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故土历来是电影创作者镜头下的重要表达题材,对于中国的创作者们来说尤为如此.纵观全世界,像中国这般在短短数十年间实现社会转型、城乡结构变迁的国家屈指可数.环境的剧烈变动会自然而然地在自觉的创作者心中营造出一种“反环境”.“反环境”的概念来自于知名媒介学者麦克卢汉,他试图使用这个概念描述新媒介对于旧媒介的冲击、旧媒介如何构成新媒介的内容以及新媒介所导致的感知偏差.[1]在麦克卢汉的眼中,“反环境”不仅是一个描述性的名词,更是一种方法、一种工具、一种独特的参照体系.此外,对于麦克卢汉而言,媒介的定义从来不应当只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土历来是电影创作者镜头下的重要表达题材,对于中国的创作者们来说尤为如此.纵观全世界,像中国这般在短短数十年间实现社会转型、城乡结构变迁的国家屈指可数.环境的剧烈变动会自然而然地在自觉的创作者心中营造出一种“反环境”.“反环境”的概念来自于知名媒介学者麦克卢汉,他试图使用这个概念描述新媒介对于旧媒介的冲击、旧媒介如何构成新媒介的内容以及新媒介所导致的感知偏差.[1]在麦克卢汉的眼中,“反环境”不仅是一个描述性的名词,更是一种方法、一种工具、一种独特的参照体系.此外,对于麦克卢汉而言,媒介的定义从来不应当只是狭隘的传输信息的工具.在他的眼中,公路、马匹都可以被称之为媒介.因此,将“反环境”这一概念套用至更为宽泛的社会语境中,并非牵强附会.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任何社会急剧变迁的时期都需要这样一种“反环境”去洞察时代变化对于个体的心灵和感知带来的影响.城市的兴盛和乡土的衰弱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已经是一种多数人的共识.当然,这种简单的二元对立无法描述复杂的社会现状.事实上,乡土的变化进程绝不仅仅是“衰弱”那么简单.一方面,它受到现代化、社会发展等宏大叙事的呼唤,自觉地进行着一系列的变迁,另一方面,这些变迁往往与传统相悖.这便构成了巨大的张力以及亲历者们的阵痛.
其他文献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短视频已逐渐跻身当下主流的传播形式。我们身处的社会已进入到一个以视频为主的广义的图像时代,“图像不仅是当代叙事的主因,左右着当代社会叙事格局,而且预示着传播科技对人类日常生活、感知方式、知识传播与叙事表达等方面影响的未来结局”[1]。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亿,占网民整体的88.3%。我国短视
1997年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爱情片《泰坦尼克号》在美国上映,24年后,以“泰坦尼克号沉没事件”为背景展开,由罗飞执导的纪录片《六人-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以下简称“《六人》”)于2021年上映。这部影片的导演与大部分主创人员都是对海事历史有高度兴趣的西方人,而影片从泰坦尼克号上六名华人幸存者入手,通过描述六名普通人的经历勾勒出百年前中国劳工在西方的生活图景,以及百年来在种族歧视的历史背景下
电影《你好,李焕英》作为现象级的贺岁片,其对中国电影市场的贡献及中国影视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该片又是近年来喜剧片创作为数不多的高口碑电影之一,其在时光网、淘票票和豆瓣上的评分分别为7.9分、9.3分和8.1分。网络自媒体及部分影评人对其的简短评价,大多不脱喜剧搞笑与母女亲情两个方面。但在笔者看来,影片文本自有其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创作创新。在列斐伏尔(Lefebvre)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汉森(
在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的电影理论中,以分类为基础方法的批评方式并不少见。在电影诞生后的20年,苏联蒙太奇学派在苏联形式主义美学的影响下建立了蒙太奇理论[1],并在蒙太奇理论的基础上将影像分为情感蒙太奇、叙事蒙太奇、平行蒙太奇等多重交叉的形式;美国好莱坞也根据观众期待与市场导向建立起类型片体系。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语言学与电影理论相结合后,克里斯蒂安·麦茨(Christ
地图,描画着人类活动的轨迹,随着人类活动的迂徙,地图也在无限扩展中.人类的迁徙不断地在处女地上开发构筑着新的空间.而在文学创作中,作家们通过自己的作品在精神领域里不断地创造着文学想象的独特空间.作家创造的空间不是物质层面的,而是在作家的心理上构筑的.迁徙创造了空间,空间延展了地图,而这些空间的产生,便使文学地图上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文学视觉景观.对于这些独特空间和地图的研究已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有趣的方法.
电影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凭借其独特的叙事手法与表达技巧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展示平台。电影《叶问4:完结篇》(以下简称《叶问4》)作为“叶问”系列的终结篇,是传统文化与国家形象紧密结合的代表。本文通过解读电影《叶问4》的影像画面特征,以文化共享视角深层解析该片的传播手段,从而探究其传播范式的形成。 由叶伟信执导并监制,甄子丹、吴樾等人主演的《叶问4》有着精彩细腻的影像场面、狭窄逼仄的舞台设计、厚
1999年3月2日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主导拍摄的贺岁电影《岁岁平安》(戚健,1999)播出以来,电影频道就开始不断推出新的数码电视电影作品。2012年起,电影频道播放的数字电影在国家广电总局的部署下被归入中国电影故事片的管理体系与概念范畴,电影频道也在2013年将“电视电影部”更名为“电影创作部”,旧有的“电视电影”概念也逐渐被“电影频道数字电影”取代,与中国电影、电视剧一起迈入高清数字电视电影影
对我国经典党史题材电影的重写与再经典化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为同一类型的主旋律电影创作积累经验,还体现出了中国主流历史观的完善,以及历史辩证法的扬弃观点。 一、经典人物题材党史电影的重写 经典党史题材电影以中国共产党历史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历史正剧形式反映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描写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重要职务的领导人的生平业绩,或为党的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著名战斗英雄、革命烈士的革命故事。这样的
在2021年春节电影档过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艺术片导演鹏飞带着他的电影新作《又见奈良》(2021)在3月档期与中国观众见面,受到广泛好评。在《又见奈良》前,鹏飞独立导演的处女座《地下·香》(2015)与成熟之作《米花之味》(2017)都以独特的叙事与情感空间,为商业大片轮番乱战之后的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了清新、温柔而底蕴厚重的诗学之味。 一、鹏飞的电影创作与作者电影范式 在《又见奈良》前,中国市场
影视剧是为表现人的生存状态而诞生的艺术形式,《装台》便是一部用电视剧这一艺术形式展示小人物的生命历程、讴歌平凡人生的强大生命力的精品力作。《装台》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彦的同名小说,故事背景是在西安市内的一个城中村,以热爱秦腔秦韵的刁大顺为首带领的一群舞台搭建者在秦腔剧团工作、生活的真实情景,隨着一个个装台、拆台的活计做下来,勤勤恳恳的装台工人似乎也逐渐变成观众的老熟人,以典型鲜活的性格和人生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