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来源,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时尚设计学院院长,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专家委员会理事,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博士生导师,广州市高层次人才优秀专家。2018年,他带领团队负责的“‘技术融入艺术 科技融入创意’的艺术设计专业综合改革探索与实践”项目荣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广东教育》: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技术融入艺术 科技融入创意’的艺术设计专业综合改革探索与实践” 这项课题的创建和实施过程。
张来源:目前,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技术与时尚智能穿戴产品日益发展,但传统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脱节的情况,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也严重滞后于科技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依托教育部、财政部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国际合作型皮具设计专业建设、广东省创新强校一流专业群建设项目——时尚设计专业群建设,对艺术设计类专业进行综合改革,形成了技术融入艺术、科技融入创意的“双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经过了9年的探索、研究与实践,使得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也会“使用高科技设备”、也能“掌握先进技术”、也可以“设计制造有科技含量的产品”,突破了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仅仅具有文创设计能力的困境,解决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与先进技术脱离等关键性问题,项目成效显著。在这项课题的创建和实施过程中,我、刘科江、叶永平、段娜、徐飞主要负责艺术设计方面;科学技术方面由杨永强、张志波、赵毅负责;教育管理层面则交给了孟源北和樊明成,三方面互相配合,成效明显。
《广东教育》:该项成果有何创新特色?
张来源:体系方面,在我国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中首次提出建立了“双融入”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技术融入艺术、 科技融入创意”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科技知识和科学意识,从传统的艺术设计专业重点训练外观设计表现技能,到培养学生掌握先进的3D打印技术、激光精雕技术,解决了传统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于科技发展的问题。
针对学生,开发了“艺术+技术”的系列课程,建立“新创意、新设计、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于一体的艺术设计教学资源。“包装设计”“电脑平面设计”等四门特色课程,获得首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产品手绘设计”“装饰材料与工艺” 等七门课程分别纳入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四个国家教学资源库,国家级精品与资源库课程位于全国艺术设计类专业首位,解决了学生创意与科技脱节的问题。
针对企业,建立了“学校资源+企业技术+市场平台”艺术科技产教联盟,这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类中为首创。创办了全国职业教育成果转化对接会,吸引了超百家高校企业参展。把学校专业教学资源、师生设计创新成果融入到企业新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线上,促进了产、学、研、用有机结合,解决了校企合作、校企融合的动力机制问题。
整合了“国标、行标、教标”三类标准,形成三方认证权威标准。开发的“3D打印时尚产品制作技术标准”“三维扫描数据应用技术标准”“激光工艺品精雕技术标准”技术标准与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标准相结合,得到广东省增材制造协会、全国信息化计算机CEAC教育等多方共同认证。
《广东教育》:进行了艺术设计类专业综合改革后,学生的哪些水平得到了发展和提升?
张来源:由于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里一般都会配备实训室。但我觉得,实训室并没有从本质上体现高职的特点。在教学改革中期,我把学校的实训室改成了工作坊。原因在于,实训室的目的是训练,而工作坊则有制作出成品的要求。
这么做效果明显。拿我们学院全国出名的皮具制作专业来说,十年前企业曾经打趣地说:“假如你们学校的学生能区分皮质的真假,能区分牛羊猪马等皮料的差异,能分清头层皮、二层皮等等的不同,那这学生就了不得了。”这是因为,一般来说,只有在厂里工作了十几年、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们才能准确区分,但实行了工作坊教学模式后,学校里一年级的学生就已经能够轻松做到,学生的能力、技术、眼光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甚至有学生在外校老师来学习交流的时候担任助教的角色。
而设置工作坊只是综合改革的其中一部分。在“双融入”的人才培养体系下,除了综合素质和能力,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国际设计意识也显著提升,其中,学生设计的467件作品获国家专利,109件产品亮相2015米兰世博会,赢得良好国际声誉,11件作品被国际机构收藏,387件作品转化为企业产品。不仅如此,与全国示范校同类专业比较,我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就业率高出6%,工作满意度高出5%。
《广东教育》:这项成果在全省甚至全国有哪些实践应用成效呢?
张来源:引领地方同类专业发展。带动1个广东省3D打印工程技术中心建设项目、1个省级一流高水平专业建设项目、3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项目;促成全国40余所高职院校500余件作品在“广交会同步交易展”中转化为企业产品。
辐射全国高职院校,获26项国家级教学建设与科研项目。比如,国家社科基金智能设计人才培养研究项目1个;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项目2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国家资源库核心课程建设7个;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制定3个;国家皮具设计与工艺行业标准修订2个;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6本。
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向国外院校输送中国特色的职业课程,接受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短期课程留学学生累计1239人。
《广东教育》:在提炼和总结成果方面,一些高职教师可能比较缺乏经验,您能为他们提供一些建议和心得吗?
张来源:首先,最重要的是重视平时,要有耐心。打个比方,我们的教学改革花了9年的时间,但最后的成果提炼只用了一个多月。这就像是平时把珍珠养好,到了需要的时候,再将其串联起来,就能做成最美丽耀眼的珍珠项链。再者,要做职业教育的有心人。职业教育是为经济发展、地区发展而服务的,因此要立足于教学发展的本身,多多关注国家政策、社会发展和国际发展的趋势,把自己的专业教学本身和这几个方面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拓宽眼界。任何的发展都是跨界与全面的发展,不是单向的。一定要重视跨界、综合和转化,不能只局限于自己已有的知识。
《广东教育》:假如学校本身资源受限,该如何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拥抱更多的机会呢?
