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选画面,写“村居”
选择其中一个喜爱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把它写具体、写形象、写生动。
(1)学生写话。
(2)交流写话。
3.赏“村居”,谈感受
在你们的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居呢?
设计意图:从为画面取名,再到写画面,旨在让学生展开想象,分别用提炼画面标题、一句话、一段话来描绘村居画面,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感悟和赞美。
三、吟唱,感受词的魅力
1. 吟诵
茅檐、小溪、青草,还有其乐融融的五口之家,这些司空见惯的田园之景,在辛弃疾的笔下,是如此清新优美,是如此幸福甜蜜。让我们再来吟诵这首词,读出词的意境美、音韵美。
(1)推荐班级好声音读。
(2)背诵。
2.吟唱
词在宋代就是流行歌曲,不仅可以吟诵,还可以吟唱。遗憾的是清平乐的曲谱已失传了,我们就用四年级学过的“水调歌头”的曲调来唱唱这首词,好不好?(配乐吟唱)
同学们,词就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婉动听的歌、一段绵延不绝的情,它值得我们一辈子去阅读、去品味。课后大家继续搜集一些宋词读读,多多感受诗词的魅力、经典的魅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深情吟诵和动情吟唱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品味宋词的魅力,激发读词热情。
【教后思考】
《清平乐·村居》首开儿童学词篇章,执教的老师很多,各种教学设计可谓百花竞放,争奇斗艳。本课教学如何既突出诗词教学的特色,又能体现与众不同的教学设计,着实不太容易。
基于以上思考,这堂课我着力突出以下两点。
一是着力体现文体特点。这是一首词,它与古诗的学习有相通之处,又有所区别,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词的体裁特质。本课的教学围绕“词之音韵美”,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围绕“词之画面美”,先引导学生看图,按一定的顺序说“村居”;接着读词,按顺序找画面,拟标题;再到选画面,写“村居”,让学生图文结合,在文字中想象画面,在想象中进行语言表达,进而触摸到词的画面感、景象美。围绕“词之韵律美”,让学生在深情吟诵和动情吟唱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品味宋词独特的魅力。
二是突出一个中心议题。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删繁就简,以 “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居?”为中心话题,统领整堂课。由“读村居”到“说村居”,再到“写村居”,一幅清新优美、充满生活气息的村居画面在学生眼前逐渐明晰;一个宁静祥和、朴素安逸的村居意境也逐渐根植于学生心田。
小学语文第一课时因其在课本教学中的特殊位置,目标和内容往往都看起来十分简单。于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往往会过于机械,造成教学方式方法单调、学生学习缺乏激情等问题。其核心的问题还是在于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思维训练,教师往往因为学习内容的相对单一而把教学过程变成了机械的训练。于是,让第一课时教学也能充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说道:“因为这种习惯(思维习惯)是从原先固有的倾向中生长发展起来的,所以教师必须了解最初的资源的性质,即了解只有任選这种资源,习惯(思维习惯)才能得到发展的幼芽的性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又如何来了解资源的性质并让其发出幼芽来呢?下面结合人教版《赵州桥》第一课时的教学来谈一谈。
一、给予个体选择的余地,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在学习课文第一段时,教师在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后,按在课文出现的次序出示这几个词语:“赵州桥、李春、一千四百多年”,让学生用这三个词语来说一说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个学生说:“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与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老师继续引导:这个同学是按投影上词语的顺序来说的,谁能换一种顺序来说说?
第二个学生举手说:一千四百多年前,李春设计并参与了赵州桥的建造。
第三个学生说:李春在一千四百多年前设计并参与建造了赵州桥。
…………
出示这三个词是为了降低三年级学生概括第一段课文内容的难度,帮助他们先拎出主要的因素。但如果仅仅是让学生按照这三个词的顺序来说一说内容,还只是让学生停留在用关键字词造句的层面。看起来学生对本段的课文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实际上学生还不能把课文内容与自己所造的句子相联系起来。所以,这样做学生的思维概括性得到了一定的体现,但是对学生概括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还是相当有限的。
而教师让学生通过改变词语的顺序来说主要内容,学生就不得不在脑海里重新把这些词和课文内容相对应起来,不得不灵活地开展词语重组和对课文内容的重新提炼。这样通过对思维灵活性和概括性的结合训练,很大程度上让学生把所有的思维内容都重组起来,把多种思维特性配合起来,真正意义上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展现事物发展的历程,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常常表现在学生的推理能力方面,而深刻性通常反映在学生对文本理解的透彻程度方面。学生识字能力的提高与这两种思维特性密切相关。把这两种思维特性相结合可克服传统机械记忆式识字方法的不足。
在《赵州桥》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习生字“举”和“击”,教师让他们通过找朋友的形式发现这两个字的相似之处。
师:同学们,在课文第二小节中有两个生字是好朋友,因为它们身上有一个部件是相同的。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都有这样的部件,说明“举”“击”两个字都与什么有关?
