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诗意栖居的牛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cong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12日,红专厂里,小黄牛在路边吃草。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保安朱敦林手里挽着缰绳。缰绳的另一头,系着小黄。
  小黄是一头黄牛。
  一人一牛,慢悠悠地走在红专厂园区的主干道上。路两边,都是绿油油的青草。小黄不时停下脚步,低头向草丛里探索。嗅到对胃口的草,张开嘴,舌头卷动,一小片草没入口中。
  小黄本是一头待宰的小牛,机缘巧合,被红专厂收留。如今,它已在这个艺术空间里“诗意地栖居”了将近一年。
  善心战胜了既定的命运。
  正得益于此,这只小黄牛才能在之后的每一天,在都市广州,过上它的田园生活。
  逃亡
  那一天,我被以2200元的价格卖给珠江边一家档次还不错的饭店。其实,我还小,身长不到一米,肉或许很嫩。
  绳子松掉的瞬间,我撒腿就跑,从饭店门口夺路而出。我不知道方向,沿着人行道拼命地跑。偶尔有些车辆从身边经过,人们看到我,瞪大了眼。
  突然,眼前出现了一个大门,门内绿树成荫,很像一片森林。我跑了进去,躲藏起来。
  没想到,这一躲,改变了我的一生。
  去年5月,一个初夏的傍晚。临江大道边的红专厂,即将被夜色笼罩。
  保安领班朱敦林,坐在值班室里,盯着面前的监控显示屏。
  他的眼睛突然停留在其中一个显示屏上。那里面,一头身形瘦小的黄牛,从红专厂朝向珠江的南门跑了进来。
  “牛?大城市中心,哪来的牛?”
  朱敦林使劲眨眨眼睛,确定自己并没有看错。
  对讲机响了。南门保安亭的保安,带着不可思议的语气,证实了朱敦林所看到的:门口进来了头牛,正在往集美组办公室的方向走去。
  朱敦林走出值班室,决定去会一会这位不速之客。
  牛很聪明,进了红专厂,乘着夜色,不断往树木茂密的地方跑,一会就难觅踪迹。
  朱敦林又回到值班室,通过监控视频和驻守在不同岗位的同事确认,找到了牛藏身之地。
  朱敦林和同事打开手电筒,逐步靠近它。
  牛紧紧靠着红专厂边界的铁丝网,似乎在躲避。它盯着人群,保持沉默。
  这是朱敦林第一次直视牛的眼睛。很大,睫毛很长,眼神透着无辜和惊慌。朱敦林看出来,这还只是头小牛。
  “该拿它怎么办啊?”
  好奇的保安们围着小牛,喋喋不休。
  一个放过牛的保安,找来一条绳子,熟练地绑好绳套,套住了小牛的脖子。他说,这是头母牛。
  夜已深。保安总管说,就暂时收留它吧,看过几天有没有人来认领。
  两天后,附近一个饭店的负责人找了过来。他们说沿路已经找了两天,没想到小牛逃到这里。
  “小牛拿回去后,你们要怎么做?”朱敦林问。
  “当然是杀掉啊。”
  “这么温顺的牛,被杀掉怪可怜的。”朱敦林有点不忍心,跟总管说,能否看看有没有别的处理方式。
  总管请示了红专厂园区的负责人,负责人一向有善心,她说,牛能进来红专厂是种缘分,证明了动物有灵性,向往艺术与都市中的难得自然之境。
  于是,园区与饭店做了笔交易,用2000元留下了小牛。
  安家
  我就这么在红专厂安居下来,一直到现在。有时想到我的同类,活着就是等待被宰,真是对自己的际遇感到庆幸。
  “这里竟然有头牛?”游客看到我总是会惊叹。甚至有时候,我还被人指牛为马。我突然意识到,我到这里,似乎有那么一些意义。比如,我最自豪的就是,听到有小朋友说,我是他们在图书以外看到的第一头牛。
  红专厂要养牛了。
  园区角落里很快搭起一个牛棚。一圈一米高的木栅栏,一个可以挡雨的铁皮棚,一口水井。红专厂地处CBD,地价不菲,这牛棚可算是豪宅了。
  从那之后,红专厂的白班保安多了个任务:放牛。
  “小黄”是在小牛确定被收留后,朱敦林给她起的名字。
  红专厂园区宽敞,主干道旁边都是绿油油的青草。初来乍到,小黄还不愿出门。保安们拿起镰刀,割下路边的野草,送到牛棚,送到小黄嘴边。
  数天过后,小黄才愿意走出牛棚,开始在都市中放牧。
  每天早上9点到11点,下午2点到4点,是小黄出门散步的时间。
  毕竟是游客交织的园区,为安全起见,保安们给小黄上了鼻环,系上绳子,牵着她,去寻找主干道两旁的青草。日子久了,不用牵绳子,小黄都会慢悠悠地跟在人后面。
  刚过去的冬天,广州经历了罕见的极寒天气,寸草难生。为了小黄吃得饱,保安们跑到园区周边去觅草。最冷的几天,还把小黄从半开放的牛棚转移到室内取暖。
  偶尔走累了,小黄四腿一屈就蹲坐在草地上。
  “它要反刍了”,朱敦林肯定地说。为了照顾小黄,朱敦林上网查过资料,着实下了功夫。
  小黄天天在园区大摇大摆地散步,第一次见到她的游客会比较新奇,偶尔会蹭过来摸一下。经常来散步的街坊已习惯了她的存在。倒是那些宠物狗,看见庞然大物,都要奋不顾身地冲过去“挑衅”。
  在朱敦林眼中,小黄比那些宠物狗都要乖巧。
