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中的第一眼
第一次看见亚的斯亚贝巴是在空中。今年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出发,要去埃塞俄比亚的拉里贝拉和贡德尔,亚的斯亚贝巴是必经之地。飞机抵达亚的斯亚贝巴上空的时候,夜幕已经降临,从舷窗不经意向下看了一眼,一眼惊艳!
行前看过一些埃塞俄比亚的资料,包括当地旅行社提供的第一手旅游信息。加上若干年前电视新闻中一个埃塞俄比亚饥饿儿童的照片,至今记忆犹新,我对这个国家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贫穷、落后、缺电少水、卫生条件差,再加上今年“东非之角”再次遭受饥荒,我满脑子想的都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国家。在内罗毕机场碰到常来非洲出差的一个中国小伙子,他如此形容亚的斯亚贝巴:“连中国的小县城都不如!”
可是,飞机下方这一大片一大片灯光照耀的是什么地方?密如繁星,辉煌灿烂,这是那个缺电的埃塞俄比亚吗?
心中的惊奇直到入住酒店都没完全消退。因为要赶第二天一大早的飞机去贡德尔,选择的这家酒店离机场只有几分钟的车程。但是短短的一路,借着路边的灯光,觉得这是一个看上去还不错的都市。
被掩盖的真实
第二次和亚的斯亚贝巴的正式接触是从贡德尔、拉里贝拉回来,在回国前的一天半时间里,我睁大眼睛,试图努力看清这个城市的面貌。
也许第一眼看到的亚的斯亚贝巴被黑夜掩去了许多真实,惊艳璀璨的灯光既来自于灯红酒绿的繁华地段,但更多的是从破旧、密集、工棚一样的民宅中映出。但是,这仍然是一座大气的都市,和我去过的一些国家首都,比如内罗毕、开罗、加德满都、新德里不同,这里并不喧闹、嘈杂和混乱,有一种奇特的从容气度。就像路上行车,虽然红绿灯极少,但车让车、车让人,看似没有管理却并不混乱。
衣衫褴褛、无家可归的人在亚的斯亚贝巴同样存在,而且为数不少,圣乔治大教堂、三一大教堂外都有。但他们不会尾随游客,更不会死缠烂打。
恩托托山就在亚的斯亚贝巴市内,海拔3000米左右,是俯瞰市容的制高点。此山离市中心车程不过20分钟,可是“十里不同天”。我们离开喜来登酒店所在的整洁宽阔的公路,没过多久进入恩托托山,立即看到乡野的景致。车子盘旋上路,沿途可以看到许多背柴下山的妇人,据说是下山卖钱的。这种我几乎只在荧幕上见过的景象居然出现在离一国之都的核心地带不过十几公里的地方, 打个也许不恰当的比喻,就像是北京三环上出现一条马车专用道,还不是观光马车,就是彻头彻尾拉货干活儿的农用马车!
我们在一处合适的地方停车拍照。一个背柴的女孩子靠在一旁,我们的到来没对她产生任何影响。要知道,作为为数极少的亚洲面孔,这一路上我们已经习惯了黑人兄弟姐妹深邃的目光凝视。女孩子的淡然让我好奇,也让我打消了通过司机上前打招呼的念头,只是趁着拍摄风景偷偷给她照了几张相。
亚的斯亚贝巴就是这样一座奇妙的城市。贫穷、落后、现代、富裕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和谐共生着。豪华酒店夜景斑斓,彩色音乐喷泉映衬着酒吧里的红男绿女,但墙外低矮的民房一样透出温暖的灯光;城市的人们来来往往,或从容或急迫,而不远处的农人用着延续百年的器具耕种,不慌不忙。亚的斯亚贝巴本身并非古城,其历史不过百年。但这座名字寓意“新鲜花朵”的城市不仅是一国之核心,也是非盟的总部。也许,就是这样的一个地位培养了这座城市的气质。
博物馆里的“露西”
在内罗毕机场和一个常来出差的中国小伙子聊天时,问他有没有去过亚的斯亚贝巴的国家博物馆,看没看“露西”。他先是有一瞬的茫然,然后是一脸不屑,说:“他们那儿有什么好看的!比国内差远了!”
