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生态影视文化建构的题旨、意蕴与路径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a123mu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生态危机日益加剧,成为全球性难题。党的十八大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并将其纳入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融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建设的全过程,中国走上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之路。生态理念融入文化建设中,表现为以促进生态文明为特征而开展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和艺术活动,同时也表现为文化研究在引入和借鉴国外生态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做出的不同程度上的探索和努力。影视作为文化传播媒介,以其艺术感染力、共情力和号召力凸显传播生态文化的优势。同时,影视文化对传播精神思想和塑造国家形象具有不可忽视的柔性力量。面对全球化时代性的生态问题,影视文化开掘生态向度的本土研究,营构生态文化媒介语境,是中国在新时代实现全球传播的策略方向,也是让世界认识中国的文化解决思路。
  一、现实指向:政治、生态、文化的三重聚合
  (一)主流话语的时代题旨
  面对日益深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立足世界形势和我国现实国情,中国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和重要位置,体现了我国领导人在新时期基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基于国家生存现实问题所形成的远见卓识,是新时期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创新实践。同时,人类共同面临着地球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全球气候变暖、病毒肆虐等关系到人类能否在地球上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也反映出对全球性生态治理的积极回应和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行动。
  生态文明形态的形成,需要与之相匹配的一套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包括对生态文明进行阐释、改进、环境创建及其行为规范等思想、制度、精神、物质等方面的文化支撑,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便成为其中的解决之道。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具有表征性、拟态性和创造性功能特征的综合艺术,承载着国家意志、历史文化传承和创新、精神信仰、价值标准、情感方式等品性,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文化指令和传播精神能量,展现国家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气质,必将成为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二)生态意识的技术驱动
  长期以来,生态影视作品在我国影视创作中处于边缘位置,影片数量相对较少。重新梳理中国影视发展历程,其各个阶段都有生态意识的作品。在影视技术手段还很简陋的年代,大多以纪录片为主,早期的主题内容也多以科普、保护环境为主,故事性和观赏性不强,影响面也很有限。随着20世纪90年代先进的数字科技应用于影视领域,影视技术得到了极大提高。美国《侏罗纪公园》《哥斯拉》《未来水世界》《山崩地裂》《龙卷风》等这些当时被称作为科幻灾难片的电影走进中国视野,这些影片用电脑特技制造的光影特性、仿真模拟、幻象制造等,营造出身临其境的灾难场景,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给国人带来极大的震撼,同时也接受了通过影像发起的生态预警。进入21世纪,技术更是推动影视工业飞跃式发展。如《后天》《2012》《阿凡达》等制造的生态影像奇观,在影视世界里丰富了人类的想象空间,以影像的方式叙述,表达了人类与自然的冲突,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不断启发和强化人类对生态问题的思考。之后,用科幻、娱乐、动漫等多种形式创作,来传达生态意识的影视作品也层出不穷。相信中国的《大气层的消失》《可可西里》《嘎达梅林》《狼图腾》《美人鱼》《流浪地球》等影片给大家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态电影相比其他影视种类,以其故事性和表达形式的生动性更受青睐,用自己独特的影像话语系统和铸造时代精神的科技活动,加入到生态叙事的行列,激发了强烈的生态思维,助推生态影视文化的发展。
