是有外在美,长的丑可以有内在美;男人高的是伟岸,矮是浓缩的都是精华……”)
评析:案例显示,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都是课文的带寓言故事的那几段。而前面的几段文字略显严肃(也可能学生不太懂,有点难)的就几乎无人问津。但那却是文章的“情”和“理”所在。所以,当时老师心里也有些急,只好自己有意的强调,得出一个单薄而苍白的结论,不能深入,而匆匆转入学生们感兴趣的研讨中。缺乏向文本纵深的探究,这其实并不是在尊重和呵护学生这个课堂主体。
三、“顺其自然”和“教师主导”
教学片断:《琵琶行(并序)》
师:(带领大家一起在解读“序”的部分)
生1:倡不是妓女吗?怎么嫁给商人做老婆还是“委身”呢?
师:请同学们注意,这个“倡”是歌妓,它是“人”旁,不是“女”,相当于现在的唱歌的女艺人。(并解释了古代的“倡伎”和“娼妓”的变化,提及歌舞伎的制度)
学生们小声议论、窃笑。
师:红极一时的女艺人嫁给商人在古代是下嫁了。因为商人在古代是地位很低下的。同学们能从哪些古代的事情里知道商人的地位低下吗?
生3:古代重农轻商,读书、做官的才地位高。
师:同学们讲的很对啊。古代说“士农工商”,商人是排在末尾。还颁布法律来贬低和限制商人,例如汉朝商人不能穿丝绸衣服,不能坐车,即使子弟都不能当官。政治地位的低下,对他们的婚姻其实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生4:那现在女艺人都想嫁入豪门。
(同学们众说纷纭,胡静、章子怡、李嘉欣、刘涛都被举出来了,进入热烈的讨论,有好几分钟。)
评析:这节课我一直认为是我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成功之作,但后来却让我反省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和作用。
白居易的《琵琶行》的重点一是鉴赏音乐描写,二是引导学生结合琵琶女和白居易的经历遭遇,透过琵琶曲旋律的变化想像琵琶女和白居易的命运以及情感的交流。因此,品读、悟情是本文的教学重点。而学生突然把关注点转到了“歌妓嫁商人是高攀还是委身下嫁吗?”上,这是置文本而不顾的行为。
综上所述,如果老师们花费大量的精力去搞新花样,追求精巧的过于注重细节的“教学艺术”,那就忽略了语文教学应该“教什么”的问题。我们认为语文教学要立足文本本身,立足原生态语言的魅力,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组织者和控制者,绝不能让课堂教学处于一种低效和散漫的状态,应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入文本和作者的情感,才可以组织起更有效的课堂。
[关键词]华而不实 文本 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如今在语文教育,各种新手段、新形式、新技巧甚嚣尘上,形形色色的活动、研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等教育观念应运而生。外行人大叫好,内行人也拍手鼓掌,我也自然是这种新方法的拥护与实行者。但往往热热闹闹的课堂之后,我总反省:这真的达到了教学的目标吗?我自己或同事的几个案例是可以反映这个问题的。
一、引入音乐、美术和表演等与“立足文本”
教学片断:《我的空中楼阁》
师:同学们,你们向往拥有自己的房子吗?如果你们自己为自己建一所房子,你们想把它建在哪里?建成什么样子呢?
生:我想要建在大树上,建在月球,建在海底,建在大海边,建在高山上,建在远离城市的深山老林……想要豪华的大房子,想要带游泳池的别墅,想要一座像比尔盖茨家那样的高科技的房子……
师:好,那么现在看看谁能把自己的房子画的最漂亮,最想吸引老师住进去呢?