没错,光是看看这座国博建筑就知道差了有多远,简直是天上地下。可是,再小再破也是一个国家为了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瑰宝而做的努力,更何况埃塞俄比亚这个人均GDP排名世界倒数第六的国家,值得尊敬。
无疑,“露西”是埃塞俄比亚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1974年11月24日,美国古人类学家在埃塞俄比亚发掘出了“露西”。她被认为是第一个直立行走的人类,是当时所知人类的最早祖先,距今320万年!320万年呐,在她面前,山顶洞人、蓝田人、元谋人都要叫一声“太太太……奶奶”了,他们加起来的岁数大概都比不了“露西”。现在这里展出的“露西”是复制品,原件保存在美国(因为是美国人发掘的)。
30多年过去,考古工作也有了新的发现。据说,目前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是在肯尼亚,但是其完整程度比不了“露西”。在埃塞俄比亚的国博里,除了展出当时出土的化石以外,还有一个在此基础上拼出的完整的“露西”骨骼模型,这个模型曾在上海世博上展出过。
除了古人类考古发现,博物馆还有许多埃塞俄比亚古代文明的证明,包括阿克苏姆、贡德尔、所罗门时代等等。不过,在我眼中都抵不过“露西”。其实,在亚的斯亚贝巴停留一晚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亲眼看看“露西”,在她生活的土地上。我从小就喜欢看考古的东西,见到数百、数千、乃至万年前的遗迹、文物,有一种穿越时空终于得见的欣喜。
非著名历史遗迹
蒂亚是埃塞俄比亚一个非著名历史遗迹,却是世界文化遗产。蒂亚离亚的斯亚贝巴只有90公里左右。离开市区,路况很好,行车不多,沿途是乡村田野风光。埃塞俄比亚以画眉草面包为主食,几乎三餐不离,而制作画眉草面包的主要原料是一种被称之为“画眉草”的农作物,类似于小麦。所以这一路上都是大片画眉草,风吹“麦”浪之后。
行车不过1个半小时就到了一个村落,七拐八拐之后,停在了一个铁栅栏门外。要不是在路上瞥见一块指示牌,还真不敢相信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就在这一大片被铁栅栏简单围起来的荒草地上。
这里是一个以岩石作墓碑的墓碑群,大约有30多个,制作于14至16世纪。墓碑表面有类似于剑或刀一样的浮雕和凸出的圆点。剑代表墓主生前是战士,但也有资料说表明倒在墓主剑下的敌人数量。而圆点代表他有几个妻子,也有资料说代表女人的乳房。据说,至今不甚清楚这些墓碑的确切建造年代。
这天略有些云,阳光时不时透过云层照在墓碑上。没有其他游客,只有天、地、长眠于此的他们和远道而来的我们。如此的原生态,大概也是他们所希望的吧。
两座教堂
圣乔治教堂是一座八角形建筑,于1896年为纪念对意作战胜利而建。后来著名的塞拉西皇帝在此加冕登基。
三一大教堂,寓意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这座教堂的历史更短,是塞拉西皇帝在1941年为了纪念二战前对意作战胜利而建。塞拉西皇帝和他的妻子也安眠于此。
在外行人看来,这两座教堂虽然风格不同,但已经和欧洲那些教堂靠近了。你可以在这里看到色彩艳丽的壁画、流光溢彩的水晶吊灯以及彩色的玻璃窗,和拉里贝拉岩石教堂那种刀劈斧砍、简单却强有力的风格完全不同。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埃塞俄比亚各占半壁江山,基督教势力略强,尤其是在北部高地。所以亚的斯亚贝巴的清真寺并不引人注意,而教堂比较有名。当地居民大多是虔诚教徒,进入教堂外的院门时会稍微停留,在身前划十字后才继续前行。进入教堂区域,会看见不时有人将脸靠在教堂外墙上低语,就像在以色列哭墙看到的那样,仿佛是孩子依偎着自己的母亲在轻声诉说。也会有人行色匆匆,看起来像是外出办事路过的,但也会在经过大门的时候轻轻一吻,仿佛是孩子在忙碌中不忘向母亲打一声招呼。也有人会一直坐在教堂外,仿佛是陪伴母亲的孩子久久不愿离去。
(作者:新浪微博@京城懒猫)
第一次看见亚的斯亚贝巴是在空中。今年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出发,要去埃塞俄比亚的拉里贝拉和贡德尔,亚的斯亚贝巴是必经之地。飞机抵达亚的斯亚贝巴上空的时候,夜幕已经降临,从舷窗不经意向下看了一眼,一眼惊艳!