  (三)影视发展的文化守望
  如果我们回溯生态影视的发展历程,发现涉及到生态的影视作品在主题内容、叙事风格、题材类型等方面已经历了从狭义到广义、从浅表到深层、从宏观到微观、从内涵到外延的过程。对生态的关注早见于20世纪60年代的科普影视作品,多是介绍保护生物环境类和普及自然农业科技知识。同时,这期间还出现了一种集合多种美术类别和媒体技术的影视艺术动画片,这类剧情片往往对动植物采用拟人化的艺术表现,既生动形象,又浅显易懂地向儿童传达了生态理念。20世纪80年代较多出现以保护环境、关注动植物、展现自然风光等为主题的专题片。后受外片输入的影响,纪实性纪录片也得到国内影视界的重视,主要围绕土地荒漠化、动物保护、植被保护、水资源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等比较显在的自然生态问题,以及关于生物和地理的科学研究和考察类主题,更多体现环保理念。接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一些具有显在生态立场和明晰生态意识的电影剧情片。如1985年张艺谋导演的《黄土地》,深入思考人和土地关系,展现人文生态的思想;1989年冯小宁导演的《大气层消失》,用寓言式的故事反映了污染环境的危害,揭示了环境问题的人为因素。直至今日,中国生态影视在内外力量的作用下,影视作品已经突破限于环保问题的丰富性和广泛性,包罗了生态万象。为了适应越来越多元化的题材类型,需要生态全视角观照影视文化领域。
  综上所述,生态影视文化从主流意识、本体意识和发展意识的觉醒中构建,将实现政治、生态、文化三个场域的系统整合,实现中国价值、中国智慧的普世层面成为可能。
  二、价值意蕴:促进世界生态影视文化的互补共融
  生态影视从萌芽产生至今,已发展为越来越显见的样式。随着对生态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学界对其定义已得到深拓,彰显出教育作用、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站在新的历史阶段,影视文化需要塑造新的时代内涵。
  (一)激活中国生态文化的生命力
  中华民族创造了华夏文明,在农业文明时代的自然劳动实践中积累了与自然共处的生活经验,也积淀了丰富深厚的生态思想和生活智慧,形成我国博大精深的生态文化理念。中华文明随中国国际地位和历史命运的变化起伏而曲折演进。当西方工业文明面对现代性所产生的科技统治与生态文明、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等一系列冲突,转向東方寻找解决思路的精神养料,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历史检阅中再次熠熠闪光。在电影世界里,美国动画大片《功夫熊猫》《花木兰》呈现了中国元素和文化风采,《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在国际展演平台大放异彩,一次次让人们领略到中国功夫、太极精髓、中国书法,呈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与自然和合交融的美好境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迷人魅力。在求解全球性生态问题的时代背景下,重启中国传统文化视窗,寻找生态思想瑰宝,无论理论阐释还是影像艺术的实践创新,激发出未曾有过的生命活力。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1]。儒、释、道是代表中国生存哲学和中国人精神生命的三股文化主流,蕴含了大量的生态文化资源,深藏着丰富的宇宙自然生态观。关于天、地、人的关系思维,强调有机整体观,便是自然万物生成和发展的生态学机制。强调尊重生命,仁爱万物的生态道德观,“天人合一”诠释了人和自然依存共生的和谐观,提倡仁爱、關怀、包容和公正的生态伦理价值观,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观、生态文明观等生态思想,无疑将给我们今天站在现代文明转型的关口提供崭新的价值参考。
  (二)展现生态实践的中国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划时代历史性的重心转移。践行习近平书记“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的重要发展理念,乡村走出了一条特别的中国道路。一条延续了中国5000年历史的农耕文明,又赋予了现代特征的城乡化发展之路;一条既保护生态环境,又促进经济发展的科学之路。乡土自然与绿色经济发展使山乡巨变,逐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建设要求。
