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只有及早的掌握一批常用汉字,才能转入读写训练。只有这样,儿童的阅读面才能迅速扩大,读写能力才会相应提高。而在识字教学中,字形教学又是识字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所以,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必须重视字形教学。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某些独体字是分析字形的工具,要让学生逐步掌握。要让学生认识各种笔画的形状,记住名称,懂得写法。要结合字的书写让学生懂得笔顺规则的综合运用。还要让学生掌握合体字的结构形式。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就为字形分析打下了基础。
1、笔画分析。学生刚识字时所学的生字都是比较简单的独体字,要一笔一画分析,教学生数笔画,同时把笔画名称、写法和笔顺规则教给学生。出示生字后,先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初步获得整体形象,然后边示范边书写,边一笔笔分析。例如,“人”字,告诉学生:先撇后捺,由两笔组成,笔顺是从左到右;“山”字,由竖、横折、竖三笔组成,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月”字,由竖撇、横折钩、横、横四笔组成,笔顺是从左到右,再从上到下,从外到里。在范写过程中,要说明笔画的长短、轻重和间架的安排。对于容易写错的笔画,可用红笔标出,以引起学生注意。如“毛”字的一撇是平撇,学生可能认为是一横,可用红笔写出。
2、部分分析。偏旁部首和某些有构字能力的独体字是构成合体字的结构单位,这类结构单位就是部件,当学生学了一定数量的独体字和合体字后,就掌握了好些结构单位,这时,对那些包含了学生能熟悉的结构单位的生字,字形分析就可以简化,不必每笔都去分析。只需分析学生不熟悉的那一部分的笔画。例如“右”字,学生已经学过“口”,只需说明“右”字是一横一撇,下边加个“口”字。又如“笔”字,学生已经学过“毛”字,只要分析上边的“竹”字头,再说明毛笔的毛杆是用竹子做的,笔锋是用“毛”做的,竹字头下面加个“毛”字,这就是毛笔的笔。如果一个生字完全是由学生熟悉的部件组成的,那就由部件作为单位进行分析。例如,“全”字是人字下面加个“王”字;“妈”字的左边是“女”字,右边是“马”字;“解”字左边是“角”,右上边是“刀”,右下部分是“牛”字。
3、造字特点的分析。汉字中有些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至今还能显示出造字的特点。对于这种字可以利用造字规律进行分析,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字形,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字义。例如:“山”字象山的形状;“田”字象方正有田地;“刃”字是刀字的一撇加上一点,表示刀口,“刃”就是刀口;“森”字是三个“木”字组成的,表示树多,树多了就成为森林;“尖”字上边是个“小”字,下边是个“大”字,一头小,一头大就叫尖。形声字包括形旁和声旁两部分,形旁表示意义,声旁表示音。例如,“清”和“晴”两个字,右边的“青”都表示音,跟读音有关;“清”的“氵”旁表示同水有关,表义;“晴”的“日”旁表示跟太阳有关,有“日”才是“晴”。再如:“抱、跑、炮、泡”这几个字,左边的偏旁都表示义,而右边的“包”都表示这几个字的读音跟它有关。“抱”,抱东西要用手,所以是“扌”字旁;“跑”,赛跑要用脚,所以用“足”字旁;“炮”,放炮要点火,所以用“火”字旁;“泡”,泡东西要用水,所以用“氵”旁。这样分析,通俗易懂,能启发学生的想像思维,加强记忆。
4、比较分析。汉字中有许多形近字,容易混淆,是造成写错字的一个重要原因。形近字有各种情况:有的笔画相同而位置不同。如“士、土”,“未、末”;有的形状相似,只一两笔不同,如“外、处”,“刀、力”;有的形状相似,只一两笔不同,如“折、拆”,“拔、拨”;有的形状相似,偏旁不同,如“晴、睛”、“村、材”等等。这类相近字的教学,要采用比较的方式,把生字和熟字对比,区分异同,避免因字形相近而产生笔画混淆的错误。比较时,不应孤立的就字形比字形,而应结合字音和字义去分析字形。
形近字的比较,要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生字的笔画后进行;否则,反而容易造成混淆。另外,也不是字字都要比较,要针对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把那些容易混淆的字拿出来比较。
5、用编字谜、顺口溜等方法说明字形。这种方法用在识字教学中,能增强学生的兴趣,深受学生欢迎,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教学“渴”和“喝”,学生容易混淆偏旁,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渴了要喝水,喝水要张口”,使学生记住“渴”是“氵”旁,“喝”是“口”字旁。还可把一些难写的字编成顺口溜,如“事”字:“一横盖扁口,彐字写出头,最后一串勾”;“高”字:“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肚里藏”。这种方法只能用在某些字上,而且要用得恰当。
字形分析要突出重点和难点。为了节约时间,教师常使用一种多用途的折叠卡片,可以用分合部件或变换部件位置的方式组成几种不同结构的字,帮助学生比较辨认。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字形分析,会产生直观、形象的动态效果,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但是板书也是不可少的,尤其教笔顺笔画的写法和间架结构时,教师要写出工整的示范字,供学生仿效。教师的示范作用可以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只有认真钻研字形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才能搞好识字教学,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为将来的读写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苏州市友联第二小学校 江苏】