生:手。
师:拿出大家的手,我说一个字,你们做这一个字表示的动作。“举”“击”……… 学生做动作。
接着,教师通过做组合动作,让学生为“举”找“朋友”组词,最后让学生通过自己做动作为“击”找“朋友”组词。
这样引导学生从“手”字的原始写法到现在成为部件的简化写法进行形象推理,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手”这个部件推理到“举”和“击”都与手有关,接着通过动作的表演更加深刻地理解“举”与“击”的意思。最后采用做动作让学生扩词,再一次深入地理解“举”与“击”在现在已经不仅仅只是“手”的动作,可以引申出其他的很多意思了。
这一个过程,既是学生思维逻辑性的训练过程,也是学生思维深刻性的发展过程。也正因为思维逻辑性不是一个简单的平面过程,而是一个不断深入的推理过程,所以就使得思维深刻性得到保证。学生的识字能力就在这两个思维特性的训练过程中得到了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思维习惯。
三、揭示认知过程的矛盾,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在《赵州桥》这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它概括了赵州桥的两大特点,同时也是本课中的过渡段,承接了课文的前后两段。学生在学习上能够感受到这一段的重要意义也就解决了课文的内容概括和理清脉络等问题。但如果仅仅以告诉的方法来让学生明白,显然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内涵。
如何来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感悟成为关键。
第一步:学生试误。
1.老师提出思维目标:赵州桥的特点有哪些呢?课文中有一句话完整地概括了它的特点,你在读的时候注意到没有?
2.学生提出各种自己认为正确的句子。
生1:我觉得课文第二段的第一句“赵州桥十分雄伟”写出了它的特点。
师:你觉得它写出了赵州桥什么特点?
生1:雄伟。
师:那你觉得赵州桥只有这一个特点吗?老师刚才说的是概括了赵州桥所有特点的句子。
学生都再一次陷入了思考。
生2:是第三段的第一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第二步:验证。
老师请刚才讲错的学生站起来回答:刚才这名同学选择的这句话中,哪两个词写出了赵州桥的特点?
生1:“坚固”和“美观”。
第三步:制造矛盾,激起思维,引导思考句子的作用。
师:通过刚才的读书,你是不是能够判断第三段讲了赵州桥“坚固”和“美观”两个特点呢?
生1:不是,只讲了一个特点“美观”。
师:那为什么这句总起的话中要先讲“坚固”这个特点呢?
学生再次陷入思考。
生3:老师,其实“坚固”这一特点,是课文第二段中讲到的。
师:那为什么第三段的开头还要再讲一次。
学生再次沉默。
生4:好像这样读起来有一点通顺。
师:你的感觉真不错,你的思维很灵敏。是呀,第二段讲的是“坚固”,第三段讲的是“美观”,这两个段落如何才能很好地连在一起,让人读起来很自然呢?就是靠这一句话。
生4:我知道了,这句话就像一条锁链把前一段后一段连在了一起。
师:我们给这种句子起了一个名字,叫作过渡句。它让段与段之间过渡更自然。
…………
这一个过程,始终是学生思维运作的过程。
首先,试误的过程是学生对“全面”和“特点”两个词的深入理解的过程。通过找相应的句子和与老师进行对话明白,只用一个词“雄伟”并不能“全面”地概括赵州桥的特点。同时,作者真正想描述的特点不是“雄伟”,而是“坚固”。“雄伟”只是“坚固”的一个外在表现。
其次,验证的过程是老师故意让原来理解错误的人有一个自我纠正的过程,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对比和判断理解了老师的要求。
最后,引导学生理解过渡段的意义时,老师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创设一个矛盾,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在学生的思维上产生了两段前后的联系,以明白“过渡句”的意义和作用。
這样让学习过程变成了学生思维训练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享受自己的思维成果,内心的成就感就得到较高质量的满足,第一课时的教学也就具有生命的灵动性了。
选择其中一个喜爱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把它写具体、写形象、写生动。
(1)学生写话。
(2)交流写话。
3.赏“村居”,谈感受
在你们的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居呢?