  对于高度映照生活的影视作品,同步记录时代,表现和再现中国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于乡村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是应有之义。近年不乏扶贫故事题材的影视剧,如电影《文朝荣》《十八洞村》,电视剧《枫叶红了》《最美的乡村》《石头开花》《绿水青山带笑颜》《我的金山银山》,以及好评如潮的两部电视剧《山海情》《花繁叶茂》,以贴近农村现实,表演真实,讴歌新时代“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扶贫精神,展示中国农村由荒到绿、由绿到美、由穷到富的巨变,呈现出山水河湖美丽如画的新容新貌。新时代中国接续推进农村经济、生活、精神、文化全面振兴的生态实践,需要通过故事演绎和影像传播,对乡村振兴绿色发展观念厚植、凝聚全员思想认识和动员全面参与,形成巨大的文化推动力量。而且,也需要通过影像故事的对外传播,向世人展示我国与世界发展共同面临的减贫目标和生态治理问题,实施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建设方略,打造美丽中国乡村的标本故事,展现中国将生态理念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积极探索振兴乡村和构建美丽中国发展策略的中国智慧、中国价值和中国方案,使世界对新时代中国产生价值认同和生态文化认同。
  (三)重构全球生态影视文化的意义空间
  生态影视文化的叙事主题和内容常常离不开对普遍性、现实性和全球性问题的关注,从艺术表达的角度进行呈现、阐释,参与探讨和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是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3]是纾解全球治理之困的中国立场,同时也是推动世界和平、应对西方话语霸权的外交策略。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着世界大同的天下观,重视责任、联系、沟通的伦理观和饱含“天人合一”、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生态哲学思想,为影视全球传播提供了整体的、多元的、战略的、前瞻的研究视角。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担当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体,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文化共同体,也是人类与自然命运相连的生态道德共同体。长期以来,弱小国家在西方资本主义强势的文化霸权下被迫失语。西方在全球影视业强势的文化输出,使文化营销的普世价值观获得了世界性认同。如今,我们应抓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文明和文化交流互鉴所搭建公共文化空间的契机,为人类生存改善共享共建的生态环境为共同话题,讲好世界性故事,推动国际传播,重构与西方有别的生态影视文化。从此意义出发,为世界提供广阔、丰厚、深远、持久的中国生态文化。
  (四)重塑消费社会的生态观念
  源于工业文明时代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呈现出一定的非生态性。一方面造成资源耗竭,威胁生态,影响了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滋生了被物质欲望异化的不良现象,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观、价值观、审美观以及行为方式。媒介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有意无意地成为附着消费符号意义的温床。
  消费社会带来的负面问题关系到社会日常,生态文明积极倡导生态生活理念,主张在合理经济下的绿色生产生活模式,既能保持人类生活质量,又能实现人类精神追求。“低碳、节能、有机、生态”这些热词所表征的生活理念越来越被大家认同。除了积极倡导之外,还要化为行动,将生态理念融入产品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影视作品在表现民众生活消费行为方面需要诸多日常生活细节,这不仅是叙事铺陈、背景设置、衬托人物的需要,同时也构成了善于表现日常琐碎生活的影视文本不可或缺的意义空间。生态意识对日常生活的渗透和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更易与影视剧融合,揭示的不仅仅是个人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也延伸到生态文化建构过程中意识突围的尝试,从而推动形成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消费观和生活观。
