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强读写结合,不仅有利于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学习品质,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把读写能力列为高中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能力。现在高考语文命题中,增大了阅读和写作所占的分值。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读与写的结合,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模式 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8.044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这样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升华,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加强读写结合,不仅有利于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学习品质,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普遍存在着读写分离、各自为阵的课堂现象,这导致阅读解析支离破碎、枯燥乏味,學生习作自然也言之无物、味同嚼蜡,语文教学课程改革难有实质性的进展。下面,笔者就自己在教学中读写结合,构建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与诸位共享一二,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提高写作技巧,在阅读中体味
课文是语文学习的范例,高中语文教材以人文性为纽带将一些经典作品组织起来。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重点应该放在作品写作技法的研习上,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自觉地运用。如《老王》一文,作者杨绛为了表现老王这一人物勤劳、善良的品质,先后运用了动作描写“直僵僵”,肖像描写“面色死灰”,语言描写“我不是要钱”,等等,通过这些描写,一个活生生的老王便浮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这些描写手法来写一小段人物素描,表达人物的某种精神品质。只有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写出实实在在的东西,才说明学生的阅读确实达到了为写作服务的目的,与此同时,学生也能够享受作品成功的喜悦。
但是,学生的阅读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并不一定能够写出上乘的作文,这需要教师进行写作技巧的讲授。一般来讲,写作技巧分为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方面的技法。表达方式分为: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五种。记叙文的表现手法分为:虚实结合,借景抒情、以小见大等。在写议论文时,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缺一不可。这些可以说是纯理论性的知识,只有联系实际,将之灵活运用到写作中,方显文学才能。
比如在一篇学生佳作《我心自有云白山青》中,用著名学者金岳霖,以及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经典例子论证只要心态好,外面的一切扰乱都不会对其造成影响,而且还引用了《菜根谭》里的名言,由此可见,学生的文学积淀足够丰厚,就能使作文充满才情,内容丰富,详略得当,吸引阅卷教师的眼球。
二、借鉴文章的行文思路
《滕王阁序》展现了磅礴的气势和唯美的辞藻,是王勃作品的精华,堪称“字字考究,多一词则繁,省一词则乱”。《滕王阁序》是传统诗词文气的代表,每词皆是景,文中运用多种修辞,双关、衬托、渲染、比喻、反诘、典故等等,使文章精炼又含蓄,华美又明快,更是吟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唱。教学时,教师可以王勃当时的处境出发,分析这位英年早逝的千古奇才的惊艳绝伦,《滕王阁序》中有太多可供教学的片段,教师可以引导性地为学生提供行为思路,比如整篇文章中引用的典故,这一方面体现了作者的博学,另一方面也使文章的整体思路更加简洁清晰,也可以通过典故的运用明确作者的态度和观点,掌握阅读的关键理解点,也可以借鉴到自己的行为写作中去。当然,有效运用典故还需要学生有足够的文学修养,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推荐适合高中生阅读的优秀作品,扩展题他们的知识面和自身积累。
三、写作教学要重视情感体验
中国中学语文教学委员会主任张定远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弊端关键在于理念落后、气氛沉闷、局面被动,作文命题比较普遍。的确,写作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很难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于没有了强烈的情感体验,废话、大话、空话、套话自然很多。为此,笔者在写作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结合教材中的阅读文本,引导学生以手写心,抒发真情实感,有效地升华了他们的思想与情感的深度。
譬如,与学生一起研读选修教材《写作》中“修辞立其诚——写真话,抒真情”时,笔者结合《陈情表》一课,就写作要重视情感体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作为一亡国之臣,能够用一篇文章打动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的晋武帝,仅仅依靠文学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而李密最终以一篇《陈情表》顺利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最大程度的还是因为自己对祖母的孝感天动地,千百年来形成了“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的认识。以此为例,笔者引导学生们从自己的生活寻找那感人肺腑的某个瞬间,并把它记叙下来。在这篇文章的感染下,学生多从自己身边的亲人写起,有写到父亲来学校送钱时颤抖着的,松树皮般满是老茧的手的,有写自己每次上学离家时妈妈深情的目送的,还有写每次回家餐桌上丰盛的饭菜的……一字字,一句句都浸满了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有了这一基础,这次作文练习自然收获颇丰,给了他们深刻的启示。
四、在精神上理解文章的真实内涵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性格鲜明的任务描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任务性格分析,在自我感知的过程中完善精神层面的想法和概念。比如《鸿门宴》,这是项羽迈向失败的起点,暴露了性格中太多的缺憾,但是从古至今,太多人敬佩项羽的豪情,鄙夷刘邦的畏怯,项羽虽败犹荣,李清照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在精神上给予的认同,所以,在进行阅读和理解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人物的精神,进而达到共鸣,完善自我的精神内涵。
总之,立足高中语文教材,构建“以阅读为本,以写作为用”的高效教学模式,读写结合,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一把利刃,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语文素养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以上几点只是笔者的浅见,相信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读写结合教学策略会在课改大潮中焕发出更迷人的风姿。