设计意图:从为画面取名,再到写画面,旨在让学生展开想象,分别用提炼画面标题、一句话、一段话来描绘村居画面,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感悟和赞美。
三、吟唱,感受词的魅力
1. 吟诵
茅檐、小溪、青草,还有其乐融融的五口之家,这些司空见惯的田园之景,在辛弃疾的笔下,是如此清新优美,是如此幸福甜蜜。让我们再来吟诵这首词,读出词的意境美、音韵美。
(1)推荐班级好声音读。
(2)背诵。
2.吟唱
词在宋代就是流行歌曲,不仅可以吟诵,还可以吟唱。遗憾的是清平乐的曲谱已失传了,我们就用四年级学过的“水调歌头”的曲调来唱唱这首词,好不好?(配乐吟唱)
同学们,词就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婉动听的歌、一段绵延不绝的情,它值得我们一辈子去阅读、去品味。课后大家继续搜集一些宋词读读,多多感受诗词的魅力、经典的魅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深情吟诵和动情吟唱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品味宋词的魅力,激发读词热情。
【教后思考】
《清平乐·村居》首开儿童学词篇章,执教的老师很多,各种教学设计可谓百花竞放,争奇斗艳。本课教学如何既突出诗词教学的特色,又能体现与众不同的教学设计,着实不太容易。
基于以上思考,这堂课我着力突出以下两点。
一是着力体现文体特点。这是一首词,它与古诗的学习有相通之处,又有所区别,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词的体裁特质。本课的教学围绕“词之音韵美”,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围绕“词之画面美”,先引导学生看图,按一定的顺序说“村居”;接着读词,按顺序找画面,拟标题;再到选画面,写“村居”,让学生图文结合,在文字中想象画面,在想象中进行语言表达,进而触摸到词的画面感、景象美。围绕“词之韵律美”,让学生在深情吟诵和动情吟唱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品味宋词独特的魅力。
二是突出一个中心议题。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删繁就简,以 “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居?”为中心话题,统领整堂课。由“读村居”到“说村居”,再到“写村居”,一幅清新优美、充满生活气息的村居画面在学生眼前逐渐明晰;一个宁静祥和、朴素安逸的村居意境也逐渐根植于学生心田。
小学语文第一课时因其在课本教学中的特殊位置,目标和内容往往都看起来十分简单。于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往往会过于机械,造成教学方式方法单调、学生学习缺乏激情等问题。其核心的问题还是在于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思维训练,教师往往因为学习内容的相对单一而把教学过程变成了机械的训练。于是,让第一课时教学也能充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说道:“因为这种习惯(思维习惯)是从原先固有的倾向中生长发展起来的,所以教师必须了解最初的资源的性质,即了解只有任選这种资源,习惯(思维习惯)才能得到发展的幼芽的性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又如何来了解资源的性质并让其发出幼芽来呢?下面结合人教版《赵州桥》第一课时的教学来谈一谈。
一、给予个体选择的余地,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在学习课文第一段时,教师在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后,按在课文出现的次序出示这几个词语:“赵州桥、李春、一千四百多年”,让学生用这三个词语来说一说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个学生说:“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与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老师继续引导:这个同学是按投影上词语的顺序来说的,谁能换一种顺序来说说?
第二个学生举手说:一千四百多年前,李春设计并参与了赵州桥的建造。
第三个学生说:李春在一千四百多年前设计并参与建造了赵州桥。
…………
出示这三个词是为了降低三年级学生概括第一段课文内容的难度,帮助他们先拎出主要的因素。但如果仅仅是让学生按照这三个词的顺序来说一说内容,还只是让学生停留在用关键字词造句的层面。看起来学生对本段的课文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实际上学生还不能把课文内容与自己所造的句子相联系起来。所以,这样做学生的思维概括性得到了一定的体现,但是对学生概括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还是相当有限的。
而教师让学生通过改变词语的顺序来说主要内容,学生就不得不在脑海里重新把这些词和课文内容相对应起来,不得不灵活地开展词语重组和对课文内容的重新提炼。这样通过对思维灵活性和概括性的结合训练,很大程度上让学生把所有的思维内容都重组起来,把多种思维特性配合起来,真正意义上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展现事物发展的历程,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常常表现在学生的推理能力方面,而深刻性通常反映在学生对文本理解的透彻程度方面。学生识字能力的提高与这两种思维特性密切相关。把这两种思维特性相结合可克服传统机械记忆式识字方法的不足。
在《赵州桥》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习生字“举”和“击”,教师让他们通过找朋友的形式发现这两个字的相似之处。
师:同学们,在课文第二小节中有两个生字是好朋友,因为它们身上有一个部件是相同的。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都有这样的部件,说明“举”“击”两个字都与什么有关?