  不仅如此,凝视经济下形成的消费审美风尚,既误导了受众精神消费重于物质消费的价值观念,导致非理性购买。同时,对人物形象过度地、片面地强调外形美,形成庸俗审美趣味,引起荧屏内外双重畸形消费。一时间“小鲜肉”“网红脸”风靡,流量明星泛滥,饭圈文化变质,出现媒介与明星联合制造的病态社会现象和不健康的审美风潮。影视加入生态文化的构建,对媒介本身既是一种检视,也是一种责任。通过影像建立生活的参照,引领生态审美观,淡化美貌资本意识,呈现一种健康、健全、健美的荧屏消费风尚。
  三、研究路径:交流借鉴中的创生自新
  “生态影视”是西方提出的概念形态,但并不能说明未见于中国影视发展历史中,或者说这个概念的内涵、形式和要素从未在中国影视作品中出现过。研究意识的滞后并不意味没有丰富的生态文化。而且,中国有着自己特殊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作为书写、记录和印证历史的影视文化强行拉入西方的框架阐释未必合适。   (一)坚持中西方生态影视理论融合研究之路
  从生态影视发生发展过程来看,早已不只是关注地理形态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讨论,它已进入有关生命或生存的时代性思维世界,包罗了人类与内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综合广阔视角,不仅是自然性、物质性的生态,而且还是精神性、文化性的生态。生态影视文化系统既需要探讨一些生态保护的基本思想问题,也要深究生态问题的思想文化根源。它的研究范畴、理论原点、研究重点、基本理路、目标归宿,以及随着时代而动态发展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都需要在一系列相關理论支撑下做分析研究。
  20世纪90年代生态学研究从西方的边缘到主流,并逐渐走入国内研究视野,国内学者在生态文艺学、生态批评、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等,以及与生态发展相关的各领域研究逐步兴起。根据生态批评理论源起,呈现出跨学科、跨文化的强大融合力,它充分吸取了有助于阐释生态观点和架构生态理论体系的多学科养分,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在影视领域,国内学者更多整合或移植西方经典文化理论和生态理论对影视作品进行解读式和鉴赏式的批评。原因在于,一方面对西方生态研究产生的历史语境尚缺乏深刻理解,理论方法的系统化研究还比较欠缺。另一方面,我们还缺乏中国式生态影视批评的学术规范和理论体系,难以将中国生态文化观点切入到影视批评。所以,立足中国的生态现实和生态文化发展实际,挖掘、分析和整理中国优秀生态思想理论资源已迫在眉睫。一要处理好历史和现代的关系,将古今生态思想文化连接并谱系化、清晰化。二要处理好拿来和输出的关系,加强研究中西生态文化交叉性、同构性和共融性的联系,中西融通,立足全球生态问题和共同体目标,运用开放思维和结合思维吸收互化,增进理解和对话。异中觅同,达成统一性;同中求异,把握独有性。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探索、延展和丰富,在实践转化中形成本土的影像风格和话语体系。
  (二)注重生态影视与文学互动研究之法
  中国学者程相占在论文《生态批评、城市环境与环境批评》中提出文本生态研究的两个向度:即文学和文化。这个观点表明了文化这个研究向度。[4]本文也比较赞同于晓风博士认为“生态批评理应将电影与文学同等重视,并以此为依据作出批评转向。这既是生态批评在传统文学媒介之外延伸生长的题中之义,也是当代中国生态电影实现信息时代全球传播的策略融合。”[5]的这一观点。
  影视与文学在文化传播上的亲缘性,影视与文学互用的文本性,以及影视对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和拟态再现,是人类阅读的延伸。营造的身临其境、耳闻其声的即视感,带来更为直接、更为全面而丰富的体验,使我们更多地领略到文学作品的风采。而文学的意义表达更甚于影视艺术,有着影视艺术难以抵达的细腻深入的思想境界。文学与影视文艺既同源相生,又以各自的优势相互补充。1978年美国学者威廉·鲁克特首次提出“生态批评”的概念,他认为:“批评家就应该具有生态学的视野,把生态学以及和生态有关的概念运用到文学研究中去”。[6]相对生态影视,生态文学更早进入中国研究和实践视野,中国文学史上并不缺少可供生态影视审视的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在文学创作和批评方面成果颇丰,已积累了不少经验。无论是古代文学还是现当代文学,其中蕴含的生态思想、意义表达、逻辑构思、风格脉络,以及生态文学批评的分析方法,都值得影视学习利用,丰富补充,从中获得更多有益的启示。在影视生态文化构建还不明晰、不系统、不成熟的情况下,向文学借力是基本研究路径,结合影视自身的艺术规律和表达方式仍然可以借鉴、沿用、转化和深拓。