1、笔画分析。学生刚识字时所学的生字都是比较简单的独体字,要一笔一画分析,教学生数笔画,同时把笔画名称、写法和笔顺规则教给学生。出示生字后,先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初步获得整体形象,然后边示范边书写,边一笔笔分析。例如,“人”字,告诉学生:先撇后捺,由两笔组成,笔顺是从左到右;“山”字,由竖、横折、竖三笔组成,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月”字,由竖撇、横折钩、横、横四笔组成,笔顺是从左到右,再从上到下,从外到里。在范写过程中,要说明笔画的长短、轻重和间架的安排。对于容易写错的笔画,可用红笔标出,以引起学生注意。如“毛”字的一撇是平撇,学生可能认为是一横,可用红笔写出。
2、部分分析。偏旁部首和某些有构字能力的独体字是构成合体字的结构单位,这类结构单位就是部件,当学生学了一定数量的独体字和合体字后,就掌握了好些结构单位,这时,对那些包含了学生能熟悉的结构单位的生字,字形分析就可以简化,不必每笔都去分析。只需分析学生不熟悉的那一部分的笔画。例如“右”字,学生已经学过“口”,只需说明“右”字是一横一撇,下边加个“口”字。又如“笔”字,学生已经学过“毛”字,只要分析上边的“竹”字头,再说明毛笔的毛杆是用竹子做的,笔锋是用“毛”做的,竹字头下面加个“毛”字,这就是毛笔的笔。如果一个生字完全是由学生熟悉的部件组成的,那就由部件作为单位进行分析。例如,“全”字是人字下面加个“王”字;“妈”字的左边是“女”字,右边是“马”字;“解”字左边是“角”,右上边是“刀”,右下部分是“牛”字。
3、造字特点的分析。汉字中有些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至今还能显示出造字的特点。对于这种字可以利用造字规律进行分析,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字形,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字义。例如:“山”字象山的形状;“田”字象方正有田地;“刃”字是刀字的一撇加上一点,表示刀口,“刃”就是刀口;“森”字是三个“木”字组成的,表示树多,树多了就成为森林;“尖”字上边是个“小”字,下边是个“大”字,一头小,一头大就叫尖。形声字包括形旁和声旁两部分,形旁表示意义,声旁表示音。例如,“清”和“晴”两个字,右边的“青”都表示音,跟读音有关;“清”的“氵”旁表示同水有关,表义;“晴”的“日”旁表示跟太阳有关,有“日”才是“晴”。再如:“抱、跑、炮、泡”这几个字,左边的偏旁都表示义,而右边的“包”都表示这几个字的读音跟它有关。“抱”,抱东西要用手,所以是“扌”字旁;“跑”,赛跑要用脚,所以用“足”字旁;“炮”,放炮要点火,所以用“火”字旁;“泡”,泡东西要用水,所以用“氵”旁。这样分析,通俗易懂,能启发学生的想像思维,加强记忆。
4、比较分析。汉字中有许多形近字,容易混淆,是造成写错字的一个重要原因。形近字有各种情况:有的笔画相同而位置不同。如“士、土”,“未、末”;有的形状相似,只一两笔不同,如“外、处”,“刀、力”;有的形状相似,只一两笔不同,如“折、拆”,“拔、拨”;有的形状相似,偏旁不同,如“晴、睛”、“村、材”等等。这类相近字的教学,要采用比较的方式,把生字和熟字对比,区分异同,避免因字形相近而产生笔画混淆的错误。比较时,不应孤立的就字形比字形,而应结合字音和字义去分析字形。
形近字的比较,要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生字的笔画后进行;否则,反而容易造成混淆。另外,也不是字字都要比较,要针对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把那些容易混淆的字拿出来比较。
5、用编字谜、顺口溜等方法说明字形。这种方法用在识字教学中,能增强学生的兴趣,深受学生欢迎,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教学“渴”和“喝”,学生容易混淆偏旁,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渴了要喝水,喝水要张口”,使学生记住“渴”是“氵”旁,“喝”是“口”字旁。还可把一些难写的字编成顺口溜,如“事”字:“一横盖扁口,彐字写出头,最后一串勾”;“高”字:“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肚里藏”。这种方法只能用在某些字上,而且要用得恰当。
字形分析要突出重点和难点。为了节约时间,教师常使用一种多用途的折叠卡片,可以用分合部件或变换部件位置的方式组成几种不同结构的字,帮助学生比较辨认。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字形分析,会产生直观、形象的动态效果,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但是板书也是不可少的,尤其教笔顺笔画的写法和间架结构时,教师要写出工整的示范字,供学生仿效。教师的示范作用可以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只有认真钻研字形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才能搞好识字教学,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为将来的读写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苏州市友联第二小学校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