生:手。
师:拿出大家的手,我说一个字,你们做这一个字表示的动作。“举”“击”……… 学生做动作。
接着,教师通过做组合动作,让学生为“举”找“朋友”组词,最后让学生通过自己做动作为“击”找“朋友”组词。
这样引导学生从“手”字的原始写法到现在成为部件的简化写法进行形象推理,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手”这个部件推理到“举”和“击”都与手有关,接着通过动作的表演更加深刻地理解“举”与“击”的意思。最后采用做动作让学生扩词,再一次深入地理解“举”与“击”在现在已经不仅仅只是“手”的动作,可以引申出其他的很多意思了。
这一个过程,既是学生思维逻辑性的训练过程,也是学生思维深刻性的发展过程。也正因为思维逻辑性不是一个简单的平面过程,而是一个不断深入的推理过程,所以就使得思维深刻性得到保证。学生的识字能力就在这两个思维特性的训练过程中得到了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思维习惯。
三、揭示认知过程的矛盾,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在《赵州桥》这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它概括了赵州桥的两大特点,同时也是本课中的过渡段,承接了课文的前后两段。学生在学习上能够感受到这一段的重要意义也就解决了课文的内容概括和理清脉络等问题。但如果仅仅以告诉的方法来让学生明白,显然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内涵。
如何来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感悟成为关键。
第一步:学生试误。
1.老师提出思维目标:赵州桥的特点有哪些呢?课文中有一句话完整地概括了它的特点,你在读的时候注意到没有?
2.学生提出各种自己认为正确的句子。
生1:我觉得课文第二段的第一句“赵州桥十分雄伟”写出了它的特点。
师:你觉得它写出了赵州桥什么特点?
生1:雄伟。
师:那你觉得赵州桥只有这一个特点吗?老师刚才说的是概括了赵州桥所有特点的句子。
学生都再一次陷入了思考。
生2:是第三段的第一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第二步:验证。
老师请刚才讲错的学生站起来回答:刚才这名同学选择的这句话中,哪两个词写出了赵州桥的特点?
生1:“坚固”和“美观”。
第三步:制造矛盾,激起思维,引导思考句子的作用。
师:通过刚才的读书,你是不是能够判断第三段讲了赵州桥“坚固”和“美观”两个特点呢?
生1:不是,只讲了一个特点“美观”。
师:那为什么这句总起的话中要先讲“坚固”这个特点呢?
学生再次陷入思考。
生3:老师,其实“坚固”这一特点,是课文第二段中讲到的。
师:那为什么第三段的开头还要再讲一次。
学生再次沉默。
生4:好像这样读起来有一点通顺。
师:你的感觉真不错,你的思维很灵敏。是呀,第二段讲的是“坚固”,第三段讲的是“美观”,这两个段落如何才能很好地连在一起,让人读起来很自然呢?就是靠这一句话。
生4:我知道了,这句话就像一条锁链把前一段后一段连在了一起。
师:我们给这种句子起了一个名字,叫作过渡句。它让段与段之间过渡更自然。
…………
这一个过程,始终是学生思维运作的过程。
首先,试误的过程是学生对“全面”和“特点”两个词的深入理解的过程。通过找相应的句子和与老师进行对话明白,只用一个词“雄伟”并不能“全面”地概括赵州桥的特点。同时,作者真正想描述的特点不是“雄伟”,而是“坚固”。“雄伟”只是“坚固”的一个外在表现。
其次,验证的过程是老师故意让原来理解错误的人有一个自我纠正的过程,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对比和判断理解了老师的要求。
最后,引导学生理解过渡段的意义时,老师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创设一个矛盾,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在学生的思维上产生了两段前后的联系,以明白“过渡句”的意义和作用。
這样让学习过程变成了学生思维训练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享受自己的思维成果,内心的成就感就得到较高质量的满足,第一课时的教学也就具有生命的灵动性了。