行前看过一些埃塞俄比亚的资料,包括当地旅行社提供的第一手旅游信息。加上若干年前电视新闻中一个埃塞俄比亚饥饿儿童的照片,至今记忆犹新,我对这个国家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贫穷、落后、缺电少水、卫生条件差,再加上今年“东非之角”再次遭受饥荒,我满脑子想的都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国家。在内罗毕机场碰到常来非洲出差的一个中国小伙子,他如此形容亚的斯亚贝巴:“连中国的小县城都不如!”
可是,飞机下方这一大片一大片灯光照耀的是什么地方?密如繁星,辉煌灿烂,这是那个缺电的埃塞俄比亚吗?
心中的惊奇直到入住酒店都没完全消退。因为要赶第二天一大早的飞机去贡德尔,选择的这家酒店离机场只有几分钟的车程。但是短短的一路,借着路边的灯光,觉得这是一个看上去还不错的都市。
被掩盖的真实
第二次和亚的斯亚贝巴的正式接触是从贡德尔、拉里贝拉回来,在回国前的一天半时间里,我睁大眼睛,试图努力看清这个城市的面貌。
也许第一眼看到的亚的斯亚贝巴被黑夜掩去了许多真实,惊艳璀璨的灯光既来自于灯红酒绿的繁华地段,但更多的是从破旧、密集、工棚一样的民宅中映出。但是,这仍然是一座大气的都市,和我去过的一些国家首都,比如内罗毕、开罗、加德满都、新德里不同,这里并不喧闹、嘈杂和混乱,有一种奇特的从容气度。就像路上行车,虽然红绿灯极少,但车让车、车让人,看似没有管理却并不混乱。
衣衫褴褛、无家可归的人在亚的斯亚贝巴同样存在,而且为数不少,圣乔治大教堂、三一大教堂外都有。但他们不会尾随游客,更不会死缠烂打。
恩托托山就在亚的斯亚贝巴市内,海拔3000米左右,是俯瞰市容的制高点。此山离市中心车程不过20分钟,可是“十里不同天”。我们离开喜来登酒店所在的整洁宽阔的公路,没过多久进入恩托托山,立即看到乡野的景致。车子盘旋上路,沿途可以看到许多背柴下山的妇人,据说是下山卖钱的。这种我几乎只在荧幕上见过的景象居然出现在离一国之都的核心地带不过十几公里的地方, 打个也许不恰当的比喻,就像是北京三环上出现一条马车专用道,还不是观光马车,就是彻头彻尾拉货干活儿的农用马车!
我们在一处合适的地方停车拍照。一个背柴的女孩子靠在一旁,我们的到来没对她产生任何影响。要知道,作为为数极少的亚洲面孔,这一路上我们已经习惯了黑人兄弟姐妹深邃的目光凝视。女孩子的淡然让我好奇,也让我打消了通过司机上前打招呼的念头,只是趁着拍摄风景偷偷给她照了几张相。
亚的斯亚贝巴就是这样一座奇妙的城市。贫穷、落后、现代、富裕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和谐共生着。豪华酒店夜景斑斓,彩色音乐喷泉映衬着酒吧里的红男绿女,但墙外低矮的民房一样透出温暖的灯光;城市的人们来来往往,或从容或急迫,而不远处的农人用着延续百年的器具耕种,不慌不忙。亚的斯亚贝巴本身并非古城,其历史不过百年。但这座名字寓意“新鲜花朵”的城市不仅是一国之核心,也是非盟的总部。也许,就是这样的一个地位培养了这座城市的气质。
博物馆里的“露西”
在内罗毕机场和一个常来出差的中国小伙子聊天时,问他有没有去过亚的斯亚贝巴的国家博物馆,看没看“露西”。他先是有一瞬的茫然,然后是一脸不屑,说:“他们那儿有什么好看的!比国内差远了!”
