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贵州全民健身的发展与全国相比较缓慢,城镇化进程给贵州的人口、环境、生活生产方式、文化等带来不同程度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贵州省全民健身的发展,使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发生一定的改变,其中全民健身组织管理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探讨全民健身服务组织管理体系,对贵州全民健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城镇化;贵州全民健身;组织管理体系
一、城镇化进程中的贵州全民健身组织管理体系的社会背景
(1)人口的变迁。根据贵州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贵州常住人口为3474.65万人,城镇人口为1174.78人,占33.81%;农村人口为2299.87万人,占66.19%。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330.26万人,平均每年增加33.03万人。十年间城镇人口比重提高9.85个百分点,比前两个普查年份间提高的幅度上升了5.22个百分点。其中占30%的城镇人口其实仍是农业户口,在城镇里主要从事轻工业、手工副业等生产,已完全脱离了农业生产,可称为城镇人口;这些表明贵州人口的城镇化程度并不算高,还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但是调查发现占60%的农村人口已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大部分以外出打工为主要生活手段,仅在农忙时回家进行农业生产;这部分农村人口已经接近城镇化的边缘,是贵州未来城镇化人口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也是加速城镇化的主力军。
(2)环境的变迁。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农业省份,城鎮化前由于自然条件、历史等多种因素制约,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群众居住条件差的状况比较严重,2008年以前,全省1449个乡(镇)都有危房,共有危房户192.48万户,占农户总数831.2万户的23.16%,住房以青砖瓦房与吊脚楼为主,房屋简陋,一般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道路都是崎岖山路或者是机耕道,基本没有公路,村内道路主要是砂石路为主,交通极为不便,城镇是昏暗的灯光,狭窄零乱的道路且比较脏乱。2007年由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综合规划组、中国贸促会宣传出版中心、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西部城镇化论坛在贵定县开幕标志着城镇化已开始成为西部地区发展的重中之重。贵州开始加速城镇化步伐,从2009年2月起,在全省全面启动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通过“整县(市、区)推进,带动全省农村危房改善工作,至2011年,全省35.61万户农民住上了新房,柏油路铺到了几乎每一个村寨,农村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城镇开始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旧城改造等,干净平整的柏油路,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各色各类的商铺开满了大街小巷,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城市休闲生活开始进入贵州每一座城镇。
(3)生活生产方式的变迁。城镇化前,村民主要的生产方式以农业生产为主,生活方式与农业息息相关。由于历史原因,对农业的依赖与深情,外出务工人员较少,人们根据农业的收割耕种季节而忙碌和休息,呈现出季节性和周期性。人际交往仅限于附近的村落或村寨,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城镇化进程中,随着机械化的普及,生产效率提高,传统的农耕生产方式开始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经营农副业,例如合理利用地理环境,山地种植果树林,牲畜的成批野生放养等。外出务工人员逐日增多,原来的那种随着季节而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逐渐的在消失,业缘性的人际交往面在扩大,娱乐活动开始丰富多彩。
(4)文化变迁。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有着古老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大都是以山林农耕经济文化为基础,经过时代的发展而演变发展下来。城镇化前,文化主要是民俗节庆或祭祀;民俗节庆活动有赛龙舟、芦笙舞、铜鼓舞、斗牛舞等,城镇化进程中,生活生产方式的变迁,年轻人外出务工,儿童老人留守家园,传统的民俗文化发生改变,些许民族文化只仅限于老年人,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消费需求观念发生转变,文化娱乐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健身娱乐、人际交往、追求时尚成为当下人们的需求。
二、城镇化进程中的贵州全民健身组织管理体系的现状
城镇化的进程加速了贵州省全民健身的发展,使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发生一定的改变,全民健身组织管理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体育健身组织管理系统是由政府组织、体育事业组织、体育社团组织、体育经营组织、非正式组织共同构成依照一定的全民健身管理体制运行的系统。“目前,一个在政府领导下,以体育社团为线,以基层体育指导站(点)为点的点线结合、覆盖面广、参与人多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在我国初步形成,对推动和引导人民群众投身全民健身行列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贵州省全民健身组织管理体系的最小载体形式以社区体育的类型呈现,而社区体育组织的形式则主要包括了行政主导型与社会团体型这两种形式所出现的。其中行政主导型的组织形式是由政府或企事业单位牵头,组织程度比较高;而社会团体型的组织形式则是主要靠社区居民的自发组织成立的相对比较松散组织形式。城镇化的加剧,全民健身组织管理体系受到一定的影响,现阶段贵州省的全民健身体系的组织管理是主要以挂靠所属单位的管理方式来对全民健身活动组织进行管理。
在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则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一是领导对全民健身的意识淡薄,对组织成员的体育健身活动重视不够,不但缺乏宣传和教育、培养成员的健身意识,而且缺乏组织的工作,并且也没有建立起组织的领导制度,导致全民的体育健身活动处于无组织的自发状态。二是全民健身活动缺乏统筹规划和必要的管理措施,社团的组织形态和职能均缺乏必要的法规制度加以保障和规范;主管部门应思考如何寻求有效的制约措施。三是对全民的健身活动的经费投入甚少或者根本没有经费投入,单位的财务预算中也没有对体育健身活动的专项经费,许多的单位在基建规划的项目中没有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等项目,在物资设备购置中没有或者很少体育健身活动的用品。