(学生笑,画了十来分钟。)
师点评图画作品,与学生们热烈互动。
评析:这是一位同事上的《我的空中楼阁》课的导入环节。下课后,同学们还很兴奋的围住老师:“今天老师真好玩啊”,“其实我的树屋多好,环境优雅有情调,空气清新视野开阔”,“老师,以后我有钱了,你一定到我大别墅来作客啊”。这位老师很是开心,学生们热烈的参与了课堂。
这次教学抛弃了教学的重点和目标,缺少对文本的真正解析、对情感的领会、对语言美的品讀,而更多的是让学生根据画面或者音乐的形式去描述理想中的房子,去听一首流行歌曲。学生是兴趣高涨,精神专注。但他们所谓的图画作品和体验并不是从文本语言和内容中进行个体感悟而得出来的。也就是说,学生们因为音乐、图画还包括表演等流行、直观性、煽动性的元素,而失去了与文本本身、语言本身的魅力交流的机会,这样即使课堂的气氛再好也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二、“我选择,我喜欢”和“尊重主体”
教学片断:《读<伊索寓言>》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在文中选择你喜欢的段落或寓言或观点,读一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师:(十分钟后)请大家在四人小组内朗读、交流你喜欢的段落或者观点。
生汇报、回答。(此处从略。)
(好几个学生都提到第九段的“世界上没有自认为一无可爱的女人,没有自认为百不如人的男子”,从而讨论开了。主要观点有:“这样才能不自卑,这是很正确的态度”“本来就是这样,女孩子胖是有福气,瘦是苗条;高是模特身材,矮是娇小玲珑:长的漂亮是有外在美,长的丑可以有内在美;男人高的是伟岸,矮是浓缩的都是精华……”)
评析:案例显示,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都是课文的带寓言故事的那几段。而前面的几段文字略显严肃(也可能学生不太懂,有点难)的就几乎无人问津。但那却是文章的“情”和“理”所在。所以,当时老师心里也有些急,只好自己有意的强调,得出一个单薄而苍白的结论,不能深入,而匆匆转入学生们感兴趣的研讨中。缺乏向文本纵深的探究,这其实并不是在尊重和呵护学生这个课堂主体。
三、“顺其自然”和“教师主导”
教学片断:《琵琶行(并序)》
师:(带领大家一起在解读“序”的部分)
生1:倡不是妓女吗?怎么嫁给商人做老婆还是“委身”呢?
师:请同学们注意,这个“倡”是歌妓,它是“人”旁,不是“女”,相当于现在的唱歌的女艺人。(并解释了古代的“倡伎”和“娼妓”的变化,提及歌舞伎的制度)
学生们小声议论、窃笑。
师:红极一时的女艺人嫁给商人在古代是下嫁了。因为商人在古代是地位很低下的。同学们能从哪些古代的事情里知道商人的地位低下吗?
生3:古代重农轻商,读书、做官的才地位高。
师:同学们讲的很对啊。古代说“士农工商”,商人是排在末尾。还颁布法律来贬低和限制商人,例如汉朝商人不能穿丝绸衣服,不能坐车,即使子弟都不能当官。政治地位的低下,对他们的婚姻其实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生4:那现在女艺人都想嫁入豪门。
(同学们众说纷纭,胡静、章子怡、李嘉欣、刘涛都被举出来了,进入热烈的讨论,有好几分钟。)
评析:这节课我一直认为是我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成功之作,但后来却让我反省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和作用。
白居易的《琵琶行》的重点一是鉴赏音乐描写,二是引导学生结合琵琶女和白居易的经历遭遇,透过琵琶曲旋律的变化想像琵琶女和白居易的命运以及情感的交流。因此,品读、悟情是本文的教学重点。而学生突然把关注点转到了“歌妓嫁商人是高攀还是委身下嫁吗?”上,这是置文本而不顾的行为。
综上所述,如果老师们花费大量的精力去搞新花样,追求精巧的过于注重细节的“教学艺术”,那就忽略了语文教学应该“教什么”的问题。我们认为语文教学要立足文本本身,立足原生态语言的魅力,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组织者和控制者,绝不能让课堂教学处于一种低效和散漫的状态,应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入文本和作者的情感,才可以组织起更有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