  (三)坚持创作和批评同步相长之道
  影视创作和影视批评看似是对立关系,但同为创造性的活动,都需要深入叙事文本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寻找最佳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丰富的内涵,都是思维在实践层面的实现方式,是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是破和立的互助,是制约和趋同的关系,相互依存、共同促进。影视作品再好,也需要通过批评作出深度、合理、贴切地阐释和言说。批评的依据来源于理论知识对影视作品的洞察、分析、阐发、评点和价值定位,又反作用于影视创作。一位合格的影视创作者,也应该是一位观察批评者,具备两种思维视野,两者并重研究,形成有效互动,相得益彰,才能有助于影视文化的良性发展。目前,生态影视创作因社会生活取材的丰富性和数字多媒体技术的飞跃发展推动而快速进步,生态批评由于本身理论的庞杂,以及对中外古今相关理论消化吸收再应用的过程,需要一定时间的沉积、探索,难以速成。因此,批评更应该从本土问题着手,从中国文化里找出生态思想资源,结合中国影视发展实际,更多地关注中国现实、中国经验、中国传统,集聚影视评论力量,探索具体的批评实践,用中国生态智慧予以学理阐释、审美阐发、意义揭示,发挥生态批评对影视创作指导和价值引领作用,不失为一种快速追赶之道。
  (四)执持生态影视制播与理论研究有效对接之径
  国内研究学者在生态理论与实践方面研究近30年,在与影视文化相关的生态学科理论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为生态影视文化构建提供了生态思想理论支撑,是塑造中国生态影视文化的理论依据。把这些学科成果运用于影视生态批评实践方面有了新进展。虽然,影视是生态批评对象的拓展和延伸,但最终我们要把理论成果转化,表现在影视创作过程和情境、语境、意境的艺术呈现,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生态思想理论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分析框架和价值标准介入到影视的创作和传播中,为生态影视探索与创新寻找着力点和生长点。
  在创作层面,对类型样式的界定,从影视作品的观念形态、主题叙事、影像风格等方面探讨影视作品与生态文化的互动联系;在艺术层面上怎样表达和实现;在批评层面,围绕生态思想理念,以生态问题意识为导向,建立一定目标、范围、原则、特征、形式、内涵的考察重点、审美范式和阐释框架。同时,不能因为生态理论研究的滞后性而忽略对影视史的意识统领与全角纵向的观照。从生态的视角进行重新审视,不仅要重新发现和挖掘作品中曾经被淹没的生态维度上的意义和价值,更应该从中去总结和研究作品创作的经验、传统和规律,以启后辈,丰富和完善生态影视文化史。
  结语
  能否建立完整的中国生态影视文化体系,还是未知的,但对于中国新时代现代化建设征程中的建构意义和传播价值,开启这个议题,本身就具有开拓性。面对复杂的国际文化语境和庞杂的研究视野,在不断探索中尝试构建已属不易。但对于发掘影视艺术的研究空间,丰富中国生态批评理论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理论话语体系,展示中国文化魅力,推动人类社会生态发展,对人类未来生存终极意义上的积极思考,都将是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J ].求是,2019(3):2.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170.
  [3]于沛.从大历史观看人类命运共同体[ J ].求是,2019(3):21.
  [4]程相占,劳伦斯布依尔.生态批评、城市环境与环境批评[ J ].江苏大学学报,2010(5):12.
  [5]于晓风.生态电影:当代中国生态批评对象的延伸与拓展[ J ].2016(2):94.
  [6]谢鹏,郭晶晶.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述评[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6(1):56.
其他文献
地图,描画着人类活动的轨迹,随着人类活动的迂徙,地图也在无限扩展中.人类的迁徙不断地在处女地上开发构筑着新的空间.而在文学创作中,作家们通过自己的作品在精神领域里不断地创造着文学想象的独特空间.作家创造的空间不是物质层面的,而是在作家的心理上构筑的.迁徙创造了空间,空间延展了地图,而这些空间的产生,便使文学地图上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文学视觉景观.对于这些独特空间和地图的研究已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有趣的方法.