没错,光是看看这座国博建筑就知道差了有多远,简直是天上地下。可是,再小再破也是一个国家为了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瑰宝而做的努力,更何况埃塞俄比亚这个人均GDP排名世界倒数第六的国家,值得尊敬。
无疑,“露西”是埃塞俄比亚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1974年11月24日,美国古人类学家在埃塞俄比亚发掘出了“露西”。她被认为是第一个直立行走的人类,是当时所知人类的最早祖先,距今320万年!320万年呐,在她面前,山顶洞人、蓝田人、元谋人都要叫一声“太太太……奶奶”了,他们加起来的岁数大概都比不了“露西”。现在这里展出的“露西”是复制品,原件保存在美国(因为是美国人发掘的)。
30多年过去,考古工作也有了新的发现。据说,目前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是在肯尼亚,但是其完整程度比不了“露西”。在埃塞俄比亚的国博里,除了展出当时出土的化石以外,还有一个在此基础上拼出的完整的“露西”骨骼模型,这个模型曾在上海世博上展出过。
除了古人类考古发现,博物馆还有许多埃塞俄比亚古代文明的证明,包括阿克苏姆、贡德尔、所罗门时代等等。不过,在我眼中都抵不过“露西”。其实,在亚的斯亚贝巴停留一晚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亲眼看看“露西”,在她生活的土地上。我从小就喜欢看考古的东西,见到数百、数千、乃至万年前的遗迹、文物,有一种穿越时空终于得见的欣喜。
非著名历史遗迹
蒂亚是埃塞俄比亚一个非著名历史遗迹,却是世界文化遗产。蒂亚离亚的斯亚贝巴只有90公里左右。离开市区,路况很好,行车不多,沿途是乡村田野风光。埃塞俄比亚以画眉草面包为主食,几乎三餐不离,而制作画眉草面包的主要原料是一种被称之为“画眉草”的农作物,类似于小麦。所以这一路上都是大片画眉草,风吹“麦”浪之后。
行车不过1个半小时就到了一个村落,七拐八拐之后,停在了一个铁栅栏门外。要不是在路上瞥见一块指示牌,还真不敢相信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就在这一大片被铁栅栏简单围起来的荒草地上。
这里是一个以岩石作墓碑的墓碑群,大约有30多个,制作于14至16世纪。墓碑表面有类似于剑或刀一样的浮雕和凸出的圆点。剑代表墓主生前是战士,但也有资料说表明倒在墓主剑下的敌人数量。而圆点代表他有几个妻子,也有资料说代表女人的乳房。据说,至今不甚清楚这些墓碑的确切建造年代。
这天略有些云,阳光时不时透过云层照在墓碑上。没有其他游客,只有天、地、长眠于此的他们和远道而来的我们。如此的原生态,大概也是他们所希望的吧。
两座教堂
圣乔治教堂是一座八角形建筑,于1896年为纪念对意作战胜利而建。后来著名的塞拉西皇帝在此加冕登基。
三一大教堂,寓意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这座教堂的历史更短,是塞拉西皇帝在1941年为了纪念二战前对意作战胜利而建。塞拉西皇帝和他的妻子也安眠于此。
在外行人看来,这两座教堂虽然风格不同,但已经和欧洲那些教堂靠近了。你可以在这里看到色彩艳丽的壁画、流光溢彩的水晶吊灯以及彩色的玻璃窗,和拉里贝拉岩石教堂那种刀劈斧砍、简单却强有力的风格完全不同。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埃塞俄比亚各占半壁江山,基督教势力略强,尤其是在北部高地。所以亚的斯亚贝巴的清真寺并不引人注意,而教堂比较有名。当地居民大多是虔诚教徒,进入教堂外的院门时会稍微停留,在身前划十字后才继续前行。进入教堂区域,会看见不时有人将脸靠在教堂外墙上低语,就像在以色列哭墙看到的那样,仿佛是孩子依偎着自己的母亲在轻声诉说。也会有人行色匆匆,看起来像是外出办事路过的,但也会在经过大门的时候轻轻一吻,仿佛是孩子在忙碌中不忘向母亲打一声招呼。也有人会一直坐在教堂外,仿佛是陪伴母亲的孩子久久不愿离去。
(作者:新浪微博@京城懒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