关键词:城镇化;贵州全民健身;组织管理体系
一、城镇化进程中的贵州全民健身组织管理体系的社会背景
(1)人口的变迁。根据贵州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贵州常住人口为3474.65万人,城镇人口为1174.78人,占33.81%;农村人口为2299.87万人,占66.19%。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330.26万人,平均每年增加33.03万人。十年间城镇人口比重提高9.85个百分点,比前两个普查年份间提高的幅度上升了5.22个百分点。其中占30%的城镇人口其实仍是农业户口,在城镇里主要从事轻工业、手工副业等生产,已完全脱离了农业生产,可称为城镇人口;这些表明贵州人口的城镇化程度并不算高,还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但是调查发现占60%的农村人口已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大部分以外出打工为主要生活手段,仅在农忙时回家进行农业生产;这部分农村人口已经接近城镇化的边缘,是贵州未来城镇化人口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也是加速城镇化的主力军。
(2)环境的变迁。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农业省份,城鎮化前由于自然条件、历史等多种因素制约,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群众居住条件差的状况比较严重,2008年以前,全省1449个乡(镇)都有危房,共有危房户192.48万户,占农户总数831.2万户的23.16%,住房以青砖瓦房与吊脚楼为主,房屋简陋,一般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道路都是崎岖山路或者是机耕道,基本没有公路,村内道路主要是砂石路为主,交通极为不便,城镇是昏暗的灯光,狭窄零乱的道路且比较脏乱。2007年由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综合规划组、中国贸促会宣传出版中心、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西部城镇化论坛在贵定县开幕标志着城镇化已开始成为西部地区发展的重中之重。贵州开始加速城镇化步伐,从2009年2月起,在全省全面启动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通过“整县(市、区)推进,带动全省农村危房改善工作,至2011年,全省35.61万户农民住上了新房,柏油路铺到了几乎每一个村寨,农村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城镇开始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旧城改造等,干净平整的柏油路,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各色各类的商铺开满了大街小巷,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城市休闲生活开始进入贵州每一座城镇。
(3)生活生产方式的变迁。城镇化前,村民主要的生产方式以农业生产为主,生活方式与农业息息相关。由于历史原因,对农业的依赖与深情,外出务工人员较少,人们根据农业的收割耕种季节而忙碌和休息,呈现出季节性和周期性。人际交往仅限于附近的村落或村寨,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城镇化进程中,随着机械化的普及,生产效率提高,传统的农耕生产方式开始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经营农副业,例如合理利用地理环境,山地种植果树林,牲畜的成批野生放养等。外出务工人员逐日增多,原来的那种随着季节而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逐渐的在消失,业缘性的人际交往面在扩大,娱乐活动开始丰富多彩。
(4)文化变迁。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有着古老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大都是以山林农耕经济文化为基础,经过时代的发展而演变发展下来。城镇化前,文化主要是民俗节庆或祭祀;民俗节庆活动有赛龙舟、芦笙舞、铜鼓舞、斗牛舞等,城镇化进程中,生活生产方式的变迁,年轻人外出务工,儿童老人留守家园,传统的民俗文化发生改变,些许民族文化只仅限于老年人,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消费需求观念发生转变,文化娱乐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健身娱乐、人际交往、追求时尚成为当下人们的需求。
二、城镇化进程中的贵州全民健身组织管理体系的现状
城镇化的进程加速了贵州省全民健身的发展,使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发生一定的改变,全民健身组织管理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体育健身组织管理系统是由政府组织、体育事业组织、体育社团组织、体育经营组织、非正式组织共同构成依照一定的全民健身管理体制运行的系统。“目前,一个在政府领导下,以体育社团为线,以基层体育指导站(点)为点的点线结合、覆盖面广、参与人多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在我国初步形成,对推动和引导人民群众投身全民健身行列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贵州省全民健身组织管理体系的最小载体形式以社区体育的类型呈现,而社区体育组织的形式则主要包括了行政主导型与社会团体型这两种形式所出现的。其中行政主导型的组织形式是由政府或企事业单位牵头,组织程度比较高;而社会团体型的组织形式则是主要靠社区居民的自发组织成立的相对比较松散组织形式。城镇化的加剧,全民健身组织管理体系受到一定的影响,现阶段贵州省的全民健身体系的组织管理是主要以挂靠所属单位的管理方式来对全民健身活动组织进行管理。
在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则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一是领导对全民健身的意识淡薄,对组织成员的体育健身活动重视不够,不但缺乏宣传和教育、培养成员的健身意识,而且缺乏组织的工作,并且也没有建立起组织的领导制度,导致全民的体育健身活动处于无组织的自发状态。二是全民健身活动缺乏统筹规划和必要的管理措施,社团的组织形态和职能均缺乏必要的法规制度加以保障和规范;主管部门应思考如何寻求有效的制约措施。三是对全民的健身活动的经费投入甚少或者根本没有经费投入,单位的财务预算中也没有对体育健身活动的专项经费,许多的单位在基建规划的项目中没有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等项目,在物资设备购置中没有或者很少体育健身活动的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