期刊
电影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凭借其独特的叙事手法与表达技巧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展示平台。电影《叶问4:完结篇》(以下简称《叶问4》)作为“叶问”系列的终结篇,是传统文化与国家形象紧密结合的代表。本文通过解读电影《叶问4》的影像画面特征,以文化共享视角深层解析该片的传播手段,从而探究其传播范式的形成。  由叶伟信执导并监制,甄子丹、吴樾等人主演的《叶问4》有着精彩细腻的影像场面、狭窄逼仄的舞台设计、厚
期刊
1999年3月2日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主导拍摄的贺岁电影《岁岁平安》(戚健,1999)播出以来,电影频道就开始不断推出新的数码电视电影作品。2012年起,电影频道播放的数字电影在国家广电总局的部署下被归入中国电影故事片的管理体系与概念范畴,电影频道也在2013年将“电视电影部”更名为“电影创作部”,旧有的“电视电影”概念也逐渐被“电影频道数字电影”取代,与中国电影、电视剧一起迈入高清数字电视电影影
期刊
对我国经典党史题材电影的重写与再经典化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为同一类型的主旋律电影创作积累经验,还体现出了中国主流历史观的完善,以及历史辩证法的扬弃观点。  一、经典人物题材党史电影的重写  经典党史题材电影以中国共产党历史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历史正剧形式反映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描写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重要职务的领导人的生平业绩,或为党的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著名战斗英雄、革命烈士的革命故事。这样的
期刊
在2021年春节电影档过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艺术片导演鹏飞带着他的电影新作《又见奈良》(2021)在3月档期与中国观众见面,受到广泛好评。在《又见奈良》前,鹏飞独立导演的处女座《地下·香》(2015)与成熟之作《米花之味》(2017)都以独特的叙事与情感空间,为商业大片轮番乱战之后的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了清新、温柔而底蕴厚重的诗学之味。  一、鹏飞的电影创作与作者电影范式  在《又见奈良》前,中国市场
期刊
影视剧是为表现人的生存状态而诞生的艺术形式,《装台》便是一部用电视剧这一艺术形式展示小人物的生命历程、讴歌平凡人生的强大生命力的精品力作。《装台》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彦的同名小说,故事背景是在西安市内的一个城中村,以热爱秦腔秦韵的刁大顺为首带领的一群舞台搭建者在秦腔剧团工作、生活的真实情景,隨着一个个装台、拆台的活计做下来,勤勤恳恳的装台工人似乎也逐渐变成观众的老熟人,以典型鲜活的性格和人生故
期刊
故土历来是电影创作者镜头下的重要表达题材,对于中国的创作者们来说尤为如此.纵观全世界,像中国这般在短短数十年间实现社会转型、城乡结构变迁的国家屈指可数.环境的剧烈变动会自然而然地在自觉的创作者心中营造出一种“反环境”.“反环境”的概念来自于知名媒介学者麦克卢汉,他试图使用这个概念描述新媒介对于旧媒介的冲击、旧媒介如何构成新媒介的内容以及新媒介所导致的感知偏差.[1]在麦克卢汉的眼中,“反环境”不仅是一个描述性的名词,更是一种方法、一种工具、一种独特的参照体系.此外,对于麦克卢汉而言,媒介的定义从来不应当只
期刊
本文结合历史文献与共时方言材料,将清代《嘉戎译语》和现代嘉戎语进行比较,总结元音的对应规律和演变路径.
中国神话文化源远流长。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文艺创作领域,以中国神话传说为蓝本的影视剧作顺势而生,中国神话题材电影层出不穷[1]。如今,符号生产与消费方兴未艾,有效的符号创造可为消费者带来真正的精神价值。当下,作为符号消费者存在的个人则愈发注重观影过程中的感官体验、情感共鸣和精神升华。本文从符号学与文化传播入手,以DIMT的符号学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解析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
期刊
1990年,一部感动了全球数十亿观众的电影——《剪刀手爱德华》(Edward Scissorhands,1990),以并不特别青睐于西方主流影坛的奇幻童话故事成功摘下了第18届土星奖最佳奇幻电影奖及第45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艺术指导等奖项。在之后长达数十年的时间中,该影片以别具特色的电影美学不断影响着全球视觉文化潮流。时至今日,人们依然能在流行文化或网络文化的各个角落发现那些脸色苍白、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