张来源: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一些学校资源不多,看上去似乎被束缚住、放不开手脚,但假如这些学校能脚踏实地、心无旁骛地发展专长,挖掘好自己,把一切做到极致,那么,你所需要的资源都会主动来拥抱你。我们总看到别人所在的位置有金子,其实很多时候,我們的脚下就有黄金。
《广东教育》: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技术融入艺术 科技融入创意’的艺术设计专业综合改革探索与实践” 这项课题的创建和实施过程。
张来源:目前,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技术与时尚智能穿戴产品日益发展,但传统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脱节的情况,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也严重滞后于科技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依托教育部、财政部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国际合作型皮具设计专业建设、广东省创新强校一流专业群建设项目——时尚设计专业群建设,对艺术设计类专业进行综合改革,形成了技术融入艺术、科技融入创意的“双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经过了9年的探索、研究与实践,使得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也会“使用高科技设备”、也能“掌握先进技术”、也可以“设计制造有科技含量的产品”,突破了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仅仅具有文创设计能力的困境,解决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与先进技术脱离等关键性问题,项目成效显著。在这项课题的创建和实施过程中,我、刘科江、叶永平、段娜、徐飞主要负责艺术设计方面;科学技术方面由杨永强、张志波、赵毅负责;教育管理层面则交给了孟源北和樊明成,三方面互相配合,成效明显。
《广东教育》:该项成果有何创新特色?
张来源:体系方面,在我国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中首次提出建立了“双融入”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技术融入艺术、 科技融入创意”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科技知识和科学意识,从传统的艺术设计专业重点训练外观设计表现技能,到培养学生掌握先进的3D打印技术、激光精雕技术,解决了传统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于科技发展的问题。
针对学生,开发了“艺术+技术”的系列课程,建立“新创意、新设计、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于一体的艺术设计教学资源。“包装设计”“电脑平面设计”等四门特色课程,获得首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产品手绘设计”“装饰材料与工艺” 等七门课程分别纳入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四个国家教学资源库,国家级精品与资源库课程位于全国艺术设计类专业首位,解决了学生创意与科技脱节的问题。
针对企业,建立了“学校资源+企业技术+市场平台”艺术科技产教联盟,这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类中为首创。创办了全国职业教育成果转化对接会,吸引了超百家高校企业参展。把学校专业教学资源、师生设计创新成果融入到企业新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线上,促进了产、学、研、用有机结合,解决了校企合作、校企融合的动力机制问题。
整合了“国标、行标、教标”三类标准,形成三方认证权威标准。开发的“3D打印时尚产品制作技术标准”“三维扫描数据应用技术标准”“激光工艺品精雕技术标准”技术标准与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标准相结合,得到广东省增材制造协会、全国信息化计算机CEAC教育等多方共同认证。
《广东教育》:进行了艺术设计类专业综合改革后,学生的哪些水平得到了发展和提升?
张来源:由于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里一般都会配备实训室。但我觉得,实训室并没有从本质上体现高职的特点。在教学改革中期,我把学校的实训室改成了工作坊。原因在于,实训室的目的是训练,而工作坊则有制作出成品的要求。
这么做效果明显。拿我们学院全国出名的皮具制作专业来说,十年前企业曾经打趣地说:“假如你们学校的学生能区分皮质的真假,能区分牛羊猪马等皮料的差异,能分清头层皮、二层皮等等的不同,那这学生就了不得了。”这是因为,一般来说,只有在厂里工作了十几年、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们才能准确区分,但实行了工作坊教学模式后,学校里一年级的学生就已经能够轻松做到,学生的能力、技术、眼光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甚至有学生在外校老师来学习交流的时候担任助教的角色。
而设置工作坊只是综合改革的其中一部分。在“双融入”的人才培养体系下,除了综合素质和能力,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国际设计意识也显著提升,其中,学生设计的467件作品获国家专利,109件产品亮相2015米兰世博会,赢得良好国际声誉,11件作品被国际机构收藏,387件作品转化为企业产品。不仅如此,与全国示范校同类专业比较,我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就业率高出6%,工作满意度高出5%。
《广东教育》:这项成果在全省甚至全国有哪些实践应用成效呢?
张来源:引领地方同类专业发展。带动1个广东省3D打印工程技术中心建设项目、1个省级一流高水平专业建设项目、3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项目;促成全国40余所高职院校500余件作品在“广交会同步交易展”中转化为企业产品。
辐射全国高职院校,获26项国家级教学建设与科研项目。比如,国家社科基金智能设计人才培养研究项目1个;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项目2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国家资源库核心课程建设7个;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制定3个;国家皮具设计与工艺行业标准修订2个;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6本。
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向国外院校输送中国特色的职业课程,接受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短期课程留学学生累计1239人。
《广东教育》:在提炼和总结成果方面,一些高职教师可能比较缺乏经验,您能为他们提供一些建议和心得吗?
张来源:首先,最重要的是重视平时,要有耐心。打个比方,我们的教学改革花了9年的时间,但最后的成果提炼只用了一个多月。这就像是平时把珍珠养好,到了需要的时候,再将其串联起来,就能做成最美丽耀眼的珍珠项链。再者,要做职业教育的有心人。职业教育是为经济发展、地区发展而服务的,因此要立足于教学发展的本身,多多关注国家政策、社会发展和国际发展的趋势,把自己的专业教学本身和这几个方面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拓宽眼界。任何的发展都是跨界与全面的发展,不是单向的。一定要重视跨界、综合和转化,不能只局限于自己已有的知识。
《广东教育》:假如学校本身资源受限,该如何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拥抱更多的机会呢?
张来源: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一些学校资源不多,看上去似乎被束缚住、放不开手脚,但假如这些学校能脚踏实地、心无旁骛地发展专长,挖掘好自己,把一切做到极致,那么,你所需要的资源都会主动来拥抱你。我们总看到别人所在的位置有金子,其实很多时候,我們的脚下就有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