  朱敦林的手机相册里,满满都是小黄的照片。他逢人就说,你看小黄现在长得多漂亮,满满的自豪感。
  每过一段时间,朱敦林就会给出差在外的园区负责人发微信,汇报小黄的情况:
  “春暖花开,牛美眉可以吃上美味佳肴,不觉间已出落得明眸皓齿,颇有几分姿色了。”
  艺术
  红专厂是搞艺术的地方,往来无白丁。而我有幸,得到赏识,从食用牛,变成了一件艺术品。
  去年年底,有一位叫沈少民的艺术家,要来这里开展,展览名为“这里没有问题”。
  然后,他在这里发现了一头牛,决定把我也纳为展品。
  小黄要成为艺术品了,保安们都很好奇。
  那天,朱敦林牵着小黄,等待着艺术家们的到来。平日里在红专厂耳濡目染,见过的花样多了,不过朱敦林还是很好奇,这次艺术家能在牛身上带来什么新花样。
  沈少民带来了亲手制作的模板,找来了专业的发型师。他们要在小黄的身上做文章。
  染发剂透过模板,渗透进小黄褐红色的毛发中。
  “这里没有问题”,金黄色的字迹慢慢呈现出来。
  “There is no problem”,朱敦林用略带乡音的口音念出印在小黄身体另一边的英文。
  朱敦林看了看字,又看了看小黄,突然觉得这几个字跟小黄很衬。
  像她这样一头牛,生活在大都市里没有问题。
  随着展览的开始,小黄也忙碌起来。她被拍了视频,在展场播放;她在展场周围巡游,接受欣赏和拍摄。
  人们眼中的小黄,不再仅仅只是一头牛。
  经常往来红专厂的广东省政协委员孟浩,这周一才第一次看到小黄。
  4月11日,孟浩经过红专厂停车场,看到了正在一边吃草的小黄。他有点纳闷:“怎么会有头小牛?”
  园区负责人介绍了小黄的身世,孟浩颇为感动。
  “牛,这个动物,在这个园区里得到很好的照顾,除了一群善心的人,还说明这个地方充满生命力。”
  孟浩想把小黄的故事讲出来。
  也许在这故事里,善心战胜了既定的命运才让人动容。
  再回到牛最初出逃的那家饭店。饭店罗经理记得,当时的确有头牛出逃了,听说是去了红专厂。再后来的事情,他也不清楚。
  他好奇地问:“你为什么会对一头牛感兴趣?”(苏丽摘自《南方都市报》)
其他文献
防空体系有多种分类法,不同的分类法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最常用的分类法是按指挥等级的分类法和按保卫目标性质的分类法。研究防空体系的分类法有助于推动防空体系的研究向
早在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的远古时代,人们就对深邃的夜空充满了好奇。无论是游牧的部落,还是航海的民族,都有一个共同的发现:不管他们走到哪个陌生的地方,抬头总能看见一片熟
最近,军委江主席在与参加《邓选》第三卷读书班的军队高级干部座谈时明确指出“治军一定要严”。认真落实这一重要指示,我们认为,关键是要从严明部队纪律抓起,从加强干部队
实践教学是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环节,拥有医学背景的医事法学专业对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本文立足于医事法学专业交叉复合性学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摘要】最近些年,在以体闲娱乐为主的群众文化中美术活动受到更多人的追捧,群众文化相关专业人员为群众创建了和谐充实的美术气息,激发了社区群众的艺术创作兴趣,美术活动正逐步成为群众文化中的关键构成。可怎样推动美术活动与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好地结合,怎样确保美术活动更符合人民群众文化的需求,是相关工作人员要优先分析和处理的方向。  【关键词】群众文化;美术活动  【中图分类号】G249.29 【文献标识码】
1973年夏,中东大漠杀机四伏,阿拉伯国家的军队正在秘密集结,犹太小国以色列面临着空前的危机,一场大战迫在眉睫。秩马历兵誓雪前耻以色列建国25年来,阿、以之间已爆发了3次
这个题目似乎有点危言耸听,但确是美国电子战行业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在美国五角大楼作战部门中就有一些人认为“隐身、精导武器和实时摧毁目标将结束对电子战的需求。”这
我一直告诫自己,写散文要讲真话,忠实于生活,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好的散文应是真实自然的,语言是平实淳朴的。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这样才能有真情实感,才能引起读者心灵的共
期刊
夜露篝火晚会开始了。我们搬来木椅,十多个好友围在火边,说话、聊天、唱歌,不觉月光从东边的树影重重处缓缓升起,至中庭,银光遍撒。面前熊熊火焰,把胸口烤得发烫,但头顶和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