参考文献
[1]赖东升,张玉洪.高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教学策略谈[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09):23-25.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模式 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8.044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这样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升华,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加强读写结合,不仅有利于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学习品质,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普遍存在着读写分离、各自为阵的课堂现象,这导致阅读解析支离破碎、枯燥乏味,學生习作自然也言之无物、味同嚼蜡,语文教学课程改革难有实质性的进展。下面,笔者就自己在教学中读写结合,构建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与诸位共享一二,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提高写作技巧,在阅读中体味
课文是语文学习的范例,高中语文教材以人文性为纽带将一些经典作品组织起来。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重点应该放在作品写作技法的研习上,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自觉地运用。如《老王》一文,作者杨绛为了表现老王这一人物勤劳、善良的品质,先后运用了动作描写“直僵僵”,肖像描写“面色死灰”,语言描写“我不是要钱”,等等,通过这些描写,一个活生生的老王便浮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这些描写手法来写一小段人物素描,表达人物的某种精神品质。只有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写出实实在在的东西,才说明学生的阅读确实达到了为写作服务的目的,与此同时,学生也能够享受作品成功的喜悦。
但是,学生的阅读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并不一定能够写出上乘的作文,这需要教师进行写作技巧的讲授。一般来讲,写作技巧分为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方面的技法。表达方式分为: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五种。记叙文的表现手法分为:虚实结合,借景抒情、以小见大等。在写议论文时,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缺一不可。这些可以说是纯理论性的知识,只有联系实际,将之灵活运用到写作中,方显文学才能。
比如在一篇学生佳作《我心自有云白山青》中,用著名学者金岳霖,以及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经典例子论证只要心态好,外面的一切扰乱都不会对其造成影响,而且还引用了《菜根谭》里的名言,由此可见,学生的文学积淀足够丰厚,就能使作文充满才情,内容丰富,详略得当,吸引阅卷教师的眼球。
二、借鉴文章的行文思路
《滕王阁序》展现了磅礴的气势和唯美的辞藻,是王勃作品的精华,堪称“字字考究,多一词则繁,省一词则乱”。《滕王阁序》是传统诗词文气的代表,每词皆是景,文中运用多种修辞,双关、衬托、渲染、比喻、反诘、典故等等,使文章精炼又含蓄,华美又明快,更是吟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唱。教学时,教师可以王勃当时的处境出发,分析这位英年早逝的千古奇才的惊艳绝伦,《滕王阁序》中有太多可供教学的片段,教师可以引导性地为学生提供行为思路,比如整篇文章中引用的典故,这一方面体现了作者的博学,另一方面也使文章的整体思路更加简洁清晰,也可以通过典故的运用明确作者的态度和观点,掌握阅读的关键理解点,也可以借鉴到自己的行为写作中去。当然,有效运用典故还需要学生有足够的文学修养,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推荐适合高中生阅读的优秀作品,扩展题他们的知识面和自身积累。
三、写作教学要重视情感体验
中国中学语文教学委员会主任张定远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弊端关键在于理念落后、气氛沉闷、局面被动,作文命题比较普遍。的确,写作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很难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于没有了强烈的情感体验,废话、大话、空话、套话自然很多。为此,笔者在写作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结合教材中的阅读文本,引导学生以手写心,抒发真情实感,有效地升华了他们的思想与情感的深度。
譬如,与学生一起研读选修教材《写作》中“修辞立其诚——写真话,抒真情”时,笔者结合《陈情表》一课,就写作要重视情感体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作为一亡国之臣,能够用一篇文章打动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的晋武帝,仅仅依靠文学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而李密最终以一篇《陈情表》顺利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最大程度的还是因为自己对祖母的孝感天动地,千百年来形成了“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的认识。以此为例,笔者引导学生们从自己的生活寻找那感人肺腑的某个瞬间,并把它记叙下来。在这篇文章的感染下,学生多从自己身边的亲人写起,有写到父亲来学校送钱时颤抖着的,松树皮般满是老茧的手的,有写自己每次上学离家时妈妈深情的目送的,还有写每次回家餐桌上丰盛的饭菜的……一字字,一句句都浸满了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有了这一基础,这次作文练习自然收获颇丰,给了他们深刻的启示。
四、在精神上理解文章的真实内涵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性格鲜明的任务描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任务性格分析,在自我感知的过程中完善精神层面的想法和概念。比如《鸿门宴》,这是项羽迈向失败的起点,暴露了性格中太多的缺憾,但是从古至今,太多人敬佩项羽的豪情,鄙夷刘邦的畏怯,项羽虽败犹荣,李清照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在精神上给予的认同,所以,在进行阅读和理解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人物的精神,进而达到共鸣,完善自我的精神内涵。
总之,立足高中语文教材,构建“以阅读为本,以写作为用”的高效教学模式,读写结合,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一把利刃,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语文素养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以上几点只是笔者的浅见,相信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读写结合教学策略会在课改大潮中焕发出更迷人的风姿。
参考文献
[1]赖东升,张玉洪.高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教学策略谈[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09):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